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味噌汤是什么东西,首先要知道味噌是什么东西。味噌,即我们口中的大酱。「日本味噌」也就是「日本大酱」的意思。

制作味噌的主要原料有黄豆,大米,大麦和食盐等,味噌就是由以黄豆等为主的原料加入盐及不同的种曲发酵而成。因此,味噌的种类如果以原料来区分就有「豆味噌、米味噌和麦味噌之分,其中以大米为主原料的米味噌市场占有率为最高。

而如果以颜色来区分,则又有赤(红)味噌、白味噌之区别,至于味噌颜色的深浅主要是受制曲时间的影响,制曲时间短,颜色就淡,制曲时间长,颜色就深。

而如果按口味来区分,味噌则可分为咸味和淡味两种,一般来说,日本关西一带的人主要偏向于淡味儿味噌,也就是白味噌,而关东地区则偏好赤味噌,即偏咸口味儿的味噌。

在日本,关于味噌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传来说,一种是日本独创说,不过总体来讲,日本人大都还是认可味噌乃为日本独创这一说法的。因为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毕竟在绳文时代就有了利用盐来腌制食品的记录,还在弥生时代的遗迹里发现了盐藏谷物的痕迹,更是在古坟时代发展出了麹发酵的技术,而到了奈良时期文献中已开始出现「末酱」即味噌的记载,接下来又有「美苏」、「味酱」、「味曾」等各种称呼相继出现,直到最后演变为味噌,整体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有著一整套的演变过程存在的感觉,因此,味噌乃为日本独创说还是蛮站得住脚的。

味噌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炖鱼、肉、蔬菜时加入味噌,就能使菜的味道更佳,尤其是以味噌为底料的火锅更是味道鲜美。近年来,随著旅日国人的不断增加,一种日本味噌的中式吃法也被带到了日本,那就是「大葱蘸味噌」,也即国内的「大葱蘸大酱」之翻版,日本人因顾忌异味很少吃生葱,看著我们大葱蘸味噌的吃法儿就直咧嘴。

至于味噌汤,即日本人口中的「味噌汁」,则是由味噌和红萝卜、白萝卜,海带、豆腐、鱼等熬制的一种酱汤。是日本人食桌上不可欠的一道汤菜。 据说日本在室町时代味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味噌汤也就是那时候正式成为了一般日本人食桌上的伴饭汤菜,而且因味噌汤有预防中暑的作用,因此,在室町时期味噌汤还开始成为了两军对垒时的「阵中食」。因室町时代大名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将军对阵拼杀,基本上没士兵什么事儿,因此,对阵的两军士兵就在将军的拚斗中吃午饭,就著米饭稀里呼噜的喝味噌汤,即所谓的阵中食,只不过那时的味噌汤不过是用地瓜茎、叶等与味噌一起熬制的酱汤而已,远没今天的味噌汤内容之丰富。

到了江户时期,日本人渐渐日子好过起来了,基本上普遍过上了每餐「一汁一饭」的生活,这「一汁」就是味噌汤。发展至今,无论是怀石料理,还是会食料理拟或是一般家庭的「三菜一汁」,虽然也有其他如清汤、蛋汤等存在,但基本上来说,料理中的「一汁」指的就是味噌汤。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味噌汤,为什么日本人离不开味噌汤,这固然有自古传下来的饮食习惯使然,而今时的味噌汤的美味也是没得说的。更重要的是,随著医学的发达,日本人认识到了味噌汤对身体健康的良性作用,比如1981年日本癌症学会发表了调查报告,宣布因味噌所含的脂肪酸对能引起癌变的病菌有著抑制作用,他们的调查还显示,常喝味噌汤的人胃癌的死亡率远低于不常喝味噌汤的人。动物实验还表明,味噌尤其是熟成度高的味噌对肺癌、胃癌、乳癌、肝癌、肠癌等都有抑制作用。

1999年,广岛大学放射线医科学研究所的伊藤明弘教授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味噌还对放射线有防护作用,这使得关东大地震时深受放射能危害的日本关东地区的人更是对味噌汤青睐有加。此外,东京工科大学应用生物学部美科学研究室的前田宪寿教授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出,由味噌抽出物与其他产品配合制成的酵素,对皮肤的保湿作用明显,因此,味噌还成为了女性美肌用品。任何商品,只要被女性认可了,那就是坐等发财了,何况,味噌自古以来还是日本人家作为妈妈拿手菜的首选菜品之一呢。

其实,这些研究只是对日本人自古就知道的吃味噌有利于健康所做的医学注解而已,早在江户时期出版的《本朝食鉴》里就已经有了味噌是「杀医生」的食品的说法,其意即为吃味噌不得病,自然也就用不到看医生了,所以味噌就是专门杀医生队伍凶器。 如此看来,味噌有如此多的益处,人们自然喜欢喝味噌汤了。

这个没喝过,不过看上应该是海产品炖的一种浓汤,为什么这么多人喝,这更不清楚了,有一点是个人对人的思想心里理解,当然也包括自己,「食物不是好吃才人多,而是人多才好吃,大家都喜欢挤热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