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小丸子又给我作妖了。

她看上了一个艾莎公主的娃娃,非要哭着买。

我不给她买,她就在地上跟上了发条似的打滚儿。

我的妈呀,就这同款娃娃我们家多到能组成“艾莎101”了。

她不听,嗷嗷地哭,溜溜地打滚儿。

她就觉得,就算有再多,那也永远缺一个“C位”。

你们不知道我当时多尴尬,商店里那么多人,齐刷刷地看着我,人家想逛逛还得避开小丸子,就怕踩她手。

有个热心的大妈还劝我:“孩子想要就买了吧,看都哭成啥样了。”

那一刻我真的是……

不买吧,她躺在地上不走;买吧,我堂堂科普大佬未免也太怂了点。

怎么着,我也得正面刚啊!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没给她买,并且还算成功地安抚了她。

所以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遇到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发脾气,我们应该怎么办。

ps:

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想见到艾莎了,真的。

绝招一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小丸子那天之所以闹脾气,和她没睡醒加走累了也有关系。

就算没有娃娃,估计也有其他无实物表演等着我呢。

将心比心,这一点我特别能理解。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我没睡醒、没吃饱的时候,丸子爸就是用指头敲敲桌子,我都能觉得他在用摩尔斯电码骂我。

宝宝也一样,在饥饿、疲劳、无聊或过度兴奋的时候很容易会发脾气。

所以大家在带宝宝出门的时候,要确保宝宝吃饱睡好,玩儿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宝宝饿不饿,渴不渴,累不累。

可以带上宝宝喜欢的安抚物或玩具来助攻。出门后要对宝宝更有耐心。

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绝招二

强化良好行为

这一点我之前真没注意到。

还是那天晚上回家后,小丸子的话点醒了我。

她委屈巴巴地问我:“妈妈,为什么我没哭的时候你不夸我,我哭了你要批评我呢?”

这感觉哪里不对,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驳的缜密逻辑都给我问懵了。

我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她都这么大了,我带她出门她不哭这不正常吗?

但是在她眼里,她觉得这是件值得表扬的事情,她一直在期待我表扬她,赞赏她。

但是,我没有。

对于这一点,我特别内疚,所以也想和大家说一下,我们不能光想着孩子犯错发脾气后怎么治他,也得想着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多多夸奖他。

哪怕,这件事在我们大人看来特别不值一提,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能让他们开心很久的大事。

绝招三

尝试转移注意力

说完上面两点,接下来我们进入实战部分。

如果宝宝已经在公共场合发脾气了,一定要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

小丸子满地打滚儿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在转移话题,唯一的宗旨就是只字不提和艾莎相关的事儿。

通过密集且毫不相关话语的洗脑,削弱艾莎在她脑海里的印象。

小丸子:“哇啊啊啊啊啊,我要艾莎公主!”

我:“小丸子,你看刚才走过去的小姐姐,穿的和你一样的衣服哎!”

小丸子:“哇啊啊啊啊啊,我要艾莎公主!”

我:“小丸子,奶奶问你晚上想吃西红柿鸡蛋面,还是炸酱面?”

小丸子:“哇啊啊啊啊啊,我要艾莎公主!”

我:“小丸子,我听说这个商场里的小火车特别漂亮,开火车的是小灰熊哦!”

……

总之,不管她怎么嗷嗷叫,我都跟唐僧念经似的转移话题。

绝招四

努力忽视旁观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为难之处就在于周围人太多了,这就导致我们内心的尴尬会呈指数性增长。

最怕被人说我们是“熊家长”遛“熊孩子”,就想着赶紧哄好得了,先把眼下这个坎儿过了。

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谁家小孩子没有发脾气的时候呢?大家都是过来人,都懂。

我们就当周围的不是吃瓜群众,而是一群瓜。

学着忽视旁观者,耐心平和地和孩子讲话。

不能因为周围有人,就冲孩子生气,甚至说类似“看,再哭叔叔阿姨笑话你!”“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你太给我丢脸了!”之类的话。

我当时就想着,周围人看我笑话也好,指指点点也好,一不会掉肉,二不会上热搜。

who care?

我应该在意的是小丸子的心情以及用正确的方式告诉她,这么做是不对的。

总之,脸皮够厚,天下我有。

绝招五

尽快撤离“战场”

当然,如果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管用,这个时候就要尽快转移到相对私人的地方,最好去母婴室,如果没有,去卫生间也可以。

关于转移方式,千万不要用拖的或拽的,最好用双手牢牢地把孩子抱在怀里。

你坚定温暖的怀抱,是能安抚到孩子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经常撒泼打滚儿,我妈就直接把我拖走。

我就以拖把的视角看着周围指指点点的大人,这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小的创伤。

在面对小丸子时,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给她足够的耐心和尊重,保护好她的自尊心。

所以我没有直接带她走,而是半跪在地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一边轻拍她的背安抚她,一边柔声说:“小丸子,让妈妈抱一抱你,好吗?”

等到她冷静了一会儿,我就赶紧抱她离开了“战场”。

哪怕她在我耳边尖叫,差点让我当场失聪。

绝招六

不要轻易屈服

等到了比较私人的场所,就该是好商好量的时候了。

虽然理论上来讲,我们是应该不屈服,正面刚的,不然就会被孩子抓住把柄,经常通过大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这一点实施起来太难了。

所以我采取的是延迟满足加条件满足的方法。

我和小丸子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发脾气的,你有点累了,也有点困了,虽然你真的特别特别喜欢艾莎公主,但咱们家已经有很多很多艾莎了。”

“妈妈能理解你,但妈妈还是有点生气。”

“商场里那么多人,你大哭大闹很不礼貌。你都上幼儿园了,你是大孩子了,这么做是不对的。”

她一听,扁着嘴又要哭。

我依然没有让步:“小丸子,妈妈不会因为你大哭大闹就给你买艾莎公主的。”

小丸子扁着嘴哼唧:“可是我很想要,怎么办?”

我:“你可以和妈妈商量,比如能不能在明年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买来给你当生日礼物,但你不能用这种方式让妈妈给你买,这是不对的。”

小丸子:“那我过生日的时候和你商量好吗?”

我:“好!”

happy ending!

其实,说来说去,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是当这个人的代词是“妈妈”的时候。

孩子在公众场合发脾气,你哄不好,大家觉得你是熊家长,你孩子是熊孩子,所有人看你的目光都带着质疑。

你如果为了哄好孩子,他要什么买什么,又会被人说你不会教育孩子,迟早会把孩子惯坏。

似乎左右都是错。

但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够了。

所以,今天我除了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外,也希望大家能和我说说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大家互相讨论,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这事儿,原本就没有统一模板,没有对错之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