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笔者撰写。2011/08/06发表在NOWnews今日新闻网的论坛。)

近日首批陆生来台陆续放榜和报到。原先预定招收2141名陆生到各大学和硕士、博士班,各校放榜后却只录取了1263人,录取名额仅占招生名额约59%。又因为部分陆生放弃录取资格,最终只有975名陆生将来台就读。

换句话说,陆生中有288名,相当于约22.8%的放弃了录取资格。此外,陆生的报到率出现学士班和硕、博士班不同调的情况。学士班录取1015名,其中742名报到,约占73%。硕、博士班共录取248名,其中233名报到,约占94%。硕、博士班的报到率远显然远高于学士班。统计以上的数据,今年陆生联招的实际报到人数仅占预定招生人数的45.5%,达成率远不如预期。

教育部解释这次招收陆生达成率不佳的原因是宣传不足、「三限六不」限制太多、各校筛选严格。教育部考虑明年开放国立大学的学士班也可以招收陆生,并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国立大学硕、博士班陆生招收不足的名额可以流用给学士班招收陆生。

笔者认为除了规划仓促、宣传不足之外,教育部不应该将招生达成率不足归咎于「三限六不」和各校的招生标准过高。教育部真正应该检讨的是,对于招收陆生的原始立意就有问题,导致整个政策从出发点就已走错方向。

教育部和部分招生不足的私立学校将招收陆生视为一条生路,一心希望陆生前往就读这些私立大学,以此招到足够的学生,并且收取学杂费以维持营运。事实上,这种想法也太小看了大陆的家长和学生。由于本年只开放私立大学和离岛公立大学招收学士班陆生,所以淡江、辅仁等较前段的知名私立大学招生情形较好,其他的私立大学招生状况明显不佳。陆生的录取和报到率完全打乱了教育部和招生不足私立大学的如意算盘。

招收陆生来台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增进两岸的交流和理解,并且借由招收优秀陆生来提高台湾的大学素质。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软实力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各国无不致力于招揽优秀人才,人力资源也成为评量国力的重要指标。陆生中若有学业成绩表现优异者,在毕业后甚至应该考虑给予在台的居留权和工作权,以留住优秀人才。

希望教育部谨记此次教训,全盘检讨陆生的招生政策,不要再把招收陆生当成私立大学的起死回生之计,更不要把大陆的家长和学生当成傻瓜了。

新闻出处:NOWnews今日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1/08/06 00:45
新闻引用自:NOWnews今日新闻网 http://www.nownews.com/2011/08/06/142-2733257.htm
-----------------------------------

本部落格相关文章:「研究所招生不佳 公私校各持意见」「100学年度陆生来台招生情况」
2011/10/24更新:本部落格相关文章:「大学退场机制 教育部备而不用」「私校生存 教学品质好是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