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體關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關乎著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的形成。本文就主客體關係開展一些探討。

首先,明確概念。主體是實踐活動的承擔者、實施者和發起者;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因為,至今為止自然科學研究只發現人才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對象意識和將自己與自然世界區分開來的能力,所以在探討主客體關係時,將主體規定為人。因為人客觀存在本能欲求和生理需要,也就是生存下去所必需要消耗能量或物質,而這些能量和物質(例如食物、水)不存在於己身,是存在於自然界之中。所以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求之於自然界,來滿足自身的客觀的、本能的需求,通過使用工具的勞動來滿足需求,由此開始,主體、客體實現分離。主體就是人,而客體就是人所面對的自然界。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也由此產生。

從人在自然界中獲取食物來滿足自身需要的那一天起,主體和客體就處於一個對立統一的關係之中。人類剛開始滿足自身需要的方式是從自然界直接佔有需要的物質,但發現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物質並不能充分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就開始創造自然界中不會自我產生的物質,如原始時期的石刀、石針和當代社會的桌子、電腦。這個活動就是實踐。當然,作為主體的人是無法簡單的創造出本來作為客體的自然所沒有的物品的。主體改造客體必須要滿足的條件是:遵循客觀規律。例如人想要製造木桌子,就必須先了解木材這種物質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客體發生了改變,也使主體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這張桌子也可以說是主體能力、智力的對象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主體與客體「互動」過程中,主體滿足了己身的客觀需要,同時,客體也被人化,帶上了主體的色彩,由自在之物向為我之物過渡。客體在其本有的客觀屬性之外,還有了社會屬性,原因是作為主體的人的本質就在於其社會性或者說是社會關係上。從而有了出現異化的可能,是的,在主體將客體人化的同時,主客體關係也被異化了。人生產出來的物,反而統治了人。人的勞動被異化了,本來應是體現人本質力量的勞動,體現自由意志的勞動,在社會關係中被異化為了商品。主體對客體的改造、佔有本應是合乎規律的,卻因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出現被異化,在當下表現為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態災難等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表現為,資本家被資本所驅動,不斷追逐資本的增值和擴大,即使財富在他那裡已經單純表現表現為符號,更為突出的是為了追求資本的增值,漠視道德法律,傷害他人的利益。

主客體關係之中,在實踐關係和認識關係之外還有一種關係:價值關係。毫無疑問,主體對客體的活動都是追求某種價值目的的,如在處理一塊木頭時,事先想到要把這塊木頭變成一張桌子。然後通過實踐和已經掌握了的關於木材的知識將它完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態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可見在實踐活動中蘊含著目的。價值關係中也包含著價值判斷,這一步應在實踐前進行,在實踐後對其進行檢驗。在實踐前,先要判斷實踐活動是否能實現某種價值目標,實現這個是否值得付出時間和精力。在實踐後,要評判創造出來的物品是否滿足了當初的價值目標。所以實踐不僅是檢驗認識的標準還是檢驗價值的標準。實踐、認識、價值三者處在同一矛盾體中,當然價值和認識也是有相互關係的。第一,價值目標和價值判斷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上的,原因在於主體對客體的認識為主體提供了一個對客體世界較為直觀的印象和關於客體世界一些先驗的規律和現象,例如重力的存在。價值目標和判斷必須依據此建立。第二,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活動也受到價值關係的影響和制約。主體在進行對客體的認識活動時,感官反映的並不是客體所有的方面而是那些他需要的方面,而需要的方面就是被價值關係所設定好的,是和價值目標相符的。最後,認識活動和價值關係統一於同一客體,即主體要實踐的客體。由此看來,價值關係和認識關係也是辯證統一的。

綜上所述,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但是主體和客體這對處在同一矛盾體的矛盾雙方對立性體現的十分明顯,統一性卻沒有多少體現。而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和自然界的矛盾、人和人之間的矛盾會得到真正的解決。到那時候,主體和客體才會實現契合與統一,異化也必將被解決,人也會實現對本質的復歸。馬克思說共產主義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場運動,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我們去不斷努力來達到一種共產主義的狀態,要以愚公「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的精神來鼓舞自己,在共產主義道路上奮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