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 white  

 

1995年文建会首度提出「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至2010年立法院通过「文创法」,紧接著2012年文建会升格为文化部,台湾无论政府与民间高喊发展文创产业已将近20年,一般大众对文创产业的印象是普遍模糊,2010年作家张大春发表一篇「答大学生-关于狗屁的文化创意产业」,其中更批评文创产业是社会集体幻觉所构成的现象!?除少数从事文创产业研究的专家外,许多局外人,甚至是文创产业的从业人员,或许都对「文创产业」误会大了。


撇开专业理论,以一般的眼光来看文创产业,我试图整理出普罗大众「可能」误会文创产业的9件事:

 

1.文创产业是近代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

 

大错特错!

 

文创产业的 定义在国际间众说纷纭,有称作「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大抵都指的是「高度仰赖文化内涵、创意内涵等内容创作,运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且能在已有商业体系或自行发展出的新商业体系中运作」,如果以这个定义来看,几亿年前当远古人类开始制作器物,且与他人交换物件时,就已经是「文化产业」 的始祖了,怎么会说是近代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呢? 只不过近代许多国家在检讨产业政策时,发现产业活动中,具有高度文化创意内涵或意义的产品,产值比较高,附加价值也大,同时可能也对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比 较有益处,充其量不过是针对早已存在的高附加价值经济活动的一种归纳,顺势将此类经济活动「正名化」,又适逢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国家经济发展企求经济转型 而这个「新归纳出来的产业」正巧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而大家开始一窝蜂的群起效尤。

 

2. 文创产业就是搞艺术的、搞文化的。


不完全是。


文创产业除了定义众说纷纭外,分类也是五花八门,UNESCO曾经提出四个大类(http://www.unesco.org/new/en /culture/themes/creativity/creative-industries/),英国则提出13种类,中国政府目前分为9个大类、 24个中类、80个小类,台湾目前依据文化部公布分为13种类,但无论哪一个分法,文创产业除了核心技术提供者为文化、艺术、或设计创作者外,支援体系尚 包含印刷、数位科技、行销广告、设备制作等相关工作者,遑论商业模式中一定会存在的金融、物流、法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人员,只要是在这类产业中活动的 人,都可以被称作是文创产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因此文创产业可不是只有搞艺术、搞文化的,「文化创意」可是需要各种专业投入才有可能「产业化」,目前普罗大众甚至是文创从业人员所认知的都是狭义的文创产业。

 

3.文创产业发展源自英国?

 

误会一场。

 

1930年代正当美国经济大萧条,小罗斯福总统提出一些期待能振兴经济的政策,其中包含鼓励青年投入文创产业,后来确实促进了经济发展;大约过了半个世纪后,各国开始重视文创产业政策制定,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Tony Blair上任后宣布成立文化、媒体暨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成为国际间以文创产业政策推动国家发展的先驱者,也祭出几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政策;所以,文创产业的说法是源自美国,而英国将之具体发展为 国家发展主轴,最主要还是因为不同的政治环境造就的发展结果,由此可知,其他国家也应该依据不同的政治环境发展出自己的模式。


4.文创产业是明日之星,投入文创产业就对了!

 

是在开玩笑吧。


看完前面3误解的说明,至少能获得小结:「文创产业不是新兴产业,是归纳出来的结果;主要指的是高度仰赖文化内涵、创意内涵等内容创作,运用各种形式表现出 来,且能在已有商业体系或自行发展出的新商业体系中运作」,所以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行业,或对什么产业有兴趣,只要你能导入文化内涵或创意内涵,表现在有 形或无形产品上,并且能在商业体系中运作,就是文创产业,根本不存在「投入」文创产业的说法。举例来说: 你现在开了一个便当店,如果你能整理一下便当对台湾文化的影响,然后体现在便当内容的设计、便当外盒的视觉设计、店面的设计、外送服务的创意型态上,甚至 开一个便当博物馆,你也可以算是文创产业,还可以申请政府文创补助费用呢。


5.投入文创产业需要念相关科系? 或者至少要有艺术天份?

 

岂止是误解?


近几年国内一窝蜂成立了许多打著文创名号的「相关系所」,主要是在传授国内外的各种理论学说、个案研究,与社会现象等,对于有意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者 是相当好的敲门砖,但对于实际从事文创产业的益处是因人而异。如同前面误解3说明的产业现状,从事文创产业相关工作,除了核心技术提供者外,支援体系与提 供工商服务的专业人士当然也算是文创产业中的一环,这些从业人员会受过不同的专业训练,只是其服务的对象是文化艺术设计相关的有/无形产品,至于有没有兴 趣或天分?则非必要性。


6.各种艺术美学问题问他们就对了。

 

简直荒谬。

 

依据文化部将文创产业分为13种类型,以及误解2+5的说明,就会知道这个观念有多么荒谬。文创产业有各种层面、各种功能的从业人员,但并非每一个都是核心 技术提供人员,也就是原始内容创作者,而13种类型也横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设计工艺等领域,随便认为一个从事剧场舞台设计师,应该要会演戏,或至少会 一点茶艺,就像是期待一个护士会帮外科医生开刀一样的荒谬,更何况如果是一个在某文创品牌担任过业务销售的人,期待他应该要懂一些包装设计,根本就是天方 夜谭! (当然还是有可能,但这是个别差异,不能总体而论)

 

7.文创产业缺人才?

 

有没有搞错?

 

文创产业缺人才的现象与其他产业一样是台湾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这不单只是文创产业的问题,也不是国内大专院校科系所设置的问题,而是基础问题。首先,文创 产业背负著前面提及的种种误解,而被赋予「高深莫测」的产业救命仙丹角色,也认为其从业人员似乎要具备某种艺术设计背景,或者至少达到美学达人的境界? 因此有一种「门槛偏高」的误解,另外就是这些喊出缺人才的台湾文创产业业者(狭义版),是否有提出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 对比近几年来中国动辄2-3倍薪资高调挖台湾的艺术创意设计人才,以及台湾薪资成长大幅退步的现象,都是人才流失的重大原因,这并非是文创产业的现象,而 是所有台湾产业,只要不正视人力市场的问题,都会面临到的问题,不要把矛头指向人才培育单位或者文创人才本身,因为我们也是糊一口饭吃,想过比较像人的生 活而已。

 

8.文创产业都是搞一些艺术、美学的,我们只要生活过得去就好了,跟我们无关吧!

 

不争气,所以无关。

 

同上,文创产业背负著前面提及的种种误解,加以窄化定义的文创业者缺乏通路开发、量产技术突破或跨产业合作的机会,国内市场规模成长有限,发展国外市场又资 源有限,多数设了各种门槛拒人于千里之外,如价格过高、品牌讯息高深难以传递、通路有限不容易买到,且产生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现象,知名制作人王伟忠先生在参加2011天下经济论坛时曾表示: 台湾文创产业是单打独斗,缺乏大环境的基础建设,导 致虽然文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却与普罗大众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长久下来就形成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恶性循环,在市场上也容易「快速殒落」,一般人当然 觉得印象不深。但其实文创产业13种类型中有许多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我们每天只要吃喝,就有可能会购买相关产品而不自知,稍微重视生活的 人,居家装饰、园艺造景等也会使用到相关服务,遑论喜好科技产品的现代低头族,每天低头看得许多数位内容产品,也是文创产业的一环,会造成这种与我们一般 生活无关的观点,总之,就是不争气。

 

9.支持文创产业就是支持艺术文化工作者?

 

猪不肥,肥到狗。(台湾谚语)

 

顺应世界潮流,台湾现在上上下下全体打著支持文创产业的旗帜,开设相关学系、研究院、提出各种补助方案、辅导与优惠政策,但为什么艺术文化业者经营困难、人才招募不易仍屡见不鲜? 我们这边不谈政策问题。文创产业如果继续往结构性成熟模式发展,也就是落实「产业化」, 则长期以来一定会有助于改善核心技术提供者,也就是艺术文化工作者的生存环境,因为产业带来健康的金流,而会有更多资金可以支持前端并非直接贡献给产值的 原创者,但如果仅在表面上释出利多方案,而利多方案多半也是既得利益者利益瓜分的结果,则资源在很快就会被稀释掉,无法嘉惠在前端的原创者,长期下来只会 造成一种泡沫化现象,好像蓬勃发展的假象反而导致崩解的更快。

 

文创产业并非万灵丹,只是集众人智慧所归纳出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其中一种,适逢全球经济大衰退、经济体系崩解,各国无不急于找出一个解答,而文创产业是其 中之一。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是,为何全世界会兴起这样一股风潮,开始专注在高度仰赖文化内容、创意内容的内容创造上,是不是对工业时代、量产式的资本主 义、与过度科技化的一种反思? 让我们开始怀念那个街头巷尾皆工艺设计,处处是生活美学的那个年代? 所以我们开始关注能够汲引出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涵,喜欢听故事,喜欢出乎意料非大量制造强行喂食消费者的限量创新,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幸福力」与「人与人之 间的情感交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应该关注的不是发展文创产业,并非续用现有方式销售有/无形产品,而应该专注于改变现有商业模式,引领一个新的消费方式,重视消费过 程带给消费者的其他附加价值,并重塑一个比较平衡的新经济体系,才是当务之急。

 

但在说这些大话之前,我们可以用具体行动支持那些真正守护内容价值的工作者,无论他们被归属于文创或非文创,我们购买,因为可以改变世界

 

 

※以上言论为笔者从事文创产业工作多年后转至其他产业发展的心得感想,仅代表个人言论,有任何见解偏激或者或您不认同之处,深感抱歉,只想为文创工作者说点话。

PHOTO provided by: http://disney.wikia.com/wiki/Snow_White_%28character%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