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疾病,來勢兇猛,死亡率高,讓人措手不及,這就是“心梗”。在醫學上心梗也叫心肌梗塞,心梗就是冠狀動脈閉塞,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的主幹或者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壞死的病症,血液是心臟的營養來源,沒有營養的供應,就像上前線打仗的士兵沒有軍糧,幾天不喫飯士兵會餓得頭暈眼花(心絞痛),時間更久的飢餓讓死亡瀰漫(心肌梗死)。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突發心梗?醫生提醒:身體3種異常,需警惕

1、上腹部疼痛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胃、胰臟、肝臟等,但也可能是由心臟引起的。這通常是與迷走神經傳入纖維感受器,分佈在心臟下壁有關。如果睡覺時上腹部疼痛,並伴有出汗、嘔吐,甚至昏厥,一定要保持警惕,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

2、頸部或者胸骨後疼痛

當冠心病患者出現頸部以及胸骨後疼痛,同時伴有陣發性的悶痛感、胸部緊迫感,甚至會牽扯到肩膀和手臂。也有一部分人羣肩膀、背部以及腰腹部有明顯的放射性疼痛,就要警惕急性心梗。

3、上吐下瀉

心梗前3~24小時,患者可能會有特定的內臟反應,表現爲上吐下瀉,伴隨劍突痛(胸骨位於胸部中央、腹部以上,劍突即胸骨下端),稱之爲心梗前綜合徵。這類症狀極易與胃腸道疾病混淆,因此特別容易被忽視,危害很大。

以下這些危險因素極容易誘發心梗,這也是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突發心梗的主要因素

1、過勞

心肌梗死與過度勞累有着很大的關係,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排便太用力

如果是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在排便前喝水喫藥使血壓穩定,就可以規避一些風險,避免在廁所發生意外。

3、吸菸

吸菸是心肌梗死年輕化和心臟猝死排位第一的危險因素,戒菸最早獲益的也是心血管病風險的下降。研究表明,每天吸菸20支以上,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2-3倍。在早發的冠心病患者中約70%~90%的年輕急性心梗患者有吸菸史。所以戒菸或者控煙可以顯著的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4、情緒激動

不良情緒會增加心臟病的復發機率。過度緊張會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危及生命和健康。樂觀與心臟健康之間存在很大關係。對生活持積極態度的人,往往會有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統。

5、喫過多的高脂肪性食物

豬油,動物內臟,各種油炸,油煎食品,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它們會升高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從而提高了冠心病的高發率,還會導致血脂升高,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引起血管狹窄,甚至閉塞!

預防心梗除了要改掉以上這些不良的習慣以外,同時還可以多喫些養心的食物

黑芝麻:防止血管硬化,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胡蘿蔔:它的好處是因爲其中的β-胡蘿蔔素跟α-胡蘿蔔素,這兩種營養成分,在相關的研究上還發現,能夠降低人體死亡的概率,對心臟健康多有益處。

香蕉:可以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還能預防心律不齊等。

黑木耳:能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有益於防治冠心病與中風。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