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曾经在围棋领域居于第一位置十多年,最多定式的发明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棋手,没有之一。杨振宁,华人物理学中的第一人,给中国人在科学方面树立了自信。金庸,武侠小说作家之首,填补了大量中国人由于文革带来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文化感的缺失。上个世纪中国积弱,我觉得也只能选出此三人,希望这个世纪国人会更强。


影响范围有限,虽然可能当时民间对其评价不错,但是仍然力量感偏弱了点。杨振宁获得了国际诺贝尔物理奖可华人圈还是不强,因为当时身份美籍可能影响了其整体华人存在感。因为后期屠呦呦,莫言纷纷斩获殊荣,更是对杨振宁的地位一种无形淡化。林清源围棋界可以有造诣颇高,有种围棋下法定义为清源流。但一者围棋二战期间影响范围还不太普及,仅限亚洲版块范围,特别是日韩中及台湾地区。后期之秀聂卫平影响就超出其在华人国际影响。金庸小说家也户晓但仅仅在俗世武林传奇篇领域,在文学中雅俗共赏固然推广更好,但篇幅区域还是狭窄。造成实际情况不能被高层文化所认可,其中王溯文讽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作为最高成就奖而且在华人区域,三个人都感觉哄动华人区的情况偏底了点。如果没有最高的要求那可以有这三人。

从国内到国际华人现在普遍形象提高,这更加要求高度关注。所以推广区域走向世界的人非常重要。

但三人的贡献还是值得每位中国人称赞。在此我也深深的敬佩。有你们更精彩,祖国强大的基石更牢固,华人的世界更丰富多彩。

也许本人认可的角度不同,其他的人对此不同看法,欢迎探讨。也感谢作者有心费力拿此一文,邀请我进行评价,谢啦。


谢邀请!前面已有网友回答了,他们的观点我赞同。这三人的成就各有不同,如金庸属文学范畴。要讲贡献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这些才能代表二十世纪华人最高成就……


谢谢相邀。

用吴清源,杨振宁,金庸三大师来代表二十世纪华人的最高成就,不靠谱。必竟不只是他们有成就,还有更多的科学家有成就,谁都不能代表谁?

吴清源

吴清源本名吴泉,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一个盐商家庭,后随父母投奔外公而迁居北京。其父吴毅系庶出,留学日本习法政,甚爱围棋,常出入方圆社。其母张舒文,清末翰林张元奇之长女,清帝逊位后元奇为徐世昌家臣,曾任奉天省长。民意调查中显示,吴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天皇。

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曾有三任妻子。

1996年至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二十世纪华人的最高成就奖的还有

1,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其后赴德国汉堡大学深造。他后来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开创了微分几何的时代,微分几何的方向因为陈省身而改变。

 2,赵忠尧,出生在浙江省诸暨,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毕业后任东南大学助教。1927年,赵忠尧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赵忠尧是第一个观测到正反物质湮灭的人,也是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3、吴有训,1897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县,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末,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跟康普顿教授从事物理研究。1924年,他与康普顿合著《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射线的波长》一文,1926年吴有训单独发表了《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分布》和《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比率》两篇论文。

4、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2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30年他考取了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生,从师于杰出的女物理学家迈特内.  1942年1月,王淦昌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阅读大量资料、搜集许多国际上有关中微子存在的假说基础上,他通过归纳分析和反复实验,终于获得了中微子存在的证据,写出《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一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上。

5、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49年 与M.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密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 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 1952年 与D.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统计物理中关于相变的杨振宁-李政道定理和李-杨单圆定理。

6、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出生在湖南醴陵汤家坪。1914年进入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汤飞凡被推荐到美国深造,进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1929年春回到上海,就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1943年,他带领的小组制造出我国第一批临床级青霉素。

7、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74年,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

8、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旋即随父母移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随后赴美国加州柏克来大学深造。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Conjecture(卡拉比猜想) andPositive Mass Conjecture(正质量猜想),是丘先生的惊世之作。

9、吴健雄 ,1912年5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 1929年以优异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获保送南京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 1934年 毕 业 于 中 央 大 学 物 理 系 1936年赴美国留学 1940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美国普林斯顿、耶鲁和哈佛等著名高等学府的理学博士学位 1957年完成了「宇称不守恒」实验,为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理论假设做出了有十分明确证据的实验结果。


首先严肃的声明一下:提这个命题就很不靠谱!吴清源者,1936年加入日籍之华人也。考虑到1931年918事变,日本已然入侵中国,此时此刻去国入倭与汉奸何异?更为夸张的是,此人三次改变国籍:中→日→所谓「中华民国(台湾省)」→日,由此可见,被倭人誉为「昭和棋圣」的吴仅是一缺少民族气节的棋痴而已,与三国悍将张飞口中的「三姓家奴」吕布好有一比,代表不了华人!再说回来,围棋可以遣性活脑并不能强国(棋后诸宸入籍卡达后,卡仍孱弱,中仍崛起),就好像很多足球强国实乃政治、军事、经济意义上的侏儒一般!至于美籍杨院士情况大同小义,不必赘言;说到金庸,其武侠小说自成一派华语独步,然论文学造诣,二十世纪胜金者数不胜数:鲁迅、巴金、茅盾、老舍、钱忠书……

总而言之,中华自古地灵人杰英才云集,国人应有十二分的民族自信,大可不必气短_非要拉外籍华人(鲁迅谓之「假洋鬼子」)充数!早年拙作曾有概述:

上下五千年,代代出圣贤。

人物称中华,英豪数黄炎。

造化龙虎地,极乐仁和天。

昂首视寰宇,舍我谁其先?


吴清源代表中国传统古文化,并接受日本现代改良,成为当时围棋第一人,这个我觉得可以接受,代表了华人成就。

杨振宁是二十世纪中叶华人在科技发展中成就的代表,其实应该是钱学森 邓稼先……等一大批人的代表。

最后一个金庸,华人读者最多的小说家,按说也可,无奈此人人品太差,平素待人尖酸刻薄也就罢了,毕竟是私德。在小说中肆意污蔑抗元抗清民族英雄,为自己的奴才祖宗洗白……,如果必须要找个娱乐圈的代表,我认为是李小龙。


不靠谱,仅此三人,也就三个领域,围棋,物理,武侠小说而已,怎能代表20世纪华人最高成就?就此三人讲,最为显赫的当然是杨振宁,因为他是世界顶级的,不管喷子们如何喷他,毕竟成就是全世界公认的,吴清源成就虽大,但不是世界顶级,当时日本很多相当水平的大师,至于金庸,仅仅武侠小说而已,就不恭维了。


毫无疑问,不靠谱。三人代表的领域有限,只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还不能够代表整个华人。

20世纪,百花争鸣,思想也是空前开放,初期爆发出的一系列伟人皆可称之为伟大。伟大的时代,一个围棋,一个物理理论科学,一个武侠小说又怎么能够代表呢?差远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