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作品,写于二战时日美交战期间,目的是研究和解释日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

我引用书中一段话解释本书标题:「菊花,日本皇室家徽,代表著美;刀,武士道的象征,代表著勇气、征伐、忠义和名誉。二者象征著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桀骜不驯,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富有适应性。」

日本武士

本书从多角度(上升到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层次)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描述,如:等级制度,恩情观念,义理,人情,品德修养,儿童教育等。并通过这些「日本模式」,解释了战争中和战争后日本人的行为。注意,这些「日本模式」体现的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点,是整个日本民族的「平均」思维方式和习惯,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注意与个体性格相区分。

鉴于日本和中国的特殊关系,许多国人对于日本抱有厌恶态度。但要研究这一个民族,必须要抛弃个人情绪,用客观眼光看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日本文化,我个人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光从其文学作品了解日本其是不够的,我想要寻找的是,其表面的思想和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一些植根于内心的东西。从而理解,这个极为矛盾,又极具美感的民族。

我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以下,我用一系列问题来描述:①了解日本社会与文化。他们的社会和文化特点有哪些?如何形成的?他们为何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建立日本式的民主制度?中国可否借鉴其文化优点?②探究日本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原因。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国家,是如何迅速走向现代化的?战争时是什么力量在背后起作用?他们又如何从战败国到迅速创造经济奇迹的?他们战争失败,经济停滞的背后原因是什么?③研究日本人的特点。日本人的优点是什么?他们的弱点又是什么?他们的创造力和工匠精神起源何处?他们性格和行为为何如此矛盾?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打交道? ④向其学习。日本人有许多优点是值得学习的,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中国社会,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上问题,作者回答了部分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本书,在70年后的今天,给出合理的解释。

阅读本书要有耐心,本书从一个理性角度叙述理论是有些枯燥的,且有些观点难免会不理解(毕竟是用一种完全不同思维方式看世界)。其中有些词语与中国惯用的含义不同,我会用双引号标出。我认为如果有一些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基础,读本书会比较有利。比如:了解其历史,或是读过许多本日本文学作品。

本书书评,我不按书本章节的顺序,而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从几个维度概括日本人的固有观念与行为模式(等级观念、恩情、义理与名誉、人情修养、品德)。第二部分,通过其早年的教育解释其模式的来源,并用这些模式解释有代表性的「日本事件」(明治维新,战争行为,投降后)。最后附上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对本书的评价,以及我个人的评价。由于我本人没深入接触过日本人,也没有去过日本观察了解,难免存在著认知的偏差,若有错误恳请指正。

有一点要注意,本书写于1946年,描述的社会与如今可能不同,那时的日本并未现代化。由于时间和作者的原因,本书不可避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很多有争议的地方。虽然如今其社会样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国民性是不会在如此短时间内改变的。

以下是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日本的固有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等级观念:

日本人对人际关系和国家信念都建立在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之上,与西方信奉的自由平等恰好相反。因此他们也会用等级观念看待国际关系和其他地区的问题(同样西方也喜欢用平等自由的观念看问题)。

等级观念在其文化中有很多体现。 ①礼仪。日本人会根据对象与自己的亲疏程度,等级关系,使用不同词句(如「敬语」),以及不同程度的鞠躬、下跪,以适应各种场合。他们从小就会被训练如何履行繁琐的礼仪规矩。 ②氏族与家庭观念。封建中国的孝道观念是宗族观念,一个人理应效忠其同姓的宗族。日本人不同,其效忠对象是封建领主,敬祖时,其对象只包括最近的逝世的人,三代以前的祖先是很快被忘掉的。孝行限于家族内部,其成员会有一个适合于其身份的等级地位,家庭全体成员无条件服从家庭意志。如儿子无条件听从父亲,长兄分享父亲的特权。另外,女人的地位低于男人,妇女走路只能跟在其丈夫后面。注意,虽然等级分明,但只是表面形式不容侵犯罢了,行使实权时并非如此。日本的特点是,一个因其等级地位获得尊敬的人不一定有实权,背后都有谋士和隐蔽势力在策动。如一个有权有势的晚辈仍然需要在表面上尊敬长辈,但行事时有自己的自由。因此他们只需要表面的顺从,实际可能并非如此。 ③社会阶级与卡斯特制度(caste)。日本曾模仿中国引进官职与制度,但是与中国大有不同。日本天皇是最高的存在,是精神领袖。不像中国的王朝更替,天皇权力可能会被架空,但其人身从未被侵犯,他是神圣的存在。天皇往下是将军,是世俗领袖,将军麾下的是各封建领主(大名),每个大名是其封地(称为藩,如长州藩)的统治者。大名往下武士及平民,德川氏统治后加强了等级制度,每个人身份固定,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武士、农民、工匠、商人,再往下还有贱民,但不计入。其日常生活只能限定在其世袭身份所规定的范围内。

等级观念在日本人看来就是各守本分。即:日本人认为一个对行为的细节和个人地位有著明确规定的世界,才是安全和保险的。他们认为,只有遵守每个人所规定的准则时,才是安全的,且这是勇气和正直的表现。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准则」要求相互履行义务,并允许对不合「准则」的侵犯行为表示抗议,因此即使是地位最低的人,也有抗议最高地位的人的权利,且会被认为是正当的。不像中国,上层阶级可以为所欲为,日本的每一个阶级的人都把守本分作为准则,因此每个阶级都有很多限制,其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也有了保证。如:一个人违法将要被处死,但其动机是高尚的。那么许多仰慕他的民众会去送他上刑场,但不会阻止行刑,因为正确的动机与违反「准则」毫无关系。事后他们可能会将其作为殉道者加以敬仰。这就是守本分带来的法律和秩序。

日本用了种种方法巩固等级制度。以封建时代的日本是巩固统治以及固化阶级的做法为例:①防止大名(封建领主)联合或实施侵略计划。将军致力于巩固各个藩里的等级结构,使每个阶级都依存于大名,大名处于各个藩的顶点位置,将军主要任务是统治大名。为此,将军会采取很多做法,如:派密探调查开支,禁止联姻,每年要有一般时间在首都等等。②规定身份细则。每个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居住房屋的种类,日常行动细则都必须按照其身份的规定。③抑制商人。商人等级最低,因商业发达时有害于封建统治。于是德川氏颁布锁国政策,并限制国内贸易。④武士与其他阶级分离。农民无权拥有武器,武士才能佩刀,但是武士不能兼做农民工匠或商人,他依靠一份俸禄为生。武士在和平年代,慢慢成为主君产业的管事。

等级虽森严,但其限制具有灵活性。①日本允许不同阶级的人通婚,导致出现阶级间的流动。最典型的是富裕的商人与下层武士阶级通婚(商人地位最低,武士地位最高)。②商人富裕之后,利用土地成为地主,收取佃租。③领养养子。商人会把自己儿子送作武士家的养子。因此,商人依靠著财富,总有办法进入上流阶级。阶级也并没有那么固定。

二、恩情观念与报恩

日本人生活在一张由恩情编造的网里,他们认为自己欠著各种各样的恩情债,其日常行为难以脱离受恩与报恩。西方人相反,他们轻视欠这个社会的恩情债,不认为自己欠任何人的恩情。由恩情观念,可以解释很多日本人的行为:如极端的自我牺牲。

下面谈谈受恩与报恩的几种常见形式。①皇恩。来自天皇,是等级最高的恩情,意味著无限忠诚。注意,在不同时代,这种最高等级的恩的对象不同,有大名也有将军,但在近代,日本才把这种感情集中于天皇。②父母之恩,为孝道基础。孩子欠父母的恩情债应努力偿还,包括善待父母和关怀孩子。③师恩,从老师或师傅受的恩。④主恩,从主君那儿受的恩。

恩情在日本人的观念里视为债务。特点有:①债意味著责任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无缘无故背上人情债是很不愉快的,人们会避免随便受人恩惠或施人恩惠。②人们往往会用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接受恩情,即感激和不快。日本人把承受恩惠感到不快视作美德。接受巨大恩情债的人会不安和羞愧,并尽全力来报答。③恩情债会随著时间推移增加,犹如利息。④承受恩惠也有被视为正当的时候。比如「恩人」实际上是自己,或是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人,或是恩人做了我认为应当做的,或是恩人是钦佩自己的人,等等。当这些条件不满足时,蒙恩就难以忍受了。⑤利用施恩来使对方报答的行为,会激起日本人的愤怒。正如被利用而欠了债的人是易于动怒的。

理解这种恩情观念的要点是把其看作金钱交易。大部分文化里,爱、仁慈和慷慨是不带附加条件的,但在日本文化里视为债务,是有条件的。

下面谈谈日本人报恩的规则。报恩有两种范畴,一种报答在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称为「义务」;另一种为等量偿还,有时间期限,称为「义理」。 ①「义务」有三种类型,且每个人都有:对父母的报答,子女的责任称为「孝」,对天皇的报答,对法律和国家的责任称为「忠」,对自己工作的责任称为「任务」。 ②「义理」包括对社会的义理(主君,姻亲,帮助过自己的人,远亲等),对名誉的义理(洗刷污名,复仇,否认失败),以及履行日本礼法的责任。

报恩具有强制力,如同还债一样,与个人感情无关。当一个人积极献身于报恩时,他才是有德行的人,其自尊心建立在之上。

「恩」分为两种,「义务」和「义理」。下面解释「义务」的报答。①「孝」的义务:子女必须无条件听从父母婚事安排,无论是否正确;子女即使对父母怀著刻骨仇恨,也履行了对父母的义务,这样他便受到赞扬,被视为意志坚强的有德之人。另外,与中国的尽孝不同的是,日本尽「孝」对象仅限活著的人,且家庭成员经常存在著不和。②「忠」的义务:明治维新后,天皇作为神圣领袖,与世隔绝,不参与政治,作为全民的神。「忠」作为最高的原则,约束著每一个日本人。如天皇在宣布停战后,全日本立刻接受,向敌人表达友好。③注意,中国的「忠孝」义务与日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是有条件的,前提是对象是「仁」的。若主君或父母不仁,则无需尽义务。日本把中国的「仁」排斥在道德体系之外。日本的报恩是无条件的,即使尽义务会陷入万劫不复。

三、义理与名誉

「义理」(giri)的范围包括对社会的义理,和对名誉的义理。对社会的义理包括对姻亲和远亲的责任,注意父母和子女不属于义理,属于「义务」范围。对名誉的义理包括对侮辱的报复,以维护自己的名誉。

「义理」与「义务」不同,其报答多为不情愿,不愉快的,迫于压力的,背后的强制力是公众舆论,被指责不懂「义理」对日本人而言,是一种耻辱。报答义理是不可规避的,为了报答义理,甚至可以践踏正义感。「义理」需要在外界的强制下不情愿履行,由于封建道德是建立在无视人的自然感情的基础上的,因此义理与人情的冲突在所难免。

下面介绍报答社会义理的规则:①精确的等量偿还。日本人忌讳用大礼回赠小礼。如何精确呢?比如,有的日本人会用书面记录复杂的劳力或物品的交换关系,「义理」的交换被仔细记录以便将来偿还。②超过期限后,人情债的偿还会随著时间而增长,类似利息。

对名誉的义理,即保持人的名誉不受玷污。严格说来,保持自身名誉的行为,不属于恩的范畴。对名誉的义理的要求有:①在受到侮辱或诽谤时,必须要洗刷污名,要么报复,要么自杀。不管是报恩还是复仇,都被视为道德高尚的表现,报仇会被视为正当的。这种报仇是为了名誉,超越物质利益的。但中国却相反,报复在中国被视为不正当的,原谅才是道德高尚的表现。②自我约束,禁欲主义。这些行动也是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如一个视名誉如生命的武士,毫无畏惧的忍受痛苦和饥饿,并用表面行为掩盖之。③过合乎身份的生活。如果不遵守的话他就不配得到尊重。他们认为阶级差别并非有失体面,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遵守等级制来确保自己的自尊心。④避免受辱。日本人为了避免受到指责和批评,常常掩盖自己的错误。如教师不能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领导者不能让下属知道他的做法已经失败等等。日本企业也喜欢掩饰失败和丑闻。

日本人极端重视自己的名誉,会有很多特征性的表现。这里举一些常见的可能表现:①极端敏感,因此易受创伤,特别是对诽谤,侮辱,嘲笑、排斥等。②避免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失败,这被视为一般的礼仪。③自我防御的态度。如不承认自己的失败。④失败后的创伤。失败后他们会失去自信,感到耻辱,变得忧郁和愤怒。⑤避免直接竞争,因为竞争可能会导致失败和受辱。⑥避免直接受辱,也因此催生出了中间人制度,以应对可能会因失败而感到耻辱的场合。⑦计划在成功之前保持低调。⑧受辱后的动力。他们擅长把侮辱造成的怨恨转化为追求成功的动力,用这种刺激使自己实现「不可能」的事。这种强大的动力驱使著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⑨对被排斥感到恐惧,并因此导致的从众心理。

下面分析由名誉的受损而产生的,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行为。①复仇。「恩」要求家臣忠于主君,但是若主君侮辱了家臣的名誉,那么对名誉的「义理」便会占据上风,该家臣必须通过报仇才能维护自己的名誉。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既会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的原因。②自杀。复仇是把攻击矛头指向外部,自杀则是把攻击矛头指向内部。这是对自己最极端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当名誉难以恢复时,体面的自杀能使自己恢复清白,是勇气和决断的表现。自杀本质上是极端的攻击自身,攻击自身也会有其他的表现,如抑郁和厌倦,这些负面情绪在其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③攻击自身和外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向外部的攻击被抑制(如受法律约束)或受到挫败,他们便会把攻击自身,产生厌倦和抑郁情绪;当他们把自身的攻击欲望释放到其他事物上时(如梦想到自己的伟大使命时),他们又会用狂热和强烈的献身精神代替之前的消极情绪。因此,他们可以在顽强努力和懒散之间大幅度摇摆。

受人尊敬是日本人永恒不变的目标。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任何手段,这也导致日本人善于改弦易辙。这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有很大区别,我们都倾向于认为遵守某个原则才是有道德的,如保持善良,而日本不存在这种原则。在战争时,他们认为顽强的战斗能获得尊敬;战败后,他们认为向战胜国表达友好能获得尊敬。这就造成历史上日本人许多矛盾的态度:战争时的狂暴和绝不屈服,战败后的亲善和虚心向对手学习。所有行为的共同点都在于让别人敬佩之。

四、人情、自我修养

「人情」指一些肉体和精神的享受,「自我修养」指放弃「人情」而磨练的一种意志与精神力量。其特点有:①日本人认为肉体享受,满足欲望是正当的,并非罪恶的存在,但是必须限制在适当的界限之内,不得影响人生重大事务。许多宗教的教义往往认为灵魂与肉体势不两立,日本没有这个说法。他们刻意培养肉体享受的兴趣,然后又制定道德戒律,要求在享受完之后履行自己艰辛的责任。②正因为「人情」是一种享受,因此为了执行自己的工作而毫不留情的牺牲之,是一种坚强和意志力的表现。很多时候,报恩意味著牺牲个人欲望和享受。③牺牲享受被视为可以增强精神力量,一些在我们看来是极端自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并不会损害健康,反而有益于自身,可以锻炼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日本人备受推崇的品质。④自我修养也分境界。最高境界是「无我」,即意志和行动合为一体,「观察的自我」和「干扰的自我」都被自我修养所排除(即抛弃了自我监视和自我监督)。日本人也形容「无我」状态为「像已死者一样生活」,他们抛弃了一切恐怖和警戒心,从自我意识和冲突中彻底解脱。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能最大限度运用自身能力,从而完成困难任务和需要献身的无私行为。⑤日本的宗教思想中没有「轮回」, 「涅槃」的说法,他们也不认为死后会有因果报应,每个人死后都成神。

下面列举常见的享受(人情)与对应的苦行(自我修养):①热水浴、温泉与冷水锻炼(如黎明坐在寒冷刺骨的瀑布下)②睡觉与牺牲睡眠(如缺乏睡眠的行军)③吃东西与断食④浪漫的恋爱和性享受(这方面日本与中国相反),注意日本把这个领域和对妻子的义务是区分开来的,家庭义务与「人情」是分离的。男子可公开去别处寻求性的乐趣,而妻子的义务是忠于丈夫 。⑤同性恋。旧时的日本,同性恋在武士和僧侣阶级是一种得到认可的乐趣。⑥自淫⑦喝酒

五、道德

日本的道德观是「割裂」的。他们把人生划分为不同的「圈子」,如:「忠」,「孝」,「义理」,「仁」,「人情」等,每个「圈子」都有其自身的详细规则。且,绝对的规则是不存在的,当其中条件变更时,他们也会采取不同的行动。这也就导致,他们评价一个人不是从整体的人格来判断的(如自私,善良等),而是指责其在某个领域内没有遵守规则(如「不懂忠」,「不懂义理」)。这种割裂的「圈子」式的道德观极易让他们陷入各种各样的冲突之中,因为满足所有的要求是极为困难的。在大部分国家的文化里,是没有这种观念的,我们的观念是一个人有其个人的原则和秉性,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人总是始终如一地按照其秉性行事。因此,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看来是矛盾的,是人格不统一,没有原则性的表现。

日本的道德里有著独特的「善」和「恶」的概念。日本人不把人生看作善恶斗争的舞台,其人生观要求他们在各个「圈子」之间保持平衡。每个「圈子」,以及「圈子」里的行为方式,都是善的,人只要根据其行动,人就是善的。日本也没有绝对的善恶观,恶只是相对的,洗刷污名之后他又会变成善人。他们把人比作利剑,本来就有著道德的光辉,但如果不去磨砺,就会生「锈」,但无论怎么生锈,只要擦拭,就又会闪闪发光。其世界其他地区的那种统一的道德观,在日本看来没有必要(注意近代改革后有变化)。因此,他们有许多行为在我们看来是没有道德的,比如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出尔反尔的外交手段等。

日本这种独特道德观也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题材是主人公陷于各种「圈子」的冲突之中,如「义理与人情」,「忠与孝」,「义理与义务」之间的冲突,外在的表现就是,比如:主人公沉溺人情而忽视了义理的责任,主人公无法同时偿还「忠」和「孝」的债,又比如主人公为了「义理」而放弃正义或牺牲家庭,等等。对于一个日本式的英雄人物,常见的情节是,他忍耐著痛苦,抱著坚定决心,履行某个义不容辞的责任A,同时忍痛割舍另外一个重要的责任B,完成任务后,他以自杀的形式偿还因B欠的债务。举个例子:武士受大名之托,去暗杀将军,但武士违抗命令救了将军,而后武士因为没有遵守大名的命令,自杀谢罪。

日本人眼里的强者,是那些敢于为了抛弃个人感情和幸福,坚强履行「义务」或「义理」的人。若个人欲望与义务规约相冲突时,一个人若重视前者,他便是个弱者。性格的坚强体现在服从,而不是反叛之中。

在近代,日本简化和统一了道德体系,大大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把「忠」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而贬低了「义理」等私情。他们使人们相信,履行了「忠」,便是履行了其他一切责任,以减少道德的冲突。这样,全日本便被统一到「天皇崇拜」之下。②把「诚实」作为最高道德,「诚」的基本含义是: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地履行责任。坚定遵守日本的道德戒律和精神,坦率按照自己信念行动。但是诚实并不指流露感情,相反在他们看来流露感情是一种自我暴露。「诚」被用来赞扬那些不追求个人私利,不受个人感情支配的人,不冒犯别人的人。③「自重」的含义。一个人的人生观,可以通过他如何保持或失去自尊心来看出。日本也不例外。「自重」指「精明估计可能的因素,不做引起批评和减少成功机会的事」,「自重」的要求使人不能在未加考虑的情况下行事,不下轻率结论,密切注意其他人在行动中的暗示,并从中意识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重者行事不会「出人意料」,他们会做其他人认同的事。

日本属于「耻感文化」,道德的核心是「知耻」。日本人认为「知耻之人」便是「有德之人」,他们重视耻辱感远胜于罪恶感。耻辱感文化中,人们的约束来自外界(外部的评价会让我羞耻),而不是来自于内部(良知)。因此他们认为,做的坏事不被世人所知,就不必烦恼,自供反而自找麻烦。耻辱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但前提是有旁观者,至少是想像出来的旁观者。外部世界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这意味著人们注意著公众对其行为的评判,他们通过推测其他人会下什么判断,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因此,日本人遵守著各种规则,认为别人会注意到细致的礼节,并依靠此作为安全感。日本人在西方生活时,会因为外国人无视这些礼节而不知所措,在西方人看来日本人极端神经过敏和不自然。

第二部分,解释日本:

一、早年教育及影响:

要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了解其早年的经历很重要,早年的经验决定了其性格走向。对于民族也是如此,民族性可以通过该民族教育儿童的方法分析。

日本人认为要有儿子传宗接代,并需要儿子来维持家族荣誉和财产,有著世代相传的根深蒂固的意识。日本式的教养,儿童时期到成年时期,其个人约束会越来越多,成年到老年后,个人约束又慢慢减弱,变得无拘无束。这与我们刚好相反。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通常是男孩),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常常用一些做法培养其对嘲笑和嫌弃的恐怖心。比如,演戏般威胁孩子不听话就抛弃他,或是因为他某个方面而不喜欢他等等。这些做法让儿童为了避免被排斥,极度关注外部的要求。父亲较少参与训育,对于父亲,孩子只能表示恭顺的态度,父亲通常用简单而不容置疑的态度向幼儿表达意志。

关于教育方面,我列举一些日本教育的特点:①注意整齐和洁净。②大孩子要礼让年龄小的。③惩罚顽童。④教授必要的身体技能,并让其学会控制身体。养育者会严格指导孩子做出各种动作,如正坐,下跪,鞠躬,睡姿等。⑤强调陷入窘境的危险。在其做出错事后对其指责和排斥,使其产生羞耻心。⑥让男孩意识到对侮辱表示愤恨是一种德行,同时让他们知道攻击对手和洗刷污名需要遵守的规则。⑦让女孩学习礼仪,训练其技艺,并服从于她们的兄长。⑧防止青少年时期男女接近。

下面分析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及其观念的两重性,是如何从其早年矛盾的教养方式中形成的。日本式的教养方式是在其年幼时给予极大的自由,而在青少年时期加以很重的束缚。由于幼年的经验是难以磨灭的(幼年经验奠定了人格的基础),即使长大后如何训练,那种特权感和自在感仍然保留了下来(早年的全能控制感)。这使他们在极端束缚下仍然保留著自大感,他们也因此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不可能的事。但是这种植根于心的全能控制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耻感的束缚和来自内部的自制的束缚,使其外在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其他的矛盾也可以通过这种非一贯性的教育中得到解释,如: 「人情」和「修养」上的矛盾,贪图享乐和履行极端义务,外在的胆怯和行动时的鲁莽,极端顺从与桀骜不驯,等等。

这种对自我的极端压抑会造成焦虑,为解决这种焦虑,他们会有各种表现:①作茧自缚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惧怕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之井井有条。②孤独乖僻,墨守自己定的规则,而感到自己可以发号施令。③用温和的表面行为掩盖内心冲突。④用琐事逃避真实感情,机械履行呆板的事。⑤逃避竞争。等等。

下面分析日本人的攻击性。经典的攻击心理理论认为,攻击性源于挫折,而后指向外部的客体,若攻击该客体是危险的,则会寻求替代物。当指向外部的攻击性无法施展时,便会攻击自我。由于日本人对于名誉很敏感,自尊脆弱,人们警惕戒备,唯恐失败,唯恐在以巨大克制为代价的行动中被人轻视。他们受到侮辱和诽谤的伤害后,产生攻击性。如果可能的话就攻击侮辱者(如报复),否则便攻击自身(产生负面情绪,刺激自己前进,极端的情况是自杀)。 注意,「欺负和侮辱」的行为在日本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如军队里二年兵欺负新兵,学校里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学生等。受过日本式教养的青少年自尊心极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怀有强烈的愤恨和攻击冲动,变得兽性十足。为了满足自己报复心和心理平衡,他们自己也会变成虐待狂,并用同样方式羞辱弱者。

日本的模式无疑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的,他们会对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行事感到向往。许多移居西方的日本人,在体会过个人的自由后,再难以回归以前的生活状态。但我认为,日本本土变化是不会很大的,如果他们资源短缺,竞争压力极大的状态不改变,这种要求自制的观念就会一直存在。这个最后来分析。

二、战争时与投降后

战争时,日本许多模式都从其行为中有所体现。①由于日本人对等级制度的信仰,他们认为其发动战争的原因是正当的。他们认为应在世界上建立一种等级制度(「大东亚」理想),以取代各国有主权的状态。②精神至上的观念,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自我修养」观念(这种精神至上的观念在其动漫中很常见)。日本人在战争时宣传精神力量战胜一切物质,精神力量是无限的。由于对精神力量的信奉,其军队在物质条件极其悬殊的状况下仍然保持著斗志,平民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工作。③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由于日本人相信 「规则」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那么任何不确定和意料之外的因素都会引起他们的惊恐。战争时,他们把战败宣传为在「计划之内的事」,因为这样才能让国民安心。④激起斗志的手段。日本军队战斗时常有的训诫是「我们在全世界的注视之下」,因此他们必须显示出日本精神。他们十分在意在世界上其他人眼里的形象。这也说明了他们的自尊建立在外部。⑤重视恩情与报恩,为天皇献身的观念。他们把自己的牺牲看作是报答「皇恩」,对天皇忠诚是无条件的。⑥极端献身行为与不投降主义。如神风特攻队和人体鱼雷,战斗时他们不惜用生命作为代价。日本人认为这样做是勇气和决断的体现,战斗至死才能够保全名誉,投降是耻辱。他们眼里名誉是一切,失去了名誉的人是「死去的人」。日本士兵以与敌人同归于尽而自豪,因此战俘极少,太平洋战争中有过许多次「玉碎战」。⑦战俘的态度转变。有的战俘反过来帮助美国军队,与以前截然不同。因为他们的目标在于获取尊敬,当一个行动方针失败后,他们会自然地转向另一条获取尊敬的道路。

投降后,我们看看日本的变化以及美国的对日政策。①日本投降态度立刻转变了,并没有采取敌视态度对待美国,反而采取顺从和友好的态度。日本把军国主义的道路抛弃了,并采取了另外的方法来确立自己在和平时代中世界的地位,他们用爱好和平的态度和国际合作的精神走上一条和平国家的道路。他们可以在不批判其制度的情况下进行彻底改革。②美国对日政策的要点是:让日本自己去重建自己的国家,但是要遵从美国的指示。其做法有:保留等级制,保留天皇,国家由日本政府自主管理,美国只和其政府交涉。美国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如果对其他国家采取这种不干预政策,恐怕是放虎归山,其民族情绪会使其仍然采取敌视态度。但日本不同,美国战后避免了那些可能会被日本人视作侮辱的行为(如《海军裁减条约》和《排日移民法》被日本视作国耻),因此日本也没有对美国采取敌对态度,反而极其坦然接受了战争失败带来的一切后果。美国还巧妙以日本的国际声誉作为要挟,使其屈服(如让天皇发表人间宣言)。

作者在日本投降后,做出了一系列的评价与判断。①为了消除复仇产生的暴力,维持社会的安定。政府应强调履行「义务」而抑制对名誉的「义理」。②不把军事化列入预算,全力发展经济。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和平之上,并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日本将会重新进入世界强国之流。③美国不能强行用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去改造日本。④日本若强调享受自由,相信自己的良心,可以减弱担心受到「世人」的指责和排斥。⑤日本因社会压力,个人要隐瞒感情,放弃欲望,生活在世人的眼光之下,代价是极为沉重的。他们也因此蔑视具有宽容伦理的民族。⑥日本将会根据形势做出变化。若世界向和平发展,他们便会在和平国家中寻求自己的地位。倘若没有,他们将会重新燃起好战的热情,以表明日本能够大显身手。

三、明治维新及与晚清的对比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标志。其过程简要概括为:明治天皇顺应倒幕运动,推翻德川幕府,并平息了反叛势力,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进行了资本主义革命。其改革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制度,教育,工业,军事,法律。其改革受到西方影响很大,引进了西方的先进位度和技术。

明治维新把日本的意识形态统一了,并保持了等级制度,利用国家神道教把国民的忠诚集中在天皇身上,大大增强了凝聚力。另外,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他们把西方的社会文化,习惯,制度,工业技术,军事训练等加以借鉴,并派各行各业的人和学生去西方学习。

明治维新能成功,有很多因素,这里写两个关键的点:①日本政治家改革的目标是使日本强大,在世界上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成败的。这是与晚清改革的根本区别。②改革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需要背后的强大的支撑以及多数人的意愿。明治维新的政治家有著强烈的改革意愿,改革派的实力也很强大,且其核心是天皇。另外,日本特有的商人和武士联盟,推动了改革的前进。清朝的旧势力还过于强大,改革派难以与之抗衡。

四、日本评论家对本书的评价

关于本书的正面评价都是资料扎实,理论分析深刻之类。本书描绘了日本许多重要方面,有些方面连许多日本学者都未做过系统研究,这本书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出版后,成为了日本最畅销的书之一,不得不说日本人还是有很强烈的自我剖析冲动的。

在这里我主要写关于本书的不足之处:①一些事实性的错误,如日本军队结构的性质,家族的等级制度并不适用与所有日本人,等等。②日本人的道德义务并非都与「恩」相关。如对「名誉」的义理,完成「任务」的责任都不属于「恩」的范畴。③本书分析的日本人,是日本人「平均」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实际上不同阶级,地域,职业,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同时,日本社会里存在著诸多对抗性的「力」,作者忽略了这些,而直接给日本社会套上一个「模式」,无疑是不够具体的。④没有考虑历史性,即通过日本的历史来解释其模式。作者只是叙述事实及其内在联系,但是没有从日本历史的角度加以解释,这就导致对许多观念的理解存在欠缺。

第三部分:个人评论与总结

我认为,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有相通之处。个体的性格特点,与其基因、早点经历、成长环境密切相关。民族也是如此,其民族性很大程度是受到其地理环境和发生过重大事件影响的。因此这里我试著用「环境」和 「心理」的眼光看待一些日本的「模式」,这里我也忽略了不同阶级、工作、地域、年龄等的差别,仅仅从「平均」的眼光出发。

日本的特点是土地面积狭小且山地多,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矿产资源匮乏。下面分析:

①忧患意识与不安全感。日本人有著强烈的忧患意识,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的缘故,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自然会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和不安全感。这应该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忧郁」的部分原因,他们喜欢用忧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其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成长在优越的自然环境里的人是难以产生这种观念的。

②对细致规则的执著。如上面所说,日本人内心深处有著不安全感,外在表现就是他们极其需要各种确定而细致的规则来保证安全感,如把生活、工作等安排得井井有条(与洁癖也有关?),又如他们把很多简单的事制定了极其详细的规则。

③「缩小」的观念与对细节的执著。因为其土地狭小,尤其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们不得不学会如何把各种东西「缩小」。外在表现即日本各种「迷你」情结,他们缩小各种产品,执著于制造各种各样的小型而精致的物品。日本人对于细节的执著很有可能和这个有关。

④建立在外部的自尊与集体意识。由于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人们无法独自生存,必须要依靠他人和集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其特有的耻感文化。表现就是:人们极端在意外部评价与受人尊敬、通过外部的认可来保持自尊心、通过外部评价确立自我价值、缺乏统一的价值观、根据外部的评价来行动、牺牲和压抑自我来满足集体的利益。另外,这种集体意识也可以解释日本的恩情观念和名誉观念(东方社会的恩情观念是否都如此?)。

⑤对完美和极致的追求。我认为追求完美很大程度上为了维持自尊(不排除有极端热爱某件事而做到极致的情况)。正由于日本人的大部分自尊建立在外部的,其内心实际上是自卑的,他们极其需要别人正面的评价来维持自尊,而「追求完美」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慢慢变成一种共识和习惯性的力量。表现有「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以精密和细致闻名。

⑥攻击性、侵略性与自虐行为。我认为攻击性有几个来源,一个来源是由于日本人因缺乏资源和土地,因此渴望之。另外,其自身经济发展后,本国的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了,他们也急需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另一个来源在于其自尊,这种靠外部确立的自尊,是极其脆弱且不稳定的,也很容易受挫(他们对名誉极其敏感)。受挫后,产生攻击性便可以解释了。攻击性向外便是斗志和侵略性,攻击性向内便产生抑郁情绪,同时刺激其用各种自虐性的行为或其他寻求力量的行为来维持自我力量感。这是很强烈的心理驱动力,使其民族整体表现出旺盛精力与侵略性。

⑦压抑与富于幻想。集体意识会造成个人的压抑,因集体利益是建立在无视个人感情的基础上的。另外,各种繁琐的规则,外界的眼光,等级观念等等原因,也会造成个体的压抑,其社会的压抑是很严重的。当人的意愿受到压抑,而无法在外部取得满足时,便会转向内部的幻想寻求满足。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各种受压抑的人身上都能看到,但貌似在日本这样的人多一些?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以后想到再写吧。

总结

日本许多模式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

本书虽然有缺点,但不失为一本严谨准确的书。但是若要全面了解日本,对其历史,语言等的了解,以及实地去观察和交往是不可少的。日本和中国一样,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和文化都在剧烈变化的时期。随著全球化和信息流动的更加频繁,许多旧的模式在新的观念的冲刷下慢慢淡化。我们还是要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绝对的真理。

「菊与刀」表现的美如此矛盾,恰如日本人崇拜的樱花。樱花与武士精神有著某种相似之处:樱花生命短暂,开放时热烈灿烂,凋落时毅然决然,花瓣如雪般飘落,一夜落尽。凄美而壮烈。古代的日本武士常自比樱花,因为武士崇尚舍生取义的英雄品格,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就如同樱花:灿烂开放,寂寥洒脱;壮烈凋零,悄然无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