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儿童,婴儿,游乐园,游乐设施,娃娃车,家长小孩互动,喂奶,换尿布(图/记者姜国辉摄)

▲政府宣布扩大发放育儿津贴,每位0到4岁的儿童,每月可领2500元。(图/记者姜国辉摄)

文/林佳伶

今年五月的报税老大因超过五岁,已无法享用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等于老大享受政府的福利,到此为止。政府积极的提高生育率,所以弄了满多奖励,但是奖励都是分成一段一段的,现阶段的育儿福利,以我双薪家庭来说,孩子一出生如果交给有登录保姆看顾的,依照父母的所得会提供三千到五千的补助,一直到孩子满二岁停止。

孩子满二岁之后到五岁前,这空窗期的三年,是没有任何补助,只有缴税时可扣抵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然后到了五岁,孩子进入幼儿园念书,政府提供每学期一万五的注册费补助,等于一年有三万。

2018/05/16行政院召开「我国的少子女化对策-0-5 岁幼儿教育及照顾篇」记者会,宣布扩大发放育儿津贴,综所税率未达 20%的家庭,未领育婴留职停薪津贴及未接受公共化服务者,每位0到4岁的儿童,每月可领新台币2500元,第三胎以上每月再加发1000元。

未来新的政策,虽补足了满二岁到四岁的空窗期,但仍旧孩子满五岁之后,不论是社会福利或是税务上的优惠,通通没有了,一直要到孩子念到专科、大学,才又享受到税务上的优惠,孩子在小学到高中阶段,求学费用的支出,为什么无法享受税务上的扣抵?

以双薪家庭来说,念小学的孩子有安亲的需要,这费用几乎占家庭支出相当大的比例;再者,与念专科、大学的相比,小学到高中的年纪无法兼职打工赚取学费,完全要依赖父母的支援,念专科、大学可以扣抵,小学到高中却无法有任何的税务上减免?在育儿这条路上,每个家长都是辛苦的!

也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被国家照顾的方式,有的依赖政府福利过活,有的靠自己努力加上一点国家的辅助,才能让家长在育儿的路上不是孤军奋战!处于M型化中间的家庭,无法得到国家任何实际的补贴,但仍希望被合理对待,起码在税务上,请考虑增加孩子求学阶段可享用的扣除额!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林佳伶,商。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留删修权。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