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張賢傑

——是好門將,也是好教練



“新生杯每場比賽都不會缺席的,除了宣傳部,還有張指導。”

——新生杯結束後,足協宣傳部的小幹事蘇城華這樣說道。的確,負責指導訓練敬一A隊與B隊的張賢傑做到了每場比賽都在場,他所指導的敬一A隊也取得了2018年汕頭大學新生杯季軍的好成績。但張賢傑似乎有些失落,“帶着豪華陣容痛失冠軍的張指導又要下課啦”張賢傑在朋友圈這樣寫道。在新生杯結束後,我們也採訪到了張賢傑,聽他講述了自己從當門將到教練的足球經歷。




1

 “就像喜歡一個人,

一眼就喜歡上了切爾西”


和大多數男孩子一樣,來自廣東佛山的張賢傑在小學時就對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學時嘗試打籃球,但是因爲又矮又胖,經常被別人欺負。”張賢傑笑道。張賢傑在籃球方面找不到動力的同時,家庭環境卻爲他接觸足球提供了契機。張賢傑的父親是個足球迷,經常看一些足球比賽。雖然在父親“霸佔”電視的時候,張賢傑失去了看動畫片的機會,但在被“強制”看足球比賽的過程中,他慢慢瞭解到足球比賽的魅力所在,愛上了足球。

張賢傑是切爾西的忠實粉絲,在看到切爾西與曼聯的紅藍大戰後,“就像喜歡一個人,一眼就喜歡上了切爾西”,張賢傑的足球之路也由此展開。

切爾西隊徽


“因爲覺得切爾西的門將——切赫很酷,初中時我會主動去擔任守門員。”在一次比賽中,張賢傑擔任門將並表現出色,他的精彩表現剛好被校隊的教練看到,校隊教練當即邀請張賢傑擔任校隊門將,張賢傑也因此接受了一系列系統的訓練。初中的訓練經歷也爲張賢傑的足球道路打下了紮實的足球基礎。

張賢傑曾就讀的初中對足球極爲重視,校隊要求球員每天訓練必須到場,一天兩練,寒暑假也會進行集訓,並且爲門將請了專門的教練進行訓練。每週的體能拉練已成爲校隊的家常便飯,“400米的操場,4圈起步。有時候天氣熱,會曬到脫皮”,回想起初中的訓練生活,張賢傑仍記憶猶新。他表示,當時自己討厭這種魔鬼訓練,但現在很感激初中教練的嚴格要求,“因爲我覺得踢球,特別是這種集訓是會改變一個人性格的,它教會了我什麼是堅持就會有收穫。”




2


“執教第一年,我也很緊張”



張賢傑在大一時,就積極參與了新生杯。當時的汕大還是以學院爲組織進行的比賽,“感覺商學院同學的報名積極性不是很高,很難湊出一支球隊。”所以,當時的商學院選擇了與通信專業組成聯隊參加比賽。當時沒有師兄指導訓練,聯隊的賽前準備、訓練都是由張賢傑負責的。只可惜第一次參加新生杯,經驗不足,商學院輸得挺慘,不過張賢傑並沒有止步於此,他想取得更高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張賢傑參加新生杯


儘管大一新生杯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張賢傑在大二時還是踊躍地號召新生報名新生杯,並且親自做宣傳。在賽前,張賢傑再次擔任起教練的角色,帶領大家進行訓練。這次張賢傑所帶領的球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其實已經是超常發揮了”張賢傑這樣評價道。因爲商學院報名新生杯的人數不夠,組建球隊異常艱難。最後雖湊夠了人數,但隊內水平參差不齊。“儘管這樣,我們還是拿到了季軍”,張賢傑現在仍然爲當時隊員的出色表現感到驕傲。

17年新生杯商學院隊合照


當然,張賢傑的新生杯探索之路還沒有結束,在張賢傑大三時——也就是本屆新生杯報名時,敬一書院的學生會找到了足協的吳家康主席,希望吳家康可以擔任新生杯的教練,但吳家康當時不在學校,便向敬一書院學生會推薦了張賢傑,“我覺得沒問題”張賢傑也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並且做到了每場比賽都到場邊指導球隊比賽。

張賢傑進行戰術指導


在採訪中,張賢傑也向我們透露了自己的戰術安排,由於A 隊、B隊的水平各有特色,所以自己會根據不同的隊採取不同的戰術安排。張賢傑甚至在賽前親自與對手踢球,提前“摸底”,以便更好地安排戰術。“其實每場比賽我都很緊張”張賢傑表示,他在比賽過程中不會埋怨任何一個球員,而是會在賽後認真研究問題出在哪裏,進行相應的調整。“最後給出來的成績我已經很滿意了,發揮的都非常好,戰術執行的也不錯,雖然A隊沒有進入到決賽、B隊沒有進入到半決賽,但是他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在我的心裏他們就是最棒的球隊。”

張賢傑安慰球員



3

“所有熱愛的事都要不遺餘力”


在談到自己爲什麼一直留在足協時,張賢傑表示:“足協給我一種歸屬感,足協很實在,沒有形式感很重的活動,讓我感覺很舒服”,當然,一直留在足協這樣的選擇也離不開張賢傑對足球的熱愛。凡是與足球有關的事——無論是在校隊當門將還是指導新生踢球,張賢傑都希望自己能夠盡心盡力地做好,不忘初心。


張賢傑生活照


除了踢球,張賢傑平時也會健身、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以及看一些高質量的短劇。張賢傑認爲,看電視劇太耗費時間,有時會覺得劇情很無聊,不像《貼身保鏢》、《黑鏡》這樣的短劇有意義。“有時間我會打遊戲,但都是和朋友一起,我並不是喜歡遊戲本身,而是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爲一個目標努力的感覺。”在被問到之前爲什麼會想到留長髮時,張賢傑羞澀笑道:“我覺得長髮很酷,所以就勇於挑戰了一下,最重要的是身邊的小姐姐們也很覺得很帥!”



無論是初中的魔鬼訓練還是大學的教練經歷,都是張賢傑足球之路上的寶貴財富,他收穫的不僅僅是足球技術的提高、堅持不放棄的品質,更有超越球場的那份認真與執着。“現在的足協比之前有活力了,我希望18屆的小萌新這份活力能一直傳承下去。”





P.S.:張賢傑在線尋找當年向汕大校隊教練推薦自己當門將的同學,人家一開始踢中後衛來着。





採訪:馮郭晶 蘇城華

文字:馮郭晶 蘇城華 李卓浩

排版:蘇城華 李卓浩

圖片:張賢傑 李卓浩

審覈:吳家康 





關注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充分了解汕大足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