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地裂缝能够把人掉下去,这是一个地震的后果,因此应该用地震烈度描述,而不应该用地震震级描述!

一般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会有很多个烈度。这个类似于,一个电灯泡只有一个输出功率——比如60W或100W,但是其亮度却是一个相对概念,只要你正好在灯泡下面,那么60W也可以很亮。而如果你远离灯泡,那么100W可能也并不能很亮!因此同样是面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汶川、北川等地伤亡惨重。但是,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青岛甚至毫无感觉。

而针对本题目中的,什么情况下地裂缝才会使人掉下去的问题。我们通过查阅中国地震烈度表,就可以知道,至少需要地震烈度IX度的时候,地裂缝才可能使人掉下去。而根据地震震中烈度与地震震级的经验公式,地震震中烈度IX度相对于7级地震的发生。这一点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时候也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员的死亡和失踪都是和地裂缝的突然出现,而遇难人员恰好非常不走运的掉了进去!可见至少在某区域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才会引发使人伤亡的地裂缝产生!


这个问题有点想像力,但误解的成份也比较多,地震并不是大地要裂开,地震导致灾害的根本原因是地震波携带巨大能量,引起地表晃动,从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进而伤害到人类。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它无法阻止也不可避免,地震的发生是大致是应力调整的结果,结果就是能量的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传播到地表后会引起地面晃动,地震越大晃动的越严重,超过建筑物的承受范围后就会倒塌,表现出的破坏性也就越强。在震坏建筑物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的破坏形式,比如山体滑坡、海啸等。

大地震发生时会有一些伴随现象,比如地声、地光,土壤沙化、液化等,在高烈度区比如八度或以上地表裂开有时也会发生,但这是由于地下断层隆起或错动导致,并不是说地震发生就是地表裂开,这完全两码事。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变化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地震裂缝裂开后,一般面积不是很大,深度也不是很大,但是破坏力却是很大的,所以掉进去的人或者物一般都会即刻被建筑物或泥土所掩埋,不过没电影看的那么夸张成掉进去深不见底的深渊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裂缝裂开后,一般面积不是很大,深度也不是很大,但是破坏力却是很大的,所以掉进去的人或者物一般都会即刻被建筑物或泥土所掩埋,不过没电影看的那么夸张成掉进去深不见底的深渊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地震级数(一)零级:无感地震,地震仪的仪表上有记录,而人尚无感觉。

(二)一级为「微震」:人体静止时或对地震有特殊敏感者,有感应。

(三)二级属于「轻震」:门窗摇动,一般人均有感觉。

(四)三级为「弱震」:房屋动摇,门窗格格有响,悬物摇摆,盛水动荡。

(五)四级为「中震」:房屋摇动甚烈,不稳定物体易倾倒或落下,盛水容器达八分满都会溅出。

(六)五级为「强震」:墙壁裂开,烟囱或牌坊都会倾倒。

(七)六级为「裂震」:房屋倾倒,山崩地裂,表层断陷。


此地震至少10级以上。地球是自东向西顺时针转动,而地慢却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转动,当地慢转动至尖切板块部位,也就是常说的地震带。就会聚集巨大能量,就会向上后向下隆起呈山脉巨石,同时向外扩散剩余能量,从而形成地震波,巨大得波形,就如同海啸一波接一波,造成地面凹陷和巨大裂缝。在随后而至的波形封闭,在此之间,如有人掉进裂缝,将在瞬间死亡和掩埋,直至失踪,十级以下一般不会出现巨大裂缝。在震中山脉的涌出而形成地表塌陷而形成巨大的湖泊。


这个概率是要看震源的深度来决定的,唐山大地震时就有裂缝出现,顾及就是个10级左右吧。


呜呜呜呜,对不起,我没试过![抹眼泪]


地震的级别是该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分类标志。地面开裂、错动、扭曲等外观现象受地震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地表构造、震中距地表的直线距离的直接影响。地震震级越大距地表越近地表岩层越硬裂缝越宽。对地表的破坏程度上,震级与破坏程度呈正比,与震中距离地表的直线距离呈反比。震源深的地震,就像美国人往日本鬼子头上扔了个原子弹时中国人感觉不到多少危害一样;而震源浅的地震就好比小孩玩的小炮仗绑在你手指上点火炸了,虽然比原子弹的威力差了天大的能量,照样炸得你鬼哭狼嚎的。至于几级地震能让地表裂个大口子,这受震级、震源深度、地表构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谢谢朋友的邀请: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现用的是里氏地震烈度计演算法,将地震的剧烈程度,划分为12个等级,三级以上地震,人就能感受到,地震的级别越高,对地表的作用就越强烈!地震还可以引发其它的自然灾害。

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用天崩地裂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超过十米!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汶川地震,为八级里氏地震!当年是举国之力抗震救灾,五级以上的地震,就足以让大地开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