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抑郁症这种疾病也是有所了解的,我希望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文章能够真真正正的了解抑郁症,由于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很多人的社会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有些朋友把这些压力控制的很好,有些朋友却折在了压力上面,当压力不能很好的发泄时,就会积攒负面的情绪,长时间的负面情绪就会出现心理疾病,然而抑郁症就是最为常见的疾病。

  2016年的9月16日是很多人的伤心日,这是因为就在那一天乔任梁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离开的原因就是抑郁症,时隔两年之久,他最后的微博评论量有将近5百万的留言,他生日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为他留言,大家诉说著对他的思念,希望他能在天堂过的很好同时还有一些朋友会在留言板上诉说自己的难过。

  乔任梁生前一直是一张笑脸面对大家,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过的并不快乐,这个脸上总是带著笑容的男孩,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方式和世界告别。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有将近3.5亿的患者,预计在明年的时候会成为第二大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患上这种疾病的朋友来说,疾病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们对抑郁症朋友的冷嘲热讽,比较经典的话是:矫情、闲的没事干,甚至最可恨的人会说患上抑郁症就是命薄,没福享受。

  还有些人疑惑的说:自杀的人没有征兆,昨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寻死了。专家表示,实际上抑郁症的人他一直在发出求救的信号,只是被大家忽视了而已。

  去年的九月份在峨眉上一位21岁的女孩跳崖,在遗书中写到了自己患上了抑郁症,感觉自己的灵魂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拖进深渊里。总有两个声音在脑海中盘旋,一边说:死吧,死了就能真正解脱了。另一边说:你不能这么自私、不负责任。

  她曾经也去倾听过,试著救自己,但是却被当成了笑话一笑而过,她也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都是徒劳的,最后才选择了离开,遗书的最后她还在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症群体。

  抑郁症的可怕对多数人来说都是浮云,但是你们的一无所知只会害了他们。

  一位产后抑郁症妈妈的故事,小丽去年刚生完了孩子,她说自己产后抑郁很痛苦,休完年假的她回到了公司从原来的岗位调离了出来,自然升值的空间也就泡汤了,看看身边单身的朋友,她们还是单身还可以继续发展,自己却落后了。刚生完孩子,还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焦虑,笼罩著她每天的生活。

  她说,看著身上留下来的妊娠纹没有哭,在产房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没有哭,喂奶的时候被孩子咬也没有哭,但是孩子发烧的时候我哭了,觉得是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才会让他生病。「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的自责,成为最困扰她们的痛处。尤其是,身边亲人的不理解,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丈夫会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你不行?、为什么别人产后身材都能很快恢复,你不能?、你怎么在家做点家务都做不好。、你又怎么了?等等话语。

  我想要自杀,你不像要自杀的人

  相信多数人对抑郁症的了解是:愁眉苦脸、死气沉沉、情绪低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笑脸下,内心正在煎熬。

  抑郁症当中有一种叫微笑抑郁症的,患上这种疾病的朋友用微笑来当武器,同时也是一种防御的机制,非常怕麻烦别人,怕成为别人的负担,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曾经有一位患者告诉医生我想自杀,医生却告诉我你不像要自杀的人,那一刻的患者感到无比的耻辱。难道自杀的人都要站在楼顶吗?停止你们的偏见、妄断。

  著名的喜剧演员卓别林、憨豆先生,曾经都患上过抑郁症,他们把开心的一面留给了大家,不开心的一面留给了自己。

  曾经有一位著名演员说过:他袒露自己坐在床边,曾千百万次想要自杀。「我有自杀倾向,但如果你从表面上看我的生活,你不会看到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孩子,你会看到一个充满喜剧的人在大家面前。

  很多人会劝抑郁症患者想开点三个字,但是你们知道这样的话扼杀了多少求救信号。

  很多朋友与抑郁症的人相处过程中会非常的疲惫,还有些人充满了歧视,有些人却非常的有耐心真正的陪伴患者。

  他说自己过得很不开心,你当他只是在抱怨,没有多一些耐心,随意回了句「睡一觉就好」。可是有抑郁症的人总是失眠,明天是新的一天,但旧的问题还在。

  和家人说的时候大多数家人会完全的不能理解,会说:你想开点,多运动就好了,就你事多。

  找朋友倾诉的时候,有些朋友说:他在忙,晚点再回复,然后按下返回键再也没有想起这件事。

  偶尔问一句你还好吗?得到的回复是「还行」。哦,还行就是没事了。

  在网上发帖倾诉,结果被怼:发出来的就是博关心,真正想死的都是一声不吭就去死了。

  甚至对有抑郁症的人感到烦躁、厌弃,选择敬而远之。不要和有负能量的人做朋友,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抑郁症患者被歧视。

  最爱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我们还怎么办?

  曾经在《奇葩说》里马东说过:内心很苦的人,只要有一丝甜,就能填满。也就说你身边的人情绪不好时,你愿意倾听就说明你对他人而言是非常的重要的,非常的在乎你的感受,所以我们一定不好辜负这份信任。

  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劝他寻求专业的医生治疗的同时,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用敷衍的态度作为答复。他在找你之前,已经暗自劝告过自己很多遍,也曾无数次怀疑自己,但还是竭尽全力地活著。

  情绪治疗是个长期斗争,需要合适的治疗、社区支援、大众支持和谅解,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

  你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污名化抑郁症,然后是理解他,在他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去倾听,也许你的陪伴就是他在最后时刻回头的理由。

  希望得了抑郁症的人明白,人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一个不够完美的我们,也可以很可爱。不用急于苦苦挣扎,放慢步调,尝试著跟有抑郁症的自己相处。

  就像日本的一个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最后结尾一样「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就算晴空突然转阴,也远比黑夜更加明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