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遨游网海,常遇惊奇,也多有生活技艺上的收获,比如:某日搜寻烘焙食谱,逛至Joy Wu的部落格,浏览了米面包【伊丽莎白.大卫的经典餐桌P.354,看到米饭可以揉入面粉做成面包,颇觉新奇,而「无糖无油」这几字更令我心动不已。
 
 
    烘焙是门大学问,更需身体力行才有「出师」的可能。我生性疏懒,做事又喜不按牌理,即便有名厨食谱在侧也是枉然。闲暇偶尔搜寻食谱,也只是用视觉搭配想像力,填补一下口腹之欲的不满足罢了。但这「米面包」,备料及操作流程都极轻简,真心跃跃欲试呀!那揉捏面团的手感,仿佛幼时玩泥巴的软黏趣味呢。或许童年常被制止玩泥巴,老来产生补偿心理吧,时不时就想揉捏面团玩烘焙。
 
 
    从备料到动手做,竟隔了月余。若不是国庆日清晨一场大雨,阻断了「全家散步去吃早餐」的原订计划,恐怕这「米面包」还得在我脑海中继续翻搅数日甚至数月。提起劲仔细阅览制作「米面包」的网页,才发现其中缺了各项材料的数量比例。一边暗地嘲笑自己神经大条漫不经心,一边技痒难耐似多头马车般狂乱操作起来
 
 
      先是乖乖按照网页步骤:(一)用温水溶解酵母(二)把盐放进量杯,加入150ml热水溶化盐,再加入150ml冷水拌匀(酵母水+盐水共300ml)。接著就自由心证胡乱玩耍起来(因为网页没标示面粉与米饭的数量比例)。我先将昨日剩饭两碗,加入过筛高筋面粉600ml、酵母水、盐水凭借幼时见习爸妈做面食的经验与自己往昔偶尔揉捏面团的手感,面粉多次增量,搓揉至软Q轻盈略不沾手(喔,很难不沾手,大概是加了米饭的缘故,面团黏TT,像糯米做的年糕似的),静置两小时仍发酵不完全(不知何故?是天气湿凉;还是酵母粉不足——我只用两中匙;还是高筋用完了又加400ml中筋去搅和?)只好又加16g泡打粉,期待烘烤后有松软的内里。
 
 
    网页上教作的是吐司,家中没有吐司模具,穷则变,不做吐司做面包吧。左手略涂椰子油,右手抓一小球面团,双手夹揉,这回倒是很容易脱手,搓成椭圆形,再用筷子压出条纹(为求面包造型美观,也为烘烤能受热均匀)
 
 
    担心表皮烤太焦,又顾虑内里不够熟,只好盯著烤箱与时钟(烤箱的计时器有时会故障不肯停),寸步不离。后来记录每盘烘烤时间是23015分钟 + 20020分钟 +(翻面)1505分钟,所有面团分两次烤,共得12块拳头大的面包。
 
 
    过程如搭乘云霄飞车,令人揪心不安。成果咧,未免太神奇,外酥脆内松软,家人抢食还嫌量少。接著是趣味问答,我请大家猜猜这面包的材料为何,老公说:「当然有面粉啦,嗯,还有奶油……」我打断他:「不对,无糖无油!」儿子嗫嚅著:「可是我怎么吃起来觉得有甜味?」小女儿说:「好像有甚么香草味。」大女儿说:「有起士!」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面粉里加了米饭啦,还有一小匙盐。」家人都瞠目结舌不敢置信。这,就是逸璞家今年庆祝国庆的行情,我实验出来了神奇「米面包」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