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江州浔阳酒楼喝醉酒,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乘著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要理解这首诗,就得明白啥叫丈夫。《说文》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代一尺合今22.1cm,八尺就是176cm,不到点一米八,跟现在中国人正常身高差不多。夫字从一从大,擎天承大之人也。

丈夫的意思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么问题来了,黄巢为啥在宋江眼里不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宋江有资格笑黄巢吗?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世代卖盐为生,赚了很多钱。为啥卖盐会赚钱,因为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吃不行。黄巢自小「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书记就是读书记账。就是说黄巢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这一点上来看,宋江也笑不著黄巢,两人半斤八两。宋江能做的,黄巢也在做。不就是大把花钱混社会收小弟么。

唐僖宗干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已经五十五岁了。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聚众数千人入伙,「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朝廷派兵剿灭,双方胜败相持,于是下令招安。蕲州刺史裴渥为王仙芝黄巢等人求官,约定罢兵。王仙芝与黄巢等人就去裴渥那里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正酣,未几,朝廷命令下来了,拜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慰抚。没黄巢什么事。这好有一比,梁山泊好汉招安了,朝廷就给了宋江一个节度使,没卢俊义吴用什么事。卢俊义吴用肯干吗。

王仙芝大喜,黄巢大恨。说好的有福同享呢?说好的给兄弟们找一条出路呢。你现在当官了,就把兄弟们忘了。老王你这么做真的好吗。黄巢就跟王仙芝说:「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说完就打了王仙芝一顿,伤首。王仙芝一看,这官不能当。众怒难犯,于是再次造反。

大家明白水浒传为啥要说梁山泊全伙受招安了吧。啥叫全伙,就是不能半伙,也不能少半伙。宋江去朝廷当官了,卢俊义依然在梁山泊闹腾,这安还不如不招。没解决问题啊。

然后和朝廷再打,王仙芝战败被抓,传首京师。王仙芝就是梁山的晁盖。

王仙芝一死,大家理所当然推黄巢坐了头把交椅,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看这名字起的多霸气。

黄巢兵败后,找个跟自己长得像的人杀了,让亲信带著头去邀功,自己化妆成和尚,投奔了自己的旧部,已经被招安为河南尹的张全义,这种明显找死的却收到奇效,张全义名如其人,保全了兄弟义气。把他安排在寺庙里,出家修行。

黄巢「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就是说黄巢长得不咋地,没霸气,跟曹操宋江一样。但是一双蛇眼很有特点。寺中还有黄巢的一首诗: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

这诗写的实在是,比宋江强多了。

小学语文老师告诉,写文章要首尾呼应。因此我们要回到开头,宋江有资格看不起黄巢吗?他口中的不丈夫指的是什么呢?

宋江在题反诗之前有过一段心理活动:「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啥意思,我现在虽然认识了一帮小弟,混出了一个名头,可是还缺一个机会和平台。这个机会,这个平台,就是上梁山,当老大。

三十几岁的黄巢此时还在贩私盐,可是心中也有他年我若为青帝的壮志豪情,和宋江此刻他时若遂凌云志是一样一样的。黄巢想当青帝,宋江想要凌云。

凌云就是直上云霄,云霄之上就是天。宋江的凌云志,就是见到皇帝,弄个官当。黄巢和宋江最初的志向都是一样的。

因此不论从宋江当时的心境还是后来的作为,都根本没资格笑黄巢。不过黄巢又不在身边站著,我就笑他,能把我咋地?

笑一笑而已。


可笑至极!

宋江哪里有资格与黄巢相提并论?

宋江不过是一个罪犯,在梁山纠集一帮歹徒为祸乡里。最终还投降朝廷,被送出去当炮灰,让一帮慕名投他的兄弟做了他升官的垫脚石。最可笑的是,他最终也没有享受官位,反而在临死前带走了一心愚忠于他的李逵。

再说黄巢,虽是落魄书生、不第文人,但是敢于在乱世之时拉起一杆大旗,公开造反,并且一举攻陷唐朝首都长安,并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政权。从书生到皇帝,虽然短暂,却是实实在在的成功过。

黄巢起义,一举摧毁了唐朝的统治。也终结了民间的流言——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黄巢作为一个秀才,不仅造了反,还成了!

宋江与黄巢,两个的格局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宋江不过是为谋得朝廷的一官半职,黄巢想要做的是自己建一个朝廷。

宋江纠集的人马,不过数万人,仅仅在梁山周边折腾。黄巢则是聚数十万大军,天下响动,群雄呼应。

除了格局,两人的下场也不一样。黄巢死得惨烈,死于疆场。宋江死于愚忠,死在自己的名利场上。

若是有资格笑,恐怕只有黄巢笑话宋江的份。

我是陆弃,欢迎大家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点击一下关注我哦~


宋江有没有资格敢笑黄巢不丈夫?

  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说。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上的宋江,那一定是没有的。

  但如果把《水浒传》当作正史,则应该是有的。

  说他有没有资格,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中给出了封建社会对大丈夫的定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简而言之,就是心志坚强,信念坚定,不为外物所扰。

  宋江一生的信念都是忠于朝廷,哪怕是在逃亡的路上,也不忘为朝廷分忧,让武松到二龙山后要时时规劝鲁智深,勿忘招安。如果不是后来江州的事儿,他是绝不会落草上山的。就算是上了山,他也是天天把招安挂在嘴上,最后成功的投靠了朝廷,达成了他的心愿,直至征方腊回朝,被奸臣所害,依然无怨无悔,临死还要带走李逵,为朝廷消除隐患。我们说宋江是愚忠,但他的这种愚忠是符合封建社会价值观的。

  而反观黄巢,年轻时上京赶考,也是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只因屡试不第,回乡后趁势而起,陷郓州,攻洛阳,入长安,称帝建国,最后兵败身死,虽然一时轰轰烈烈,却拉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百姓死伤无数,直到今时今日,对黄巢的评价仍是争议不断,更别说在当时封建帝制的环境中。

  所以,我觉得,就信念而言,宋江是完全有资格「敢笑黄巢不丈夫」的。


黄巢是个数次会考进士不中的读书人,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黄巢说干就干,辗转千里横行天下号称三十万之众,陷江陵,克汝州,掠宋州、汴州,再转入淮南攻饶州、信州(江西),又引兵浙东,抢掠福建各州,围广州大开杀戒后北返江陵,之后浩浩荡荡杀入河南,直指东都洛阳,兵锋席卷大半个中国。

而宋江小吏罪犯出身,纠集的人马顶多在山东河北一带打家劫舍,大宋的要害富裕之处他一点都没有沾边。其兵力明显没有黄巢多,战线也没有黄巢长,从来没有攻克大型城市,和官军成战役规模的对抗也寥寥无几。

仅在这几点上宋江没有资格嘲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和黄巢同官军作战,前者是局部地区的游击战术,后者是千里跃进属于战役级别。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实现了他的「理想」,下洛阳,破潼关,赶跑了唐朝皇帝,入帝都长安称帝,改元金统,国号大齐。打跑了鸟皇帝,真正「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而宋江去东京汴梁还是偷偷摸摸去的,走宋徽宗的偏门,找机会能匍匐在皇帝的脚下就万分荣幸。

黄秀才是一门心思惊天动地要改天换日,杀上金銮殿,去他的鸟皇帝。宋三郎却孜孜以求想重归公务员队伍,用心良苦希望同大宋皇帝一起创立和谐社会。这是哪跟哪呢,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宋江嘲笑黄老前辈不丈夫,是从何谈起。

宋江为了混进体制内,招安不管官帽大小「拣到篮里就是菜」,最后得来的还是「体制」送来的一杯毒酒。当初黄巢的老大王仙芝中意朝廷招安,被黄巢一顿胖揍,你只顾自己当官发财,让弟兄们都做无名小卒跑龙套,当场掀翻了桌子,招呼弟兄们再抡起砍刀造反。围困广州时,唐廷为缓兵之计,给了黄巢个不伦不类的官,黄巢看透了唐朝政府,杀进广州宰了广州节度使。这官如果给可宋江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最后同样是死,实现自己「青帝」理想的黄巢也是末路英雄,为此而死。但宋江则是逼逼仄仄,死也得死在自己希望的「体制」之内,临了还再搭上个愚忠的弟兄。理论起来,还是黄巢有资格嘲笑一下几百年后的这位宋老弟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宋江没有资格嘲笑黄巢!黄巢,山东菏泽人,五岁即能对对联,也算神童。可惜长大后屡试不第,是不第文人。山东大旱,民不聊生,山东爆发了王仙芝起义,黄巢带领子侄响应起义军,有韬略,作战勇敢,三年后,王仙芝死,众推为主,两年后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四年后,被唐朝军队李克用猛攻,黄巢败亡。

黄巢不第文人,但能学以致用,不愚忠,不等死,活出自我。在大灾面前,积极自救,且救助他人。唐朝末年,朝廷昏败,无人救助百姓,官员富户囤积居奇,百姓造反也是为了活命。后来形势所逼,自然勇往直前。而且成功建立大齐政权。虽然没有维系几年,但也算成功过。

宋江跟黄巢不能比,黄巢是清白读书人,因灾造反。宋江自己是个罪犯,且收留众多杀人越货的凶徒,还自称「英雄」,后来为了扩大势力,以「陷害」「绑架」等方式逼迫别人上山入伙,等到众人没有退路时,又想起来忠君爱国,要「招安」,替朝廷去剿灭同类,宋江是假忠假义,他根本没有资格嘲笑黄巢。


这个问题,初心文学笔者嘉伟来回答一下。以下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文友一起讨论、交流:

首先,笔者摆正态度,在《水浒》中笔者最痛恨的就是宋江。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先生就特别不喜欢宋江。至于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一问题,笔者也来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敢笑黄巢不丈夫」是怂江酒后之言

《水浒》里怂江浔阳楼题反诗,算得上是他一生最雄宏的一个大场面,可惜的是却是在喝醉了的情况下完成的。在浔阳楼喝醉了酒,他在白粉壁上写了一首词并一首七绝,不可否认这一词一诗写得的确雄宏、阔大。首先,他写了一阙《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仇怨,血染浔阳江口。

从这阙词可以看出,这个怂江内心是多么的糟糕,极其自负却又没有胆量的一个人。他说从小就读了许多史书,长大后也有了权谋,至于他到底又没有读者自己会品味到。从「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来看,他必定不是做老大的主儿,没有点血性、没有点流氓特质的人,怎么能做好老大这把交椅?

再看词之下阙,「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有愤懑,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地选择忍受著。最后两句,完全属于酒后狂言,可能他是想反对当时那个腐朽的政治,但怂江毕竟是「怂」。因为,他上了梁山,自己也没有想到是走投无路的时候,迫不得已上了梁山。如果他没有在浔阳楼喝酒,或许他这辈子都不会上梁山的。

这阙《西江月》之后,他还写了一首七绝。题主所问的「敢笑黄巢不丈夫」就是出于这首七绝中,诗是这样写的:

心在山东身在吴,漂蓬江海漫嗟吁。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首诗单从作品本身来看,还是很漂亮的。把一个男人的远大志向描写得淋漓尽致。但是后两句「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他的这种凌云志还是寄托于朝廷之中的。敢笑黄巢不丈夫,怂江其实他根本就不配合黄巢相比较。

因为,怂江一生都没有长过「反骨」,他做老大完全是和吴用、公孙胜等人摆弄权术,用极其不光彩的手段,成功的「上位」了,这里笔者认为怂江就是可耻的。

「凌云志」才是他内心的渴望

怂江上梁山之后,又用了多少手段逼迫诸多英雄豪杰跟他落草。美髯公朱仝,他派雷横、李逵等人去劝朱仝上梁山。这天,朱仝带上司的孩子小衙内出来玩,结果李逵把失手就把小衙内摔进了悬崖,这下子朱仝不得不上梁山了。除了朱仝,还有玉麒麟卢俊义、金枪手徐林等等。怂江都是利用这种卑鄙、可耻的手段逼迫他们上了梁山。

可上了梁山之后,你们就真的做到「替天行道,杀富济贫」也是好的。但是,怂江他不,他要做官呀!不做官怎么实现他的「凌云志」呢?

「诏安?」好呀,皇帝爸爸,我怂江愿意诏安啊,我带我的兄弟们都回去,我们要为朝廷效力。皇帝爸爸说:那好啊,那边有个方腊谋反,我就派众好汉前去擒缴。

结果,怂江带著他的108个兄弟们,浩浩荡荡的去擒缴方腊,结果当然是成功了。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必然的,去了108人,回来的不过几十人。这群好汉,结识了怂江这个大哥,实为人生之大不幸啊!


以上是初心文学嘉伟的原创回答,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讨论。


宋江也曾经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在郓城县当押司时交接各地好汉,到处使钱弄了个「急时雨」的名头,他弄这个名头干什么?家里钱多的嫌烫手吗?他不过是为实现他的理想收买人心嘛。

晁盖七人劫生辰纲东窗事发,宋江吃里扒外的立刻给晁盖通风报信,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大业网罗黑道势力。

当阎婆惜掌握了他私通梁山证据时,他亳不犹豫的一刀把阎婆惜宰了。

避难到清风寨找花荣时,偏被清风山给劫上山去,结果和刘高老婆结怨,带著花荣上了清风山。

结果宋江用清风山人马活捉了青州兵马总管秦明,为逼的秦明落草为寇,半夜使人扮做秦明在青州城外烧杀掠抢,把青州城关烧成了一片瓦砾,这时的宋江是何等的心恨手辣?虽说比不上黄巢,但也差不了多少。

宋江知道清风山太小,无法抵挡朝庭大军,便带清风山人马主动投奔梁山,因为他早将梁山看做了他的势力。

宋江的转变是带领清风山人马投奔梁山途中,遇到石将军石勇,给他捎来家书,说他老子死了;他急忙回家奔丧。

从回家以后,宋江受他爹的教唆,整个人就变了。

也就剩下刺配江州后在墙上乱写什么:

「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等等句子,在酒醉后豪爽一回了。


宋江是北宋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当然有这资格了。


宋江笑黄巢乃是不第文人,不思尽忠报国,甘做乱臣贼子,祸乱国家。宋江本人肓目愚忠,高估皇权,最终只是忠了昏君而已。


黄巢是落第举人,有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之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