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宋德威/高雄报导

近年来高雄寿山山友走失案件频传,不少山友称迷失区域为「寿山百慕达」,所谓「寿山百慕达」是指北「海洋美景」、西「羊舍」、东「虹桥」三角点区域,地点近北寿山,因制高点一览无遗且风景优美,可俯瞰北高雄,不少登山老手常慕名而来,但内部路线非常不明显且复杂,失踪案件频传。加上现在进入秋季,天色至傍晚5点后,很快就昏暗,民众若擅入,很容易就发生迷途事件。

▲▼高雄「寿山百慕达」区域,山友走失案件频传。(图/记者宋德威摄,下同)

▲▼高雄「寿山百慕达」区域,山友走失案件频传。(图/记者宋德威摄,下同)

寿山国家自然公园30日下午表示,山友俗称「寿山百慕达」附近,23日与28日晚间发生2起民众擅入寿山要塞管制区迷途事件,这些点以往都是发生迷途的热点,虽已设置明显的阻隔设施及告示提醒民众,但近日仍有民众擅入而发生迷失,都仰赖救难人员夜搜至凌晨,才将迷途民众救出。

▲▼高雄「寿山百慕达」区域,山友走失案件频传。(图/记者宋德威摄,下同)

高雄市旧城文化协会理事长郭吉清表示,「寿山」在历史上因不同时代、不同种族均有多种名称,山域面积约1,200公顷,最高海拔约365公尺,北柴山西北区域的贝冢,是高市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地处茂盛树林内。目前寿山部分区域有规划步道系统,却有部分山友因好奇而脱离步道,四处探索。然而近日豪雨台风后,寿山上的地形地貌产生许多改变,部份地区因倒木、落石等因素,路线非常不明显且复杂,尤以不对外开放的要塞管制区为甚。

搜救经验丰富的救难人员陈信良先生表示,23日与28日晚间均有民众走失在树藤茂密的「寿山百慕达」区域,两名待救者均至深夜才被寻获,搜救方式需下切至杂草蔓籐中才能接触失踪者,救援不易。由于搜救现场树藤满林,短短30公尺,走了快2小时接触待救者,无形中增加搜索困难度。陈信良说,「寿山看似不大,但部分路标不明确易迷路,只要上山,一定要带水、照明设备、手机、哨子、行动电源、御寒衣物、打火机,尽量勿单独上山,毕竟,安全为首「勿铁齿」。

据悉,高雄寿山地区每年约发生15起迷途事件,大部分的游客都能行走在木栈道,并依指示牌示进行登山健行,但仍有部分游客因好奇军区内的景色,或仅依据网路或部分山友流传的消息,即擅入军区探索美景,寿山筹备处呼吁民众在寿山应行走在木栈道,不要进入非步道区,下午应尽早下山,以免发生迷途事件,危及自身安全,也让家人担心。

▲▼高雄「寿山百慕达」区域,山友走失案件频传。(图/记者宋德威摄,下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