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这话确实非常有道理!

周末应同学之邀,去了一趟厦门的东山岛度了个假,住在的另外一位在东山岛买了别墅的同学家里。邀请我的同学比我早一个星期去,也就是说她在那儿呆了十天,而我在那儿呆了三天,我去的时候她就跟我说,在人家里住久了太不好意思了,毕竟住同学家里,同学的太太不是我们同学,时间长了,人家虽然嘴上不说,天天管著吃喝也够累的,让我们很不好意思。

回到这个主题,薛姨妈带著一家老小,在贾家住了若干年,想想也是醉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新箍马桶三天香」,就是用来说客人的,客人来家里,短暂的呆几天,还是挺受欢迎,挺热乎的,时间长了,你就影响别人家的生活了,如果你再在人家呆下去,就属于不自觉,马桶上面撑杆跳——过分(粪)!

其实,贾家在这里已经明确对薛家进行过驱赶,可是,薛姨妈愣是装呆。薛姨妈带著薛蟠、宝钗初建进贾府的时候,先是住在荣国府东北角上空著的梨香院十来间房子里。可是,到了第十八回,因为元妃省亲,贾家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位教习,所以就将薛家母子三人从梨香院赶出来,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而将梨香院让给教习在此教演女戏。试想一下,如果贾家不是催赶他们,为什么不让新来的教习住东北角上幽静房舍,而非要薛家人另迁?这样伤筋动骨的事做出来,摆明了就是赶他们走嘛。可是,薛姨妈愣是没有任何要离开的表示。

想想当初薛家进京的时候,薛蟠说:

「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著租赁与人,须得先著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

薛蟠说的在正理,可是薛姨妈不同意。他母亲道:

「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可是,薛家在贾家住了几年了,我们并没有看到薛姨妈所说的「著人去收拾」,也没有去查验管理房子的人是不是偷偷租赁与别人。我时常想,薛姨妈如此究竟是为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宝钗的婚姻。「金玉良缘」从头起就是一个套,一直要把这一场戏演下去,包括后来张道士说媒等等,薛姨妈是打定主意要把这场戏演到底,直到良缘结成。

而为了这样的目标,他们薛家人不能走,得让宝钗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宝玉,联络他们的感情,甚至到后来,宝钗从最初对宝玉的满腔热情到后来几乎已不抱希望,但是薛家人还是抱著这个希望的。

所以,再回到第四回,薛姨妈嘴上说住在舅舅姨爹家好让他们帮著管束薛蟠,但当薛蟠表示不想住亲戚家的时候,薛姨妈大度地表示「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回头看看就很好理解。她真的不是为了薛蟠,而是为了宝钗,所以打定主意要在贾家住到底。即使是贾家明确给出了赶人的作息也装作不在意。要是换作别人,大概早走了吧。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薛姨妈厚脸皮,这是真的吗?

  我觉得吧,站在薛家以外所有人的立场上看,这么说薛姨妈也没什么不可以。

  薛家当初进京,原本是有著几个目的的,「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这三个理由,当然都可以拿得出手。

  快到京城时,薛家人听说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和薛姨妈商量著派几个人先去收拾自己家里几处房产,怕著守屋的人租了出去,这样提前去收拾,也好安排。薛姨妈说:「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薛蟠觉得这样不太好,舅舅家里忙,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很没眼色。薛蟠虽然不著调,但是这两句话,却说得特别好。自己住自己的房子,住得底气硬,虽然怕被人租了,但提前去了,总可以避免,而且自己家一窝一拖地,到舅舅家去很没眼色——在他心里,他想著和平常人一样的,放著娘家不去,去姐姐婆家住,算什么意思呢?

  可是,薛姨妈就是这么著了,放著娘家,连行李带人,直接就在荣国府门口下了,这下子王夫人是留呢,还是不留呢?按贾府的行事风格,必须得留啊,贾母作为老祖宗,能不开口说两句客气话吗?

  暂住其实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可是薛姨妈不是暂住,她要长年同住一处,为著的就是拘紧些儿子,为保证贾府人不说闲话,她私下里和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这一住,就一收拾房子,就收拾了好多好多年,甚至到了薛蟠娶亲,到了宝钗成亲,到最后都没有收拾出来,最初的所谓慢慢来,也就是个笑话。

  其实其间有几次,贾府是给了薛姨妈提示的,比如说元春省亲,采买了戏子来,这帮戏子就住在梨香院,薛姨妈搬了一次家,搬到了东北角一带,还是贾府的房。——贾府不是没房子,把戏子安排在你住过的地方,这意思很明显了,可薛姨妈装不懂。

  宝钗及笄,贾母大张旗鼓地给她过生日,却又只给二十两银子,这里面的意思也很明显,没得有家的女孩子住到成老姑娘时,还不走的例,薛姨妈也装不懂。

  王熙凤率人检查大观园,阿猫阿狗都查,就是不查薛宝钗,原因是薛宝钗是亲戚,这道道薛宝钗看懂了,回了薛姨妈处,可是后来薛姨妈也装不知道。

  薛蟠成亲,这么大件事情,薛姨妈也是在贾府完成的。家里又不是没房没产没名,为什么要借房成亲呢?儿子如此,女儿也是如此,直接在男方家里成亲,整得和童养媳似的。哎,这种事,应该是古今少有吧。

  ……凡此种种,只要是还要点脸面的人,都会早早离开,住自己家不好吗?让人看脸色很好吗?可薛姨妈就赖著不走,我们可以理解薛姨妈的种种苦衷,比如家势败了,比如选秀失利得选退路,比如儿子不争气立不起来,比如要借贾府的威势等等,可如附骨之疽一般,直到故事终结还不肯走(到后来也就不用走了),这种做法,真的很考验脸皮。(文/宛如清扬)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薛姨妈是个厚脸皮,这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以偏概全的胡说八道!

薛姨妈出身金陵豪门贵族王家,哥哥王子腾是权倾朝野的九省都检点,「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可见王家势力之大。「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似铁。」薛家贵为皇商,家资巨万,这样的娘家这样的婆家薛姨妈犯的著厚脸皮吗?何况薛姨妈是薛家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薛姨妈丈夫没了,膝下只有薛蟠薛宝钗一儿一女。薛蟠是薛家的独根独苗,薛姨妈对儿子非常溺爱。薛蟠是有名的呆霸王,动不动就给家里惹下天大的祸事。进京路上为抢英莲,打死冯渊,扬长而去。在饭店吃饭和人发生争执,举起盘子砸死堂倌。薛姨妈对儿子是又爱又恨。为了管住儿子,也为了女儿宝钗选秀进宫,同时照顾京城生意,就住进了贾府的梨香园。后来元春省亲唱戏的占据了梨香园,薛姨妈一家就搬到了贾府东北角一处偏僻幽静的地方一住就是好多年。

其实薛姨妈在京都有自家的房产,可是为什么不去住在自己家里反而在贾府一直居住呢?这也是有人说薛姨妈脸皮厚的理由,其实这种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第一,薛姨妈住进贾府是姐姐王夫人姐夫贾政最关键的是贾母的盛情相邀。薛姨妈到了京都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住进自己家里,一个是住进姐姐家里,一个是住进哥哥家里,可以说住到哪里都有宽绰的房子,都不用发愁吃喝花费用度。那么薛姨妈为什么要选择住进姐姐家呢?姐妹好说话好相处,最重要的薛姨妈认定姐夫贾政知书识礼,会管教约束薛蟠的胡乱作为,就是薛蟠做下什么大逆不道之事,通过姐夫这个朝廷命官也好迅速摆平。如果住进哥哥家里,哥哥长年不在家,嫂子时间长了怕不耐烦,因为跟嫂子说话沟通毕竟不如自己亲姐姐那样随意。住进自己家等于薛蟠成了脱缰的野马,薛姨妈最担心薛蟠在皇帝眼皮底下闯祸惹事,所以薛姨妈从进京那一天起就已经打定主意不在自己家住,这就是薛姨妈长住贾府的客观原因。

第二,薛宝衩进京目的就是选秀,薛姨妈住进贾府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愿望。因为元春就是通过选秀一步步接近龙颜被封为贵妃,薛姨妈住进贾府可以跟姐姐学习一些选秀经验,加上姐夫贾政在朝中当值,外甥女在宫中深得皇上欢心,贾府和皇宫有著千丝万缕联系,宫中有什么信息薛姨妈可以最快时间得到应对。等到宝钗选秀失败,薛姨妈退而求其次,想让宝钗和贾宝玉结合,一来宝玉长的讨人喜爱,又是公侯门第,又是自己的亲外甥,宝钗和宝玉又年貌相当,加上癞头和尚说宝钗将来必是金玉良缘,宝钗有金锁,宝玉有稀世宝玉,正好相配,从母亲角度,当然渴望能亲上加亲,让女儿终身幸福,为了这些,薛姨妈就更有长住贾府的理由。

第三,因为宝钗特会为人处事,所以贾府上上下下都对宝钗欣赏推崇备至。王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早就心里打定了让宝钗做儿媳妇的注意,只是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甥女,是贾母的心头肉,王夫人吃不准贾母心思,所以尽管大家一致看好宝钗,但王夫人始终引而不发静观其变。贾母多次称赞宝钗,到最后宝玉生病疯癫,贾母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的亲孙子定下宝钗。种种因素薛姨妈都不能离开贾府,薛姨妈只是住进贾府,一切花费都和贾府无关,贾府房子空著也是空著,所以薛姨妈也就成了贾府的老住户了。

薛姨妈非常慈祥可爱,她溺爱自己儿子,关心呵护女儿,也真心喜爱自己的亲外甥宝玉。对无父无母的林黛玉也是关爱有加,林黛玉还认薛姨妈为干妈,可见两人感情也不一般。薛姨妈为自己侄子薛蝌选定媳妇,对侄女宝琴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甚至为先是仇人后是恩人的柳湘莲又是买房买东西亲自操办婚事,可见薛姨妈绝不是什么厚脸皮之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慈善女人。

薛姨妈长期住进贾府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家母特别投缘。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经常在一起打牌听戏聊天谈古,很有知心朋友感觉,加上贾府有一大堆聪明伶俐小姐丫头,薛姨妈喜欢热闹不喜欢寂寞,贾府氛围正对的薛姨妈心思,加上和姐姐经常在一起能说说知心话聊聊儿时逸闻趣事,挺开心,如果让薛姨妈搬出来,薛姨妈就没有了生活乐趣,加上在贾府住久了,各方面也习惯了,再说搬个家也不容易,兴师动众的,人都有惯性,随著时间推移,慢慢的薛姨妈就把贾府当成自己家了,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根本不存在薛姨妈非要赖在贾府不走的脸皮厚问题。

说薛姨妈厚脸皮的人无非是说薛姨妈住进贾府不走,最终让自己女儿宝钗抢了林黛玉的心上人。本著爱林贬薛观点,就肆意谩骂薛姨妈是厚脸皮癞皮狗,这纯粹是狗咬耗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薛姨妈绝对不是那种人,即便是让宝钗嫁给宝玉,一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原因,一个是自家焦头烂额儿子薛蟠犯了人命案需要仰仗贾府去上下运作,这时的薛姨妈为了儿子只有牺牲女儿,从内心来说,宝钗嫁宝玉,宝钗和薛姨妈都不是特别情愿,因为那时宝玉疯疯癫癫病的不轻,之所以这样做,是事出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许多人看不懂红楼奥妙误认为宝钗嫁了宝玉就是达到目的攀了高枝,其实不然。综上所述,说薛姨妈厚脸皮绝对是大错特错,既冤枉侮辱了一位慈爱老人和善良母亲,更误会了曹雪芹大书特书薛姨妈这个人物的一片苦心。


同样是在贾府寄居的人,林黛玉给人感觉就是可怜,薛姨妈给人的感觉就是「厚脸皮」

,确实很有趣。

黛玉的可怜就不必细说了,从五六岁的一个孩子,死了母亲,抛了父亲,千里迢迢投奔到外祖母家里。

后来连父亲也死了,可怜的黛玉只能永远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了。明明与宝玉情投意合,却丝毫没有前途,所以她每日都是以泪洗面,最终抑郁而死。

反观薛姨妈一家人,在贾府的生活是相当快活的,简直达到了乐不思蜀的地步。

就算人家贾府后来让他们腾出梨香院来,他们也不在意,照样乐呵呵地换一个住处,总之一句话,死活不离开贾府。

作为拖家带口的一家人在别人家住著,一住就是好几年,这的确有些罕见。

但是从薛姨妈一到贾府的言行就知道,她既然来了,就没打算出去。

她跟王夫人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听听,「处常之法」,言下之意,我要在你家长住了!

她每天在贾府溜达一圈,陪贾母聊天打牌,拍贾母马屁,讨贾母欢心。

跟王夫人聊知心话,一心想把女儿许配给宝玉,这样儿子就可以有贾府罩著,女儿也有了好归宿,自己也放心了。

她竭力在贾府树立好形象,得了一个「慈姨妈」的雅号。

贾母生气骂王夫人,她很尴尬,但是也装作无所谓的样子,照样陪老祖宗玩乐。

所以说她厚脸皮确实也不为过!


薛姨妈家在京城有房子,可她还是住在贾府,且一住就是好多年,儿子娶亲,女儿出嫁都在那里,其中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这并不掩盖她厚脸皮的事实。

薛家初到京城,其实并没有准备住在贾府的,薛姨妈有娘家,且娘家也是豪门,娘家兄长王子腾当时是京城节度使,住在他那里,儿子有人管束,生意往来有了依仗,甚至女儿选秀的事情都可能运作一番,可是事不凑巧,王子腾升官外放,不得已,选择了贾家。可是无论住在王家还是贾府,如果长期居住,即使自给自足,也难免授人话柄,至亲当然没有什么,可是对于外人,这就不同了,比如贾母,贾政,邢夫人等,毕竟多多少少会给人造成不便。

薛姨妈初住贾家,一开始贾府也是比较欢迎的,反正有空闲的院子,闲著也是闲著。因而贾母贾政都热情挽留,但等到后来看到薛姨妈长期居住的架势,贾府就有些不淡定了,后来借著元春省亲,为小戏子们安排场地,占据了梨香园,此时薛姨妈就应该乘机搬出贾府的。但是薛姨妈没有,反而又搬迁到了贾府的另一处幽静的院落,继续她的借住计划。

薛姨妈在贾府借住,自然王夫人是欢喜的,姐妹俩还炮制了金玉良缘一说,与贾母的宝黛姻缘相抗衡,这自然得不到贾母的欢欣,于是贾母明里暗里也是有著嫌弃的意思。

第二十回贾母出银为薛宝钗办十五岁生日宴,许多人以为是贾母向薛姨妈示好,却不知当天也是贾母生日,贾母已六十多岁,贾府当然知道贾母生日,却秘而不宣,当生日当天,贾母让黛玉点戏,黛玉推给王夫人,贾母却半真半假的说:

「今日原是我特带著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

这话大有嚼头,十五岁本是古代女孩的成人礼,意味著从今天起可以嫁人了,有条件的家庭一般都会举办及笈礼,薛宝钗的及笈礼不但是在别人家举行,还是别人家出钱举办,还有白吃白听的嫌疑,好辛酸。其实在贾母提出为宝钗举办十五生日宴时,薛姨妈也应该称机提出搬走的,可是薛姨妈再一次住下了。

后来,薛家侄儿薛蝌送妹妹薛宝琴进京与梅翰林之子完婚,薛姨妈也应该提出搬走的,因为有薛科这个外男在,言行实在太不方便了。可是薛姨妈没有。

后来的后来,薛蟠要娶夏金桂,薛姨妈也应该搬走的。可是仍然没有,即使夏金桂闹的不像话,薛姨妈也没有想过搬走的事。也许他已经忘了她住的是贾府的宅子。甚至我怀疑,薛家在京城的宅子已经没有了。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薛姨妈是个厚脸皮,这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以偏概全的胡说八道!

薛姨妈出身金陵豪门贵族王家,哥哥王子腾是权倾朝野的九省都检点,「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可见王家势力之大。「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似铁。」薛家贵为皇商,家资巨万,这样的娘家这样的婆家薛姨妈犯的著厚脸皮吗?何况薛姨妈是薛家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薛姨妈丈夫没了,膝下只有薛蟠薛宝钗一儿一女。薛蟠是薛家的独根独苗,薛姨妈对儿子非常溺爱。薛蟠是有名的呆霸王,动不动就给家里惹下天大的祸事。进京路上为抢英莲,打死冯渊,扬长而去。在饭店吃饭和人发生争执,举起盘子砸死堂倌。薛姨妈对儿子是又爱又恨。为了管住儿子,也为了女儿宝钗选秀进宫,同时照顾京城生意,就住进了贾府的梨香园。后来元春省亲唱戏的占据了梨香园,薛姨妈一家就搬到了贾府东北角一处偏僻幽静的地方一住就是好多年。

其实薛姨妈在京都有自家的房产,可是为什么不去住在自己家里反而在贾府一直居住呢?这也是有人说薛姨妈脸皮厚的理由,其实这种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第一,薛姨妈住进贾府是姐姐王夫人姐夫贾政最关键的是贾母的盛情相邀。薛姨妈到了京都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住进自己家里,一个是住进姐姐家里,一个是住进哥哥家里,可以说住到哪里都有宽绰的房子,都不用发愁吃喝花费用度。那么薛姨妈为什么要选择住进姐姐家呢?姐妹好说话好相处,最重要的薛姨妈认定姐夫贾政知书识礼,会管教约束薛蟠的胡乱作为,就是薛蟠做下什么大逆不道之事,通过姐夫这个朝廷命官也好迅速摆平。如果住进哥哥家里,哥哥长年不在家,嫂子时间长了怕不耐烦,因为跟嫂子说话沟通毕竟不如自己亲姐姐那样随意。住进自己家等于薛蟠成了脱缰的野马,薛姨妈最担心薛蟠在皇帝眼皮底下闯祸惹事,所以薛姨妈从进京那一天起就已经打定主意不在自己家住,这就是薛姨妈长住贾府的客观原因。

第二,薛宝衩进京目的就是选秀,薛姨妈住进贾府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愿望。因为元春就是通过选秀一步步接近龙颜被封为贵妃,薛姨妈住进贾府可以跟姐姐学习一些选秀经验,加上姐夫贾政在朝中当值,外甥女在宫中深得皇上欢心,贾府和皇宫有著千丝万缕联系,宫中有什么信息薛姨妈可以最快时间得到应对。等到宝钗选秀失败,薛姨妈退而求其次,想让宝钗和贾宝玉结合,一来宝玉长的讨人喜爱,又是公侯门第,又是自己的亲外甥,宝钗和宝玉又年貌相当,加上癞头和尚说宝钗将来必是金玉良缘,宝钗有金锁,宝玉有稀世宝玉,正好相配,从母亲角度,当然渴望能亲上加亲,让女儿终身幸福,为了这些,薛姨妈就更有长住贾府的理由。

第三,因为宝钗特会为人处事,所以贾府上上下下都对宝钗欣赏推崇备至。王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早就心里打定了让宝钗做儿媳妇的注意,只是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甥女,是贾母的心头肉,王夫人吃不准贾母心思,所以尽管大家一致看好宝钗,但王夫人始终引而不发静观其变。贾母多次称赞宝钗,到最后宝玉生病疯癫,贾母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的亲孙子定下宝钗。种种因素薛姨妈都不能离开贾府,薛姨妈只是住进贾府,一切花费都和贾府无关,贾府房子空著也是空著,所以薛姨妈也就成了贾府的老住户了。

薛姨妈非常慈祥可爱,她溺爱自己儿子,关心呵护女儿,也真心喜爱自己的亲外甥宝玉。对无父无母的林黛玉也是关爱有加,林黛玉还认薛姨妈为干妈,可见两人感情也不一般。薛姨妈为自己侄子薛蝌选定媳妇,对侄女宝琴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甚至为先是仇人后是恩人的柳湘莲又是买房买东西亲自操办婚事,可见薛姨妈绝不是什么厚脸皮之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慈善女人。

薛姨妈长期住进贾府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家母特别投缘。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经常在一起打牌听戏聊天谈古,很有知心朋友感觉,加上贾府有一大堆聪明伶俐小姐丫头,薛姨妈喜欢热闹不喜欢寂寞,贾府氛围正对的薛姨妈心思,加上和姐姐经常在一起能说说知心话聊聊儿时逸闻趣事,挺开心,如果让薛姨妈搬出来,薛姨妈就没有了生活乐趣,加上在贾府住久了,各方面也习惯了,再说搬个家也不容易,兴师动众的,人都有惯性,随著时间推移,慢慢的薛姨妈就把贾府当成自己家了,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根本不存在薛姨妈非要赖在贾府不走的脸皮厚问题。

说薛姨妈厚脸皮的人无非是说薛姨妈住进贾府不走,最终让自己女儿宝钗抢了林黛玉的心上人。本著爱林贬薛观点,就肆意谩骂薛姨妈是厚脸皮癞皮狗,这纯粹是狗咬耗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薛姨妈绝对不是那种人,即便是让宝钗嫁给宝玉,一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原因,一个是自家焦头烂额儿子薛蟠犯了人命案需要仰仗贾府去上下运作,这时的薛姨妈为了儿子只有牺牲女儿,从内心来说,宝钗嫁宝玉,宝钗和薛姨妈都不是特别情愿,因为那时宝玉疯疯癫癫病的不轻,之所以这样做,是事出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许多人看不懂红楼奥妙误认为宝钗嫁了宝玉就是达到目的攀了高枝,其实不然。综上所述,说薛姨妈厚脸皮绝对是大错特错,既冤枉侮辱了一位慈爱老人和善良母亲,更误会了曹雪芹大书特书薛姨妈这个人物的一片苦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