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薛姨妈这一辈子过得不容易,那是肯定的!非但是薛姨妈,我们翻遍整本《红楼梦》,大概也找不出活得容易的女人。

贾母过得容易吗?别看她现在子孙满堂,大家都孝敬她,日子也过得不错,吃穿用度都是外人想都想像不出来的,整天有一帮孙子孙女儿甚至重孙儿陪她玩,陪她说话。可是,别忘了,贾母说过自己嫁入贾家五十四年,从重孙媳妇熬至如今自己也有了重孙媳妇。一个熬字,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王夫人过得容易吗?也不容易,中年丧子,上面有婆婆要孝敬,中间丈夫对她无感,下面儿子是个孽根祸胎,老爷一发火就求他说看在我的面子上,将来老了还要靠他呢。那边还有不省事的赵姨娘让她像是如鲠在喉。岁月的折磨,就这样把原本一个响快的王家大小姐变成了如今木讷笨笨的荣国府二夫人。

到了薛姨妈这儿,王夫人是中年丧子,薛姨妈是中年丧夫。这搁谁头上都绝对是一大痛。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偏偏有个儿子又不省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整天弄得家人提心吊担,打死人都不知道偿命。借居在亲戚家里,为女儿的将来犯愁,所以只好老老脸皮呆下去,任你怎么赶,女儿不安顿好我不会走。

这是怎样的无奈啊!

如果薛家老爷还在,这些事用得著她来操心吗?命运就是那么阴差阳错,人生本无谓圆满,倘若圆满了,大概也就离人生的顶端不远了。

人生没有轻而易举的幸福,更别说一辈子的幸福。所以呢,当你如果正处于幸福当中,学会知足吧!要知道,多少人都活得不易!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不容易!薛姨妈在《红楼梦》中以一个字概括——慈。慈是慈善、慈祥、慈爱的意思。薛姨妈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长辈,是一位慈爱的母亲,一位随和的老人。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姊妹,丈夫过世,儿子不成器,唯有女儿闺中优秀。她作为孀居,上无祖辈荫庇,下无儿子成就,只能依附贾家这棵大树乘凉。我想她早有将女儿嫁入贾家的打算了,这样才能保住薛家更好的家族兴旺。薛姨妈原是金陵王家的嫡出小姐,父亲曾主管皇家外事贸易,哥哥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权的势要人物,薛家既是皇商也是贵族,既有注重实利的现实主义,又有崇奉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的倾向。薛家是拥有百万之富的皇商,「护官符」上云∶「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姨妈生有男儿薛蟠,女儿薛宝钗。贾宝玉的父亲娶的就是薛姨妈的姐姐也就是后来的王夫人,所以薛姨妈是王熙凤的姑妈,贾宝玉的姨妈。

因丈夫早亡,只剩下孤儿寡母。而这孤儿薛蟠老大无成,只知享乐浮华,胡作非为,极不争气的,只在户部徒挂虚名,一应事物皆由总管、伙计等措办,这些人乘机拐骗,薛家生意日渐损耗。外面寸金不入,里面自然坐吃山空。男儿既如此,薛姨妈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薛宝钗身上。

在林黛玉住进荣国府不久,贾府就迎来了薛姨妈一家人,从此客居在贾府内的梨香院中。她不仅在书中起著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她的独特的处世为人的态度,在书中也有生动的描写。她与王夫人都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但在关键时刻,她往往缺乏王夫人那种「杀伐决断」的魄力。薛蟠在外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与薛姨妈一贯「溺爱纵容」(第四回)有很大关系;她也十分宠爱女儿,而薛宝钗却接受了母亲性格温柔的一面,发展成随分从时,藏锋不露的特点。薛姨妈不仅对自己的子女娇宠,还施及于他人。一次李嬷嬷拦阻宝玉饮酒,她反叫宝玉「别怕」,吃醉了也不要紧。她还常去瞧黛玉,一段时间还与黛玉同住,认黛玉为干女儿,为的是黛玉「可怜没父没母,到底没个亲人」(第五十七回),还半开玩笑地要将黛玉说给宝玉,并说这「岂不四角俱全」,边说还边搂著摩娑著黛玉,十分亲热。虽然这只是她出于怜悯与迎合的表现,却也决非为了诓骗黛玉。这一回回目是「慈姨妈爱语慰痴颦」,「慈」确是薛姨妈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然,关于这一重要的情节,有人认为薛姨妈怜悯黛玉是真,试探黛玉更是真,因为第五十七回前半部分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宝玉爱黛玉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而薛姨妈作为薛宝钗的亲生母亲,作为王夫人的胞妹与最亲密的盟友,为了通过二宝的婚姻把贾家的财富笼络在王家手里,她是绝对要阻拦二玉的爱情继续发展下去的,所以她要看看黛玉于宝玉是否有真情。当然,紫鹃没有让她得逞。

薛姨妈在贾府长期寄居,举止言行都很得体,贾母就常愿与她对坐聊天。自从夏金桂进门后,薛家便乱了套,薛姨妈看透夏金桂居心后,就摒弃了一味退让的做法。后四十回还发展了她「无可无不可」的性格特点,贾母为了给宝玉冲喜,准备病中成婚,薛姨妈虽恐宝钗委屈,但事到临头,也就满口应承了,后来宝钗独守空闺,终究还是「金玉成空」。 她也只得以李纨母子苦尽甜来的结果来安慰女儿。

总之,薛姨妈是《红楼梦》中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中薛家的实际掌门人。她是一个性格多面化的人物,性格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她是态度笃定,身份显贵又低调的。她常常作为贾母的座上宾,和贾母对坐陪著聊天打牌,察言观色颇会凑趣儿,巧于辞令。比如她会在酒席宴上说文化色彩的酒令,诗歌对联也能应付一下,和别人从不起争论。因此她的性格特点之一是随和。

(2)她有慈母的性格特点。她对女儿宝钗爱惜有加,对呆霸王儿子薛蟠宠溺无度,却也怒其不争。受贾母之托照顾黛玉期间也很尽心尽责,让黛玉很感动,干脆直呼她为「妈妈」。所以说慈爱或母爱,也是她的性格特点之一。

(3)她很有心计。为了女儿的终身归宿,早早编织散布「金玉良缘」的流言,是彻底葬送宝黛爱情的始作俑者。所以说,工于心计也是她的性格特点。

(4)她又是懦弱的。得知儿子三番两次惹出人命来,除了求助贾家的势利,自己表现的六神无主,只会哭哭啼啼,还不如女儿宝钗镇定。在泼妇媳妇夏金桂面前,更是毫无招架之力。

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是不显山露水的一位。她的性格是多样化的、立体的,闭上眼睛想来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曹雪芹将这样一位非主要人物写的这么出色,可见功力之深啊!


这个问题看从哪方面看,依照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薛姨妈作为一个女人还是很不错的。所谓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建立在层层人身依附的基础上。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牢笼,把每一个人都牢牢的限定在固定的位置上,如果男人通过科举考试,还有跳龙门一飞冲天的机会,作为女人只能终身处在从属地位,作为男人的附庸度过一生。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过上相对独立自主的生活,不必每天受礼教的束缚,起码在自己家里无拘无束的过日子?有一种女人可以,那就是寡妇,尤其是薛姨妈这样,社会地位较高,家境殷实富裕的女人。无疑薛姨妈是封建时代条件比较好的寡妇,家产丰厚且儿女双全,不用但心夫家兄弟觊觎财产,虽然儿子不争气,但女儿可以作为自己的臂膀,管理庞大的家业不成问题。

守寡的薛姨妈是不折不扣的女强人,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家庭女王,守寡?真是活见鬼了,自古子幼而母壮,连皇帝都头疼的问题,汉武帝也是用留子诛母的方式,避免勾弋夫人淫秽后宫给帝国可能带来的风险,指望儿子去制止母亲偷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到薛姨妈在丈夫去世后,扒灰、养小叔,可以说是好不快活,尤其与薛蝌的关系不清不楚,不由人不怀疑他们之间是否清白。在薛蝌的婚姻问题上,薛姨妈的做法就非常可疑,相中了与薛家地位与财富不相匹配的邢岫烟,违背了四大家族通过联姻,维护共同利益的原则。

如果是邢岫烟足够优秀才被相中,那么薛姨妈也应该把这么好的女孩先给自己儿子,薛蟠越是不争气,当母亲的越想选个好的媳妇给他,这才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可薛姨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把优秀的邢岫烟说给了侄子薛蝌,给出的理由也非常牵强。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蹊跷了,明明已经定亲了,可是迟迟不肯接邢岫烟过门,给出的理由更是令人无法相信,唯一的合理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薛姨妈为了达到长期霸占薛蝌的目的,用与邢岫烟定亲稳住年轻的薛蝌,又寻找理由迟迟不接新媳妇过门,方便自己与薛蝌长期往来。

在儿子帮助下薛姨妈处置了丈夫所有姨娘,出了胸中多少年的恶气,和侄子双宿双飞好不快活,红楼梦中薛姨妈可以说是最幸福的寡妇。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年轻姑娘们早亡的、守寡、远嫁的、被休的、被卖的、出家当尼姑的、受虐待而死的、儿子好容易高中自己寿命熬到头的……都是不得善终,相对来说薛姨妈还有王夫人刑夫人这些鱼眼睛过得真不错了。

当然她们也是不幸福的,红楼梦中就没有幸福指数高的女人,老人精贾母还各种不如意呢,何况薛姨妈这个皇商之家的寡妇。

丈夫死得早,小叔子也死得早,薛家没有能当差的男人,还留著一些家业,唯一的儿子薛蟠不是做生意的料,侄子薛科倒是个明白人,薛姨妈如何敢依靠侄子了,瞧她给薛科定的亲事就充满了算计,邢袖烟是个好女儿没错,她娘家实在是不争气呀,往好听了说还和荣国府长房攀亲呢,温柔宽厚的侄媳妇好拿捏,身份背景不如自己的儿媳妇,哈哈薛姨妈没想到薛蟠娶的好媳妇,这叫千算万算都是命,娶了夏金桂这种败家精薛姨妈真没办法了。

薛姨妈谋算早,儿子不争气只能依靠女儿嫁得好,先以送女儿待选为借口进京,赖在亲戚家坚决不走,先住梨香院,后来梨香院给小戏子住了就搬到东北角,拖到女儿老大不小,快有十九二十了吧?高不成低不就,可是皇商之家的女儿再好,社会地位也是低人一等,薛姨妈和宝钗也很无奈啊。

湘云十一岁有人家相看有婆家了,迎春亲爹做主定了亲,探春也有官媒相看,黛玉内定贾宝玉,宝钗呢?

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特意给办得热热闹闹,及笄了该嫁人了,元春红麝串暗示,贾母装糊涂,薛姨妈只好跟著装糊涂,宝玉听紫娟说黛玉要回苏州急疯了,薛姨妈第一次登黛玉的门,母女两个双簧相声一样,故意当著没娘的黛玉亲热,黛玉还是单纯,缺爱的孩子以为宝姐姐是个好的,薛姨妈是慈祥的,于是认薛姨妈做干妈。

薛姨妈表面上似乎死心了,怎么可能呢。

为了女儿攀上高枝儿,为了儿子的前程未来,薛姨妈这辈子真不容易。


依我说,薛姨妈娶夏金桂做媳妇可谓门当户对!薛蟠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出埸便打死一个公子,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全摆不上桌面,薛蟠如此不堪,焉知不是薛姨妈溺爱的后果,一个香菱,多么好的女孩,可惜他们有眼无珠,只配和夏金桂半斤八两!还有,爱儿之心原无可非议,可她潜入黛玉的家中,这最令人切齿,说她慈善,她就是披著人皮的狼,除非薛宝钗这个女儿不存在,后来,大家都知道的,黛玉逝去,宝钗真的嫁给了宝玉,幸亏老天有眼,宝玉重情重义,让她母女竹篮打水一埸空!薛姨妈又一次假扮慈善,亲自出面将袭人逐出贾府!换句话说,也是宝钗容不下袭人啊!众所周知,袭人明明愿意守著的,但偏偏不让!


贾府很给面子,薛姨妈也很风光

薛姨妈没有什么不容易的,在寡妇里面,她儿女双全,家业也不错,已经算是很风光的了。这怎么说呢:

一是自己本来是送女儿去京城待选,却借此机会在贾府住了下来。贾府也给面子,哪个活动没有让她参加呀。你寄居在人家屋檐下,还享受著很好的待遇。有时候简直就是与贾母、王夫人、凤姐平起平坐了。人家是什么人啊?你是什么人啊。

二是女儿薛宝钗也很争气,相貌不错,人品也是一流的。在贾府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人际关系能够处理的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特别是在与贾宝玉、林黛玉的三角关系中能够保持这样的定力,那是很不简单的。这些在外人看来,还不是你一个当母亲的教子有方。

三是促成了女儿的婚事,虽然不很圆满,但是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贾宝玉可是贾府的嫡孙子,那是多大的财产。没有她私下里散布的「金玉良缘」,没有她暗地里在贾母、王夫人、凤姐那里活动,林黛玉、晴雯会自动退让,不可能。

话又说回来,这也不是她薛姨妈一个人的功劳,贾府怕还是看在她兄长王子腾的面子上。有些事下面再努力,还不如王子腾在京城里撮合撮合。还记得当时贾雨村的门子那张「护官符」不?

话又说回来,薛宝钗的婚事成了又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守寡,而且是两个人守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算是害了女儿,不只是害了女儿,连林黛玉也一起害了。这要是讲迷信,是有罪过的,得多少年才还得清啊。现在还指望贾宝玉还俗,去哪里找他的人,跟著那个茫茫大师渺渺真人他们一起走的,去大荒山无稽崖去找?

至于她家里的烦心事,那个娇生惯养儿子薛蟠的烦心事,儿子妻妾的事,人命案的事,也够她操心的,这里就不讲了。


在那个时代,先不说她行事是否有人性,是否有情有礼,生为女人,她著实不易。

1,丈夫去世早,家里家外都要她一个女人操持,苦苦支撑,虽说未能振兴薛家,可是放到现代社会的女人也是相当不易的。

2,儿子不成器,为儿子她也算背有人命债,身为母亲,她是耗尽心力,几乎没有过过几天安稳日子。

3,一把年纪有头有脸,但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为了薛家,她厚著脸皮耗在贾家,厚著脸皮面对贾家的数次驱赶。寄人篱下的生活心中最受折磨,何况她带著一双儿女。

一点浅见。


薛姨妈生活的不易。中年丧夫,家道中落,暂局贾家。后来,为了女儿的终生大事,一住就再也没有回去的打算。首先为了女儿操碎了心。先是信心满满地参加选秀,选秀失败后,又通过丫鬟之口,散出金玉良缘的信息。同样也编出个癞头和尚 ,与宝玉惊人的相似,步为营,心机沉沉。其次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更是让她寝食难安。为了与人争一个买来的一头,草菅人命,逃避至贾府,过著居人篱下的生活。尽管如此,可还是不知收敛,依然放浪形骸。不仅让夏金桂这个悍妇死得不明不白,更害死了无辜的英莲。让薛姨妈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最终命丧黄泉。


不容易,公侯小姐下嫁商人,绝对是阶级坠落了。等到了儿女这一代,可以看出她多想实现跨越回到原来阶层。

薛蟠不成器靠不住,所以一心寄托宝钗身上,希望她做皇妃,但是皇家岂能看得上商人之女,退而求其次选择宝玉。

但是嫁入贾府的目标也是困难重重。为何她们明知宝玉不乐意娶宝钗,为何还要多年赖著死磕?我想主要原因是贾家这个已经走向衰落的贵族,已经是薛家最高选择了,如果不是亲戚关系,我想贾家也不会看的上宝钗。


她一辈子闹心,儿子不成器,身怀命债,女儿又无著落,操心著婚事,借住在亲戚家,少不得奉迎。娶了个儿媳妇,又闹得心力交瘁,不得安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