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由于古人缺乏病毒和细菌知识,对于传染病的发生无法理解,最初都归结为瘟神作怪或者阴阳失和。

张仲景 (网上图片)

在先秦时代,有关传染病的文献记载都比较少,有历史记载的疫症是发生在周代,当时为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痢也。」大灾亦即是现在所说的疫症。

文征明《东园图》局部 (网上图片)

事实上,古时医学并不昌明,一旦出现疫症,死亡率甚高。东汉末年,东海、东莱、琅琊等郡的水井,都出现冰封记载,气候的变化,导致瘟疫流行。东汉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记载:「自建安以来,犹未十稔,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网上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交通便捷,传染病爆发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人口爆发增长的清代,传染病几乎到了一年一次频率。中国古代已知的瘟疫种类很多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

其中程度最严重的一次是1232年,即金朝开兴元年,蒙古大军包围汴京。郊外老百姓纷纷涌进汴京城内逃避战火,结果因为人数太多,爆发了超级大疫。据记载,短短50日的时间内,「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