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想人生的路这么长,其实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自己身旁事物去挖掘自己想要学习的题目,不要再脱离学校后就停止学习只肯守住自己最专业的科目,偏偏比我聪明的人很多但却很少人愿意改变,毕业后工作后就走入自己的专业舒适区,在专业里杀进杀出不留活口,骨子里面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人生缺乏热情,这样的生活人生实在可惜。

 

以我自己为例来说,大学里生活荒唐过了三年后再大四这年拼研究所时,因为这篇文章「困境与抉择」的咀嚼才了解到生命不该如此片段,才再勇敢跨出自己以前不敢尝试的事物,并开始阅读相关的人生哲学书籍(例如:托尔斯泰、史怀哲),也开始去探索我喜爱的艺术领域「摄影」,在摄影的过程中所追求的那种心眼相连的感觉迄今我还是乐此不疲。曾经跟一位朋友在聊,他说:很难相信我是机械研究所毕业的。

 

在研究所本来就是只是念方法而不是读死书,而念的这套方法是可以适用于任何领域,前几年因为自己家人患有慢性疾病及不满医生对于慢性患者的态度和处置方式,因此下定决心自己学好营养与医学领域的东西,到了台北医学大学修了一些基本科目学分,开始了另外一个领域的学习。接触了之后发现,人生的道路真的不该如此狭隘,而且真的没有学不会的事情,虽然一开始在念一些看不懂的原文期刊或论文很吃力,但是硬著头皮看下去还是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到现在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行过,我要想要说的是只要是自己值得学习的事物就应该试的去触碰,不要把时间时浪费在打game、社群网站上闲逛或跟乡民一般见识,除了要运用自己优势外更要去发掘另外的生命丰采。最近,我正和一位清大生命科学博士(不是清大彭教授)要研议发起一个营养及医学的读书会如果把喜欢做的事情当作是一种应该,培养出来的生命绝对不会这么的单一无趣。

 

延伸阅读文章:

清大彭明辉部落格-专精一行,旁通数行

清大彭明辉部落格-「活在当下」?还是「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清大彭明辉部落格-意义是活的,它会随著年龄而改变

清大彭明辉部落格-困境与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