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原句是,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并刀指的是并州生产的刀具,以锋利闻名,故用如水;吴盐指的是吴地产的盐,以洁白著称,故用如雪。

这首词开篇就以女子破橙的画面为线索展开描写,其实是有缘由的。

作者周邦彦,是北宋的大词人。古代才子都喜好来往青楼,并以此为雅兴,周邦彦也不例外。凭著一身才气,很快便与名妓李师师结为相好。

一日周邦彦正与李师师共处一室,宋徽宗突然而至,周邦彦只得躲在床底下。期间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颗江南进贡的橙子,以及接下来的对话和行事,都被周邦彦听的一清二楚,内心滋味可想而知。

周邦彦遂以当时见闻填了一首词给李师师弹唱,后来宋徽宗听到了此词,顿时明白写的是自己的风流事,遂有不快,与周邦彦结下了新仇。

这段皇帝与才子争风吃醋的趣闻,通过这首词,历来更为文人津津乐道。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出自周邦彦的名作《少年游》。

全首词是: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其地精于冶炼,自古以制造锋利的刀剪著称。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宋黄孝迈《湘春夜月》词:「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吴盐,吴地出产的盐。江淮一带所晒制的散末盐称吴盐。此盐色白而味淡,古人食水果如杨梅、橙子之类,多喜佐以吴盐,渍去果酸。唐宋诗词中多见之。唐李白《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

周邦彦在《少年游》这首词中写:「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是描绘了在青楼美女给他剥橙子的美妙情景。

这首词很多人受后来的笔记小说(尤其张端义的《贵耳集》)所记载认定是宋徽宗、周邦彦和李师师搞三角恋,周邦彦在床底听了宋徽宗和李师师调笑写下的一首词。

实则这首词写于写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至元祐元年(1086),周邦彦在汴京为太学生和太学正期间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一段经历所作。此时哲宗尚年幼,赵佶还是端王。与徽宗即位后的政和六年(1116)结识李师师更是相距三十多年。

我认为这两句实则是周邦彦借看到的「并刀」、「吴盐」来形容美女剥橙子的手。

「并刀」形容美女手指甲之锋利柔婉,「吴盐」来比喻美女的玉手肌肤雪白。这两句同为修饰下句的「纤手破新橙」服务,闭目品味,妙不可言。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并刀」与「吴盐」似与后句略无关联。其实不然!周邦彦的描写非常接地气,展现了鲜活的生活场景。「纤手破新橙」,美人纤纤玉手,轻挥「如水」并刀,为君「破新橙」,此何其温柔香艳矣!新橙已破,下一个节目,就是尝新橙,这个时侯,「胜雪」吴盐上场了:在新鲜的橙瓣上,撒上几粒晶莹剔透的盐,再放进嘴里细细品味。为啥要放盐呢?因为盐可引甜,在吃西瓜、橙、梨等水果时,略加一点盐,其味更觉清甜!俗语云:「要想甜,搁点盐。」这是古人早就总结出的生经验。


这首诗词应结合周邦彦当时心情来理解。周邦彦和李师师本来是相好的,中间突然插进来一个宋徽宗。看著心上人让一个老头子给糟蹋了,自己有没有办法,干著急,此时的周邦彦心情估计糟透了,无奈地写下了《少年游·并刀如水》。如果但从字面来理解,那么你可真是把周邦彦的用意理解错了。


首先,谢谢邀请。

原文为: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相传这首词是周邦彦在与名妓李师师幽会时,忽遇宋徽宗也来找李师师,周邦彦吓得匿于床下,无奈的听著别的男人撩拨自己心上人。后周邦彦填了这首少年游,送于李师师,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为了安慰心上人所作,和你女朋友昨天生你气了,你今天去买了一件她喜欢了很久的一件礼物一个道理,只不过,古人雅。

若问并刀、吴盐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并州所产的刀,吴地所产的盐,应该属于特产吧。其实我一直认为词是一种意境,作者在这里写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的用意无非就是想表明当时处境的美好,各个方面都恰到好处的意思吧,浅见。


原文为: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可以是这样:徽宗进来带来江南进贡的橙子,给李师师尝鲜。李师师芊芊素手执著刀刃像水一样泛著清澈地光的并州产剪刀,轻轻剖开,上面再撒一点吴地产的洁白似雪细盐,放入盘中。

锦帐炉火刚生,香炉香烟袅袅,叙谈了一会两人相对而坐。一个美人调笙奏乐,一个才子闭目倾听。

音律太美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三更徽宗起身告辞,师师有情细声道:外面霜冷时间已晚,都没人行了,还是别走了吧!

关于并刀和吴盐的意思和作用在上面已经阐述,一点浅见。


谈谈个人对这首词的理解,望斧正。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唐诗宋词尤如此。不妨想像一下:在深秋的夜晚,一对相恋的少男少女坐于楼上,有一丝娇羞,期盼,又有一丝忐忑。男子或许刚从遥远的南方带来新橙,还不及还家就急切地送给心爱的少女。少女内心热烈感动,爱意萌发,用一双纤手轻轻破开橙子,所以这个动作,这首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在我看来一定是少男看到恋人纤纤玉手,浮想联翩:那五指并拢整齐划一如刀锋一般冷冽,那肌肤如吴越之地出产的盐一样雪白细腻,从而内心泛起爱怜和遐思。

如此理解,不知妥否,请大家指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