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人需要做脑卒中筛查

根据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新修订的细则,如果有两项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两项以上一般危险因素,或者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都应该进行脑卒中筛查。

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或正服用降压药;2、高血脂症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4、年龄超过50岁。

一般危险因素:1、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2、呼吸睡眠暂停;3、直系亲属中有过脑卒中病史或心脏病史(父母、兄弟姐妹、儿女);4、吸烟;5、长期大量饮酒;6、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中体力活动视为经常有体育运动);7、膳食中含有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8、肥胖(BMI≥26kg/㎡);9、男性;10、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11、缺血性眼病史;12、突发性耳聋。

二、脑卒中的筛查的规范流程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1、自己先看看有你没有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2、如有,应该先到脑卒中筛查门诊进行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检,如有需要,再做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行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3、查完后如有需要,再做脑血管CT、核磁、脑血管造影等。

颈动脉超声

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去医院相关科室,述说自己的病情,要求医生开检查项目。结果常常是不仅浪费自己的钱,还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专家提醒,有意识的来筛查是没错的,但是检查前要先看看自己的有没有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另外,有些项目完全可以在每年的健康体检就有了,如果已经已经检查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做一次。

三、结果的分析

根据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发布的细化结果,分为5级,并规范了每级的应对措施,以便规范治疗。

一级:血管没有问题,也没有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的数量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属于正常人群的定期自检自查。

二级:血管没有问题,但风险因素达到上述标准,属于轻危人群,只需控制原发病。

三级:血管有问题的,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对稳定,属于中危人群,需要长期吃药控制并防止恶化。

四级:出现血管狭窄的,属于高危人群并长期吃药控制。

五级:血管狭窄程度非常严重,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如颈动脉剥脱术和支架手术等。

四、常见误区

1、有些检查完就完了,没有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那么做筛查的意义就不大了。

2、盲目的进行筛查,并没有了解自己是否是高危人群,看到别人进行脑卒中筛查就跟著来,当然进行脑卒中筛查也不是什么错,但是这样既浪费钱,又占用医疗资源。

3、在进行颈动脉超声发现有斑块就惶惶不安、过度焦虑,没有问题就万事大吉继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算发现有斑块也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焦虑,我们进行筛查的目的不就是早期发现血管狭窄情况,进而进行积极的治疗,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吗?只需要对血脂进行严格控制,就可以把不稳定的斑块变为稳定,并随时控制病情的发展。

4、筛查只做脑血管超声,其实脑血管超声只是一个窗口检查。其结果阳性只是表明血管存在病变需要重视并进行干预罢了,并一定意味著脑卒中的发生。当然结果阳性也并意味著万事大吉。脑血管超声是一项主观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有需要可进一步客观检查,如CTA、MRA、CTP等检查。

最后,不管有没有发现血管狭窄,有没有斑块,都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疾病危险因素,这样才是我们要进行脑卒中筛查的真正意义所在。另外,脑卒中的筛查最好到正规和有资质的医院进行。

参考文献:《脑卒中百问》王陇德主编。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