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言艺圈】

如果你在谷歌搜索「流浪狗」,搜索结果会有两千五百多万;用百度搜索,结果会有一千八百多万。

再看内容,三分之二都在讨论流浪狗该不该「打」。 那么流浪动物如今除了被下生死令以外,难道就没有别的栖身之所了吗?本期嘉宾,我们请到了南昌流浪狗救助基地会长张倍倍先生,一位坚持「救」的动物保护者,来与我们聊一聊流浪狗该不该「救」

八九年以前,张倍倍先生还是一家公司老板,有车有房,家里还有一条喜欢摇尾巴的爱犬。

二〇一零年,狗狗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几个月的悲伤难过之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穿上了志愿者的衣服,一个人来到南昌流浪狗救助基地。他说:「如果我帮别家的狗狗找到了回家的路,或许,它也会遇到好心人吧。」

张倍倍先生和基地里的狗狗们

》》》回忆我刚刚成为志愿者的时候,南昌的救助基地站长还是个六十多岁的阿姨。那年,东南世博正盛,西北地震未平,流浪狗还是个绝对不会上热搜的话题。救助基地没多久就面临倒闭,倍倍先生接手了这个」烂摊子「,靠著自己的管理经验,慢慢建成了志愿团队,财务和设备也一步步充足。如今,救助站下的流浪犬从当初的十几只变成了两百多只,有近百分之二十的狗狗都是伤残瘫痪的「病人」。这些无家可归的狗狗,有些是从小生长在街头,有些是被人遗弃,而来到救助站之后,每天都有爱心人士会来照料。

南昌流浪狗救助基地的狗狗

社会对流浪狗的关注使更多的年轻人来关心流浪狗群体,站长也变成了年轻的九零后。倍倍先生说,做这些事、看到这些变化,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我们也是想给狗狗们一个家而已。」

流浪狗和人,从来不矛盾

采访期间,正是「该不该打狗」的话题在微博上最火的时候。提到网上呼吁的「杀死流浪狗」事件,倍倍先生的情绪略显激动。稍稍平复之后,我们得到了一组真实的数据:南昌去年一整年有两万多起狗狗伤人的案例,听上去似乎狗患非常严重。但是大多数案例实际上都是人去逗狗时无意间的擦伤碰伤,况且这也确实不全是狗狗的错。

有多少人在出门遛狗的时候记得拴狗链了?又有多少人在别人逗狗时轻飘飘地说一句「没事,它不咬人」?不仅仅是饲养人,还有更多的人只是在用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在关心和对待狗狗们

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导致一些恶果,而最终这些恶果都会被归咎到狗狗身上。尤其是一些严重的个例案件会被媒体疯狂夸大,他总是颇感无奈:「明明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被放大了说,真的很不理性。」

随即张倍倍先生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不少流浪狗会在城市的垃圾堆生下宝宝,把垃圾堆作为自己「家庭」的庇护所。因为创建卫生城市,垃圾堆消失了,狗狗暴露在城市的光芒之下。这时候倘若有过路人去逗狗,哪怕他们是善意的,狗妈妈也很容易因为防备的天性做出攻击,这实则是自我保护。但是只要过路人一报警,狗狗难逃被打死的命运。

真实场景将引起观感不适

这是发生在南昌的一个真实事件,当基地成员得知消息赶到的时候,狗狗已经没有了生命。「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能判得清是谁的错吗?」他叹了口气。

》》》叹息

「和我们比起来,狗狗也就是四五岁的小孩子,怎么和它们讲道理呢。」让张倍倍先生心凉的不止是许多网民对狗狗的反应。有一段时间,微博热搜常常会有保安、民警拿著警棍伤害流浪狗的视频上榜,异烟肼毒狗热点成为自媒体爆红的契机,#西安打狗#也成了微博关注高居不下的超级话题。

微博话题#西安打狗#,已剪掉不适内容

随手一搜就会发现,很多网民聊到这一现象的时候都会说,美国也经常把流浪狗收养在收容所,两周没有人领养就集中处死了。「大家似乎都很习惯这样的想法。」其实让人心酸的并不是有这种想法,而是我们的社会竟毫无顾虑地接受了它。诚然,迅速地将流浪狗处死可以解决小部分的狗患,但这真的是最佳解决方式吗?这只是最快最方便的解决方式罢了。

我们只看到了欧美国家会处理一部分流浪狗,而我们并没有看到领养狗狗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社会习惯。真正被处死的寥寥无几。

然而与欧美国家的收留热潮不同,国内的流浪狗市场极其不发达,在维护流浪狗和人的共存关系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反对虐待动物,也反对极端保护上个月,许多自媒体都报道了」杭州网红为狗打人「事件。提及这件事,倍倍先生说,不光很多的养狗人士,还有不少爱狗人士在维护流浪狗的时候也会有不端正的态度。「很多动物保护人士会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行为,「我和团队经常倡导的是『以身作则』,我们做好了,再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带动别人,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张倍倍先生与救助基地残疾狗狗

现如今,很多人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中,几乎很少有和猫猫狗狗的交流经验,也不愿意接近流浪狗,担心不卫生。

张倍倍先生笑了笑,告诉我们这种现象从中国消耗的狂犬疫苗数量就能看出来,因为每年全球的狂犬疫苗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在中国用掉的。其实人和狗跨种感染病的几率非常小。在基地工作的志愿者和员工每天都和不同的伤病狗生活在一起,没有出现过生病的例子

张倍倍与救助基地的流浪狗狗

而大众所担心的流浪犬弓形虫的问题,更是不用担心了,狗狗的口水和排泄中都不会含有病菌。

「还有一些方法也可以杜绝危险,比如说隔著衣物和布料去触碰狗狗、为狗狗戴上项圈,也可以联系和我们一样的专业人士去救助。「

当我们问到对未来流浪狗情况改善的建议时,倍倍先生提出了一个关键词:教育。其实流浪狗数量增多,很多时候是由于大家还没有对一条生命负责的责任心所导致的。

基地曾经救助过不少主人遗弃的流浪狗,多数都是大家以「玩一玩」的心态收养了狗狗,后来有各种原因决定卸掉这个「负担」。

过程听起来轻而易举,但是对狗狗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如果学校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对生命负责、能够教他们去感受生命的分量,应该是很棒的一件事。」

》》》后记「狗患」是个热词曾经一度还上过微博的热榜在知乎的首页不断的活跃我们浏览过很多很多因为狗而致伤、致残

甚至致死的例子

但严重的狗患背后我们真正想讨论的是:到底是谁的锅?

被狗伤过的人恨狗于是开始有极端的言论或者举动爱狗的人因为这些言论和举动而恨那些本来的受害者于是也开始了极端的言论和举动最后人们开始简单粗暴的觉得:只要狗消失了,就没事了于是本来是「如何解决狗患」变成了「该不该打狗杀狗」狗大概只觉得这个世界真是魔幻现实主义我狗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狗患真的跟狗有直接关系么?归因谬误

有多少人缺少上街遛狗要用狗链的常识?常识!有多少狗主人会在遛狗时自觉带上粪便处理工具?在中国,抛弃一只家养宠物狗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么?在中国,当我们想要去养一只狗有多少人会愿意先去收容所领养?有多少狗主人记得按时给狗打各种疫苗预防针定期做完善的清洁?

当人被狗咬伤有任何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责任归属么?来,朋友们,我们思考以上几个问题再尝试去回答一下以上几个问题人们懒得或者选择性忽视那些存在于社会中的制度性的或者自身的问题因为那些问题往往太难解决或者令人羞耻然后把问题爆发出的矛盾甩给一个更明显的目标:比如说狗

就像在战争年代,你用枪杀了人然后把锅甩给枪一样那些自己的宝贝狗咬伤了人却还说「是他吓到我们家宝贝了」之类的话的人那些对所有狗的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人最可悲的是,你们本该是同一阵线的人你们本该携手向社会的制度施压让环境更完善,更安全使爱狗人士和不养宠物的人都能够快乐和平的相处前者不受非议,后者不受伤害最魔幻的莫过于,我们连统一战线都无法形成

以上就在我们的稿子结束的时候,国内媒体又爆出了大学生从八楼把狗摔死的新闻,作案动机却仅仅是恼怒于狗狗在床上拉便便。张倍倍先生有一句话使我感到非常震撼:当我们特别在意得失和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会快乐的。而那些藐视生命的人,也早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一只狗狗的生命周期只有十到十三年。我们永远不知道它走完这一生要付 出多大的代价。如果我们有幸走进狗狗的世界,也请珍惜。

ta,也许只是你人生的过客而你,可能是ta收到的最后一点温柔。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