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味下午茶专栏·216

希望通过“园味下午茶”这个小专栏给您传递更多说得清楚、讲得明白的营养健康知识~

也欢迎您把自己的声音通过后台留言告诉我,无论是问题、建议还是其他~

营养健康路上,跟您一起,边传播,边践行~

如果你也爱营养,请常来看我啊

李园园营养师:宝妈一枚,首批中国注册营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硕士。热爱营养,喜做科普,致力于科普工作6年,一直把传递靠谱、落地、有温度的营养健康知识当正事儿。

温馨提示:这个文章字数5100+,写着写着就写多了。大家可以先收藏再看喔。

大纲包括:

一、 怎么知道宝宝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二、生长标准曲线看起来复杂,读起来不难

三、 使用和解读生长曲线,避免6个误区

四、 如果宝宝真的超重,怎么喂养?

五、 如果宝宝偏瘦怎么办

像咱们大人都很在意自己的身高、体重,并以此作参考,判断自己身材孬好、体重是否正常等。对于小宝宝来说,体重、身长是反映其身体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那么怎么看宝宝身高、体重是否正常?如果科学评估发现宝宝体重不在正常范围(超重/偏瘦),而且已经反观到是喂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那么又该如何合理调整饮食呢?

我们细细说。

一、 怎么知道宝宝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如果说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那么有一种瘦是奶奶觉得你瘦。很多传统家庭总觉得孩子白白胖胖肉乎乎的才喜庆才健康,其实都是美好的误区。

评价孩子身高、体重是否正常,体格发育状况是否良好,不是跟邻家的孩子比,也不是跟自己心目中的吉祥娃娃比,而是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目前最流行的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6和美国CDC 2000的生长标准数据。由于两大数据库采集的样本量不同,所以正常百分位的标准也有所差异。 使用相对较多的还是WHO 2006的生长标准。当然,参考美国CDC 2000标准数据也没问题,固定使用其中一个就可以。

另外,中国卫生行业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也是参考WHO2006的生长曲线制定的,只不过是用表格的形式体现,方便查阅,结果都是一致的。

WHO 2006的生长标准数据是利用Z评分指标或者百分位进行评价。

Z评分,指的是实测值与参考人群中位数之间的差值和参考人群标准差相比,所得比值(概念很枯燥,可忽略)。 也就是说Z评分越小越趋向于平均水平,越大与平均水平越远。

具体到宝宝生长标准数据这里的Z评分,有几个不同的维度指标,与身高、体重有关的几个常用指标是以下4个:

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 ;

年龄别体重Z评分 ;

身高(身长)别体重Z评分 ;

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

具体如下图,5岁以下儿童都可通过这一系列生长曲线评估身高、体重情况。下图展示的是2岁以内婴幼儿的生长标准数据。其中,蓝色适用于男孩,红色适用于女孩,估计这些图大家都不陌生咯。

年龄别身高(身长)生长曲线

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

身高(身长)别体重生长曲线

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生长曲线

年龄别身高(身长)生长曲线

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

身高(身长)别体重生长曲线

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生长曲线

二、生长标准曲线看起来复杂,读起来不难

WHO2006生长曲线看起来复杂,其实用起来还算简单。不同的生长曲线图,横座标、纵座标代表的具体内容不同,要仔细看清楚。

以上图男宝宝的“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为例,横座标代表宝宝的出生月龄,纵座标代表宝宝的体重。绘制自己家宝宝曲线的时候,在横座标处找到您家宝宝对应的月龄,在纵座标处找到对应的体重,交叉处画一个小圆点。累积几个小圆点后,就可以画出一条曲线,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

在一系列的生长曲线里,正负2个标准差之间(-2 z ~2 z )暂且认为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的生长曲线落在正负2个标准差之间(-2 z ~2 z )都没问题,如上图所示就是在两条粉红色曲线之间就属于正常范围。

还是上图为例,如果生长曲线在下面的-2 z 曲线之外、-3z曲线之内,那么属于低体重;在-3z曲线之外属于重度低体重。当然也不代表宝宝就一定不正常,只是提醒此情况需要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重视,需分析宝宝喂养和疾病等情况,合理判断基础上做出改进与调整措施。

如果宝宝的生长曲线在2 z 或者3z曲线之外,单纯从这个“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还不能判断宝宝是否就是超重甚至肥胖,还要看宝宝的身高情况,结合其他曲线综合分析。

那么,在其他的一系列曲线中,如何评估宝宝超重还是消瘦呢?给大家汇总在下表中。

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的 Z评分界值

需要说明的,目前Z评分推广得相对多,但是有的WHO生长曲线用百分位评估。百分位与Z评分大概意思差不多。在百分位对应的曲线上,最上面一条曲线代表第 97 百分位数值(P97),相当于2Z那条线,代表孩子生长水平位于同龄人的第 97% 的水平,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情况。

最下面一条曲线代表第 3 百分位数值(P3),相当于-2Z那条线,代表孩子生长水平位于于同龄人的第 3% 的水平,如果低于这一水平就有可能存在生长迟缓。

三、 使用和解读生长曲线,避免6个误区

大家会问,WHO的生长曲线为啥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儿童生长至5岁前的差别,更多地受营养、喂养、以及卫生保健的影响,而不是遗传或种族。 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都可以参照这个曲线。

只不过使用时候一些常见误区要避免,否则不能反映孩子真实情况或者徒然增加家长焦虑。给大家梳理一下:

1、 宝宝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沿着某曲线逐步攀升的节奏固然好,但是不代表曲线出现波动就一定不正常。

例如出现曲线下滑、在一段时间内稳定、或者几个月内突然增加等也很常见,只要在正常范围,曲线波动在短期内并不剧烈(不超过两条曲线),宝宝精神状态各方面都很正常,一般无需担忧。

当然如果真的出现突然的波动,且跨越两条曲线以上,需要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提醒宝宝身体或喂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代表一定有问题)。

2、 生长曲线不需要频繁绘制。1岁内每3个月测量一次,通常建议最短间隔1个月测量一次;1?2岁至少半年测量一次;3岁以后至少每年测量一次。

以每周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往往误差很大,例如遇到宝宝长牙、胃口差、生病等情况,这一周的体重就会增长缓慢甚至降低。所以至少以一个月或4周的平均数值来看。

3、 测量准确度对生长曲线影响很多。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测量最好选择相似的时间,最好相同的磅秤,穿轻薄的衣服,喝奶(吃饭)后至少1小时,排完大小便,且测量时候没有乱动等,这样的测量数据相对更准确。

4、 不可以某一个点来评判发育状况,贵在持续关注测量。着重看曲线总体趋势是否按照合理速度在增长。其实不仅婴幼儿需要关注其生长曲线,即便是儿童青少年依然要定期测量,观察身高体重增长速度是否合理。

5、 各曲线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例如从“年龄别体重”或“年龄别身长”曲线来看,宝宝身高、体重超出正常范围,还要看身高(身长)别体重、年龄别BMI是否正常。

6、 生长发育曲线图只适用于足月婴儿,早产宝宝并不适用。且新生儿的体重增长要从“生理性体重下降”后的最低体重算起,而不是出生时候的体重算起。生病期间,宝宝体重可能有明显变化,最好等完全康复后再测。

四、 如果宝宝真的超重,怎么喂养?

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出超重的原因,排除疾病、睡眠、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方面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喂养方式不当导致超重或肥胖。对于这样的宝宝我们要做的肯定不是给孩子减肥,而是在喂养上适当调整,同时增加身体活动。具体来说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考量:

1、奶量不超标,尤其是配方奶喂养还需注意按比例冲调奶粉。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在“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7~12月龄每天奶量500~700ml,1~2岁每天奶量400~600ml适宜。

有研究表明,使用配方奶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体重增长更快(研究显示4个月内差不多,但是4~6个月后配方奶要快),人工喂养的孩子体重超标的比例也要高一些。

为啥会这样?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可能与奶瓶喂养不需要用那么多力气吮吸、以及家长鼓励宝宝喝完等有关。

再就是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多喝点“精华”,有意无意地会在冲调配方奶的时候多放奶、少放水,导致配反奶浓度高了。或者冲调奶粉时顺序不当,先放奶再放水的错误操作,也会导致奶的浓度偏高,让宝宝热量过剩。所以如果是奶粉喂养,冲调配方奶需按比例冲调,先加水后加奶粉,无论是从有利于孩子吸收的角度,还是有利于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角度,都要正确操作。

2、油不必过早给宝宝添加。

尽管宝宝的脂肪供能比比成人要高很多,但是不代表需要额外加很多烹调油。只要宝宝膳食较为均衡,其实从奶、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中可获得大部分脂肪。

对于7月~1岁的宝宝,每天烹调油建议量0~10克。如果宝宝膳食均衡、动物性食物吃得量足够,不添加烹调油也能满足此时宝宝脂肪需要。如果您的宝宝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那么每天就需额外添加5~10克的油脂。

对于1~2 岁的宝宝, 均衡膳食基础上每天烹调油建议量只有5~15克。

而对于2~3 岁的宝宝,均衡膳食基础上每天烹调油建议量10~20克。

如果给宝宝的烹调方式用油太多或者经常吃高油脂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脂肪摄入过高,能量过剩,毕竟1克脂肪可产生9大卡热量,在三大产能营养素中是最高的。

3、调整辅食结构,蔬菜适量吃,且不能以水果代替蔬菜。

在2岁前宝宝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的确很重要,给孩子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矿物质铁锌硒等,不可或缺。

如果宝宝食量有限,还是要优先保证动物性食物摄入,然后蔬菜、水果摄入可以根据宝宝需要来定。事实上在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下图)的建议中我们也能看出,蔬菜、水果的推荐范围非常广泛,也就是给家长和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不过,2岁内动物性食物虽重要,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超重、肥胖的孩子往往存在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量而植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问题。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体重超标,那么可以参照以上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调整,动物性食物适量即可,同时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需要提醒的是,水果并不能代替蔬菜。尽管有的宝宝不喜欢吃蔬菜,更爱吃酸甜可口的水果,但家长还是要控制孩子水果的量不能过多。因为酸甜怡人的水果一般含糖量在10~13%左右,热量比蔬菜要高。如果是香蕉、荔枝、龙眼、牛油果、榴莲这类水果,热量就会更高。经常用水果代替蔬菜,也可能会导致能量超标,且不利于宝宝营养供应。

4、不必要的加工零食要限制。

有的家长带娃身心疲惫、无暇给孩子做各种辅食,会给孩子吃一些饼干、点心、糕点等加工零食,我见过有的家庭甚至零食天天都有。这些零食往往存在糖高油大等问题,热量比一般的主食高得多然而饱腹感却不强。这类零食吃多了,孩子正常的膳食结构被打破,很不利于能量与营养均衡。

5、鼓励孩子多活动、可适度增加户外运动 。

对于胖墩宝宝们除了饮食科学调整,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喂养方式,还需要让宝宝多活动,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且卓有成效的。

五、 如果宝宝偏瘦怎么办?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超重的宝宝就有消瘦的。同样,对于偏瘦的宝宝也要首先寻找原因,排除内分泌、胃肠道等疾病方面以及等因素,再在喂养方面找问题和对策。饮食方面可以做的至少有以下几点:

1、调整辅食结构,适度增加主食、肉/蛋比例,减少蔬果比例

参照“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分析一下宝宝膳食中,是否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吃得量太大,而畜禽鱼虾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以及主食吃得量太少?毕竟蔬菜蔬果的热量相对较低,但是因为膳食纤维含量较丰富所以饱腹感很强。宝宝如果这类食物吃得多,显然是“减肥”的节奏,与胖墩儿正相反。

2、如果宝宝胃口有限,食物选择有技巧

食量小的宝宝,可以优先着重保证主食和动物性食物以及奶量摄入,而蔬菜、水果可以根据宝宝情况适量即可。

另外,主食以馒头、发糕、面条等精白类主食为主即可,不必追求太多全谷粗粮以及薯类。粗粮与薯类饱腹感强,对于需要“增重”的宝宝不太合适。即便正常的小宝宝粗杂粮的量也不必太多。

3、食物质地优以厚稠的、固体为主,减少汤粥羹等液体

显然同样一个胃,如果盛放固体或者厚稠的食物,相对来说装进去的能量与营养素就多,而如果喝粥汤羹类的食物,很容易就获得吃饱的感觉,这很好理解。

所以,能吃软米粉或炒米饭就不给宝宝喝大米粥;能吃小米发糕不喝小米粥;能吃鸡蛋就不必做成鸡蛋羹甚至鸡蛋汤;能吃豆腐就不喝豆浆,总之优先选择营养素密度和能量高的食物。特别是,在饭前短时间内避免喝奶、喝汤、喝粥、喝豆浆、银耳莲子羹等,饭前喝液体食物本是减肥的小技巧。

奶可以放在两餐之间喝,这样不会影响宝宝正餐的食量,可以把奶粉做到宝宝辅食中。此外,奶量也不是多多益善,一般来说在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合理的推荐范围就可以。奶量太大,也会导致宝宝辅食量太少,能量供应不够。

4、如果宝宝本身挑食偏食,需要全面引导

对于那种不爱吃饭、挑食偏食导致消瘦的宝宝,家长需要多些用心和耐心,积极引导孩子对食物的兴趣。根据经验,以下这些方法或凑效:

A. 改变食物口味和烹调方式

B. 把不喜欢的食材剁碎绞烂,做到孩子喜欢的食物中

C. 凹造型、学摆盘,提升颜值

D. 更换餐盘、餐具,允许孩子自己摆布、自己用餐具吃

E. 适时鼓励孩子下厨房,认识厨具、调味品,参与到某些食物的制作(安全把控好就可)

F. 家长好好示范、带头,言语与行为引导

G. 把食物融入宝宝喜欢的故事、人物角色中等等。

即便偏瘦的宝宝也别忘了鼓励孩子适度活动,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与身体发育,还有利于增进孩子胃口。

参考: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如果您还想看:

3500字,只为把辅食添加所谓的“顺序”这个事儿说清楚(有点长建议先收再看)奶粉伴侣是宝宝健康的“好伴侣”?这又啥东西?究竟是否适合宝宝吃?元旦小假,宝宝外食这9件事儿别大意(营养师妈妈的亲身体验)

絮叨

文章原创。如果受用,欢迎您转发分享,或许能帮到更多朋友。其他商业转载请联系~

有任何声音都欢迎您后台畅所欲言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