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薛姨妈带著儿女进京直奔姐姐王夫人家里,一住六七年不走。最终将女儿嫁给外甥贾宝玉。王氏姐妹把持著荣国府,贾母都让三分,姐妹俩穿一条裤子关系按理非常和睦,但事实上也并非没有矛盾。

【一】

薛姨妈出身王家,与王夫人是亲姐妹,根据原文描写,两人一奶同胞。

「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

薛姨妈与王夫人至亲骨肉,进京后哪里都不去,直奔贾家而来,一来就当著王夫人说起「金玉良姻」。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著宝玉。

薛家进京打的旗号是选秀、盘整生意、走亲。其实最主要的是给儿子女儿找个靠山。薛家商人出身选秀没机会,薛蟠是商人注定娶不到官家小姐。机会只有薛宝钗嫁入豪门,荣国府是唯一选项!宝钗与宝玉年貌相当,荣国府先有林黛玉,贾母力挺宝黛姻缘,王夫人不同意,姐妹两人极可能共同炮制了金玉良姻。

【二】

薛姨妈刚来荣国府,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久别重逢如胶似漆。

喜得王夫人忙带了人,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即为亲姐妹又决定要做亲家,关系只有更好。薛姨妈来后被安置在梨香院,王夫人平时常来常往,姐妹说话好不热闹。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来回王夫人就在薛姨妈房中。

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地说些家务人情等语。

老姐妹哪有什么「家务人情」可讲,自然都是家长里短。此时姐妹二人是蜜月期。也是唯一一次在一起的描写。二人关系随著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而发生微妙变化。贾元春成了贵妃,贾家声望立即水涨船高,又盖大观园,又安排省亲。这期间最明显的一件事,是将薛姨妈住的梨香院给了小戏子住,薛姨妈一家反而搬到了荣国府东北角,与宁国府相邻的一个院落。中间等于隔著个大观园。此后王夫人再没有到薛姨妈房中的描写。

【三】

王夫人的态度变化并非针对薛姨妈,但体现出贾家对薛家在元春升妃后的一点变化。如果说贾元春升妃前薛宝钗勉强嫁给贾宝玉还可以的话,元春升贵妃,贾家成了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心肝宝贝一般的贾宝玉再娶薛宝钗就有点不够看了。薛家商人家庭,一个商人出身的儿媳妇,王夫人接受起来也是有点困难。贾母明确表示反对。贾政态度从他第一眼看到蘅芜苑的院子说「无味」体现出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薛家对当时的贾家来说确实「鸡肋」。

王夫人态度变化薛姨妈一定有察觉。她进京本著将女儿嫁入豪门的心愿,结果姐姐当时的保票变成不提不念,薛姨妈也著急,毕竟薛宝钗年纪不小了,三十六回袭人被王夫人提拔,薛姨妈就含沙射影的点一句:

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她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著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薛姨妈哪里说袭人,分明是提醒王夫人,宝钗的事应该考虑了。可王夫人还是没有表示。到五十七回,贾宝玉因为紫娟骗他林黛玉要回去而发疯,傻子都明白贾宝玉的心思。薛姨妈终于坐不住在林黛玉房中,又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姻缘不知道在哪里,又说要给林黛玉做媒许配给贾宝玉。这话既是对贾母说,也是对王夫人说。当初的承诺呢?

从那之后王夫人和薛姨妈基本不再同框,单独见面更是没有。两姐妹初衷都是为了儿女,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姐妹情深,其后贾家波折不断,薛家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纵然姐妹各有筹谋难说没有龃龉。八十回后,不知什么原因薛宝钗最终嫁给贾宝玉,贾家再被抄家,薛家处境如何不敢说,起码要比贾家好点,可以参考甄士隐与妻子投靠老丈人家。那时候薛姨妈竹篮打水一场空,反害了自己女儿一生。如果那时姐妹二人聚在一起可能要互相心生怨念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谢谢邀请!

我们且不说王夫人和薛姨妈关系怎么样,这两人至少是利益共同体。如果说贾史王薛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那么王家兄弟姊妹甚至侄儿侄女的关系就更是如此了。

薛蟠打死了人,带著母亲和妹妹进京,似乎最初并没有想好要住谁家。这是一件很奇怪的问题。难道他们仓促至此吗?既使为逃命案仓促出发,在路上也该想好啊。我们看看薛蟠和薛姨妈的对话。薛蟠先是怕有人管束他,不管是舅舅还是姨父,都是长辈,他都不想跟他们在一起。所以他一开始就提议母亲住自己家。看薛姨妈怎么说:

「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薛姨妈的话我有点看不懂啊,薛家一家人进京,自家有许多房舍,住自己家怎么就叫招摇了?况且,像薛家这样,房舍还用得著自己收拾吗?早派遣两个人去收拾一下便可以住了,哪里不消停了?

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是没眼色。」他母亲道:「你舅舅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看到这里,我严重怀疑薛姨妈一上来就是想住贾家的。舅舅升了去可能也是一个假相。书中曾写道史鼎升官外出,史湘云被接进贾府。脂砚斋在这里的评论就是史鼎未必升官,让史湘云来贾家长住才是正事。以此类推,这里王子腾也未必升官,薛家在贾家长住才是正事。

王夫人和薛姨妈初见时,作者写道:「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这就是感情好的表现。俩姐妹可能好多年没见了,越发亲热。

事实上,后来薛家能够在贾家长期住下来,时间长达近十年(年龄有误,时间段却很长),贾母多次赶而不走,完全是王夫人在支撑著起作用。如果俩姐妹关系不够好,薛姨妈大概不会住那么久。

这是从情理上来推论的。当然,《红楼梦》毕竟是小说,小说必须有相应的时空铺排。如果薛家不住进贾家,这样一出戏就唱不起来,《红楼梦》也不称其为《红楼梦》了。从这个角度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不管俩姐妹关系好不好,薛姨妈都要在府里住下去。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薛姨妈与王夫人的姐妹情谊应该是不错的。

当年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带著家人们被迫进京。却愿意住在贾府处,可见一斑。

要知道薛家跟林黛玉的情况不一样。虽说薛父已死,但家业还在。虽说薛蟠不争气,家境败落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根本用不著投靠亲戚的。按照薛蟠当初的意思,就不愿意住在贾家,应该是薛姨妈一意坚持,才定下此事的。

薛姨妈为什要坚持?一、当然是寄希望于贾政的为人方正。自己的丈夫是没了,自己对这个呆霸王儿子,又半点办法都没有。希望这个姐夫能帮自己管管 。二、自然是姐妹情深。老姐妹当年分别出嫁,见面的时间就有限了。如今暮年重逢,不舍得分开。更主要的是,到了姐姐这里,举止也能自专并没有寄人篱下之感。

还有一层就是对于后辈的婚姻上。

大家可以看到,自贾家第二代公子娶了史家的女儿,第三代贾政娶了王家的女儿,第四代贾琏娶的就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同辈,另一位即将成年的贾家公子就是贾宝玉了,众所周知,王夫人心中更看中的是薛宝钗,薛姨妈本人也乐成此事。这固然有宝钗端庄贤淑,符合王夫人选儿媳的标准,自然也有她是自己亲妹妹的女儿,希望亲上做亲,将两个老姐妹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打算。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夫人对宝玉有多紧张,她的儿媳一定是千挑万选的。


《红楼梦》中描写了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联姻联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中王夫人和薛姨妈是王家鼎盛时的小姐,王夫人为姐姐,薛姨妈为妹妹,后来分别嫁到了贾家和薛家,二人为亲姐妹,关系自然是非常好;其次,薛姨妈带著宝钗进京待选,到贾家来住,贾母给其待遇几乎只在她之下,这些虽是家族之间的基本礼仪,但也是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再次,打小说一开始,两姐妹就一直在散布金玉良缘,而且后来如愿以偿,宝玉和黛玉结为连理,亲上加亲,王夫人便立马将贾府的管理权给了宝钗。


关系总体还是不错的。

有共同的利益,又无尖锐的矛盾,

他们还想进一步稳固这种利益共同体,

就是缔结宝钗和宝玉这对表姐弟的婚姻了。


好啊,不然薛姨妈怎么会带著宝钗薛蟠来大观园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