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说明.本回答仅做讨论之用.如有需要.请去看医生.

..........................................

题主的疑问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如果药材品种都搞错了.那做再多的研究,也是没有意义的.

下文是我收集的一篇研究.感觉不错.贴出来大家共赏.

PS.写在前面,建议大家以药典规定的品种为准.[狗头]

............2015版药典关于柴胡规定................

柴胡

Chaihu

BUPLEURI RADIX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和泥沙,干燥。

【性状】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鉴别】 北柴胡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北柴胡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通则2201)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含量测定】 北柴胡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柴胡皂苷a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50 25→90 75→10

50~55 90 1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0.4mg、柴胡皂苷d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含5%浓氨试液的甲醇溶液25ml,密塞,30℃水温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30分钟,滤过,用甲醇20ml分2次洗涤容器及药渣,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柴胡皂苷a(C42H68O13)和柴胡皂苷d(C42H68O13)的总量不得少于0.30%。

饮片

【炮制】 北柴胡 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外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切面淡黄白色,纤维性。质硬。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 同北柴胡。

醋北柴胡 取北柴胡片,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

本品形如北柴胡片,表面淡棕黄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同北柴胡。

南柴胡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片。外表皮红棕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或有细毛状枯叶纤维。切面黄白色,平坦。具败油气。

醋南柴胡 取南柴胡片,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

本品形如南柴胡片,微有醋香气。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 3~10g。

【注意】 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茎, 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原文..................................

  原作者.汤一笑

  柴胡自古就属于最常用的药材之一,陶弘景就说「此柴胡疗伤寒第一用」。上世纪末,黄煌教授曾对人事部认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330人进行调查研究,在他们擅长使用的药物统计序列中,柴胡位居第三。足见如今其应用之广。

  据报道全世界有柴胡属植物约200种,我国已报道有43种,17种变种及7种变型,估计今后还会有新发现。1999年版的《中华本草》中,我国柴胡入药品种更增至21个。近年又有一种来自日本的伞形科植物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又名川岛柴胡、伊豆柴胡、镰仓柴胡,原产日本和朝鲜等地,为日本汉方中柴胡的主要来源,日本汉方原本也是使用野生品,1965年时因为野生资源枯竭而开始人工栽培,但其生产量仅可满足日本国内需求量的10%左右。我国种植三岛柴胡原是日本药商提供种子的订单外销品,后来种植品也逐渐进入国内流通市场,传说其品质、药效优良,甚至有说其柴胡总皂甙含量高于北柴胡,实际并非如此,高光等人的检测表明,三岛柴胡柴胡总皂甙和柴胡皂甙a、b的含量均较高,与中国的正品狭叶柴胡(红柴胡)相近,但尚不及我国的正品北柴胡。参见高光、郭允珍《柴胡属12种柴胡中皂甙的含量分析》一文。

  尽管1963年版《中国药典》就规定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干燥根为柴胡正品供药用,二者一般习称为「北柴胡」及「南柴胡」。但仍有研究者实际考察发现,如今在我国药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达十多种,且各地柴胡入药有用根的,有用茎叶的,有用全草的,可见实际应用的繁乱。在汉医药最常用的几十种药材中,柴胡药材的混乱情况应属于比较严重的。现今尚如此,推想古代柴胡的药用品种恐怕更混乱。

  柴胡属植物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从柴胡属植物中能分离出90多种皂苷类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柴胡皂苷A、D、C。《中国药典》中正品柴胡是以柴胡皂苷a、d的含量为检测标准的,曾有研究对中国北方(主要指东北、内蒙古)产的11种柴胡进行检测,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含量最高,北柴胡又高于狭叶柴胡。因此,将北柴胡和狭叶柴胡作为柴胡的正品还是有其现代检测基础的。至于选择的检测标准是不是真的「正确」,则非本人所能讨论。据报道,云南东北的会泽、巧家一带盛产多枝柴胡(Buplenrum mpolyclonum Y.Liet S.L.Pan),是目前为止发现柴胡皂苷含量最高的一个种(柴胡总皂苷达7.74%),目前驯化栽培已经成功,正推广种植中。东北三省的大叶柴胡(B.longiradiatum Turcz.)及其变种含有柴胡毒素和乙醯柴胡毒素,有剧毒,出过几例服药死亡事故,如今《中国药典》已特别注明禁用(此规定似从2005版药典开始)。

  历代本草都没有说柴胡有毒,且柴胡在《本经》中为久服轻身之上品。明末杜文燮《药鉴》说柴胡「大都中病即已,不可过用」。清代盛传「柴胡劫肝阴」之说。清代药用柴胡的品种很混乱,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记载:「今药客入山收买。将白头翁、丹参、小前胡、远志苗等俱杂在内。谓之统柴胡。药肆中俱切为饮片。其实真柴胡无几。」从当时一些医家的有关讨论、告诫来看,当时应该是发生了一些应用柴胡剂致亡的医疗事故。清末更有山阳丁寿昌撰《温病忌用柴胡论》谓「凡药用柴胡及辛温发表重剂,皆弃而不用,亦保安性命之一道也。」柴胡真可谓清代医生第一畏惧之药,畏者常呼之为「柴胡狗」。1940年开办的「北平中药讲习所」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第一所官办的中医药学校,中医名宿杨叔澄编写的《中药大义 中国药物学》是其教材之一,其中居然就没有「柴胡」这味药,显然是被「开除」了。

  (注:杨叔澄(1888年—1957年)山东乐陵人,居大兴(今属北京)。出身于世医之家,与其父杨熙龄(铸园)皆为京城名医。)

  1990至2000年间,日本发生了长期服用小柴胡汤颗粒剂引发药物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小柴胡汤中毒事件」,死亡多人(出问题者多为60岁以上肝功能障碍者),违反辨证论治原则当然是一个原因,而柴胡的毒性问题也开始引起医药研究界的重视,此后有关柴胡毒性的报道以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近些年的众多研究实验使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柴胡皂苷有护肝之效,同时却也具有肝脏毒性,其肝损伤机制与途径主要与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含柴胡皂苷量越高 ,其毒性越大。所以北柴胡毒性就大于南柴胡。孙蓉等研究发现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柴胡水煎剂,可造成大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与临床报道相一致。使用柴胡造成的一般急性肝损害,停药一段时间后肝功能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是可逆的。柴胡的肝脏毒性大概属于比较低极的,否则其难以在「小柴胡汤中毒事件」发生后还在日本存续应用。对于柴胡的功效、药理、毒性的相关研究还有待更加深入。几个建议:一、正品柴胡的肝毒性不可漠视,更不宜以辩证不明才会出事搪塞,辩证论治当然要讲,柴胡有肝毒性也要承认;二、幼儿、老人(尤其是有肝功障碍者),慎用柴胡剂。曾有幼女服用服含柴胡的中药煎剂死亡的报道,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也告诫「柴胡劫肝阴」,恐怕事出有因。北京妇科名医柴松岩不主张对幼女使用柴胡,认为「以免过早引动相火」。近来也有医生网上经方论坛交流说,曾给体弱老人使用柴胡剂,效果虽好,但随后出现了心脏方面的严重问题(两例)。另外有人研究柴胡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是儿童和老人高发。三、除特殊情况必要大剂量使用外(短期)。一般最好按《药典》规定剂量和用法服用(毒性小),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尤其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参见刘亚旻、刘新民、潘瑞乐《柴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另,沈自尹等在《中医治则研究》中指出,经证实慎用柴胡者有二:一是素有(慢性)胃病者,因柴胡含皂素量较高,对胃黏膜剌激易引起呕吐。二是素有高血压者,用柴胡升肝阳,易引起血压更为升高。

  分称南、北柴胡开始于明末李时珍,但这种称呼容易使人误会,柴胡还是以以软硬分、或以红黑色分较好,直观易区分。因为南柴胡(软柴胡)并不只单于南方,它南北都产,如今东北松嫩及辽河平原是我国红柴胡的主产区。其主产地比北柴胡还要北。北柴胡主产于华北长城以南地区。参见王玉庆、牛颜冰、秦雪梅等人的《野生柴胡资源调查》一文。

  在《本经》中,柴胡没有交代药用部位。《名医别录》、《吴普本草》才交代是「二月、八月采根」,之后的主流本草都说柴胡是用根,古方书中用柴胡也多明确是「去苗」用根的。但清代以来民间惯用的柴胡药材,还有「竹叶柴胡」与「春柴胡」、「草柴胡」等。

  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传统惯用「竹叶柴胡」,又名川柴胡、紫柴胡,以夏、秋采连根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药材全长约20~40厘米,我查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药材资料,「竹叶柴胡」确实是有的地方用全草 ,有的地方是用地上部分,唐容川《本草问答》所论是地上部分,近日咨询网友,有人回复说如今四川竹叶柴胡使用仍然普遍,一般不带根。这些地区的植物资源丰富,柴胡种类非常多,使用情况就很混乱,据说「竹叶柴胡」以膜缘柴胡(Radix et Herba Buplerui marginati)为主,药材形如小竹,叶似竹叶。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柴胡用的就是秋采连根全草。西南云贵一带的彝医、白族医、傣医的药用柴胡也多是连根全草。

  过去华东大部分地区及中南部分地区习销惯用春柴胡和草柴胡,春柴胡系春季采收幼嫩的连根全株,故又称「芽胡」,药材全长约15厘米(一说春苗一尺左右连根拔),根细,棕色,茎叶淡绿色而多 卷曲皱缩;草柴胡则是夏采连根全株,又称「长柴胡」,其原植物包括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和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 韭叶柴胡),以狭叶柴胡为主,当地医家不用或少用净根柴胡。我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73》对「柴胡」的规定就是「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带嫩叶的根」,可知当时此地区的药用柴胡就等于春柴胡。清代以来有不少医家认为春柴胡得春时生发之气,疏泄力强,尤擅于发散退热、疏肝解郁。近年又有研究报告称解热疗效春柴胡优于北柴胡。1963版《中国药典》正式规定柴胡为南柴胡、北柴胡的干燥根。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些地区才较普遍改用柴胡根,带苗柴胡使用逐渐减少,但有些地区传统用药习惯较强,见报道和网路交流所知,江浙地区、安徽、河南豫东、山东等地区,柴胡苗还是较常用,具体咨询网友,如今苏南还常用连根的春柴胡。安徽地区还常用不带根、稍有梗,叶多色绿的柴胡苗,查《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05年版》春柴胡条,其规定确实是狭叶柴胡幼嫩地上部分。山东也还常用柴胡嫩苗。从报道看,近年广东地区也常出现以柴胡茎叶充作柴胡药用的情况(江门地区报道)。

  柴胡杆(今药市常与柴胡苗一词通用)这个品种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推广柴胡种植后就在药市存在,不过有药市研究品种交易的人士说,柴胡杆真正在药市登堂入室成气候,是在2006年柴胡根大涨价之后,起先是一些提取厂和药厂大量投料用,后来就经常进入药店冒柴胡根用了,如今柴胡杆是药市流通量很大的活跃品种。柴胡在生长过程中每年夏季(7月份)秋季(10月份)要割一次柴胡苗,以有利于柴胡根部的发育,秋天挖取药根也产生大量的柴胡秸秆。所以如今药市有春柴胡苗和秋柴胡苗之分,应该是前者叶多色更绿而量小,所以价格也高些。近些年柴胡价格高涨,柴胡杆(苗)在零售配方市场的使用都有所增加,不论是出于伪冒还是出于替代。如今药市因为春秋柴胡杆(苗)这个大品种的存在,传统的连根芽柴胡或春柴胡大概行将消亡。从近年一些报道看,江苏一些药店、药房所用的春柴胡饮片已经常为秋柴胡所代,据说与《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对春柴胡的规定改变有关。

  柴胡嫩株全草或柴胡地上部分入药始于何时?柴胡苗在《千金翼方》卷六中记载用于卒聋「取柴胡苗汁灌耳中,再度瘥。」但这是取鲜汁外用,不是内服。明初《普济方》(刊于1406年)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中的「大紫菀丸」、 卷二百三十一 [虚劳门 虚劳咳嗽]的「人参鳖甲散」有使用柴胡「茸」的,这不知道是根还是芽,「茸」有草初生的样子或鹿的嫩角的意思,如鹿茸,但方书中常见「紫菀茸」却是紫菀根。传说成于1436年的《滇南本草》「柴胡」条记载:「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但此部分是「补注」,怀疑是清代人加入的。而且我看的版本是「发汗用茸」。柴胡非纯根入药的方式可能就是源自西南地区,而后才逐步扩散开来的。

  柴胡非纯根入药我怀疑始盛于清代后期,因为明末的《本草纲目 柴胡》、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银柴胡》(1765年)都没有提及。《本草纲目》也仅提到柴胡苗汁疗卒聋。清代的本草著作交代柴胡的药用部位,是将根部两分,上升用根(上部)。中行下降用梢(尾部),此说应出自张元素、李杲。浙江海盐澉浦人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记载:「今药客入山收买。将白头翁、丹参、小前胡、远志苗等俱杂在内。谓之统柴胡。药肆中俱切为饮片。其实真柴胡无几。」似乎当时浙江柴胡也非纯是用根。王士雄《王氏医案》(1850年)、《余无言医案》中很多方剂使用了「春柴胡」,两人是江浙人。四川唐容川《本草问答》(1893年)中以升麻根与柴胡比对,说「柴胡系苗叶,故有散性也」,又云「近有草根(注:指柴胡根或四川之柴首),辛温发表,绝非柴胡本性,断不可用。」可见当时四川药用柴胡是使用地上部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诊余随笔 》(1909年)中提到「威灵仙、柴胡诸药,原是用根。坊间恒杂以茎叶,医者不知甄别,即可误事。」张氏活动于河北、沈阳、天津,可见当时连这些地方的柴胡也不纯是用根的。绍派伤寒医家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1911年)中的方剂频繁使用「川柴胡」,应即是唐容川所说的柴胡(地上部分)。如今使用柴胡地上部分或全草的地区就主要集中在长江一线。

  江浙等地区清代以来惯用「芽胡」和「川柴胡」大概与当时儒医对柴胡功效的探讨有关,柴胡具升提之说始于金.张元素,明清以来更兴起柴胡是发汗解表药的观念,用「芽胡」或「川柴胡」古人大概是欲取其生发出新之象,正如桂枝汤之「桂枝」清人改用「桂枝尖」一样。又柴胡是少阳药,而传统认为少阳属春。《滇南本草》明确说柴胡是「伤寒发汗解表药」。

  流通市场上,柴胡根与茎叶的价格悬殊,相差近20倍。近时常有医药家研究讨论柴胡地上部分是否可以替代柴胡根入药问题,观点不一,谢东浩、贾晓斌等人研究后认为可以,而大多研究者多持谨慎态度,不太赞成茎叶代根。因为柴胡根与地上部分的生化成分还是有显著差异,柴胡根主要含有柴胡皂甙,其次含植物甾醇以及少量挥发油;而柴胡地上部分则主含黄酮类成分,其次为B-谷甾醇以及芸香甙、山茶甙等。当然各地产的柴胡茎叶成分或有不同。大概出于遵从主流传统和谨慎考虑,《药典》目前还是规定只能以根入药。但对于各地惯用的非药典品柴胡,地方医政也网开一面,并未严加管制。或者以后《药典》会另设一条「柴胡苗」也说不定。

  今人看前人的医案、方书,如果只看个药物名称,不清楚其使用药物之具体,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各地各时惯用品不同,就算品种相同,但或用根或用茎叶,或用老株或用嫩芽,差别颇大。如四川彭县唐容川、梓潼蒲辅周、乐山陈鼎三、夹江江尔逊、安岳周即生等善用柴胡者用的应是四川惯用的「竹叶柴胡」(地上部分或全草老苗 都有其本人医话或后人解释为证),而上海地区的章次公,姜春华、江苏泰州朱则如用的则可能多是当地的春柴胡。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光从表面看这些名医的医案,恐怕会对其中的一些柴胡剂的应用产生误会。又,孟河名医丁甘仁、丁济万(甘仁长孙)药用柴胡多用银柴胡,丁甘仁小柴胡汤多用银柴胡为君药,其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调和肝脾治黄疸 ,方中柴胡亦易为银柴胡 。参见秦琴、石历闻《丁甘仁伏暑治法浅析》、张存悌《丁济万与章次公:面面比较》。《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73年版)「银柴胡」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如今药市流通的柴胡以家种为主,野生为辅。家种柴胡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推广种植,药农多采用与小麦、胡麻等粮食作物套种,价格好的时候则出现专门种植。由于柴胡产量极低,产值也低,经济较发达地区种植很少,市场上的家种品多源自西部地区,以甘肃陇西、陕西汉中、山西侯马已及河北行唐、宁夏种植居多。栽培品种基本上选择硬苗北柴胡,因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而来自内蒙、东三省的野生品据说多为粉质,软苗。近些年药材市场有种龙头品种「海拉尔柴胡」者(现在多产自内蒙其它地区),为软苗黑柴胡,市场认为质量最好,价格也最高,是大流通货。唐智芳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锥叶柴胡化学成分和质量研究》对这一品种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赴产地海拉尔采集此药材的原植物标本进行研究,确认其为锥叶柴胡Bupleurum bicaule Helm。为狭叶柴胡的近缘种,并非药典正品。按一般的说法,锥叶柴胡的有效成份含量较低,是不宜作药用的。但唐智芳的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产此种锥叶柴胡,其柴胡皂甙类成分较高,尤其是皂甙d的含量相对较高,三种柴胡皂甙(a、d、c)的总含量与药典品北柴胡相差不大。但其挥发油成分与北柴胡相比差异很大,几乎没有相同成分。这件事显现了野生柴胡资源的萎缩,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也说明了药典与市场以及医疗实践的脱节。据说药典规定的正品北柴胡的野生品,药材市场已经很少能见大批货。

  药材市场上,柴胡野生品与家种品的价格有较大差距。不过有关药材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一年生家种柴胡与野生柴胡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一年生家种柴胡优于二年生家种柴胡;未抽茎柴胡根含量优于抽茎柴胡根含量。这种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广柴胡家种,也有利于缩小柴胡野生品与家种品的价格差距。但对于这一现代研究结果,较为传统的医药家则未必认同。参见郝武常、孙文基、王文杰、张淑贤《一年生栽培柴胡质量研究初报》《中药材》 1991年11期 。

  象柴胡这种具有重要地位但混淆品繁多的中药材,我看还是大力发展地道种植为好,这样才能基本保证药材具有较稳定可靠的质量。

  近代以来,关于柴胡的考证还有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关于古代「银州柴胡」原植物问题。尚志钧先生《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一文所论较令人信服,以下是此文大略。

  隋《雷公炮炙论》首载银州柴胡:「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陕西米脂县?)」北宋本草中,银州柴胡已被认为是柴胡的佳品。《雷公炮炙论》所描述的柴胡却为红柴胡类,雷公云:「(柴胡)凡使,茎长软、皮赤、黄髭须。……凡采得后,去髭并头,用银刀削上赤薄皮少许,却,以粗布拭了,细锉用之。」所说显然是如今的红柴胡(南柴胡),今北柴胡、今伞形科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陕西北部多见)都不吻合这些描述特征。北宋苏颂《本草图经》描述的柴胡:「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今本草学家基本公认为今伞形科红柴胡。

  北宋陈承《本草别说》、明末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李中立《本草原始》、清初郭佩兰《本草汇》、清初张璐《本经逢原》、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书所描述的银州柴胡具有「长一二尺」(宋代一尺为30厘米多)、「色白而软」(银者,白也)的特征,应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L.var.1anceolataBge.,而非今伞形科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主要是根据根长判断,石竹科植物银柴胡根长20—60厘米,根直径1.5—3厘米,表皮浅黄、质脆疏松。而伞形科银州柴胡的根长为10—20厘米,根直径0.3—0.5厘米,色淡红棕或浅黄棕,质坚硬。

  (注意:尚老这一比对论证是比较有力的,学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古本草所说的「银州柴胡」或「银夏柴胡」为今伞形科银州柴胡,应该是站不住脚的,见有人说伞形科银州柴胡「主根长而发达」,不知何据?)

  苏颂《本草图经》中的五幅柴胡图,其中寿州(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柴胡叶对生、花五星形,应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说明宋代就存在石竹科、伞形科两种柴胡。石竹科柴胡的使用可能在唐代或更早就存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今石竹科银柴胡和伞形科银州柴胡两者的主要产地是基本重合的。

  尚志钧先生认为清代之前到宋,伞形科红柴胡和石竹科银柴胡是药用柴胡的主流品种。谢宗万先生虽没有这样说,但我研究他关于柴胡和银柴胡的两篇文章,其实也支持此观点。宋元明清的方书中柴胡多是尚「软」的,且有「软者性柔」之说,李时珍所谓「北柴胡」者,也是「如前胡而软」,与今之硬柴胡有异。如此说来,如今的药用柴胡主流品种北柴胡(硬柴胡)并非古代药用柴胡的主流品种,北柴胡大概在明末才开始被医药家推崇,明末倪朱谟《本草汇言》(1624年)云:「仲景氏用北柴胡(硬柴胡)也。」北柴胡之所以在现代能成为药典正品之主,应该是现代药学对柴胡所谓的有效成分生化分析所决定的——北柴胡的柴胡总皂甙含量更高。至于宋以前的药用柴胡品种,尚志钧先生认为已不可考。

  假设张仲景真是河南人,假设如今的药典品柴胡就是张仲景所用者,那么是红柴胡还是硬柴胡?河南省的柴胡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豫西伏牛山区的嵩县、栾川、洛宁等地,主要品种为北柴胡(硬柴胡),南阳地区各县主要也是北柴胡,当然也有红柴胡。著名的「嵩胡」就是北柴胡,据说其元代时就已成名,其质硬而韧、独根肥壮、色黄褐、不留残茎、柴胡总皂甙含量特高,素有「柴胡王」之称,传统上有经广州向外出口,在国际上也有声誉。「嵩胡」以前是采集野生品,1983年开始推广人工栽培,种源来自当地野生品。其实河南历史上还有更著名的柴胡,就是洛宁(古永宁县)产的「永胡」,据说隋代就已知名,历时千余年,享有盛誉。据清乾隆55年永宁县志记载:当时「永胡」是用红绳扎把装木箱,销往朝鲜、日本、南洋等地及我国南方各地。「永胡」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推广人工栽培,比「嵩胡」还早些。但如今「永胡」远无「嵩胡」的名气。大概跟地方政府的经营能力有关。

  汉末、三国时的《名医别录》、《吴普本草》都记载柴胡是用根。柴胡原名茈胡,《神农本草经》、西汉史游《急就章》、《武威汉简》都称茈胡。对于它的名字,有一种说法是地上部分为茈,地下部分为胡,故名。此说不知源自何处?金久宁在《药名溯源——植物名称考与本草名实研究》中说「柴胡、前胡因其药材性状、作用而名。『胡』有『大』意,地下根部膨大者谓之『胡』」,也未见其详细解释。现代汉人一见「胡「字首先想到的是胡须,而古汉语中「胡」字的本义是「牛脖子下的垂肉」,「胡,牛顄垂也。」——《说文》。如果把「胡」引申为植物芦头的下部的确是说得通的。若真如此,古典「茈胡」用的应该就是根部。当然对于「胡」字的这种解释未必是事实真相,或有其他的解释。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有一个别名就叫「由胡」,似有由「胡」而生的意思,其嫩茎叶也可供食用。古典本草说柴胡也有一种叶似邪蒿者。

  我有点怀疑「茈胡」之「茈」是「髭」字的简写或通假。頾,口上毛也。从须,此声。——《说文》,字亦作髭。茈,茈草也。从草,此声。——《说文》,两字的古音相同。雷公云:「(柴胡)凡使,茎长软、皮赤、黄髭须。……凡采得后,去髭并头,用银刀削上赤薄皮少许,却,以粗布拭了,细锉用之。」「茈胡」是有髭须的根的意思?今红柴胡芦头部是明显有毛刷状「胡须」的,北柴胡就没有或不明显。前胡药材这一「胡须」特征也很明显。北宋陶谷《清异录》「药谱」条中有 「芦头豹子柴胡」之说,「豹子」或是「狮子」之误,大概也是强调柴胡的芦头的「胡须」如雄狮的鬃毛。

  出土简帛医方中,有关茈胡的资料不多见。西汉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中有一残方:「一方,痈首(头痈),取茈半斗,细(左尊右利刀旁),而以善酨(好醋)六斗□□□□□□如此□□医以此教惠……」其中药物「茈」不能确定何物,几种可能,其一,姜。《集韵?纸韵》:「茈,姜属。」又《四民月令》:「生姜谓之茈」;二,蕨属。《集韵?纸韵》:「茈,蕨属。」三,紫草,《别录》;「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四、柴胡。姜、柴胡、紫草都能治疮痈,无法确定是哪一种。

  《武威汉简医方》中还有一方:「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三十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乌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蜜,大如樱桃。昼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此「茈胡」所治似乎更象前胡的「去痰实,下气」。

  柴胡也是中药西制的先锋品种之一。抗战期间,由于敌人的封锁,八路军药品奇缺,当时在太行山山沟里的总部利华制药厂(黎城县仟仵焦龙洞药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柴胡资源研发生产了柴胡注射液(肌注),始名为「暴泼利尔」,用于治疗一般发热疾病和疟疾(一说用以防治流感)。因疗效不错,曾大量生产供应前线医疗,据参与研制的同志回忆,当时一个药厂每月就要生产10万盒左右的「暴泼利尔」。 1941年5月1日,「暴泼利尔」受到晋冀鲁豫边区大会的奖励。「暴泼利尔」后来正式命名为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的问世,不但开创了中药注射剂这一新剂型,而且被认为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建国后的1954年,柴胡注射液在武汉制药厂进行重新鉴定后投产,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第一只中药注射剂品种。据说美国和日本也尝试过将柴胡制成注射剂,但都没有成功,并非技术问题,而是标准问题,原因或是药物产生的肝损伤问题无法解决而放弃。目前柴胡注射液仍位列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在城镇农村医疗机构中仍广泛使用,多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的注射或口服,亦有人外用治疗扁平疣、丝状疣。

  我国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和临床检验,中药注射剂如今已成为医药产品的一个重要门类,目前,中药注射剂主要集中应用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呼吸系统等领域。中药注射剂是我国最为接近「重磅炸弹式药品」(年销10亿美元以上)的品类,从国产药品销售总额排名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有7个中药注射剂。但同时,中药注射剂饱受质疑的安全性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006年,爆发了致使多人死亡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医药管理当局开始对中药注射剂严加管控,从那时起,中药注射剂一直是在「全面禁用」和「大力发展」两种不同的声音中前行。目前医药管理部门对其安全性再评价正在进行过程中。

  小柴胡颗粒剂的出现也是中药汤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将汉方小柴胡汤研制成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商业宣传主要适应症为慢性肝炎导致的肝功不良。1976年日本政府批准汉方制剂进入医疗保险,小柴胡汤颗粒剂由此成为日本汉方成药制剂的主打产品,畅销一时。日本人好用小柴胡汤是有传统的,古方派的一代宗师吉益东洞就因善用此方而有「东洞柴胡」之绰号。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发生了「小柴胡汤中毒事件」,1991年至2000年1月4日间日本媒体报道了因长期服用小柴胡汤颗粒引发多起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2000年1月14日本厚生省明确禁止对肝癌和肝硬变患者使用小柴胡汤。有些文章说小柴胡汤在日本被禁用是不明就里或别有用心的夸大其辞,其实只是对特定人群禁用。这些案例中小柴胡汤与间质性肺炎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没有定论。因为在日本所有相关死亡病例中,病人都曾接受过皮质激素的治疗,而这类药物同样也会导致间质性肺炎。事实上从统计数据看,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炎所「产生」间质性肺炎的几率(十万分之四)与自然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几率相当(十万分之五)。而治疗慢性肝炎的干扰素所产生间质性肺炎的几率却高达千分之一(另一数据是五百分之一)。「小柴胡汤事件」之后,小柴胡颗粒剂在日本的销售虽一度陷入低谷,但它仍然是日本汉方市场的主要制剂之一,仍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率。2000年后,其市场销售额再度开始上升趋势。从日本小柴胡汤(颗粒或片)主要生产厂家对其适应症的表述来看,「改善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仍是首项。从有关报道看,如今日本药店中,小柴胡颗粒剂仍然是大路货。另,日本汉方制剂都严格标注其毒副作用。参见郑贤月、梁嵘《日本汉方制剂小柴胡汤的应用调查》。

  小柴胡颗粒剂(冲剂)如今也是我国非处方抗感冒药零售市场的著名品种,作为中药颗粒剂,小柴胡颗粒在我国的研发并不早,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厂研发成功,它也成为小柴胡颗粒国家标准的起草者。其产品目前可谓小柴胡颗粒市场的第一品牌。鉴于日本的教训,其商业宣传上侧重于感冒,而不提肝病,说明书也比较谨慎,强调老、幼、孕以及心、肝、肾等慢性病患者的服用都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在制药工艺上则侧重宣传其「去渣再煎」对经典的遵守。

  清代盛行「柴胡劫肝阴」之说,后世由此引发了纷纷扰扰的论争;20世纪四十年代八路军制药厂艰难环境下「暴泼利尔」注射液的研发生产开启了中药注射剂时代,此剂型如今同样引发众多争议,前途莫测;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中毒事件」,也引发了对中药合理应用及用药安全性的普遍关注。如今对《伤寒论》时代柴胡的追究也颇为热络。由此可见,柴胡这味中药自清代以来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风云角色。柴胡是中药发展历史的一个良好标本,它的药用历史的方方面面,就是中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附:

  1963年《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中关于「竹叶柴胡」 炮炙的说明是,西安:连软苗切3厘厚片;南京:根切半分厚,叶切一分宽,混合使用;浙江:地上部分略淘后,切一分段及碎片。可见当时「竹叶柴胡」西安、南京是连根全草,而浙江是地上部分。(一分=3.3毫米 3厘=1毫米)。《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年12月第一版 101页。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73年版)对「柴胡」的规定是「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带嫩叶的根」,可知当时此地区的药用柴胡就等于春柴胡。1994年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将柴胡拆分为「柴胡」(根,《药典》品)和「软柴胡」(狭叶柴胡带幼苗的干燥根)两条,2008年版延续此两条,并在《目前少用品种》中有「津柴胡(秋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干燥带老茎的根。这个1994年版未见提到。上海地区的药用柴胡从1973年到如今都包含有带苗的根,《药典》品柴胡根是1994年起才独立成条。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春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全草,3月中旬至4月硬茎未抽出前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规定春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全草。」未将「3月中旬至4月硬茎未抽出前采挖」的限制词标出。导致市场中大量秋柴胡全草取代春柴胡。药材中的根、草比例已完全不同,春柴胡是以根为主,秋柴胡是以苗为主。参见邵干、王虹、邵家德《春柴胡、鹿角霜饮片掺伪辨析》一文。

  1960年《四川中药饮片炮制经验集》:「柴胡,生用,取柴胡,除去杂草、根蔸(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清水淋润,铡成米节子,晒干,用木器贮存。」「成品性状:浅绿色,中心有髓,体轻,有清香气,炒制后为焦黄色,质硬脆」。可见当时四川的药用柴胡确实是柴胡的地上部分。

  同书「柴胡」条项后又有「柴首」条项:「柴首,生用,取柴首,淘去泥沙,润透,除去茎梗,切一分厚横片,晒干,用木器贮存。」柴首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首的根,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黑水县普遍有。

  《四川中药饮片炮制经验集》四川省卫生厅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60年6月第一版。

  丘晨波1954年《中药新编》「柴胡」条项下也有注:「今药肆所售者乃除去根部者」。此书为1949年版《化学与药理》的增订版,丘氏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后在台湾、广州工作。其所见可能是指重庆地区的药肆。《中药新编——中药科学研究提要》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6年12月一版。

  关于宋以前「叶似邪蒿」的柴胡

  《本经》中并没有记述茈胡的原植物形态,说柴胡「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的应是《名医别录》,到陶弘景作《本经集注》才引《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至北宋《图经本草》,才明确记载当时所用柴胡原植物的形态特征,也提到柴胡有一种「叶似邪蒿」者,但所画五幅药图中并没有这一种,可见北宋时,这种柴胡已成传说而不用了。

  现今《药典》正品柴胡是近现代本草学家根据宋代《证类本草》中文字和药图对柴胡的描述,以及对近代药市流通的主流品种的考察综合作出的判定。并不能证明宋代以前的柴胡原植物为何。只能假设也是这种东西。由于古代药用柴胡的品种比较繁乱,清代以来就有一些医药家探讨《伤寒论》时代的柴胡为何种植物。

  明末倪朱谟《本草汇言》(1624年)云:「银柴胡清热,治阴虚内热也;北柴胡清热,治伤寒邪热也;软柴胡清热,治肝热骨蒸也。……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硬柴胡)也。」

  川籍医家唐海宗《本草问答》(1893年)卷上四有云:「又柴胡须用一茎直上,色青、叶四面生、如竹叶而细、开小黄花者,乃为真柴胡,是仲景所用者。近有草根,辛温发表,绝非柴胡本性,断不可用。四川梓潼产柴胡,价极贱,天下不通用,只缘药书有软柴胡、红柴胡、银柴胡诸说,以伪乱真,失仲景之药性,可惜!可惜!」唐海宗的这段话,「断不可用」后应该是有断句的,此句语义与前段是一个整体。很多刊本此处不断句,意思就相反了。仔细推敲,唐海宗的本意应是说,四川梓潼产真柴胡(川产竹叶柴胡与其描述「真柴胡」相同),价也极贱,但却不能天下通用,是因为天下柴胡伪品多而乱真,真是太可惜了!当然这是唐海宗个人的观点,不过后人蒲辅周(梓潼人)也说:「梓潼凤凰山的桔梗,长卿山的柴胡,也都是很好的药。这种柴胡,叫竹叶柴胡,色绿,用茎,北柴胡用根。」参见何绍奇《不要执死方治活人——1968 年访谈蒲辅周先生录》。

  由于古典本草记载有一种「叶似邪蒿」的柴胡,所以也有人认为前胡即是《伤寒论》时代的柴胡。最早提出此观点的大概是清代的孙星衍(1753~1818),他在辑复的《神农本草经》「柴胡」条中说:「茈、柴,前声相转。《名医别录》前胡条,非。陶弘景云:《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这是认为前胡即是柴胡,并非别是一物,不宜另立一条。章太炎《论治温者用药之妄》中有言:「……陶隐居云:前胡似柴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神农本草经上品有柴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按此知柴胡、前胡是一类,土宜小异,呼音渐殊,外台秘要崔氏小柴胡汤直作小前胡汤,其证也,……」此观点近些年也常有人为文论证,本人综合前人所论并结合己见略论如下:

  《别录》说柴胡「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陶弘景注引《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长四五寸,香美可食。」芸蒿具体为何目前不清楚,但斜蒿就是蒿属的邪蒿,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和今柴胡叶近竹叶状迥异,却和今前胡叶相类。

  《图经本草》云:前胡「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如今不知是否还有吃前胡芽的,贵州毕节地区有种出名的传统野菜叫红姨妈菜(锣鼓菜、罗鬼菜),这东西贵州、云南等地又有叫它「前胡」「小柴胡」的。但我查《中国植物志》,发现红姨妈菜并非如今的正品前胡,红姨妈菜是菊科的白包蒿,而前胡是伞形科多小苞片组的植物。网路上常见将两者等同,应是误会。白包蒿具有理气,活血,调经,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月经不调,经闭,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肿,带下病,瘾疹,腹胀,疝气等疾病的治疗。(注意,植物学界对植物的划分归类常有变化,红姨妈菜在过去是被划入伞形科的,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即是如此,但谢氏同样指出红姨妈菜不是正品前胡。)

  今正品前胡芽或许真能食用,但似乎没听说今柴胡叶能做菜吃的,倒是见报道或听网友说吃柴胡叶中毒或呕吐的,也不知他们吃的是否真是正品柴胡的嫩叶,或是误会。参见刘靖林网路文《一种野菜的本土文化》。

  《名医别录》所记前胡功效:「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与《本经》柴胡功效相类。《武威汉代医简》有一方:「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乌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丸以白密,大如婴桃,昼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此「茈胡」所治似乎更象前胡的「去痰实,下气」。《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六中也有「治咳嗽。心胸痰滞。喉中作呀呷声」的「前胡散」:「 前胡(三分去芦头)木通(三分锉)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旋复花(半两)紫菀(半两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柴胡,唐之前多作茈胡,古人谓茈通紫字,茈胡也即紫胡,则可能古柴胡根是紫色的,宋《图经本草》说前胡: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当然其后还提到几种,颜色各异,当时前胡品种应该也较混乱。如今前胡鲜根看文献一般是灰褐色、灰棕色或暗褐色。但也有表皮灰棕色略带紫色者(华中前胡 四川 贵州)。

  《外台秘要》 卷第一[崔氏方一十五首]中崔知悌、胡治、甄权《古今录验》把仲景的大、小柴胡汤称为大小前胡汤,说明王焘之前这并非一种罕见的现象。这种说法虽然是少数派,但也不要轻视这一现象,因为此三人并非泛泛之辈,且有特殊的背景。

  崔知悌的家族是许州鄢陵崔氏,是中国历史上显赫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的一支,东汉以后,清河崔氏一直都是山东望族,至唐代开国,士族门第有五姓七家之说,崔氏就占了两家,即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唐代清河崔氏有十二人做过宰相。清河崔氏是显赫的文化高门世族,历代文化大家、饱学之士辈出,这样的家族必然有丰富的历代藏书。史料显示,清河崔氏一族,亦有世代相传医术而知名者,参见《北齐书 崔景风传》。崔知悌的医术或许源自清河崔氏。崔知悌本人也非一般票友式的儒医,而是一位富有实践,且颇具创见的医家,知名如如崔氏八味丸、黄连解毒汤等方为其所创。还应注意到的是崔知悌的家族是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崔氏,其父崔义真,曾任陕州(今河南陕县)刺史,他本人也长期在河南为官,历任洛州(今属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如果张仲景真是河南人,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崔知悌关于仲景大小前胡汤的说法。同样《古今录验》的作者甄权 (约540~643年)也是许州扶沟 (今河南扶沟) 人。持同样说法的两人都是河南人,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恐非巧合。南北朝时的医家胡洽(一作胡道洽),为广陵(今江苏江都)人,恰好也属于孙思邈所说「秘仲景方而不传」的江南医师。

  下面这条史料或可增加前胡是古柴胡的可能:

  《战国策?齐策》有淳于髡向齐宣王解释何以一天举荐七位贤人的一段话:「……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低湿的地方),则累世才得一焉。及之睾黍(今地不详,疑为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梁父(今山东泰安县东南)之阴,则郄车而载(敞开车装载)耳」。则战国时代,睾黍、梁父是柴胡的大宗产地。《别录》说茈胡「生弘农及宛朐」,弘农在河南灵宝南,宛朐为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西南。在产地上有相应性。淳于髡所说「柴胡」或正是《别录》之「茈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出典源于此段话,淳于髡把柴胡与桔梗用来做比喻,是将其视为同类,两者有何共通?如果将「柴胡」易为「前胡」,则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

  淳于髡提到柴胡、桔梗生于睾黍、梁父之阴(山的北坡),从资料看,柴胡一般喜欢生长于向阳东坡上,这不是山之阴处(当然山之阴处也长柴胡),而前胡、桔梗则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的山坡上,属于山之阴处。

  桔梗止咳祛痰、宣肺、排脓,而前胡也擅「去痰实,下气」,且前胡「半夏为之使」,《太平圣惠方》中也有「治咳嗽。心胸痰滞。喉中作呀呷声」的「前胡散」。前面提到的《武威汉代医简》治咳方,正是茈胡、桔梗并用。今柴胡虽也有用治「呕逆痰气」者,但甚少见。

  桔梗嫩苗是朝鲜族人爱吃的野菜,且是有名的泡菜食材,《图经本草》也说前胡嫩苗可以食用,两者都以根入药。两者都是食药两用的植物。今柴胡嫩叶似未闻有用于食用,倒是见报道或听网友说吃柴胡叶中毒或呕吐的。

  可见前胡、桔梗的共通之处远比桔梗、今柴胡两者要多。 综合以上分析,确实存在今前胡为古柴胡的可能。或是古柴胡之一种。陶弘景说前胡「《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或是古柴胡的地方品,又或是从古柴胡中分化出来的。

  近代日本本草文献学家森立之先生著有《本草经考注》,其考订柴胡,认为「宋后方书所谓柴胡宜用竹叶(柴胡),而唐以前所谓柴胡者,宜用芸蒿根也。」森立之并没有直接考证芸蒿具体为何物。但他认为日本产的滨防风可以充代古茈胡:「今断以滨防风充茈胡,其证有十焉。」他将滨防风的十个方面与古书描述的芸蒿比较(有些方面较勉强),最终认为日本产的滨防风与芸蒿(即古茈胡)相类,可用以充代古茈胡。注意他并没有说滨防风就是古茈胡。

  森立之所说的日本「滨防风」具体又是什么?他说「滨防风者,此物嫩茎赤色,生海滨沙地,故名滨赤菜」且强调它的根有香味。这应是伞形科珊瑚菜属的珊瑚菜(见《中国植物志 第55(3)卷》),也即是我国的北沙参,又名莱阳沙参、辽沙参、野香菜根(此合森立之强调滨防风根有香味),以山东莱阳产的最著名,山东有些地方称不去表皮的北沙参为「洪防风」。《中国植物志》介绍珊瑚菜在日本称「滨防风」,朝鲜称此为「防风」。日本和朝鲜长期将其作防风的代用品,按森立之所说,滨防风还曾是日本柴胡、前胡的代用品。珊瑚菜嫩叶和嫩茎可供食用,凉拌、做菜馅均可,江苏新海连(连云港)民间也有将其根磨粉食用的。明末《本草纲目》称珊瑚菜为江淮地区的「石防风」,属于防风类之一别种。但后来不知为何当作北沙参用了。参见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关防风文;谭玲、周晓梅、夏厚林《南沙参、北沙参及防风研究概况》网文。

  有人以为日本「滨防风」为伞形科多小苞片组的滨海前胡,可能是名字以及生境上的误会。参见《中国植物志》 第55(3)卷。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医认为北沙参味甘甜、微苦,性微寒,临床常用为滋阴药,养阴清肺燥,益胃生津,祛痰止咳。可它长期在日本和朝鲜作防风的代用品。而一般认为防风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止血、止泻等功效。两地的认识、应用殊异。何解?为此,谢宗万先生认为珊瑚菜的实际功效是北沙参类,还是防风类,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夏厚林、谭玲、 周晓梅等人通过实验,认为北沙参与防风抗炎镇痛功效相似,珊瑚菜的根作为防风使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参见《北沙参与防风功效对比的初步研究》《四川中医》2008年 第3期。

  今虽不能确定说今前胡或防风就是古柴胡,但确实有这种可能。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典柴胡中的确曾存在一种「叶似邪蒿」的柴胡。因为古典本草白纸黑字确有记载。唐苏恭认为「芸蒿根」不是柴胡,李时珍则承认有此一种,不过他认为药效「其如邪蒿者最下」、「入药不甚良」而已。《证类本草》所引《本草图经》的五幅柴胡图中,并没有「叶似邪蒿」者,可见北宋时,这种柴胡已成传说而不用了。

  《别录》说柴胡「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可是似乎陶弘景也不懂芸蒿是什么。后人也不清楚是什么——至少近代以来没有人从古书中找到更多的资料。陶弘景引《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本草纲目》说邪蒿「叶似青蒿」。如今有人将「芸蒿」当作今柴胡的别称,显然也是误会,今柴胡的叶型并不似邪蒿、青蒿之类。又有学者认为银夏石竹科植物银柴胡是芸蒿根,这也不对。如今的石竹科银柴胡叶子是披针形的,显然非「叶似邪蒿」者。

  如果从「芸蒿,叶似邪蒿」考虑,有两个优先方向,一是即伞形科西风芹属(Seseli),一是菊科蒿属(Artemisia)。在过去的文献中,西风芹属(Seseli)的中文名就多采用「邪蒿属」,如锐齿西风芹(学名:Seseli inciso-dentatum)过去就叫黄花邪蒿(《秦岭植物志》)。由于SeseliL.属植物的某些种类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一带入药称为西防风或西风,因此植物学家将其中文名重定为西风芹属(参见《中国植物志》 第55(2)卷)。西防风又名云防风,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这些西南「防风」的功效也颇有些与柴胡相类。防风和前胡都是伞形科芹亚科植物,分属不同。从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看,防风的混淆品中就有前胡。

  日本医药家木村康一在其《头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代邪蒿是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中国植物志》伞形科西风芹属的作者同意木村康一的意见,认为邪蒿应是菊科蒿属 Artemisia L. 植物,与西风芹属无关。从《本草纲目》看,邪蒿「叶似青蒿,色浅不臭。根、叶皆可茹。」而且是生熟都可以吃。唐初颜师古《急就篇注》:「芸,芸蒿也,生熟皆可啖。」可见邪蒿和芸蒿嫩苗都是「生熟皆可啖」。 邪蒿「叶似青蒿」,则「叶似邪蒿」的芸蒿也很可能属于菊科蒿属。

  菊科蒿属植物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邪蒿、白蒿、青蒿、牡蒿、蒌蒿、艾蒿、藜蒿、茼蒿、茵陈蒿、紫香蒿等多种。这些东西多类似,各地叫法混乱,若非老练的专门本草家都不好一一区分。这些植物有特殊香气,其嫩苗及根一般古来就被加工食用,甚至可以生吃。作家畜饲料则更常见。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有一个别名就叫「由胡」,其嫩茎叶也可供食用,由此推测,蒿属植物中恐怕古代还真有别名 「茈胡」者。

  从近代以来的一些资料看,各地民间的柴胡惯用品中确实普遍存在菊科蒿类或类蒿植物。如清代以来盛传「柴胡劫肝阴」,医家畏用柴胡,常以青蒿、茵陈蒿代之,因其功效近似柴胡(参见《医学衷中参西录》)。茵陈嫩苗、茵陈根都是可以做菜吃的。青蒿嫩苗也可以做菜。有研究者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兔子发热,以实验来比较青蒿、柴胡解热作用的强弱,结果是青蒿的解热作用明显高于柴胡。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柴胡文提到福建、广西等地区传统以牡蒿充柴胡使用,牡蒿在当地又被称为「假柴胡」、「菊叶柴胡」,当地瑶族甚至称牡蒿为「胃痛灵」,苗药称「胃痛精」。牡蒿的嫩叶也可作菜蔬的。

  古代讲野菜的本草常提到一种名紫香蒿者,值得注意。河南吴其濬(公元1789-1874)《植物名实图考》中说,「凡蒿初发茎青,减老则紫,此蒿初生茎即紫,与他蒿不类,其叶亦似青蒿。」《救荒本草》说它「生(河南)中牟县平野中」、「叶似邪蒿叶而背白」。河南一带是古柴胡的主产地。但紫香蒿「其叶味微苦。」而《别录》说柴胡「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似乎不同。紫香蒿王作宾先生断为菊科狭叶青蒿。

  叶子类蒿的植物除前面提到的伞形科西风芹属(云防风)、伞形科芹亚科(防风和前胡)的一些植物外,还有其他一些植物。

  《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 1935年)记载柴胡:「我国产之见于本草者,为委陵菜、北柴胡、南柴胡三种」。在《中国植物志》37卷的「中国委陵菜属分类系统」中,委陵菜是蔷薇科多裂系的(种第39),委陵菜虽然不是菊科蒿类植物,但它的叶子类似篙类叶子,委陵菜清热解毒,主治消化道疾病、咳喘、消肿、止血。两者的嫩苗、根都可食用。委陵菜在福建晋江地区称为土防风。参见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关防风文。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没有提到柴胡有委陵菜这种伪品,以其见多识广而不知,令人有些怀疑陈氏所说是否真实。后来看到章次公《药物学》卷二(刊于1949年),才知此说原来是出自日本小泉荣次郎编纂《和汉药考》(又名《新本草纲目前后编》,成书于1893年),委陵菜确实在日本长期作为「柴胡」使用,一名河原柴胡、河滨柴胡,日人也知河原柴胡不是柴胡正品,吉益东洞《药征》也说柴胡:「本邦药铺所鬻者有二品。曰镰仓柴胡,曰河原柴胡也。盖河原柴胡者,非柴胡之种也,不可用焉。」《和汉药考》是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神农本草经 茈胡》(尚志钧辑复本):「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弘农川谷。」如果仅从字面直解来看,古典柴胡的主治应是肠胃问题,其推陈致新之功本意大概与大黄相类。所以清代徐大椿《本草经百种录》说:「柴胡,肠胃之药也。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张锡纯也认为柴胡不但善于调肝,兼能消胀满通大小便。清末周岩《本草思辨录》则反对徐大椿的看法:「然诸承气汤何以俱不用柴胡,本经所主,亦非专属肠胃。」古之柴胡主肠胃较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大柴胡汤,但后世论柴胡药用似已不重于此,不知何故,或古今柴胡有异?但我注意到各地民间一些名「柴胡」者的混淆品常以肠胃病为主治,如广西、福建的牡蒿(菊叶柴胡)、地胆草(《岭南采药录》称为「土柴胡」,福建民间称「丁茄夫」,专治胃肠病。)

  关于宋以前「叶似邪蒿」的古柴胡(芸蒿根),清代以来本草考据家的推测主要有三类可能:前胡(白花)、石防风类(日本滨防风)、蒿属(牡蒿、青蒿、茵陈蒿等)。前两类实际在过去常混淆使用。伞形科石防风在河北、陕西(山阳)、甘肃、宁夏等地就多混作「前胡」使用,或名「硬苗前胡」。石防风在古代原本就属于防风类之一别种,它在山东就混称防风。而白花前胡在山东称小防风,在广西称土防风,在江苏连云港地区混称防风。可见古代前胡和防风(含石防风)实际中常混淆使用。参见参见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关防风文。

  陶弘景引《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假设古人所说的「邪蒿」就是今邪蒿,今邪蒿茎中部叶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若单从「叶似邪蒿」考虑,我翻看过网路图片,白花前胡、防风、石防风、青蒿、茵陈蒿、某些品种的委陵菜(如朝天委陵菜)的叶子都较相似邪蒿,其中石防风、青蒿、茵陈蒿叶子最像,朝天委陵菜的叶子也像,只是叶尖端不够尖。北沙参(珊瑚菜或日本滨防风)、牡蒿、西防风(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贵州白包蒿(姨妈菜)的叶子都不像邪蒿。森立之认为唐以前的防风应是茴香根,那么今防风正品在唐代以前也可能是柴胡。

  (注:森立之先生从《吴氏本草》说防风叶细圆,别名回草、百枝(茴香细枝繁茂)出发,推论唐以前防风为茴香根;北宋《集韵》(1039年)十五也云:「灰茴,药草,防风叶也,一曰茴香。」我觉得唐以前古人以茴香为防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茴香的形态与麻黄相类,只不过一个用根防风,一个用茎叶驱风。我注意到民间也有用茴香茎叶生汁内服驱风散寒的。)

  芸蒿「叶似邪蒿」,而邪蒿「叶似青蒿」,如果简单思维不搞那么复杂,单从名称、叶形以及白蒿有「由(游)胡」别名来看,芸蒿最可能还是属于如今《中国植物志》中菊科艾蒿组黄花蒿系的植物,《中国植物志》第76(2)卷中对黄花蒿系的植物学定义是:「一年生草本。茎单生,分枝多,无毛。茎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末次裂片边缘具多枚细小的栉齿。头状花序半球形或球形,在茎上排成开展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本系我国目前有2种,2变种:即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或者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青蒿(原变种)、大头青蒿(变种)。黄花蒿(含青蒿素)即是如今《中国药典》的中药「青蒿」的正品。而《中国植物志》第76(2)卷中,古代本草中的「邪蒿」归属于植物学青蒿(不含青蒿素)的别名。黄花蒿的自然分布要比青蒿广泛得多。黄花蒿系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其体态略有变异。汉末《伤寒论》小柴胡汤主治中,「往来寒热」(如疟状)是首条,是否当时曾使用含青蒿素能治疟疾的「柴胡」(黄花蒿)?尽管青蒿素加热到60摄氏度就会失去效用,但古人是不知道的,不妨碍古人将黄花蒿用于汤剂治疗类似症状的疾病。《温病条辨》用「青蒿鳖甲汤」 治疗「夜热早凉」,即是用小柴胡法而小变之,不用小柴胡之药。另,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其实也有健胃去积的功效。清严西亭《得配本草》言青蒿「其气芬香,与胃独宜。」青蒿是根、茎、子、叶并入药用,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子下气开胃,外用用鲜茎叶,治痢用叶(或捣汁)。雷公云∶「凡使,……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参见《证类本草》。这东西分布广泛,是古人常见且常食用的植物,它成为古人常用药物是很自然的。(因为古人常生食,估计很早就知道这东西能治疗疟疾的症状——「往来寒热」)。《伤寒论》中方剂,柴胡、葛根最大量都用到半斤(8两),葛根是食物无疑,古柴胡芸蒿根大概也是来源于当时的食物。清代畏用柴胡的医家用青蒿代柴胡,不知是巧合还是某种考究后的结果。

  《五十二病方》中,蒿类(青蒿、白蒿、鹊棠下蒿)用于治疗牝痔出血、蝎子叮伤、小便滴沥不尽,外用居多,涉及人体「管道」疾患,《武威汉简医方》中,茈胡用于治疗咽喉管道咳嗽,或是拓展应用?古代文献中,如果单说「蒿」,多指青蒿而言,《五十二病方》中,青蒿疗牝痔出血,与《本经》草蒿(青蒿)「主治疥瘙痂痒,恶疮」相符,尿道不适、咽喉不适或可视为其一种症状扩展。

  (特别注意:近年许多植物学家认为青蒿、黄花蒿、邪蒿三者的关系纷乱、张冠李戴。胡世林、屠呦呦等人建议,因为李时珍所所论述的「青蒿」是具抗疟疾药效的,建议将植物Artemisia annua L.更名为青蒿,以对应中药材青蒿,而将「黄花蒿」作为青蒿的重名来处理。至于植物Artemisia apiacea hance,木村康一、陈重明等已经订正为邪蒿。以上建议估计很快会实现。参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版;另见胡世林《青蒿、黄花蒿与邪蒿的订正》——基层中药杂志,1993年3期4-6页)。

  另外,徐显玲《吴普本草中茈胡原植物考证》一文认为《吴普本草》中的茈胡,不是如今伞形科的正品柴胡,而是石竹科的旱麦瓶草。此为一说,虽非确证,亦可资参考。旱麦瓶草在《中国植物志》的正式名称为石竹科禾叶组的山蚂蚱草,根入药,称山银柴胡,治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肠炎,痢疾,月经过多,淋病、肝炎等症。参见《时珍国药研究》 1997年03期

  总之,问题的纠结仍然还是,古典所谓的芸蒿到底是什么?以上关于柴胡「叶似邪蒿」者的推测终究是可能,难有什么确定之论,毕竟历史遗留下来的相关信息太少。除非以后出现更多相关史料才可能给研究带来新进展。当然本文或可给有兴趣者作些参考。

................................

附录.以下摘自森立之《本草经考注》

黑字云:为君。生川谷,叶名芸蒿,辛香可食。陶云:今出近道,状如前胡而强。《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长四五寸,香美可食。《图经》云: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紧。亦有似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黄花,生丹州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立之案:《图经》每条例必杂引古今两说以成文,此所说叶似竹叶,及麦门冬七月开黄花云云者即是。竹叶柴胡,今俗呼镰仓柴胡者是也。其云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斜蒿,结青子者,及前胡条所谓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今鄜延将来者大与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黄而柔软。不同者,并似指今俗呼滨防风者。而云柴胡赤色而脆者,斥镰仓柴胡。云前胡黄而柔软者,斥滨防风而言。(《多识篇》云:前胡宇太奈,今案美豆波久左,此说可从。)《本草和名》训乃世利,又波末阿加奈者是也。盖谓其初生茎紫赤,俗呼为料理防风者也。又据苏敬云:茈,古紫字。及《医心方》引唐前诸方往往作茈胡,又作紫胡。则虽名义未详,以其嫩根紫色得名明矣。苏敬又云:此草根紫色,若以芸蒿根为之,更作茨音,大谬矣。观此则苏氏已以芸蒿为别物,盖似未见真芸蒿,故唯就紫字而成说。因用根紫者,知唐时已有用竹叶者,故苏有此言也。《图经》云: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是则斥竹叶而言也。如此则宋后方书所谓柴胡宜用竹叶,而唐以前所谓柴胡者,宜用芸蒿根也。而芸之为物,虽陶氏未有明解,以强柔辨茈胡前胡之别,引《博物志》芸蒿以证之,则其说未误也。至苏敬时则芸蒿已未详,故以根紫色者充之。(盖即竹叶柴胡。)尔来诸家无复异论,芸之名遂湮没,无有识此者。宋沈括乃以七里香充之,即《尔雅》权,黄华。郭注所云牛芸草,而实似芸非芸者,故有牛芸之名,亦马苋、马蓼之例也。梅尧臣有局后藂奔中,得芸香一本诗,欧阳修和之,共斥七里香也。不知真芸遂为何物。至清程瑶田有释芸一篇,收在《释草小记》中,亦以白蒿、鼠曲之类充之,极臆断,不足据也。如郝懿行以芸草、芸蒿分为二物,其说云月令夏小正等所说皆是蒿。《说文》及郭注则是草,而郑樵《通志》以为野决明者是也。此说尤谬。余曾有愚见,今述于左案。《本草和名》茈胡乃世利,一名波末阿加奈,前胡宇多奈,一名乃世利,是当时以乃世利充茈胡及前胡,盖有所受之也。他无国产者,直书云唐者,或是归化唐人目验指名之,与其所谓波末阿加奈者,今俗呼滨防风者,此物嫩茎赤色,生海滨沙地,故名。滨赤菜,其名宇多奈者,盖大和宇多郡多产之,故有此名也。《延喜式》称大和国其余十七州贡前胡,可以证焉。(《延喜式》前胡,傍训美豆波久左者,亦斥于滨防风而言欤。)元是一类而二种,白字所谓茈胡,即黑字所谓前胡,犹白字空青,黑字绿青,及白字萎蕤,黑字黄精之例也。或作湔葫。《广韵》:湔葫,药名是也。本草作前者,亦犹门冬、人参之例耳。又案:茈胡苗名芸蒿,乃与蘼芜、芎同例,而根为药用,茎叶为食料。又入香药,故又曰芸香,今断以滨防风充茈胡,其证有十焉。盖此物本是田野自生,故黑字云生川谷。陶云:今出近道。《图经》云:生山谷是证一也。香气最高,故采嫩芽以为食用。白字云一名地熏,黑字云叶名芸蒿,辛香可食。《吴氏本草》云:一名山菜,一名茹草。陶引《博物志》云:香美可食。(《御览》引《礼图文》,《类聚》引《苍颉》同。)《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阳华之芸。注:芸,芳菜也。是证二也。初春生苗,若产阳地,则自冬抽芽。夏小正云:正月采芸。《月令》云:仲冬之月芸始生。其证三也。其根在土中者,白色柔软。陶引《博物志》云:春秋有白蒻,长四五寸。是证四也。一茎茎头每分三枝,枝头每各著三叶。《说文》云:芸,艸也,似目宿。陶引《博物志》云:似邪蒿。(《夏小正》注及《艺文类聚》引《苍颉》并同。)《御览》引《礼图》云:似蒿。是证五也。园中培养,以供香食之料。《洛阳宫殿簿》云:显阳殿前芸香一株,徽音、含章殿前各二株。晋《宫阁名》云:太极殿前芸香四畦,式干殿前芸香八畦,徽音殿前芸香杂花十一畦,明光殿前芸香杂花八畦,显阳殿前芸香二畦。晋傅咸《芸香赋》云:携昵友以逍遥兮,览伟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托躯于朱庭。(敷英、弘覆,共谓花茎作伞子也。)成公绥《芸香赋》云:去原野之芜秽,植广厦之前庭,以上并《御览》引。罗愿《尔雅翼》云:芸,谓之芸蒿而香可食,其茎干婀娜可爱,世人种之中庭。是证六也。稍长则茎节似芎、藁本类,枝叶扶疏而繁茂。傅咸《芸香赋》云:繁兹绿蕊茂此翠,茎叶芟蓰以纤折兮,枝婀娜以回,荣象春松之含曜兮,郁蓊蔚以葱青。成公绥《芸香赋》云:茎类秋竹叶,象春柽。是证七也。至夏茎端开细小白花,簇簇成伞子形,花后结实,亦如藁本、芎辈。《图经》云: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是证八也。根皮黄赤,细长多须,有香气。雷公曰:凡使,茎长软皮,赤黄髭须,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凡采后去髭并头,用银刀削上赤薄皮少许,却以粗布拭了,细剉用之。勿令犯火,立便无效也。《别说》云:唯银夏者良,根如鼠尾,长一二尺,香味甚佳。今虽不见于《图经》,俗亦不识其真,故市人多以同:者代之,然亦胜于他处者。盖银夏地多沙,同:亦沙苑所出也。(以上诸说,皆斥芸蒿根,非竹叶紫根无香者也。)是证九也。此物与防风稍同,其形状而香味远胜于防风。防风白字一名铜芸。《本草和名》引《兼名苑》一名茼芸。又引《释药性》一名同云。盖铜芸即同芸,谓其形状香味同与芸同也,正与同蒿一串例,是证十也。

森立之说的「滨防风」就是牡丹防风,也就是属于伞形科的滨海前胡。


不好说。

我自己的经验,现在伤寒方用柴胡,用山西硬柴胡或者四川的竹叶柴胡都可以。


为什么在意这么细枝末梢的问题

你觉得我们使用的药材是什么,一般在市场上流通的好的药材叫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名医别录》云:「生洪农及宛朐」《本草经集注》道:「今出近道,长安以及河内并有之。」《药物出产辨》载:」产湖北北襄阳、郧阳各属,紫荆关、马山口等为上。

这个那个年代记载的道地药材。

但是道地药材出现的地点药效,是随著时间,随著气候变化的。也就是不同朝代同一个地方所产的道地药材不同。魏晋时期黄芪的道地产地在四川,甘肃,陕西交界处,到了南北朝时期黄芪的产地就往被迁移。

还有就是道地药材会被疗效更好,更稳定质量更佳的药材取代

当你问张仲景用的柴胡,我不知道。因为科学界仍有争议,有人说是北柴胡,也有人说是南柴胡,还有人说是竹叶柴胡。

我觉得这没关系因为用药永远是因时因地使用。

学艺不精,欢迎指出问题。


一般我用北柴胡


这个要去问张仲景


北柴胡。你多买几种比对一下就明白。好的北柴胡一股清新之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