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撑楼价?

(资料图片)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对于二手市场方面,次季录得约14,400宗二手住宅注册,较首季约9,244宗大升约56%,并创去年次季以来的4季新高。涉及金额则录得约1,205亿元,较首季约684亿元上升约76%,创出2010年第三季以来的近9年新高,量额俱连升两季。

惟在一手盘订价克制及采货如轮转策略,二手楼价升幅将会受阻,下半年料在高位反复及窄幅上落,楼价可望录得3至5%升幅,较上半年表现略逊,但依然有所增长。

(资料来源:美联)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物业市场供求不平衡情况持续,亦是支持楼市的重要因素,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显示,虽然私楼落成量自去年有突破2万个单位后,料今年及来年亦分别有约20,400个及20,200个,落成量连续3年超越2万伙,预测今年起至2023年的5年私楼落成量将录得约94,200伙,但亦即意味著2021年至2023年的3年,平均每年落成私楼单位将降至不足18,000个,将从高位回落。

更甚的是,在未来5年私人住宅预期落成单位中,当中已预售的单位约20,900个,占22%,亦因此未推出待售的单位实际上已减至7万余伙。

(资料来源:美联)

根据资料,目前本港按揭息率较去年轻微上升,但仍仅2.375厘,而下半年美国更有机会减息,故预期本地息口将维持低企,失业率亦一直维持在2.8%的低位,相信亦是支持楼市的主要因素。

未来5年预计公私营单位落成量平均每年约有38,700个,与过去10年(09至18年)的平均每年落成量约28,200伙上升约37%,但仍较1999至2008年平均每年约51,400伙少约25%,若较1997至2001年落成高峰期平均每年约74,000伙更少约48%。

事实上,本港私人住宅土地供应维持紧张,随著政府公布公私营房屋比例由6比4改为7比3,私楼供应将受压,单以本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应亦仅得1.35万伙,较上年度减少约25%。

(资料图片)

另一方面,本港卖地进度缓慢,若以2019/2020全年度卖地目标13,500伙计算,过去两个财政季度只到目标约4成水平,并需在未来两季力推土地才可达标。至于政府希望透过「土地共享」及「明日大屿」计划增加土地供应,惟近期的政治争拗环境下,有关计划均需押后,中长期供应或现短缺。

若发展商推盘步伐持续,相信今年全年一手私楼注册量将达2万至2.1万宗水平,届时将会按年录得约3成的增长,并创出15年新高。二手方面,成交量升幅将不及一手市场,但估计仍可录得约达4.55万宗,按年仍有约5%升幅,有机会创岀5年新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