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会芳 实习生 杨璐 张豆豆 记者 王方方 图

有些孕妇生完宝宝后,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睡觉时汗水能浸湿枕头和床单。

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二病区主任医师王应安和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边红恩。

王应安说,怀孕后体内血容量增加,孩子出生后,产妇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血容量,这些血容量将会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人体就会启动调节机制,将多余的水分排到体外,表现为尿液和汗液增多。

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属于生理性盗汗,大多数宝妈都属于这一种,无需担心,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即可。

如果盗汗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盗汗,这种情况应及时治疗,原因可能是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造成产妇身体素质下降。

针对生理性盗汗,王应安提出以下建议:

1.保持环境适宜。将室温保持在26℃~28℃,常开窗通风换气。

2.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必要时还应补钙,以免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保持身体清洁。尽量每晚淋浴,勤换衣物。

4.适度运动。适当下床活动,做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避免或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促进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5.保持好心情。调适心情,顺利度过产后适应期。

受旧风俗的影响,很多产妇坐月子期间室内不通风,穿着过厚,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在炎热的夏季还可能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不妨试试这些止汗药膳

边红恩说,产后多汗的原因可分为阴虚和气虚。若白天汗多,怕风怕冷,汗出尤甚,自觉头晕、浑身疲乏无力、气短、舌质淡胖等,则属气虚。若入睡后汗多,怕热怕风、自觉发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则属阴虚。

如果是气虚型多汗,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可选用大枣、糯米、山药、扁豆、鸡肉、羊肉、鲫鱼、栗子等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的食物。如果是阴虚型多汗,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辣椒、葱、蒜等。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百合、银耳、丝瓜、莲子、枸杞等滋阴清热、生津养血的食物。边红恩为宝妈推荐了两道止汗药膳,不妨一试。

●银耳大枣汤(适用于阴虚型多汗)

材料:银耳30克,大枣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去蒂,洗净后撕成小块,用小火慢煨至银耳、大枣熟透,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日服用两次。

●泥鳅止汗汤(适用于气虚型多汗)

材料:泥鳅100克,糯稻根350克。

做法:泥鳅宰杀洗净,用食用油煎至金黄色。将清水两碗与糯稻根共煮,待水煮至1碗时,放入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肉同吃。隔日吃1次,7次为一个疗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