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的纸媒艺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特征,是一种对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换,但他的作品表现形式却是鲜明的当代形态,拓展了观者对中国当代艺术可能性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创作信心。「李洪波作品《伸缩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端午节民俗手工艺「纸葫芦」——一沓薄薄的纸竟能变化出花篮、灯笼、瓜果等形态迥异的形貌。作者从中看到了纸质形式语言的另一种可能: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纸张的连续性在这里成了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它的抻拉、聚散、起伏、转折所导致的变异与化生,为观者提醒出在原本形态中潜在著的无数种不可预料的荒诞性风景。」(吕胜中《学院的生动》,《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26页。)

1、首先这个肯定是纸雕,模仿的结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纸灯笼的结构。

2、5k-8k张纸的量,一张一张用纸灯笼的方式粘起来。

3、粘纸这个程序之前,要实现大概考虑到之后要雕的形象,结构疏密可能会不同。

4、纸雕其实蛮危险的,因为用的电动工具打磨出来都是粉尘,他们都是带著防毒面具做这个作品。所以未做好安全措施请勿模仿哟。

李洪波老师的纸雕艺术大致分三步:

1: 把约350张纸粘成纸板,以供后期处理。

2: 每一层的轮廓可以根据临摹的原作品来确定,然后用以下两种工具分别对纸板进行粗细的裁剪。

3:最后,对裁剪后的纸板进行进一步的打磨。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不知道呢,没关注过这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