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徽宗皇帝曾问米芾,本朝书法家有哪些人,米芾说:「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书刷字。」这里的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既不是字体的不同也不是写字的用笔速度的不同,而是笔法和结体的不同。

勒字者,李日华说,勒字,颜法也;沈尹默说,用涩笔写便是勒;勒字实为起收笔都很明确且有力度。

排字,顾名思义就是安排,字的大小疏密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描字,李日华说, 描字,虞永兴法也;沈尹默说,用笔轻便是描。黄庭坚的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高执笔且悬腕,行笔极慢,不像在写字,而像是在描字。

画字,李日华说,画字,徐季海法也;沈尹默说,用重笔写便是画。苏轼的字天真烂漫,崇尚无法之法,以意作书是谓画字。

刷字,李日华说,右军法也;沈尹默说,用快笔写就是刷。苏轼评论米芾的字为「风樯阵马,沉著痛快」,是说其行笔流畅,多得天然之趣。我们看别人用刷字刷墙速度是很快的,快写是谓刷也。


米芾应是说:蔡襄的字象碑刻勾勒(指有些死板);沈辽的字象排列堆砌(指其没有章法);黄庭坚的字象描绘,苏轼的字象作画(指他们的书法都不够自然)。他自己的字象刷涂(指刷涂不在快而在变化和神韵)。

这段话原文见诸于《海岳名言》,确如题主所言,评说理解不一,见仁见智。本人理解,米芾说这话时至少是在朝廷官为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期间,因为回答皇上诏见提问的是书画话题。朝官一般所言谨慎,即便元章放旷,为官也当慎之不敢对皇上放言。而这时蔡襄早过世,苏轼和黄庭坚大概都刚辞世,蔡京应正处于被罢免其间。

米芾书法自是一代大家,崇尚意象,见解独立,鄙视唐人法度拘谨,对唐人多有微词(这点和苏轼的尚意大不同),说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安排费力,不能传世。所说一笔书不是指草书,而是说他们的笔法一成不变。米芾喜好晋人法度不拘泥,也由是米芾自家善行书而拙于楷书,而后人对唐宋书家的理解也不为米芾所料。

谢邀。


除一部分精品外,不喜欢米南宫的大部分字体(个人喜好,非喜勿喷)。古人论书与今人不同,有专家称为意向与具象之别。中国是书法发源地,自书法艺术问世起,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书法家谈自己或前人的书法之道。窃以为书法从古到今都没有所谓的铁标准或金标准。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从来没有真迹面世,常见的七八个临摹本(含神龙本),都是古代大家临摹的,但是各临摹本差别多多,笔法也不一样。说明即便是书法大家,也不是都用一样的笔法,所以临摹会有区别。很多人喜欢米芾,但也有人喜欢怀素、孙过庭等等。至于米南宫推崇、提倡的笔法和孙过庭、怀素等等著述的书法心得一样,都是一家之言,或者是作者自己的感悟而已。不一定死扣作为金科玉律。要看写字的目的是什么?要想成名成家,还是走中书协的路线,不然进不了全国大展。如果是自娱自乐,勤学苦练,熟能生巧,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帖子就好。


友好。问:米芾说的勒字,排字,描字,刷字,画字是字体的不同还是写字速度不同?个人认为,凡书有五巧,一是技巧,二是笔巧,三是动巧,四是灵巧,五是心巧。因此,可以认为米芾说的五字与五巧息息相关。米芾讲的五字,与字体和速度没有过多的关系。只是表现的技术和书法的特性手法不同而已。众所周知,书法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更不是细描细画出来的。例如,米讲的勒字,就是写字拘束,不流畅。排字,无变化的排笔字。描字,描出来的字,没有生气。刷字,心急火燎来回刷写,气有不定。画字,随心所欲,像绘画一样多一笔少一笔,觉得无所谓,不影响大局等等。

中国????文字,向来是严格的。中国????书法,向来是华气流畅四溢的。所以说,勒,描,排,刷,画与中国????书法的表现力,格格不入。


感谢马哥(@千千千里马)邀请!先分析一下马哥的这个题目!

我认为:

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等等,是写字的方式方法!

写字的用笔速度则是写字的过程!

而此两者,说是没有必然的关系吧,它们却又是紧密相联的,谁也离不开谁。

方式方法既然不同,过程自然也就有所差别。但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追求更美的书法作品!

《海岳名言》最后一段原文: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这是一段米芾与皇帝的对话。要从头到尾的看,不要断章取义。要能理解问答双方的心理!

先说第一句: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

意思是:米芾是因为字写得好,被皇帝老儿叫去问话。

第二句: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

意思是:皇帝老儿问:小米啊,咱们村那几个字写比较有影响力的老头,你认为他们的字写得怎样?

第三句: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

意思是:米芾回答说:哥,我来一一给您介绍。大蔡是不会笔法的,小蔡会笔法却没有韵味。老蔡写字太过刻板,老沈写字就像是先排好的,老黄写字是一笔一笔描的,至于老苏嘛,他写字却好像是在画画。

第四句: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意思是:皇帝老儿又问:小米啊,那你的字又是怎样的呢?米芾回答:小的写字就好像在刷墙一样。

顾左右而言他!

由于这是跟皇帝的一次问答,而问答的内容又是米芾所擅长的书法,与之一同提及的又是当朝举足轻重权臣,文学领袖。因此,米芾的回答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否则,轻则前途尽灭,重则流放充军。

从米芾的回答内容来看,米芾的这个回答完全就是一位官场的「老油条」,什么勒字,描字,画字,刷字,都是米芾给皇帝打的「马虎眼」。对皇帝提及的这些人物,全部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他!当皇帝问及自己如果时,亦是不置可否。

话说回来,米芾也只有这样的回答才能过关。如果过度的称赞对方而贬低自己,难免会有哗众取宠之嫌,如果过度的贬低对方而称赞自己,又可能会因此得罪同僚。

文人相轻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是一个不取的事实。历朝历代都有,也都是如果,真正惺惺相惜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很难讲米芾这样的回答,不是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话在他的内心深处就是这样看其它那些书法家。而对自己的评价:刷字。真正的涵义,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共同的追求!

无论你是勒字,描字,画字,刷字,书写的速度快与慢。其实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要写出来的作品符合书法之美,这才是最重要。

现代人挂在嘴边的,动辄以及你这个是在描字,你这个是在画字。你这个书写速度,早就给皇帝吹头了,诸如此类的言论。

如果描字不可取,那你描一幅黄庭竖的《诸上座》来看一下,你画一幅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来看一下!不要站著说话不腰痛。

关于书写速度的快与慢

我个人认为,书写速度的快与慢是要有所区别的。

快!

我认为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会写得比较快

  1. 展现真实自我的创作!这些创作为了体现自我我的个性,书写时可能会快一些,或者说是应该快一些。才能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

  2. 临帖时的快速度临写。这分两种,一种是对这个字帖已经十分熟悉,书写时的速度自然会快一些。第二种是意临,不再追求形似,更多的是追求神似,这种临写也需要一定的速度。

  3. 作秀。现在很多人为证明自己是高手,是书法大家。特别是在众人面前,写字时一味的糊涂乱抹,毫无技法可言。以今人的「草圣」为甚!

慢!

  1. 临帖时的慢。这种慢也分两种,一种是对字帖不熟悉,不得以,只能慢慢来。第二种是「有所求」,讲究的是精益求精,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这也是不能快的。

  2. 创作时的慢。创作一件较为重要的作品,不得不小心益益,速度也因此而降下来。当然,慢,不一定就能创作出好作品。

性格的快与慢

还有一些人,他们是性格使然!无论平时临帖还是创作,都是一味的快或一味的慢。做其它什么事也都一样,不是急匆匆,就是慢条斯理。这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决定的。

结语

不论你是写字也好,还是描字,画字,刷字,勒字等等怎样都行,关键得是你创作出来作品是美的,是符合书法之美的,那才是好的,才是真正的好!

有句谚语请各位书友记住: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所以,别人的评论只能是做为参考,自己认为可取,则取之,认为不可取,则弃之!

最后再说一句:做好自己的事,让子弹再飞一会!

关于《米芾说的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是字体不同还是写字的用笔速度不同?》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里留,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如果我的「悟空问答」的您有所启迪,请为我「点赞」!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古今书法!


谢谢邀请。 永字八法之勒,解释不是什么快慢问题,这个『勒』是一个形象字,比喻这个笔划如同勒马之意思。其气势动作写出来象骑马者勒马一样。这样理解。至于米氏之勒、排、描等等是他的个人对书法艺术的讲解形容而已。对后来者有多少用途,可能只有:天知道了。对于初学、热爱艺术之人来说,建议不要把大好的时间浪费在前人这些不明不白的理论里去。如果这样去学习艺术、从事艺术,你可能永远没有一个头了。哈哈。还是接受我的方法:训练好手性、眼睛、思考。古人的东西不是不要学习研究,而是没有必要这样复杂化进行中国传统艺术。


米芾的字,分析考究之纷纷扬扬,个人看法,结合我临米芾书,几年没有入味,其形有点样子,而细细回味掂量,相似的境遇,临赵孟𫖯字,似乎好入,其形相近,他两个的书法都源自魏晋风度,且力挺魏晋二王,视其他为不入格,特别是米芾,口气不小,只因恪守不渝之魏晋为上,因而感觉米芾性情挺酷,赵孟𫖯挺乖,一个狂放,一个慢条斯理。

如此也成就了特色的米芾体,个性斐然,独树一帜,米芾后期创新形貌,四面出锋,笔落诡秘,称自己独一笔为狂刷,光怪陆离,然又巧妙绝伦。为何?

其一基础厉害,古人读书多底蕴,诗意的生活具性情,玩古物而尚性陶冶,见识广而远大,其二书翰勤苦,用心良苦,秉赋聪颖。其三,用笔瞬间力量翻转,又腾空俯仰,左右上下,笔笔无一雷同,笔法字法,通观为疾速驰毫,然独有捺笔出现率高,有反捺笔,正捺笔相应相迎不道之远,字体有时一如象人后仰状,起笔露藏兼有,总之出锋驭驾自如。

草书中规不狂,行书中矩放肆,故善者而从容者为行书也。

体会,书写的过程,才会颖悟。

谢谢


写字的速度和怎样用笔没多大关系,写字的速度只和写字的熟练程度有关系。每个人有自己用笔的习惯。比如,如果习惯侧锋用笔一样可以写快,而中锋用笔却写不快。所以写字快慢和用笔没关系!我们提倡中锋用笔是因为这种用笔方法虽然难度较大,但它笔画变化多,能充分表达书法的各种艺术形式,并且写出的线条圆润厚实。中锋用笔也可以更好地培养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对做人的理解!例如描字,就是写字不熟练,和字体、用笔速度没关系。养成了不管写什么字都是描的习惯!坏习惯要改,不然就会毁了自己,切记!!!最后发几张图片,仅供大家评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米老颠很有意思,说人家勒字、排字、描字丶画字,末了说自己刷字,但是又没具体说何为勒排描画刷,于是给后人带来很多疑惑。

每个人理解不同,解释也就不一样,沈尹默的说法也算一种说法吧。他说,所谓勒排描画刷,都是就各人短处而言。

他说,用涩笔写就是勒字,用快笔写就是刷字,用笔重按著写就是画字,用笔轻提著写就是描字,这是就用笔而言的。

写字的人都知道,用笔要将涩、快丶重、轻配合著用,不然就是毛病。

沈先生认为,米芾的话,是针对各人偏向讲的,不应该理解为写字不应该端详排比,不应当有勒丶画、描丶刷。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米芾说的勒字、排字、描字、刷字、画字是字体的不同还是写字速度不同?有这么多种书写的技法在使用,写字的速度当然不同。这与字体应没多大关系。米芾生平多以行书见长,以上提及诸法,特别其刷笔法运用起来变化多端,其中速度很发挥作用,速度造就抑扬顿挫,也造就笔势形态,并且产生不同的力量感,米芾对用笔及速度都把控得很好,其书写的精神状态也有别于常人,以我笔写我心,不愧一代怪才。其实,米蒂书写方法虽很多变,其"纲引"者却如苏东坡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米芾正是如此这般在书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