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换季的化妆台时总要提到一个词——敏感。即使是皮肤屏障功能特别好的人,都会在冬春换季的当下遭遇皮肤的泛红,甚至会感到痒。因为敏感,化妆这件事基本就无缘了,用起护肤品都得小心翼翼。好不容易熬过了冬春换季,到春夏换季之时,敏感又一次扑面而来,反反复复地令人超级沮丧。怎样战胜敏感的肌肤,是护肤这门学问里永恒的主题,我们不仅仅要通过自身的经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抗敏护肤品,还要知道关于敏感这回事的点点滴滴,让肌肤的屏障力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敏感肌肤的问题。

  图片来源:东方IC

  敏 感 肌 课 堂

  Q 何时会发生肌肤敏感的情况?

  A 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好时,外界环境变化时。

  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让皮肤变得更脆弱,发生敏感:

  第一,当人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如女性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第二,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大时,如换季、污染严重、高温高湿、严寒刮风;第三,当你处于特殊生活状态时,如连续熬夜、遇到重大事件精神高度紧张、焦虑。

  Q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肌肤敏感?

  A 红脸蛋就是最大的特征。

  肌肤敏感有三大特征:薄、红、不稳定

  皮肤表皮薄,细腻白皙,皮脂分泌少,较干燥,微血管明显,皮肤呈现干燥机能减退,角质层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肌肤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敏感肌肤容易泛红,一般温度变化,过冷或过热,皮肤都容易泛红、发热;因季节变化而使皮肤容易呈现不稳定的状态,主要症状是瘙痒、烧灼感、刺痛、皮肤发痒及出小疹子。

  Q 敏感肌会一辈子跟着我吗?

  A 不会!敏感只是暂时的!

  前阵子做了皮肤状态测试,皮肤被定义为“敏感肌”。测试显示我的皮肤屏障功能几乎到了最低限,也就是说,皮肤无法抵御任何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肌肤泛红,使本来就圆圆的脸变成了红苹果,再加上混合性肌肤的肤质,感觉自己的脸真的无法再好了。但是为我做护理的治疗师却告诉我,只要好好处理对待,敏感不会折腾你一辈子的。不过,出现过敏感的部位,容易反复发作。因为这些部位存在更多的炎症因子。

  Q 易过敏的体质是不是永远的敏感肌?

  A “过敏体质”不一定引发敏感。

  敏感属于皮肤整体对外界的抵御防护功能变弱,无需特定物质的刺激,就可能发生。皮肤状态敏感时,日常用惯的东西都可能让你感觉刺激,这并不是产品的配方变质或者买到了假货,而是皮肤本身对于某些活性物的耐受力不足。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过敏体质”,选择护肤品时特别担心。实际上,真正让人“过敏”的东西都是特定的,而且反应也不全是“皮肤敏感”。要是真属于“过敏体质”,可以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排查,日常避开让自己会过敏的东西就行,不同人过敏的东西不一样。

  图片来源:东方IC

  关于肌肤敏感的三个误区

  No.1

  痘痘肌就是敏感肌

  错!

  虽然肌肤受到刺激发生敏感状态时会出现长痘的现象,但是反复长痘其实可能并不是因为肌肤敏感,也许是易长痘的肤质造成的

  长痘,说明皮肤内部有炎症,表面脓肿、破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处于一种敏感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本身是因为皮肤炎症引起的,只要炎症得到了妥善的治疗,皮肤恢复健康,自然就摆脱了这种状态

  相比之下,皮肤敏感的反应则不一定是“爆痘”,没有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红、热、痒等各种不适。区分这点非常重要,长痘的皮肤需要用针对痘痘的药物和护肤品进行治疗改善,而不是选用针对敏感爆发的舒缓产品

  No. 2

  肌肤敏感要靠护肤品滋养才能恢复

  错!

  敏感性皮肤不能过分滋养。这是因为,现代的化妆保养品,强调的是高效性,因此要求其活性成分必须能够透过皮肤,作用到皮肤深层才能产生高效果。

  对于敏感性肌肤而言,高浓度、好效果就是高风险、高敏感。另外,敏感性肌肤不适合疗效性太强的产品,使用不给皮肤增加负担的非疗效性产品才是皮肤恢复健康的良方。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对敏感性皮肤的刺激。

  皮肤一旦出现干燥、脱屑或发红状况时,说明皮肤健康状况已亮起红灯。要让皮肤尽快复原,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刺激,不过度风吹、日晒,不吃刺激性食物,然后再使用舒缓类的敏感肌肤适用的产品,在减低伤害后,皮肤就会恢复健康。

  No. 3

  敏感肌洗脸要仔细

  错!

  在面部清洁这方面,我们被灌输了许多错误的理念,比如冷热水交替洗脸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淘米水洗脸可以美白,洗脸水里加醋可以嫩滑肌肤。

  其实,我们只要用流动的温水配合弱酸性的洁面产品洗脸就可以把脸洗干净了,尤其是肌肤敏感的人,如果是一早起来,可以舍弃洁面产品,用温水洁净就好。

  注意洗脸的温水不要过热,洗脸前用手碰到的水,只要感觉不烫就可以,太烫也会引起皮肤泛红,加速血液循环。还有要用流动的水洗脸,这点很重要。

  图片来源:东方IC

  文 | 苏悦怡

  编辑 | 李清莉(实习)

  图片设计|刘鹏

  图片来源 | 品牌提供(除标注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