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當道,愈來愈多人會利用國外網站購物,目前一天有多達數萬件快遞貨物進口,若遇到「1111光棍節」或重大節慶活動,店家強打促銷、促進買氣,則單日進口快遞貨物量更會暴增約8、9倍。

 

目前我國政府規定半年內不超過6次,可享2千元以下低價貨物免稅,並委外建置「實名認證APP」,減少網購族委託快遞報關業者填寫委託書的麻煩。但隨著民眾海外網購數量愈趨龐大,臺灣現行的低價免稅制度衍生出稅基流失、不公平競爭、濫用逃稅等問題。

 

海關去年統計,發現半年內進口快遞貨物逾6次者僅有5%,進口量卻高達36.4%,顯見低價免稅規定遭濫用,導致稅基流失。

 

有官員透露,進口快遞貨物量龐大,每件都要查清是否有走私毒品、違禁品,還要計算有無超過半年6次的門檻、是否高價低報、化整為零逃漏稅、有無附上報關委託書等,查不勝查很沒效益。

 

且若消費者向國內零售、網購業者購買貨物,不論金額多少都需繳納營業稅及貨物稅,但若消費者向國外業者購買相同貨物,卻可享2千元以下低價貨物免稅,此舉對國內業者產生不公平競爭,網購量愈大也讓不公平狀況更趨嚴重。

 

為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建議取消免稅門檻,澳洲已率先響應,我國財政部目前也已委外研議取消進口低價免稅限額的可行性,預計結果將於本月5日出爐。

 

對此,關務署稍早表示,委外研究報告名稱為「電子商務貨物通關制度及其稅制研究」,僅是要了解各國電子商務通關制度及稅制。對於外傳2千元免稅制度將取消?官員回應,目前財政部並無相關規畫,不曉得消息從哪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