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珠海航展上的歼-10B+TVC所展现出来的眼镜蛇,落叶飘,J-Turn等过失机动的飞行表演红爆一时,于是不由得想起在之前的巴黎航展上,F-35A战机也同样做出了「落叶飘」这类号称是矢量喷管战机专属的过失机动,完整版飞行表演视频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485397?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aV1rWz4MbVtpWGpeIl4iinfocts=1541681611284

为什么一款同样是单发而没有搭载矢量喷管,而且特别是曾经还是以机动性与近距格斗能力而饱受诟病的「肥电」,也能做出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的搭载了矢量喷管的歼-10B才能做出的种种过失机动表演?


这问题回答错了还好,回答对了,这不是扫了知乎军版这几天的兴嘛,而且巴黎的时候那架F35还被锁了7g的为了避免被扣上野鸡的帽子,我建议各位先别答这类题了,,,

然后大白话,过失速机动是一种控制面失速(当然你要看,比如J20大小俩翅膀失速迎角不一样)后照样能控制飞机溜啊溜的能力,而什么那个眼镜蛇这个落叶飘,是某些杂耍动作。能做这些动作,不代表你就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只能算是一种检验是否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测试之一,因为可能做了动作你高度掉了或者速度掉了或者干脆就是只能做个动作后面跟靶子一样。但是同样的,能做这些动作,如果还能继续操控或者维持飞行状态,或者你还能通过某些高级方法保持比如指向能力,诶那你就【可能】有过失速机动能力了。比如这次J10 TVC就说明带了TVC后J10具有了过失速能力。还有网传的所谓没有TVC不能J Turn的

不yang上传?

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让飞机在没有矢推的情况下拥有过失速机动能力叻......那你就需要看J20的论文了,看看为啥这玩意明明屁股不会扭,诶还能玩一定程度的过失速机动,讲复杂点说啥放宽RSS,说啥深失速走廊啥的.....就没啥意义了

而事实上这次J10 TVC根本不是靠过失速机动吹,因为TVC提供的东西远不是过失速机动这一项,他还包括在高速状态下配平啊,减少机动时因为气动面变化导致在雷达上闪烁啊等等一大堆,换句话说,你拿过失速机动来吹TVC......就属于脑壳疼了

所以也不去解释F35了.......你们看上面就好


各位大佬说的很清楚了,TVC并不是过失速机动的必要条件。

如何评价F/A-18E/F的空优性能??

www.zhihu.com图标

没有TVC的超级虫狗斗吊打有TVC的苏30MKM,可见一斑。

唯一可惜的就是各位大佬没有针对F35这个机型本身发表很具体的意见。

其实这事快10年前在几个老牌军坛就有很多的分析了。

《F-35A飞行性能探析》原稿-空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lt.cjdby.net

注意这是2009年的文章。可惜已经访问不了,还好有其他来源,在此摘抄一段。

在攻角达到α2之前,Cy线性增加。理论最大值为Cymax。α2通常出现在35度~45度之间。熟悉飞机性能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绝大多数三代机的攻角限制(α1)都小于这个数。这是因为早在机翼上表面发生气流分离之前,飞机的高攻角稳定性和可控性已经很成问题,尤其是对於单垂尾战机,航向稳定性因安定面被机身遮挡而受到很大削弱。实际上,即使是双垂尾战机,如果不使用明显外倾的双垂尾避开机翼和机身的阻挡,并且飞控系统跟不上的话,情况也不会有明显改观(如MIG-29A,攻角限制26度)。因此,最大可用升力系数Cymax』小于Cymax。

但对于高攻角性能出色的机种,如F/A-18而言,在攻角35度还可机动飞行,在45度还可操纵,在55度才会出现漂移(Drift)。其飞控设定的攻角限制(α1)在45度以上(新的F/A-18E/F在50度以上。F-22超过60度)。其α1已经大于α2,达到了α3(如图5所示)。因而Cymax』等于Cymax。这就是高攻角性能出色的机种能用到理论最大升力系数的原因。故现在的问题是:F-35的高攻角性能究竟如何?

F-35明显外倾的双垂尾很有为高攻角机动优化的味道;平尾尾缘向后伸出不小的尺寸,利用发动机的引射效果可以改善操纵效率;和F-22类似的菱形机头截面进一步提高了高攻角稳定性;宽阔的前机身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也能贡献不少升力。而决定高攻角性能的另一关键——飞控,因为有了编写F-22控制率的殷实家底,洛.马理应不会让人失望。早在X-35试飞阶段,笔者曾根据这些有限的特征猜测F-35将会是一种高攻角性能极佳的战机。从2006年底,F-35通过数十架次的试飞,基本证实了笔者的推断。

F-35首席试飞员(同时也是唯一同时飞过F-22和F-35的人)Jon Beesley在报告中多次指出,对于未来的F-35飞行员而言,「高攻角特性将会令他们吃惊。」由于飞控将攻角上限放宽到了55度,在高攻角测试飞行中,F-35AA-1表现的和F-22非常类似,能完成后者的大多数过失速机动,只是因为没有推力矢量(TVC)的帮助而没有F-22那么灵敏。另外不出所料,为F-35和F-22编写控制率的是同一班人马,使得F-35的操纵特性十分接近F-22。在Jon Beesley眼中,「这就是一架小F-22」。总的来说,F-35A有很大的可控攻角,而飞控的限制也较为宽松,攻角上限很高,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无顾虑操作。就此估计F-35A可以用到其理论最大升力系数应不为过,按1.83计算(可能略有低估)。

所以肥电拥有出色的过失速机动能力这件事只能说,很正常


总结 @秋元明 大佬的回答。

1.能做眼镜蛇机动、J-turn,落叶飘不代表具备过失速机动能力。

2.TVC最适合的领域在于超音速飞行的机动。

F-35没打算超巡,不用TVC无可厚非,用了也难说有什么明显的提升。而F-35的气动亦是十分优秀的,不要人云亦云。


晨枫:歼-10「超机动」的意义究竟何在??

www.guancha.cn图标

这篇评论里,晨枫大致讲了一下过失速机动的原理,不过晨风比较喜欢黑F35,其他的内容还是蛮不错的


过失,大迎角不需要超机动。眼镜蛇出现时有矢量这个东西吗?

有超机动做动作更轻松,但是基于超机动开发的,没有矢量就不能做的动作我还真没见过,孤陋寡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