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希望自己能成为主流甚至「正统」。在儒家保守主义者的心目中,孔子,而不是马克思或毛泽东,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的思想理论旗帜。

   但是,儒家保守主义忽视了一个事实,当代中国已处于由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体系所主宰的「世界」之中,而非处于「天朝上国」所主宰的「天下」。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应对如狼似虎的西方文明的挑战的。随著文明攻守之势的消长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变化有其必然性。近代以来,传统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早就分崩离析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个乡土中国和宗法社会解体的时代,在一个西方文明仍对中国保持高压态势的时代,儒家仍想成为主流,岂非泥古不化?

   儒家保守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多次「批孔」运动不依不饶,而没有看到,这种批判是出于革命和推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需要,也是为了消解以中华传统文化正统继承者自居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合法性。

   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共产党秉持一种「负阴而抱阳」的思维,尽量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积极利用传统文化。事实上,与儒家保守主义相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利用显得更为全面和丰富。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古为今用」,强调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包括儒家,而且包括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这就使传统文化中很多被儒家忽视的因素在当代得到了「激活」。

   儒家保守主义对来自西方的理论保持高度警惕,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一锅煮」,认为它们应该对中国日益严重的西化倾向负责。但把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混为一谈,也是不恰当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立足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的文明作用,但认为这种文明仍然是一种「野蛮」,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主义的人类文明还有待实现,这为马克思主义与非西方文明中的某些因素相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那些受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既要学习西方又要反抗西方的非西方世界,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因此,儒家保守主义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说成是西方或苏俄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恩创立的西欧马克思主义、列宁斯大林创立的苏俄马克思主义在立场、观点、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差异。在中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创立统一战线学说,形成了极具原创性的中国革命理论。在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利用资本主义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创造的、在中国的大地上孕育出来的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保守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后者希望儒家思想回归主导或正统地位,而前者认为,儒家思想只能成为当代中国指导思想中的一个构成性因素,儒家思想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相融合。而且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都值得吸收和借鉴。

  

   教条化马克思主义

   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有一段历史。早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初,就有知识分子把西欧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抽象原则生搬硬套到中国社会上来。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的某些领导人根据西欧和苏俄的经验,坚持工人阶级主导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斗争策略。20世纪30年代,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顶峰,以王明为代表的留苏派,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标榜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而讽刺毛泽东代表的路线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建立后,党内也有人一直怀疑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持消极态度。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一遇到点挫折,就有人企图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去。

   在当代中国,教条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态度。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把中国目前发展市场经济和利用资本主义看作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看到当代中国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限制、改造和引导,没有看到我们所搞的市场经济是区别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重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存在的意义,有夸大其辞、无限上纲之嫌。它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主张搞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没有看到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需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发展和壮大自己,也没有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和利用资本主义,也许是一种「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种妥协是绝对必要的。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既要发展和利用,又要限制、改造和引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如果说左翼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问题上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是一种「过头」,那么右翼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则犯了放任自流的错误,是一种「不及」。右翼等待「将来的革命」,希望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产生真正的无产阶级,主张放手,这意味著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已在中国实行了6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把已经到手的成果拱手让人,一味纵容市场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做大,而对其灾难性后果缺乏起码的警惕和防范。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极右」观点,很容易和自由主义的右翼同流合污。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有分歧。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理论范式套用到中国,用「封建专制」四字就把中国传统一网打尽,严重忽视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丰富性,特别是其中存在的「精华」,一味批判和否定,实际上与自由主义一样,犯了自我贬低的简单化的错误。

   教条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看家本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词句非常熟悉。引经据典、上纲上线,高高在上,用几条语录裁判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是其一大特长。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忽视外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整天重复一些抽象原则,是其一贯做法。这种马克思主义,很容易蜕化成本本主义或「书斋中的马克思主义」。

   通过上述辨析不难发现,自由主义、儒家保守主义与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尽管有各自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关怀,但它们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偏颇,对中国很多重大问题缺乏深刻的洞见。它们对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缺乏一种全面、辩证的态度,对很多现实问题的认识停留在人云亦云、照搬书本或一厢情愿的状态。如果让这些思潮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绝非中国之福,而是中国之祸。

  

   来源:《社会观察》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