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位一個月就提車的 Model 3 車主:前一秒還在吐槽,下一秒就真香......


視頻在最後!視頻在最後!


去年,當我們還在思考到底哪些人會購買 Model S 和 Model X 的時候,今年,Model 3 看似就要變成街車了。


上個月,特斯拉的銷售政策一變再變,引起了幾波銷售熱潮,也發生了一些鬧劇。毋庸置疑的是,Model 3 的確是龍捲風般地席捲了中國,至少在一線城市是這樣的。


爲了探尋 Model 3 在中國的交付情況,我們來到了北京臨近市中心的京朝車管所,去看看有多少 Model 3 在等着上牌,順便採訪一下這些車主。



週一的京朝車管所並沒有因爲工作日變得冷清,反而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我們踱着步子來到了新能源車型上牌的區域,三排車隊,幾乎全是特斯拉。據我們統計,現場一共有 59 輛 Model 3,2 輛小鵬,2 輛 ES8,2 輛 Model X。現場來看,放眼望去,幾乎全是 Model 3。


再來說說顏色。白色的最多;灰色和黑色其次;藍色也有,不算多;紅色是最少的。(PS:普遍來說,白色車輛比較保值,中國紅選配價格最貴。)


在車管所的另一邊,我們還看到了七八輛 ES8,不過車內並沒有人,周圍倒是有一些蔚來的工作人員,我猜測可能是有蔚來的交付團隊在幫車主辦理手續。


下面來說說我和 10 位 Model 3 車主聊天兒都得到了哪些信息吧。



聊天環節

1. 爲什麼選擇 Model 3?


這 10 位車主首先清一色地表示是「號牌」原因。


有的說「如果有油牌,肯定就選 BBA 了」,有的說「綜合考量吧,因爲家裏有樁,選擇電車其實挺方便的,還能省下油錢」。


在聊天過程中,很多車主吐槽特斯拉的做工實在是很一般。


有的車主說「就是買個科技感和續航。你看這內飾和氛圍燈,幾乎等於沒有。」


還有些車主一邊說一邊指給我看:「你看這兒沒有對齊,你看這兒翹起來了,你看這兒,我買回來就有一個凹痕……」


然後我問:那您還滿意嗎……


車主們還是斬釘截鐵地回答:滿意。


一邊吐槽,一邊又很滿意,看似很矛盾,但裏面又有一定的商業邏輯。有位車主說得就有理有據:「雖然有瑕疵,但還是滿意的。就算不滿意,它也是現有產品裏最滿意的了。」



2. 之前還考慮過哪些車型?對新造車有什麼看法?


由於號牌的限制,車主們表示之前也看過不少其他新能源車型,很多人提到了比亞迪,也有人提到了吉利,當然還有一些新造車團隊,比如蔚來、威馬、小鵬。


不少車主跟我分析他們當初的比較過程,能看出來相比於去年我採訪的 Model S 和 Model X 車主,Model 3 車主對其他新能源車型的瞭解更多,更具體,還有不少試乘試駕過。可見一年之中新能源車型的市場公關們沒少下功夫。


對於其他新造車,車主們希望路上多一些,再多一些,續航再高一點,就會考慮購買了。


其中有一個車主說「蔚來那款車我很喜歡,外觀,服務什麼的我覺得我都沒問題,就是續航不太滿意。」


還有一個車主說「我也想支持國產啊,但是目前還是沒有太滿意的。而且我怕有些新造車融完幾輪資以後就造不下去了,那時候我就難辦了。」


當然,我們這次採訪的是特斯拉車主,種種原因他們選擇了特斯拉,所以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也不奇怪。


不過,用戶們開始願意關注新造車品牌,願意深入瞭解他們的產品了,這對他們來說就算一個非常大的利好,未來國內的新造車團隊還是大有可爲。



3. 是否選擇了 Autopilot?


我這次隨機採訪的 10 個車主,9 個是在特斯拉送 Autopilot 的時候下的訂單,可見在那期間的確是大賣了一波,而最近上牌的幾乎都是那波下單的車主。


另外我還詢問了一下他們如何看待特斯拉短期內多次調整價格政策。他們的態度大都比較平淡,也很接受,認爲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銷售手段。


這其中可能有立場原因,因爲其中有 9 位車主是在送 Autopilot 的時候下的訂單,算是偏「受益者」。


也可能是因爲 Model 3 的價格下調程度沒有很嚴重,前後差不了幾萬,在車主們的接受範圍內。不過提到從 130 多萬降到了 100 萬 Model X P100D,他們還是爲這些車主感到一絲惋惜。



4. Model 3 賣的到底怎麼樣?


不論是送 Autopilot,還是價格下調,肯定都會促進 Model 3 的銷售,那到底銷售了多少?又交付了多少呢?我們沒有準確的數字,具體還是要看今年 Q1 的財報,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側面瞭解一下。


在聊天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這 10 位車主從下訂單到提車,這之間平均在 1 個月左右。最快的 5 天就提車了,最慢的是一個半月。相比於之前等了兩年的老車主,真是不知道爽了多少倍。


另外,有不少車主反映在亦莊提車的時候場面非常熱鬧,能感覺到特斯拉交付團隊非常拼命,甚至有的車主說「他們太忙了,根本沒時間理我們,我們提車了就走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來某博主在提 Model 3 時拍的 Vlog 中的一幕,交付團隊的同學開玩笑地說「查什麼查,有什麼可查的,又不是不能開。」黑人???


還有一個車主對我說,前幾天特斯拉銷售團隊的同學在朋友圈裏曬了戰績,半個月全國交付了一萬輛。雖然不知道數字是否屬實,但是我們還是能拿來參考一下。



總之,無論是銷售業績還是交付速度,Model 3 的成績單都還是令人滿意的。(品控什麼的,我們先不提)



有趣的點

採訪完 Model 3 車主,對比上一屆採訪的 Model S 、Model X 車主,我們發現了這些有趣的變化:(文章直通車「我們和 30 位特斯拉車主聊了聊,他們居然有人不知道 Model 3」)


1. 行業更加豐富,女性車主多了起來


去年,我們採訪了 30 個車主(Model S/Model X),車主所在的行業包括金融/投資/地產/互聯網/IT/公務員/電氣/設計/保險/健康/運動員/交通/動漫。這次除了金融、地產、投資、IT、互聯網這些高薪職業,還多了新聞行業。


另外,去年我在充電站搜索車主的時候,男性居多,哪怕刻意去找女車主聊天也很難。這次在車管所感覺女性車主也多了起來。原因可能有很多,我們只是觀察到了這個現象。



2. 更偏向「產品導向」而非「精神導向」


在跟上一屆車主聊天兒的時候,他們會興奮地說自己非常認同特斯拉的理念,認同馬斯克,感覺特斯拉能帶給自己與衆不同的感覺,談論這些的時候他們眼裏泛着光。


而 Model 3 車主則比較願意拋開品牌談產品,他們談論的更多是特斯拉的續航更高,科技配置更先進,更能給他們安全感。


兩屆車主都對他們的愛車很滿意,只是喜歡的維度可能稍有差別,但初衷都是一樣的,就是信任特斯拉,願意用真金白銀和生命去信任一家車企。



3. Model 3 成爲街車勢不可擋


週一我們在京朝車管所看到了 59 輛 Model 3,對比其他品牌的車型數量,Model 3 的確是令人驚訝。而且北京不止京朝一個車管所,還有另外 6 家,拋開北京地區,其他一二線城市 Model 3 的交付狀況估計也會比較樂觀。



等到 Model 3 國產化,進入到 30 萬以內的消費區間,一定還會引起一波消費熱潮,所以 Model 3 成爲街車已經勢不可擋。



Model 3 的橫空出世,預示着特斯拉正在從一個小衆品牌衍變爲大衆消費品,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電動車的普及。


隨着 Model 3 進駐中國市場,以及即將國產化,它一邊給整個電動車行業架橋鋪路,一邊又給其他新造車團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2019 是新造車團隊非常關鍵的一年,既要抗住補貼退坡,又要抗住特斯拉的強勢進攻,所以今年的每個決策都至關重要。


期年過後,大潮退去,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我們這次還拍了一個視頻,想看看車管所現場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的 Vlog。(^_^)v



作者:Bernice

長按掃碼勾搭本文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