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方兴未艾,自动驾驶初创企业、车企巨头纷纷入局,行业热闹非凡。

  繁荣背后,有人称这是一场“烧钱游戏”,一是L5级的“绝对自动驾驶”何时到来,似乎仍遥不可及,二是自动驾驶与商业化之间,仍存在不小的鸿沟,即便是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巨头Waymo,每年烧掉10亿美元,也依旧烧不出好的商业模式。

  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在符合中国国情的L4级别自动驾驶研发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也已经在路上。

  “目前很高兴看到各地分别出台了自动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广州对自动驾驶的支持也非常大。”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文远知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韩旭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提到,自动驾驶现阶段可能需要来自政策法规的支持,而L4级别的自动驾驶,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快到来。

  据了解,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自动驾驶企业“独角兽”,前段时间已经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远程5G操控的自动驾驶车辆运行。

  (韩旭在博鳌论坛期间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南都:本次博鳌亚洲论坛的汽车分论坛,主题是“2050年的汽车”,您觉得30年后的汽车是怎样的?

  韩旭:30年以后的汽车,我想说它是一个移动的生活办公空间,现在的车主要是通行工具,我们每天上班需要很多通勤时间。将来我希望可以在这些环节实现自动驾驶,车内部还有娱乐、按摩椅等,成为生活空间一部分,让生活变得更好。30年后大部分的车可以达到基本控制自动驾驶(L4级),当然它不一定会卖给个人了,它有可能会是出行服务的一个公司来做。

  南都: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都出席了这次论坛,从您的角度来看,谁更可能制造出真正的智能汽车?

  韩旭: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答案。我觉得是大家都有可能造出来,不是说在新鲜事物的创造上,创业公司就一定能赢,也不是说传统的实力就一定会衰退,关键是看谁能够更加适应新潮流,把握好这个市场的脉络,做出更受消费者接受的产品。那么谁就能够胜出。

  (文远知行最新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日产聆风)

  南都:在今年的英伟达GPU技术大会上,文远知行发布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方案,在技术和成本上取得哪些主要的突破?

  韩旭:这一方案如果大家看具体的话,我们增加了两个激光雷达,我们管这个叫犀牛角造型,这个跟国外的有所不同,这个是针对中国本土的复杂路况所设计的。因为中国很多车、行人乱穿马路,希望雷达能够更快地检测到。此外,我们大量地使用了毫米波雷达、很多摄像头,想做的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一点也是车的计算平台,使用了英伟达Pegasus 平台。我们会努力推进,有什么新的进展会及时告知。

  南都: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现阶段还需要来自政策、法规、车企之间的哪些协同?

  韩旭:现阶段可能(更)需要来自政策法规的支持,目前很高兴看到各地分别出台了自动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广州对自动驾驶的支持也非常大。更要注意到,作为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在推进技术、拉动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所以我们在努力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要注重安全。现在的自动驾驶标准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比如高精地图的标准需要制定、计算平台的接口,都有很多需要完善的。

  南都:自动驾驶,会是5G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第一个真正结晶吗?

  韩旭:我觉得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能会有很多,自动驾驶是不是第一个,还要看发展其他技术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还是很相信自动驾驶和5G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态势。

  前段时间,我们总部所在的广州生物岛,已经被联通5G信号完全覆盖了,我们也做了中国第一个远程的5G操控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进一步保证自动驾驶车在极端情况下(行驶)有安全可控、迅速接管的特点。

  南都:回国创业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韩旭:最大的感触,是感受广州市开发区政府开明务实、鼓励创新的态度,不光是有很好的政策和强大的行动力,还可以看到很多措施的落实,本地政府对于初创企业非常有服务意识、给予企业很大帮助。另外就是感觉到了中国的创新活力,年轻人非常有激情,工作非常有创造力。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钟键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