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作家网站、女人迷和女性主义粉专,总被战男女等等言论觉得惊吓,身为生理女性,对于母猪教仇女不尊重女性言论真的很不舒服,甚至觉得很生气,加上过往自己家庭的经验,体制借由教育复制思想给下一代,这些人也影响自己的孩子。

 

想在一团迷雾中搞清楚一些事情,不愿含糊敷衍了事,建立自我态度想法,于我,性别议题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课题。即便知道女性主义容易被污名,关心这类议题吃力不讨好,容易被划分阵营贴标签,不过想通一些事情:我不愿意保持没有立场不沾锅的态度,假装自己很理性很中立坐视不管,事实上却享用别人努力争取的权益,这样实在太狡猾太伪善。

 

这没有正确答案,每个人想法不同,也难以改变他人想法,我没打算和谁口水战、散播敌我之分仇恨、也没打算扮演圣母讲道,此文整理个人想法,探讨:母猪教、仇女攻击的点,和反驳这些论述、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女性主义常被攻击的点。文章很长超过五千字,内容口语化,有新想法会再更新纪录。

 

当代的新兴宗教母猪教

母猪教普遍批评,认为女性主义、女性无法管好或没去管他们口中的「母猪」[1],有这些拿父权红利却不负责任者、不需要像男性负担那么多责任者、不符合世俗道德普世价值者、甚至是他们认定不符合他们标准或期待的出格女性,所以女性主义、女性「没权利」批评讨论男性、性别议题,更「不可以」争取权利。

 

于是乎,一群人母猪、自助餐、女权过高那边喊,只要有所谓他们认定的坏女人、被利用或是苦追女方不成的男性、得不到只敢远观或窥视的女神正妹、金钱价值观出入或拜金主义、异国恋CCR、兵役照护相关议题、捡尸性侵偷拍跟踪骚扰、大龄未婚熟女的题材,仿佛激起他们的某个开关,他们就借此发言发泄焦虑、仇恨、怒气和恶意,反驳女性主义观点。

 

许是曾经有不好的过往恋情故事、耿耿于怀无法追求到的人、现实生活中受挫委屈的性别经验、只是听别人的故事云尔、群体压力好玩无聊瞎起哄、甚至无理由就只是想仇女,种种累积酝酿的情绪、思想和氛围,更禁不起检讨自己性别的声音、别人争取权利提出质疑的讨论,于是他们捡群体老鼠屎堵人家嘴、扭曲很正当的事情、阻饶别人争取权益、不许别人讨论抱怨、要求也要一并替男性发声、甚至无限放大宣泄自己的仇恨怒意和焦虑

 

[1] 母猪:母猪教、仇女人士认为吃自助餐的坏女人,但是定义含糊随兴,我在PTT上曾看到人骂大龄未婚女母猪,感觉随便就能扣哪个不顺眼女人母猪帽子,母猪教应该好好统一定义这辞汇「坚定」教义,不然总让人觉得立论薄弱。

 

妳们女权自助餐不配争取平权!

针对群体有害群之马这点,每次看到因为女性群体有女权自助餐所以闭嘴的言论就觉得好笑,因为照此逻辑:男性也有只要权利不负责任,不符合世俗道德规范的男性,也有所谓公猪、沙猪、渣男和坏男人,母猪教和仇女人士是否该管好这些人再来抨击?

 

当指著某个群体的害群之马(或是发言者认为是害群之马者),要求必须约束这些人,没有这些人才能讨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不管男性女性都有好人坏人,任何群体永远都有害群之马,照这样的逻辑是永远无法开始讨论,只是荒谬拿来堵别人嘴的无理说词。

 

良民才能争取权利

其实,此言论背后潜藏的意识:除了提出的诉求外,争取权利者也必须保持良好形象,良民好人才配争取权利,但事实上这非常吊诡反现实,第一,平等权利是与生俱来,本来就该有的东西,没分什么好人坏人穷人富人才配拥有。第二,争取权利、打破或修改体制行为,常给人打上反社会激进的标签和污名。

 

现今异性恋男性本身普遍仍具有特权,什么是特权?就是男性和女性、跨性别者、同志相比仍享有较多的权利。因为性别被性骚扰、性暴力、不能受教育、不能投票、不能外出工作、不能选择配偶、要从父从夫是明显不平等因为性别内化刻板印象认为家务育儿是女性责任(特别是现今多双薪家庭,猪队友巨婴丈夫除了赞美不愿意分摊)、女性特质不能担当大任(蔡英文因为未婚被批评)、担心遇到跟踪色狼、受害者遭到强暴迷思二度舆论伤害、重男轻女的家族不被在乎意见也是不平等。

 

所谓的男女「不平等」,建构在不只是「男性压迫女性」的积极宰制关系上,更多时候是在「男生不需要但是女生必须要」的既得利益角色差异上。但是生理男性所处在的既得利益者的身分,所享受的舒适让他们习以为常,无法察觉或不认为性别不平等事实,当看到女性主义者便恐惧权利被剥夺。

 

但平等权利是与生俱来,本来就该有的东西,今天还需要争取就已经很惨,且拥有平等权利群体有害群之马根本两不冲突,权利应该伴随义务,但不是合理化未给予的平等权的借口,更不该是阻饶别人追求权利的说词。

 

且母猪教口中所谓母猪也付出代价,有所牺牲才能优势男性吃剩的父权红利,这代表普遍情况下,女性群体仍然不平等、较为弱势的一群,况且,有些人根本不想吃这些红利,她要的就只是平等,即便你不愿意,体制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钜,强迫你接受性别带来的好坏。就像即便男性说:我们也不想啊,我们也希望平等,搞得我们像是坏人……」可是体制仍然让他们拥有部分优势和好处,这不是你说不要就不要那么简单好解决,更不是顽强抵抗就可以摆脱,也因此有些人会服膺规则,承担接受性别所带来的好坏。

 

所以,当你觉得有些女人一边享有红利、一边高喊要权利而感到愤恨不平,因此觉得这不公平,女权过高,女人过太爽,男人如此辛苦,看起来有特权,其实世俗给予压力很大,不否认父权对于男性并非尽好处,也束缚约束奴役他们,可是现实中女性因性别受到玻璃天花板、性别暴力、性别歧视、刻板印象、社会价值仍然存在,没有看到遇到不代表一切太平,只能说你很幸运处于平等的位置,不需遭遇这些令人不快委屈的事,可在幽微的角落中仍尚未平等,抒发愤怒和改善问题从来不该混为一谈。

 

能坐下来好好谈,谁想生气激烈上街头?争取权利、打破或修改体制的过程,通常(几乎是)无法大家心平气和好好谈,需要时间让社会民风接受并跟上观念,往往会有暴力抗争、激烈口水战、社会运动、修改或立法令,这样的过程很难保持优雅讨喜的良民姿态,当它成为一个普世价值,后人习惯并视之主流价值观同时,这些所谓争取权利的激进分子才受到褒扬,因此比起良民好形象姿态,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应该要更在乎的是论述。

 

感受到相对剥夺感的人们

女性主义就是群只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女人,可是受压迫的不只妳们,我们男人也很辛苦……大家都一样被压迫,为什么妳们那么自私只想到自己。

 

每每性别议题讨论下常有男性表达男性压迫和焦虑,甚至有直指女性主义者若不将男性福祉放在首位就是双重标准』」,可以理解性别各自有各自的焦虑和困境,可是,女性主义为什么要做到替男性发声才能谈权利?普遍的弱势群体都自顾不暇,还必须照顾较优势群体?自己受到苦难没有任何动作或消极以对,但看到另一勇于争取的群体,便要求如果不帮忙自己群体就扣上污名。

 

更吊诡的是,每次有人说女人遭遇的压迫和不平等种种,就有人说女权过高、女人也要服兵役、拿自己的经验比惨反驳,所以……这样努力钻研比惨有意义吗?根本连问题的边都碰不上。抑或者是说,这些反驳、讨拍、比惨,其实目的不在于想要解决男性困境,而是希望女性噤声,推翻讨论女性议题和困境的声音。平常就算男性有压迫、有困境依然无视摆烂,继续维持父权体制的秩序,但是一旦听到女性议题讨论针砭的声音,这些「男性的难题」正好可以拿来利用:「我们都一样因为性别遭受不公平,所以女性别自以为只有妳们很惨,给我闭嘴!」。

 

女性主义的本意是从女性的经验和立场舒缓、改善女性困境,算是平衡父权社会的思想价值,就是因为男女尚未平等,才促成女性主义的生成。女性主义或其他群体愿意帮忙发声也很好,但这不是男性应该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像女性主义不会要求男性群体一定要帮忙,自己群体的权益受损受压迫,不是应该要自己挺身而出,而不是因为相对剥夺感去攻击一样受压迫的群体。

 

况且,台湾的女性主义者或主张性别平等者,多半会关心男性压迫和同志族群,且多是温柔同理态度,男性渴望有人温柔同理相待,但你们有真的关心女性的困境吗?有真的对性别平等议题实践最起码从自己做起吗?如果你们其实只在乎自己,那谁来关心那些体制下的弱势群体,那又有什么资格谴责女性主义自私,希望有人认真看待男性压迫的问题,也可以有男性主义,可以撰文、办活动、成立社团文创等等,自己替自己发声,而不是老是在大家面对议题认真讨论时,才抱怨不受关心。

 

更不该看到女性有所动作就担心女权高涨、男权受影响、女权法西斯、男权低落,而是勇于表达出自己群体的困境,争取自己有不接受框架的权利,就是担心自己男权受影响,或是自身性别的压力和框架,请思索有条理对策,理性表达自己诉求想法,而非扭曲攻击性的谬论。

 

性别是假议题,人基本的尊重才是真的

讨论是必要的,批评是正常的,也不可能消失,检讨让社会更进步,但污名、标签、谩骂、无意义仇恨就不对了,仇女人士和母猪教这样无的放矢,疯狂宣泄焦虑的结果,就是自己的问题仍未解决,反而因为整天母猪母猪,反而让别人更讨厌觉得你们仇女,更不愿意接近你们。[2]

 

至于扭曲很正当的事情、阻饶别人争取权益、不许别人讨论抱怨,这些真的就是很基本的尊重:尊重别人有讨论、抒发和批评的权利,尊重别人有争取权利的自由,也尊重自己应有的格调,因为这不是两性权利的消长或抗争,是做人该有的基本尊重

 

[2] 就是自己的问题仍未解决,反而因为整天母猪母猪,反而让别人更讨厌觉得你们仇女,更不愿意接近你们:如果女性群体在批踢踢这样公众平台整天公猪公猪的喊,男性群体又会怎么想?至少就我自身经验,身边非女性主义者的女性朋友非常讨厌仇女人士和母猪教,但是,她们也不偏袒或对女性主义有好感。

 

不愿沾惹上性别议题

性别议题对有些人而言并不重要、不想思考那么多、不想戳破表面的平静:只要相亲相爱就好,谈权利、讲义务、归责任伤感情,女性被迫在关系和平等做出抉择,为了家庭和谐,她们接受不平等,所谓的抵抗也无法使对方改变 (例如:不愿分担家务的另一半);其问题复杂涉及了种族、权力和阶级,亲密关系和血缘关系,最难的是涉及私领域,且批评父权仿佛在骂自己的父亲丈夫,从来没有一个优势群体和受压迫群体关系如此亲密,也因此问题盘根错节;其很容易带入自身经验比较,揭开过去伤痛疮疤,或因相对剥夺感激起情绪,更难以理智审视问题

 

现有体制下的受惠者、优势者,对现况十分满意不希望改变;即便未必是现有体制下的受惠者、优势者,有些人认为依循传统价值观,安于现状,不想也不需做任何改变。甚至另一个可能性,对于男性而言,当他们愿意去接触和学习性别议题,无法避免必须面对「不劳而获的特权」和「潜在强暴犯[3] 」这些令人尴尬难堪的命题,多有鞭策、审视甚至仇恨论述,也让男性更拒性别议题为千里之外,不愿去正视实际上的性别真实样貌。且比起女性日常无所不在的性别压迫和恐惧,他们显然要面对的层面不同,但普遍而言群体还是优于女性,少有要去学习论述实践好面对、迎击、解决生活中恶意的强烈动机。

 

女性主义基进派别主张反色情反剥削,有些女性也无法认同其思想,有人利用争议不讨喜论述代表整体,攻讦「所有」女性主义,也因此,女性主义被认为是负面标签,多数女性不愿去理解;荡妇羞辱也会让部分女性害怕被认为是世俗坏女人,因而划清界线正名自己的清白名声;女性表达某些言行引起自身心理不舒服,也很容易被大众认为小题大作,甚至被说是女权法西斯,不允许她拥有和表达反感的权利,更不接受质疑和反抗的声音。这些都是性别议题微妙之处,更是让人不愿意去讨论、理解、面对的理由。

 

[3] 潜在强暴犯:可以参考2018年分尸事件一连串噗浪讨论 https://www.plurk.com/p/mtoih1

 

被污名标签的女性主义

我常看到这样言论:「这才不是女性主义,这只是伪女权的激进思想,真正的女性主义是……。」来驳斥外界攻击有争议或较激进的女性主义论述,内部自肃极力捍卫女性主义的立场,也反映发言者内心期望的乌托邦,然而,我却是笑看这些批评和误解。

 

女性主义不同的流派论述拚高下、分高低、争正统,不同年代产生不同的思维。任何一个主义和思想都有其产生背景,例如:基进女性主义是当时的人思辨极力回应社会的产物,不能因为放在今天不那么恰当贴切,会妨害女性主义给大众观感,就以此抹灭否定他的价值,认为他不是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有千万种论述多元并立,每个女性主义者也各有理念不尽相同,不管是自由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甚至是周芷萱的女性主义,不要因为一种你不喜欢、不认同的论述就为此「定型」,认为女性主义都是这样,武断贬抑或否定其所有的价值。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主义思想是完美无瑕的,没有说服得了任何人的主义思想,选择你喜欢相信的论述,若没有完全让你赞同的论述,你可以自己发展自己的论述,不赞同其他论述是很正常的事,并没有什么才是正确的、正统的女性主义,也没有什么论述和思想才能「代表」女性主义发言,只有你认同和不认同的女性主义/思想。

 

现今我所看到的却是凡扯上性别议题就有骂女权的声音,恶意贴标签污名化、甚至有人身攻击女权主义者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女性主义立场很尴尬、微妙又争议,沾上就惹一身腥,部分女性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被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

 

无法满足现况挑剔一切的女人?

女性主义、女权或许让很多人觉得有敌意,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似乎一再批判男性群体和父权体制、似乎避谈自助餐却仇男仇父权、似乎敏感到矫枉过正,因此要小心翼翼避免踩到他们的地雷。不可否认检讨和批判本身就给人反动叛逆感,也会有激进争议的言论,必定会打破和平的表面。

 

女性主义、女权或许让很多人觉得有敌意,感觉她们很愤怒、很激烈、说话带刺、攻击性、不温柔,同理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高喊要平等、聊到性别刻板印象、甚至什么都没做,就看到一堆恶人攻击女性的外貌身材、嫌她们太聪明、太有主见、不温柔、不结婚,反正不符合我标准 (例如:长相美、身材好、负担家务、柔顺、无怨无悔)都是母猪。

 

长期接触这种恶意满满的言论,好好开导解释讲不听,阐述自己的想法被攻击,而且这些肆意攻击并不理性客观,更多时候是无理的仇恨,到后来,你认为你还能维持温柔、不激烈、不带刺的说话吗?[4] 他能保持温柔那是他修养好,但不能保持也不是他的错,不去责怪给予恶意的人、有缺陷的体制,而是责怪这些因「恶意」和「压迫」变得敏感愤怒的受害者,我真的无法理解这样逻辑。

 

女性主义讨论批评和检讨性别议题,不代表就是在责骂男性群体有多不好、男人有特权罪该万死,而是就生活经验和现况探讨分析女性于大众价值观、体制和现象的相互关系,针砭同时也提出改善可能性,或是借此情感和机会教育,重点从来不是人,而是造成人如此的体制。

 

[4] 长期接触这种恶意满满的言论,好好开导解释讲不听,阐述自己的想法被攻击,而且这些肆意攻击并不理性客观,更多时候是无理的仇恨,到后来,你认为你还能维持温柔、不激烈、不带刺的说话吗?:很多人遇到性别这块就跳针,我举年轻人穷忙的例子,这可能比较深有同感。

 

倘若你出身家境不好有负债,认真读书打工,毕业后认真工作,大环境不好,产业薪水也没以前好,却被人骂不努力所以低薪,什么都没说就背负污名,你好好解释,对方不听反笑你,于是反抗,对方反说你不努力没狼性,所以你穷你失败,长期下来,你能对他保持温柔、不激烈、不愤怒、不带刺的说话吗?

 

男性请勇敢大声拒绝

你没说没表态没动作,不就代表你默认?你甘愿被凹被利用?你甘愿付出她所要求?别人只会觉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母猪教讨厌所谓(他们认为)的母猪,请避开绕过她们愤怒向你伸手要钱的女性,请勇于说不要不想当工具人被坑,就好好跟她说明白而不是憋一口恶气在心中,遇到这样议题就愤恨不平,只会在网路上讨拍、比惨、打口水战。

 

况且他们最爱攻击的女性主义者,从来没有说认同这些母猪教、仇女人士所言占便宜的母猪,何苦树立假想敌?当然,如果这些人依然觉得:「无理仇女、骂女人理所当然:说女人就是母猪骂了心情爽,我没有伴侣都是这些母猪的错,我乱咆啸我快乐。」事实上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顶多谴责远离他们,于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未付诸有效行动,无助现况更让人增加恶感。

 

爱情需要的不只真心

其实,不爱你的人,你的真心和付出没有任何价值,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不会因为天天献殷勤就会喜欢对方,也可能这些付出不是对方想要的,更直接的说,善良和真心本来就是关系中必备的,有了这些才会考虑性格、谈吐、价值观、外貌、职业、家世等等要素。人本喜好至善至美之物,帅哥美女自然人人爱,没有先天外貌的优势,经济能力不会是女性择偶唯一的要件,即便外貌和经济能力较弱,还有内在人格可以培养,例如:良好的修养礼仪都让人感到舒服,或社交能力杰出,善于掌握气氛和感知对方情绪需求,都会让她想要跟你结交、深交甚至进一步发展。

 

请不要再一股脑怪罪女人拜金、喜欢八加九和CCR,人家就只是单纯不喜欢你,也许真的是磁场不合、没有缘分、你的付出在对方眼里是负担、你的行为让对方觉得匪夷所思,或不安全不可靠,既然付出没有回报,就该设立停损点,期待下一个缘分,而非盲目付出生出爱恨情绪,践踏自己的尊严情感。

 

不认同请保持尊重

再次强调,女性主义不是仇男,而是反对因性别造成女性的压迫、框架、特权,鼓励性解放不代表就一定要放荡,而是主张不论性别,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身体自主权。

 

言尽于此,若还是无法接受,真觉得论述刺耳不舒服,满腔怨怼不认同,可以选择不听不问不看。每次在几个女性主义者的粉专总会看到来呛来酸的几个常客(黑粉),既然母猪教和女性主义者无法苟同交流彼此观点,各自粉丝和拥护者各自过各自的,各自相信各自的理论,道不同不相为谋,真的不需要这样讨战,激起嗜血仇恨谩骂,嘴巴上赢了,开心一时,然后呢?现实问题依然无改善无缓解。

 

我所相信的女性主义!

我所相信的女性主义、女权针对的是女性/性别的「普遍」现况和「体制」状况造成的框架、歧视和暴力现象,提出的针砭改善讨论,批评个人行为从来没有意义,因为少数人的行为不能代表全部,制造仇恨更是本末倒置,因为战男女仇恨某个群体真的没有必要的事。

 

我认为因性别不平等所造成的框架、伤害和负面影响,在某个地方被压抑而看似相安无事,却在另一个地方继续存活、累积、蔓延、恶化,终有一日会有反扑,或是以一种扭曲的方式相安无事。

 

对于性别这样议题,对有些人而言是生命重要课题,因其过往的生命经验,或是未来的生命期待等等,作为一个女性,从我的角度和立场无法体会非我群体的处境思想、说出双方都认同的论述、也无助于改变问题,我只能期望往后女性群体因为性别受到的歧视、暴力、痛苦和框架少到不能再少,非任何一方占有优势,让性别平等真正落实,我主张对等平等的关系,但我知道事实上很难,任何关系会自行达成一个平衡,或者维持失衡,但未必是平等,也许这只是理想吧,但只要女性还是不平等,我还是会继续关心这些议题。

 

 

想更了解性别议题推荐这些文章

 

Re: [讨论]宁愿做高富帅的备胎 也不愿接受鲁蛇真心?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24032136.A.5B0.html

 

【男性解放】 受够自助餐了吗?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25538587704014.1073741834.1675612596029950&type=1&l=fcb6f85625

 

「男生不应该伤害女生」其实也有它的危险呢。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64529806.A.0CC.html

 

问题不在「仇女」,在于你想解决甚么问题? - 大人学

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444

 

 [爱情] 仇女?仇男?两性为何变得仇视彼此?()

http://tuanuu.tw/2012-09-06-921/

 

为什么男人不是父权体制下的受迫者? /布朗

https://radfemtw.wordpress.com/2017/01/14/%E7%82%BA%E4%BB%80%E9%BA%BC%E7%94%B7%E4%BA%BA%E4%B8%8D%E6%98%AF%E7%88%B6%E6%AC%8A%E9%AB%94%E5%88%B6%E4%B8%8B%E7%9A%84%E5%8F%97%E8%BF%AB%E8%80%85%EF%BC%9F%E3%80%80%EF%BC%8F%E5%B8%83%E6%9C%97/

 

谁的父权?谁的红利?

http://queerology.net/2018/06/patriarchy_dividens/

 

 

黄星桦:一个异男的女性主义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24-opinion-huanxinghua-feminism/

 

推荐书籍《不良女性主义的告白》:不论妳是不是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都会捍卫妳应有的权利

https://news.readmoo.com/2017/08/03/bad-feminist/?mdfcec

 

推荐书籍《见树又见林》、《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第二轮班:那些性别革命尚未完成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