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和黄科研基金▪心血管专项总结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王昌恩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蔡迺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浙江省中医院毛威教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军教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田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嵬教授及上海和黄药业胡耀钧总监等专家学者及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就半年来心血管专项的工作及资助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开展了深入交流及讨论。

与会专家合影

大会主席陈可冀院士致辞表示:

麝香保心丸在宋朝古方苏合香丸的基础上,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经组方及剂型改良后发展而来。近年来,上海和黄药业开展了麝香保心丸相关的多项药效学、毒理学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麝香保心丸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基于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麝香保心丸多次获得科技奖励,今年初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指出: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作用日渐凸显,中西医结合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部分中青年医生对于科研灵感如何转化为科研方案、如何申请科研基金等问题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阻碍了其临床科研能力及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更好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和黄科研基金▪心血管专项应运而生。基金启动以来获得了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及支持,期待今后能助力更多临床医生走上科研之路。

上海和黄药业胡耀钧总监对参与总结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他表示,30余年来,麝香保心丸走出了一条创新研发之路,有艰辛亦有收获。无论是即将公布结果的大型临床循证研究,还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誉的取得既是认可也是鞭策,未来和黄药业也将继续与基础、临床专家学者紧密协作,继续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项目概况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上海和黄药业共同成立和黄科研基金,共同致力于为广大拥有科研需求的中青年医师提供学术平台和研究基金。截至2018年,和黄科研基金共立项92项。

2018年10月16日,和黄科研基金▪心血管专项正式启动。作为和黄科研基金下设项目之一,心血管专项旨在充分发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学术优势和上海和黄药业的资金优势,支持有关中成药药物机理、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增强中医药学术含量,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科技现代化的发展。

自2018年10月启动后,心血管专项在多个城市开展了心血管专项的项目介绍活动。至2018年11月底方案申请截止,共收到来自全国12个省份中青年医师提交的42份研究方案标书,其中临床研究方向30份,基础研究方向12份。经方案初评、1对1电话沟通及15位评审专家盲审,最终确定第一批获资助研究共16项。

与会专家为获资助医生颁发证书

研究方案分享

本次会议上,获得资助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文钦医生针对其研究方案《麝香保心丸对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诱发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蔡文钦医生指出,冠心病患者经标准二级预防治疗后仍易出现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而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目前,中成药治疗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研究少见,未检索到中成药治疗CPET诊断的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壁炎症及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基于此,研究团队计划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探索麝香保心丸对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将为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提供思路。

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贾恩志医生就其研究方案《BTBD7_hsa_circ_000563调控血管内皮损伤和炎性反应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进行了介绍,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黄琪医生也分享了《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前后心血管磁共振影像结果分析以及机理研究》的研究方案。

获资助名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