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让人措手不及,这就是“心梗”。在医学上心梗也叫心肌梗塞,心梗就是冠状动脉闭塞,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主干或者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血液是心脏的营养来源,没有营养的供应,就像上前线打仗的士兵没有军粮,几天不吃饭士兵会饿得头晕眼花(心绞痛),时间更久的饥饿让死亡弥漫(心肌梗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突发心梗?医生提醒:身体3种异常,需警惕

1、上腹部疼痛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胃、胰脏、肝脏等,但也可能是由心脏引起的。这通常是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分布在心脏下壁有关。如果睡觉时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出汗、呕吐,甚至昏厥,一定要保持警惕,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

2、颈部或者胸骨后疼痛

当冠心病患者出现颈部以及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阵发性的闷痛感、胸部紧迫感,甚至会牵扯到肩膀和手臂。也有一部分人群肩膀、背部以及腰腹部有明显的放射性疼痛,就要警惕急性心梗。

3、上吐下泻

心梗前3~24小时,患者可能会有特定的内脏反应,表现为上吐下泻,伴随剑突痛(胸骨位于胸部中央、腹部以上,剑突即胸骨下端),称之为心梗前综合征。这类症状极易与胃肠道疾病混淆,因此特别容易被忽视,危害很大。

以下这些危险因素极容易诱发心梗,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突发心梗的主要因素

1、过劳

心肌梗死与过度劳累有着很大的关系,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排便太用力

如果是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在排便前喝水吃药使血压稳定,就可以规避一些风险,避免在厕所发生意外。

3、吸烟

吸烟是心肌梗死年轻化和心脏猝死排位第一的危险因素,戒烟最早获益的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下降。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3倍。在早发的冠心病患者中约70%~90%的年轻急性心梗患者有吸烟史。所以戒烟或者控烟可以显著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4、情绪激动

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脏病的复发机率。过度紧张会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危及生命和健康。乐观与心脏健康之间存在很大关系。对生活持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5、吃过多的高脂肪性食物

猪油,动物内脏,各种油炸,油煎食品,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它们会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从而提高了冠心病的高发率,还会导致血脂升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预防心梗除了要改掉以上这些不良的习惯以外,同时还可以多吃些养心的食物

黑芝麻:防止血管硬化,黑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状硬化。

胡萝卜:它的好处是因为其中的β-胡萝卜素跟α-胡萝卜素,这两种营养成分,在相关的研究上还发现,能够降低人体死亡的概率,对心脏健康多有益处。

香蕉:可以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还能预防心律不齐等。

黑木耳:能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益于防治冠心病与中风。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