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海禁遏止不了走私贸易,更衍生不少副作用。

一八七七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结束多次中国地质地理考察,著了《中国》一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后来法国汉学家沙畹接受并发展李希霍芬观点,指出「丝路有海、陆两道」。概念一出令后来不少学术界人士研究及探讨「海上丝路」,包括我们熟悉的国学大师饶宗颐。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网上图片)

朱元璋建立明朝,推行「海禁」,禁止合法海上对外贸易。然而,对海外贸易需求并未有戛然而止,民间兴起走私。万历年间学者沈德符《野获篇·海上市舶司》载,「在沿海则台、温、福、兴、泉、漳、潮……人熟勾引,百人为舟,方舟为党。冒给般由,开洋谢利,一遇负贩之舶,弱肉强食,杀戮剽掠以为常。」特别在明中叶后,朝廷朝贡贸易衰落,当时几乎仅存海外走私贸易愈发繁荣,据《明史》载,福建到吕宋「商贩数万人」,足见走私规模。

明代为何在海禁下,民间为何不惜一切,令海外走私贸易「猖獗」?可先从宋元海上「丝路」发展来看,使海上贸易成为发展趋势。从世界史来看,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时,西方奥斯曼帝国扼守著「陆上丝路」要道,严重阻碍传统东西方贸易,及后催生欧洲地理大发现,海上丝路通道成为东西方贸易重要咽喉。另一方面,宋元时异常繁荣的「海上丝路」,也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当到了明朝时,遇上悄然巨变,实施了「海禁」,即使如此,却迫使宋元以来异常繁荣的「海上丝路」上的国际贸易,由明转为暗,转化为走私贸易。

1985年《人民画报》刊载南宋时期「海上丝路」示意图 (网上图片)

在昔日的两宋时期,朝廷重视商业程度不亚于今天。《宋史·食货志》载:「天圣以来,国用浸广,有请算缗钱以助经费者。仁宗曰:『货泉之利,欲流天下通有无,何可算也?』」加上当时船舶制造业为世界翘楚,使得海上贸易繁荣如虎添翼。

两宋时期,更有制瓷、造纸、丝织、印刷及金银玉器等行业高度发展,为两宋的海上贸易提供足够输出商品,也迫切需要流向海外市场。产品高度发展背后,也令国家结构转变。据《宋会要辑稿》载,高宗赵构曾指:「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所以,我们将南宋视作为繁荣商业社会,也不为过。

《清明上河图》局部,可见宋代繁荣 (网上图片)

待到元朝建立,趋势非但没有被扼制,更获得进一步发展。元朝还在南海设立「霸权」,控制海外贸易获取暴利。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非可能短时间内能够扼制步伐。此外,在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时出现一大批世代从事海外贸易的海商团体,拥有广泛基础下,团体到了明初实行「海禁」时,都一再试图去突破禁令,从事走私。

据《明太宗实录》载,由洪武至永乐年间,大量违禁下海的闽广海商,「或避罪遣,或苦饥寒,流落诸番与之杂处」,明初官军「既不能怜情招抚」,反而「更加迫害」,使得不少中国商人在海外建立据点。

当时,不少沿海民众将走私看做是正大光明的事,走私海商在官府看来是犯人,在民间却被视为英雄。如明官王文禄《百陵学山》载,在漳州:「至一村,约有万家,寇回家,皆云:『作客回』,邻居皆来相贺,又聚数千。」民间观念上变化,赋予走私贸易道德合法性,参与人士行为得到社会舆论支持。

《天妃经》中的《郑和航海图》(网上图片)

事实上,明初时期朱元璋发出「禁海令」,却大力推广朝廷朝贡制度,当中也包含海外贸易的属性,并设有市舶司掌管:当外国使团来华「朝贡」,一般有大批商团随行,除贡品还带有其他货物。贡品进贡朝廷后,剩余就会先由官府选购,剩余才能在朝廷控制下「互市」。

其实流入到「互市」的商品,在质量极贫乏,被官府大批选购的大宗商品,在获取暴利高价卖给商人后,再经由商人转卖民间,价格已超出普罗购买力。当中可见巨大利润空间,也成为民间海外走私贸易滋长温床。也许正是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才令隆庆帝宣布废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