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悄然走向尾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从现实到内心,规则已被打破,动荡代替安稳。作为一个出版者,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多重的世界?是急切地随之起舞,还是所谓的独善其身?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面前,培文不追求热门话题,但会尽己所能探询现实表象下的本质。看世界,这一年来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印象深刻,由此推出的加里·纳什代表作《美国人民》,让读者透过现实怪相,重新反省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而即将出版的《世界政治》《穿行社会》,则是我们对当今时代的更为深切的探索。看中国,我们同样不能脱离这块土地的真实语境,而一味标榜远在云端的理想国。也许曹林《时评中国2》的副书名“用静能量对抗狂热”,刚好可以成为我们应对这个时代的注解之一。而本质上,我们看人。当儿童教育成为全民狂热,我们是否愿意冷静地追溯《不平等的童年》;当教育改革迈入深水区,我们又该如何对应裹挟所有人的《文凭社会》。在复杂现实里坚持反思,是培文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我们与读者心意相通的所在。

  01

  《美国人民》

  《美国人民》

  《美国人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对美国过往历史引人深思的描述,追溯了美国社会何以呈现为如今的这种样式,发展到如今的政府形态。书中关注普通民众与特殊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对政治事件的讨论与其对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影响紧密结合到一起,对起源和文化背景各异的所有美利坚民族、社会各阶层及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做了详尽的描述。

  02

  《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第16版)》

  《世界政治》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免会受到世界政治的影响,但是许多人都苦于世界政治太过复杂难以入手,本书提供了一个恰切的入门路径,配以实例解说,有助于读者全面而迅速地了解世界政治的理论与现实,进而借助书中提供的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国际政治。

  03

  《穿行社会:出租车上的社会学故事》

  《穿行社会》

  作者在这本以其自身经历为素材所撰写的社会学故事中追问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如何应对关于现今世界的不同观点?作者既是一个漫游者,又是一个流浪者,还是一个旅行者,但更是一个观察者。他并未揭穿现实生活的假面具,而是用他敏锐的目光带领我们穿越社会的丛林,透视了隐藏在看似正常和平庸的事物背后的特殊性和陌生感。作者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多少空间和时间留给个体,因为个体多样的生活世界和角色总是与他人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明晰的看法。

  04

  《时评中国2:用静能量对抗狂热》

  《时评中国2》

  奔驰在自媒体肆意喧嚣中的大众,似乎人人都能畅快拿起手中“麦克风”,倾泻热血沸腾与激情澎湃。然而,往往愈义愤填膺,愈易陷入情绪旋涡,沉溺于“撕”与“怼”的粗暴言语快感,丧失了理性思考空间与判断力。在舆论场中,如何克制激情与躁动,不与狂热共舞,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继续以他一贯的冷静、耐心,尝试向大众传递安静思考、致力和解的静能量。本书分为“锐评”“暖评”“热评”“专评”“新评”“舆评”“闲评”,仍旧关注社会焦点、民生热点,在此起彼伏、“热门不断”“反转新闻不断”的舆论氛围中,坚守理性的文字,力透纸背,刺破浮夸和虚假,让事物回归常情常理常识。

  05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第2版)》

  《不平等的童年》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然而,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却不尽相同。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06

  《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

  《文凭社会》

  本书考察了1850—1978年间美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以文凭社会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切入点,从社会学视域分析了文凭的本质和文凭异化的过程,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内在关系,进而完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培文同样不忘个体成长与品格培育的重要。在诗渐微的年代,洪子诚老师把《阳光打在地上》,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温暖;在抖音弥漫的日子,吕正惠先生带我们“在CD中流浪”,周志文先生陪我们数《冬夜繁星》;在电影被资本攻陷的当下,幸好有毛尖同我们走过《夜短梦长》。在苍白现实里坚守诗意生活,是培文引以为傲的品格。很快,我们就会看到曹文轩笔下如梦如幻的《甜橙树》《火桂花》。

  07

  《阳光打在地上——北大当代诗选1978—2018》

  《阳光打在地上》

  《阳光打在地上》选入45位诗人1978年至2018年间的作品。标准更多着眼于“当代诗歌”成就的角度,因而不限于选入他们求学阶段的诗。借这个诗选的出版,可能会为这些诗人提供集体的“自我纪念”的机会,也让后来者有了借鉴和超越的目标。另外,则是长期读他们的作品,作为在语言、情感和心智上的受惠者对他们表达的感激和敬意。

  08

  《CD流浪记:从大酒徒到老顽童》

  《CD流浪记》

  《CD流浪记》是台湾文化名人吕正惠先生赏鉴西洋古典音乐的随笔集,书中对搜集古典音乐CD的畅谈,对音乐作品的品评,对音乐家的画像式的介绍,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与其说是专业乐评,还不如说是作者对古典音乐的人文诠释。作者从音乐爱好者的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优美的文句记录了他聆听音乐的过程和对古典音乐的独特感悟。

  09

  《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

  《冬夜繁星》

  《冬夜繁星》是周志文谈西方古典音乐的散文随笔集。同作者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书中的文字都带有一种特殊的内省成分。全书由27篇短文组成,介绍西方古典音乐名家及名曲。每篇文章不仅介绍作曲家的成长背景、艺术特点和作品概况,赏析代表作品,还列出较为常见的相关唱片供读者选择,文章流畅好读、解读深入浅出,十分适合初入门的古典音乐爱好者。

  10

  《夜短梦长:毛尖看电影》

  《夜短梦长》

  本书是著名作家毛尖在《收获》杂志上连载的电影文章的集结,以“电影·人生”为母题,以中外影史中的精彩佳作为对象,以奇思妙想、率性幽默的文字为载体,书写当下读者现实生活与个体性灵中最真实的面向。

  写事,毛尖的视角低到尘埃里,外遇、谋杀、男人、床,都是书中乐此不疲的主题,却在毛尖相互勾连的笔下,生出关乎人性的欲望之花;

  写人,毛尖钟情赌徒、二货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家伙;一个梁朝伟,她也偏爱他《色·戒》中的阴鸷、《海上花》中的阴柔、《花样年华》中的阴郁,他们都在毛尖辗转腾挪的文字里,化作命运与情感的浮尘。

  11

  《甜橙树》《火桂花》

  曹文轩最新短篇小说集《甜橙树》《火桂花》

  用诗性文字拨动少年之心语

  怀大爱之情书写成长之真善

  书籍是对经典的传承,而在浮躁现实里坚守经典,是培文持之以恒的信念。谢冕老师毕十年之功写成的《中国新诗史略》,是对经典的回望,也创造着新的经典。串联起戴锦华学术脉络的三部经典《隐形书写》《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则是我们对学术与学人的深切致敬。而在邱华栋的《金瓶梅版本图鉴》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经典与现代意识的全新结合。……

  12

  《中国新书史略》

  《中国新诗史略》

  书中结合历史与创作,描绘了中国新诗从1891年到2010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中国诗歌百年发展的脉络,厘清了诗歌在中国文学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为谢冕先生历经十年关于中国新诗研究的成果,为他的代表力作。

  国内第一部百年中国新诗史,历时之长:回溯时间之早(1891年),且延时到当下(2010年),是其他诗歌史无法企及的。内有259幅关于中国新诗的珍贵老照片,具有资料性,学科史料价值巨大。

  用诗性的语言言说历史,又不失学术严谨性,可读性极强,与味同嚼蜡的教科书有天壤之别,有一气读完、回味无穷之感。

  13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隐形书写》

  《隐形书写》是戴锦华教授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代表作,详细铺陈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种种面向,从高雅艺术到大众文化,从精英到市井,在书中都有精彩描述。更为重要的是,戴锦华教授从各种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勾勒、提炼出中国当代文化的成因、本质与走向,拓清了身在其中的各种文化迷障,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隐形渐显的文化内涵。

  14

  《浮出历史地表:现在妇女文学研究》

  《浮出历史地表》

  《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

  15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雾中风景》

  《雾中风景》涉及的电影现象贯穿了中国新时期20年历史——自1970、1980年代之交的斜塔望出,经过1980、1990年代之交的无地彷徨,绵延穿过整个1990年代,终了于新世纪将临未临之时。这是中国社会历史性转轨的20年,电影作为文化表征,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症候。作者以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体认,依靠对理论武器的娴熟运作及对电影文本的敏锐感知,用绵密的意象,勾勒出这个时代的图景,已成为研究新时期电影的必备文本。

  16

  《金瓶梅版本图鉴》

  《金瓶梅版本图鉴》

  根据现存《金瓶梅词话》中的“东吴弄珠客序”,该书刊刻时间为万历丁巳年,也就是从1617 年首次坎坷出版以来算起,到2017年,这本书刊刻印刷整整400 年。而我们著录的各种版本也超过400种。不谋而合,自有天意。为纪念这一中国古代小说杰作正式出版、刊刻、印刷、发行400周年,我们特撰写《金瓶梅版本图鉴》一书,以示纪念。

  所有这些,固然汇成物质层面的收获,这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让我们欣喜;但更重要的是,图书品质与格调上的跨越,让我们有了一点点安稳的信心。也许,在这个看似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图书并不只是我们以为的悲情坚守,也是深藏所有人心底的历久弥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