网购当道,愈来愈多人会利用国外网站购物,目前一天有多达数万件快递货物进口,若遇到「1111光棍节」或重大节庆活动,店家强打促销、促进买气,则单日进口快递货物量更会暴增约8、9倍。

 

目前我国政府规定半年内不超过6次,可享2千元以下低价货物免税,并委外建置「实名认证APP」,减少网购族委托快递报关业者填写委托书的麻烦。但随著民众海外网购数量愈趋庞大,台湾现行的低价免税制度衍生出税基流失、不公平竞争、滥用逃税等问题。

 

海关去年统计,发现半年内进口快递货物逾6次者仅有5%,进口量却高达36.4%,显见低价免税规定遭滥用,导致税基流失。

 

有官员透露,进口快递货物量庞大,每件都要查清是否有走私毒品、违禁品,还要计算有无超过半年6次的门槛、是否高价低报、化整为零逃漏税、有无附上报关委托书等,查不胜查很没效益。

 

且若消费者向国内零售、网购业者购买货物,不论金额多少都需缴纳营业税及货物税,但若消费者向国外业者购买相同货物,却可享2千元以下低价货物免税,此举对国内业者产生不公平竞争,网购量愈大也让不公平状况更趋严重。

 

为此,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建议取消免税门槛,澳洲已率先响应,我国财政部目前也已委外研议取消进口低价免税限额的可行性,预计结果将于本月5日出炉。

 

对此,关务署稍早表示,委外研究报告名称为「电子商务货物通关制度及其税制研究」,仅是要了解各国电子商务通关制度及税制。对于外传2千元免税制度将取消?官员回应,目前财政部并无相关规画,不晓得消息从哪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