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說明.本回答僅做討論之用.如有需要.請去看醫生.

..........................................

題主的疑問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如果藥材品種都搞錯了.那做再多的研究,也是沒有意義的.

下文是我收集的一篇研究.感覺不錯.貼出來大家共賞.

PS.寫在前面,建議大家以藥典規定的品種為準.[狗頭]

............2015版藥典關於柴胡規定................

柴胡

Chaihu

BUPLEURI RADIX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和泥沙,乾燥。

【性狀】 北柴胡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南柴胡 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鑒別】 北柴胡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北柴胡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柴胡皁苷a對照品、柴胡皁苷d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0.0%(通則0832第二法)。

總灰分 不得過8.0%(通則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通則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通則2201)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1.0%。

【含量測定】 北柴胡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

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10nm。理論板數按柴胡皁苷a峯計算應不低於10000。

----------------------------------------------------

時間(分鐘) 流動相A(%) 流動相B(%)

0~50 25→90 75→10

50~55 90 10

----------------------------------------------------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柴胡皁苷a對照品、柴胡皁苷d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柴胡皁苷a0.4mg、柴胡皁苷d0.5mg的溶液,搖勻,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含5%濃氨試液的甲醇溶液25ml,密塞,30℃水溫超聲處理(功率200W,頻率40kHz)30分鐘,濾過,用甲醇20ml分2次洗滌容器及藥渣,洗液與濾液合併,回收溶劑至幹。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0μl與供試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柴胡皁苷a(C42H68O13)和柴胡皁苷d(C42H68O13)的總量不得少於0.30%。

飲片

【炮製】 北柴胡 除去雜質和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不規則厚片。外表皮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和支根痕。切面淡黃白色,纖維性。質硬。氣微香,味微苦。

【鑒別】 【檢查】 【浸出物】 【含量測定】 同北柴胡。

醋北柴胡 取北柴胡片,照醋炙法(通則0213)炒幹。

本品形如北柴胡片,表面淡棕黃色,微有醋香氣,味微苦。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通則2201)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2.0%。

【鑒別】 【檢查】 【含量測定】 同北柴胡。

南柴胡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片。外表皮紅棕色或黑褐色。有時可見根頭處具細密環紋或有細毛狀枯葉纖維。切面黃白色,平坦。具敗油氣。

醋南柴胡 取南柴胡片,照醋炙法(通則0213)炒幹。

本品形如南柴胡片,微有醋香氣。

【性味與歸經】 辛、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與主治】 疏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與用量】 3~10g。

【注意】 大葉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乾燥根莖, 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原文..................................

  原作者.湯一笑

  柴胡自古就屬於最常用的藥材之一,陶弘景就說「此柴胡療傷寒第一用」。上世紀末,黃煌教授曾對人事部認定的國家級名老中醫330人進行調查研究,在他們擅長使用的藥物統計序列中,柴胡位居第三。足見如今其應用之廣。

  據報道全世界有柴胡屬植物約200種,我國已報道有43種,17種變種及7種變型,估計今後還會有新發現。1999年版的《中華本草》中,我國柴胡入藥品種更增至21個。近年又有一種來自日本的傘形科植物三島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又名川島柴胡、伊豆柴胡、鎌倉柴胡,原產日本和朝鮮等地,為日本漢方中柴胡的主要來源,日本漢方原本也是使用野生品,1965年時因為野生資源枯竭而開始人工栽培,但其生產量僅可滿足日本國內需求量的10%左右。我國種植三島柴胡原是日本藥商提供種子的訂單外銷品,後來種植品也逐漸進入國內流通市場,傳說其品質、藥效優良,甚至有說其柴胡總皁甙含量高於北柴胡,實際並非如此,高光等人的檢測表明,三島柴胡柴胡總皁甙和柴胡皁甙a、b的含量均較高,與中國的正品狹葉柴胡(紅柴胡)相近,但尚不及我國的正品北柴胡。參見高光、郭允珍《柴胡屬12種柴胡中皁甙的含量分析》一文。

  儘管1963年版《中國藥典》就規定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狹葉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乾燥根為柴胡正品供藥用,二者一般習稱為「北柴胡」及「南柴胡」。但仍有研究者實際考察發現,如今在我國葯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達十多種,且各地柴胡入葯有用根的,有用莖葉的,有用全草的,可見實際應用的繁亂。在漢醫藥最常用的幾十種藥材中,柴胡藥材的混亂情況應屬於比較嚴重的。現今尚如此,推想古代柴胡的藥用品種恐怕更混亂。

  柴胡屬植物的化學成分非常複雜。目前從柴胡屬植物中能分離出90多種皁苷類成分,其中含量較高的有柴胡皁苷A、D、C。《中國藥典》中正品柴胡是以柴胡皁苷a、d的含量為檢測標準的,曾有研究對中國北方(主要指東北、內蒙古)產的11種柴胡進行檢測,北柴胡和狹葉柴胡含量最高,北柴胡又高於狹葉柴胡。因此,將北柴胡和狹葉柴胡作為柴胡的正品還是有其現代檢測基礎的。至於選擇的檢測標準是不是真的「正確」,則非本人所能討論。據報道,雲南東北的會澤、巧家一帶盛產多枝柴胡(Buplenrum mpolyclonum Y.Liet S.L.Pan),是目前為止發現柴胡皁苷含量最高的一個種(柴胡總皁苷達7.74%),目前馴化栽培已經成功,正推廣種植中。東北三省的大葉柴胡(B.longiradiatum Turcz.)及其變種含有柴胡毒素和乙醯柴胡毒素,有劇毒,出過幾例服藥死亡事故,如今《中國藥典》已特別註明禁用(此規定似從2005版藥典開始)。

  歷代本草都沒有說柴胡有毒,且柴胡在《本經》中為久服輕身之上品。明末杜文燮《葯鑒》說柴胡「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用」。清代盛傳「柴胡劫肝陰」之說。清代藥用柴胡的品種很混亂,吳儀洛《本草從新》(1757年)記載:「今葯客入山收買。將白頭翁、丹參、小前胡、遠志苗等俱雜在內。謂之統柴胡。葯肆中俱切為飲片。其實真柴胡無幾。」從當時一些醫家的有關討論、告誡來看,當時應該是發生了一些應用柴胡劑致亡的醫療事故。清末更有山陽丁壽昌撰《溫病忌用柴胡論》謂「凡藥用柴胡及辛溫發表重劑,皆棄而不用,亦保安性命之一道也。」柴胡真可謂清代醫生第一畏懼之葯,畏者常呼之為「柴胡狗」。1940年開辦的「北平中藥講習所」是近代中醫教育史上第一所官辦的中醫藥學校,中醫名宿楊叔澄編寫的《中藥大義 中國藥物學》是其教材之一,其中居然就沒有「柴胡」這味葯,顯然是被「開除」了。

  (註:楊叔澄(1888年—1957年)山東樂陵人,居大興(今屬北京)。出身於世醫之家,與其父楊熙齡(鑄園)皆為京城名醫。)

  1990至2000年間,日本發生了長期服用小柴胡湯顆粒劑引發藥物性肺炎(間質性肺炎)的「小柴胡湯中毒事件」,死亡多人(出問題者多為60歲以上肝功能障礙者),違反辨證論治原則當然是一個原因,而柴胡的毒性問題也開始引起醫藥研究界的重視,此後有關柴胡毒性的報道以及研究論文日益增多,近些年的眾多研究實驗使研究者逐漸認識到,柴胡皁苷有護肝之效,同時卻也具有肝臟毒性,其肝損傷機制與途徑主要與多途徑的氧化應激損傷有關。含柴胡皁苷量越高 ,其毒性越大。所以北柴胡毒性就大於南柴胡。孫蓉等研究發現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柴胡水煎劑,可造成大鼠明顯的肝毒性損傷,與臨牀報道相一致。使用柴胡造成的一般急性肝損害,停葯一段時間後肝功能可恢復至正常水平,是可逆的。柴胡的肝臟毒性大概屬於比較低極的,否則其難以在「小柴胡湯中毒事件」發生後還在日本存續應用。對於柴胡的功效、藥理、毒性的相關研究還有待更加深入。幾個建議:一、正品柴胡的肝毒性不可漠視,更不宜以辯證不明才會出事搪塞,辯證論治當然要講,柴胡有肝毒性也要承認;二、幼兒、老人(尤其是有肝功障礙者),慎用柴胡劑。曾有幼女服用服含柴胡的中藥煎劑死亡的報道,葉天士在《幼科要略》中也告誡「柴胡劫肝陰」,恐怕事出有因。北京婦科名醫柴松巖不主張對幼女使用柴胡,認為「以免過早引動相火」。近來也有醫生網上經方論壇交流說,曾給體弱老人使用柴胡劑,效果雖好,但隨後出現了心臟方面的嚴重問題(兩例)。另外有人研究柴胡注射液導致的不良反應,也是兒童和老人高發。三、除特殊情況必要大劑量使用外(短期)。一般最好按《藥典》規定劑量和用法服用(毒性小),不宜長期連續服用,尤其不宜大劑量長期服用。參見劉亞旻、劉新民、潘瑞樂《柴胡毒性作用研究進展》。另,沈自尹等在《中醫治則研究》中指出,經證實慎用柴胡者有二:一是素有(慢性)胃病者,因柴胡含皁素量較高,對胃黏膜剌激易引起嘔吐。二是素有高血壓者,用柴胡升肝陽,易引起血壓更為升高。

  分稱南、北柴胡開始於明末李時珍,但這種稱呼容易使人誤會,柴胡還是以以軟硬分、或以紅黑色分較好,直觀易區分。因為南柴胡(軟柴胡)並不只單於南方,它南北都產,如今東北松嫩及遼河平原是我國紅柴胡的主產區。其主產地比北柴胡還要北。北柴胡主產於華北長城以南地區。參見王玉慶、牛顏冰、秦雪梅等人的《野生柴胡資源調查》一文。

  在《本經》中,柴胡沒有交代藥用部位。《名醫別錄》、《吳普本草》才交代是「二月、八月採根」,之後的主流本草都說柴胡是用根,古方書中用柴胡也多明確是「去苗」用根的。但清代以來民間慣用的柴胡藥材,還有「竹葉柴胡」與「春柴胡」、「草柴胡」等。

  四川、湖北、湖南、雲南等地傳統慣用「竹葉柴胡」,又名川柴胡、紫柴胡,以夏、秋採連根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葯,藥材全長約20~40釐米,我查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些藥材資料,「竹葉柴胡」確實是有的地方用全草 ,有的地方是用地上部分,唐容川《本草問答》所論是地上部分,近日諮詢網友,有人回復說如今四川竹葉柴胡使用仍然普遍,一般不帶根。這些地區的植物資源豐富,柴胡種類非常多,使用情況就很混亂,據說「竹葉柴胡」以膜緣柴胡(Radix et Herba Buplerui marginati)為主,藥材形如小竹,葉似竹葉。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柴胡用的就是秋採連根全草。西南雲貴一帶的彝醫、白族醫、傣醫的藥用柴胡也多是連根全草。

  過去華東大部分地區及中南部分地區習銷慣用春柴胡和草柴胡,春柴胡系春季採收幼嫩的連根全株,故又稱「芽胡」,藥材全長約15釐米(一說春苗一尺左右連根拔),根細,棕色,莖葉淡綠色而多 捲曲皺縮;草柴胡則是夏採連根全株,又稱「長柴胡」,其原植物包括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和狹葉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 韭葉柴胡),以狹葉柴胡為主,當地醫家不用或少用凈根柴胡。我見《上海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1973》對「柴胡」的規定就是「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帶嫩葉的根」,可知當時此地區的藥用柴胡就等於春柴胡。清代以來有不少醫家認為春柴胡得春時生髮之氣,疏泄力強,尤擅於發散退熱、疏肝解鬱。近年又有研究報告稱解熱療效春柴胡優於北柴胡。1963版《中國藥典》正式規定柴胡為南柴胡、北柴胡的乾燥根。因此20世紀70年代之後,這些地區才較普遍改用柴胡根,帶苗柴胡使用逐漸減少,但有些地區傳統用藥習慣較強,見報道和網路交流所知,江浙地區、安徽、河南豫東、山東等地區,柴胡苗還是較常用,具體諮詢網友,如今蘇南還常用連根的春柴胡。安徽地區還常用不帶根、稍有梗,葉多色綠的柴胡苗,查《安徽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 2005年版》春柴胡條,其規定確實是狹葉柴胡幼嫩地上部分。山東也還常用柴胡嫩苗。從報道看,近年廣東地區也常出現以柴胡莖葉充作柴胡藥用的情況(江門地區報道)。

  柴胡桿(今葯市常與柴胡苗一詞通用)這個品種大概在上世紀80年代推廣柴胡種植後就在葯市存在,不過有葯市研究品種交易的人士說,柴胡桿真正在葯市登堂入室成氣候,是在2006年柴胡根大漲價之後,起先是一些提取廠和藥廠大量投料用,後來就經常進入藥店冒柴胡根用了,如今柴胡桿是葯市流通量很大的活躍品種。柴胡在生長過程中每年夏季(7月份)秋季(10月份)要割一次柴胡苗,以有利於柴胡根部的發育,秋天挖取葯根也產生大量的柴胡秸稈。所以如今葯市有春柴胡苗和秋柴胡苗之分,應該是前者葉多色更綠而量小,所以價格也高些。近些年柴胡價格高漲,柴胡桿(苗)在零售配方市場的使用都有所增加,不論是出於偽冒還是出於替代。如今葯市因為春秋柴胡桿(苗)這個大品種的存在,傳統的連根芽柴胡或春柴胡大概行將消亡。從近年一些報道看,江蘇一些藥店、藥房所用的春柴胡飲片已經常為秋柴胡所代,據說與《江蘇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2002年)對春柴胡的規定改變有關。

  柴胡嫩株全草或柴胡地上部分入葯始於何時?柴胡苗在《千金翼方》卷六中記載用於卒聾「取柴胡苗汁灌耳中,再度瘥。」但這是取鮮汁外用,不是內服。明初《普濟方》(刊於1406年)卷一百十四[諸風門.諸風難治附論]中的「大紫菀丸」、 卷二百三十一 [虛勞門 虛勞咳嗽]的「人蔘鱉甲散」有使用柴胡「茸」的,這不知道是根還是芽,「茸」有草初生的樣子或鹿的嫩角的意思,如鹿茸,但方書中常見「紫菀茸」卻是紫菀根。傳說成於1436年的《滇南本草》「柴胡」條記載:「發汗用嫩蕊,治虛熱、調經用根。」但此部分是「補註」,懷疑是清代人加入的。而且我看的版本是「發汗用茸」。柴胡非純根入葯的方式可能就是源自西南地區,而後才逐步擴散開來的。

  柴胡非純根入葯我懷疑始盛於清代後期,因為明末的《本草綱目 柴胡》、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銀柴胡》(1765年)都沒有提及。《本草綱目》也僅提到柴胡苗汁療卒聾。清代的本草著作交代柴胡的藥用部位,是將根部兩分,上升用根(上部)。中行下降用梢(尾部),此說應出自張元素、李杲。浙江海鹽澉浦人吳儀洛《本草從新》(1757年)記載:「今葯客入山收買。將白頭翁、丹參、小前胡、遠志苗等俱雜在內。謂之統柴胡。葯肆中俱切為飲片。其實真柴胡無幾。」似乎當時浙江柴胡也非純是用根。王士雄《王氏醫案》(1850年)、《餘無言醫案》中很多方劑使用了「春柴胡」,兩人是江浙人。四川唐容川《本草問答》(1893年)中以升麻根與柴胡比對,說「柴胡系苗葉,故有散性也」,又雲「近有草根(註:指柴胡根或四川之柴首),辛溫發表,絕非柴胡本性,斷不可用。」可見當時四川藥用柴胡是使用地上部分。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診餘隨筆 》(1909年)中提到「威靈仙、柴胡諸葯,原是用根。坊間恆雜以莖葉,醫者不知甄別,即可誤事。」張氏活動於河北、瀋陽、天津,可見當時連這些地方的柴胡也不純是用根的。紹派傷寒醫家何廉臣《重訂廣溫熱論》(1911年)中的方劑頻繁使用「川柴胡」,應即是唐容川所說的柴胡(地上部分)。如今使用柴胡地上部分或全草的地區就主要集中在長江一線。

  江浙等地區清代以來慣用「芽胡」和「川柴胡」大概與當時儒醫對柴胡功效的探討有關,柴胡具升提之說始於金.張元素,明清以來更興起柴胡是發汗解表葯的觀念,用「芽胡」或「川柴胡」古人大概是欲取其生髮出新之象,正如桂枝湯之「桂枝」清人改用「桂枝尖」一樣。又柴胡是少陽葯,而傳統認為少陽屬春。《滇南本草》明確說柴胡是「傷寒發汗解表葯」。

  流通市場上,柴胡根與莖葉的價格懸殊,相差近20倍。近時常有醫藥家研究討論柴胡地上部分是否可以替代柴胡根入葯問題,觀點不一,謝東浩、賈曉斌等人研究後認為可以,而大多研究者多持謹慎態度,不太贊成莖葉代根。因為柴胡根與地上部分的生化成分還是有顯著差異,柴胡根主要含有柴胡皁甙,其次含植物甾醇以及少量揮髮油;而柴胡地上部分則主含黃酮類成分,其次為B-谷甾醇以及芸香甙、山茶甙等。當然各地產的柴胡莖葉成分或有不同。大概出於遵從主流傳統和謹慎考慮,《藥典》目前還是規定只能以根入葯。但對於各地慣用的非藥典品柴胡,地方醫政也網開一面,並未嚴加管制。或者以後《藥典》會另設一條「柴胡苗」也說不定。

  今人看前人的醫案、方書,如果只看個藥物名稱,不清楚其使用藥物之具體,往往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各地各時慣用品不同,就算品種相同,但或用根或用莖葉,或用老株或用嫩芽,差別頗大。如四川彭縣唐容川、梓潼蒲輔周、樂山陳鼎三、夾江江爾遜、安嶽周即生等善用柴胡者用的應是四川慣用的「竹葉柴胡」(地上部分或全草老苗 都有其本人醫話或後人解釋為證),而上海地區的章次公,姜春華、江蘇泰州朱則如用的則可能多是當地的春柴胡。如果不瞭解這些背景知識,光從表面看這些名醫的醫案,恐怕會對其中的一些柴胡劑的應用產生誤會。又,孟河名醫丁甘仁、丁濟萬(甘仁長孫)藥用柴胡多用銀柴胡,丁甘仁小柴胡湯多用銀柴胡為君葯,其用丹梔逍遙散為主方調和肝脾治黃疸 ,方中柴胡亦易為銀柴胡 。參見秦琴、石歷聞《丁甘仁伏暑治法淺析》、張存悌《丁濟萬與章次公:面面比較》。《上海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1973年版)「銀柴胡」是「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乾燥根」。

  如今葯市流通的柴胡以家種為主,野生為輔。家種柴胡大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推廣種植,葯農多採用與小麥、胡麻等糧食作物套種,價格好的時候則出現專門種植。由於柴胡產量極低,產值也低,經濟較發達地區種植很少,市場上的家種品多源自西部地區,以甘肅隴西、陝西漢中、山西侯馬已及河北行唐、寧夏種植居多。栽培品種基本上選擇硬苗北柴胡,因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來自內蒙、東三省的野生品據說多為粉質,軟苗。近些年藥材市場有種龍頭品種「海拉爾柴胡」者(現在多產自內蒙其它地區),為軟苗黑柴胡,市場認為質量最好,價格也最高,是大流通貨。唐智芳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錐葉柴胡化學成分和質量研究》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赴產地海拉爾採集此藥材的原植物標本進行研究,確認其為錐葉柴胡Bupleurum bicaule Helm。為狹葉柴胡的近緣種,並非藥典正品。按一般的說法,錐葉柴胡的有效成份含量較低,是不宜作藥用的。但唐智芳的研究結果顯示,內蒙古產此種錐葉柴胡,其柴胡皁甙類成分較高,尤其是皁甙d的含量相對較高,三種柴胡皁甙(a、d、c)的總含量與藥典品北柴胡相差不大。但其揮髮油成分與北柴胡相比差異很大,幾乎沒有相同成分。這件事顯現了野生柴胡資源的萎縮,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也說明瞭藥典與市場以及醫療實踐的脫節。據說藥典規定的正品北柴胡的野生品,藥材市場已經很少能見大批貨。

  藥材市場上,柴胡野生品與家種品的價格有較大差距。不過有關藥材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年生家種柴胡與野生柴胡的各種化學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一年生家種柴胡優於二年生家種柴胡;未抽莖柴胡根含量優於抽莖柴胡根含量。這種研究結果有利於推廣柴胡家種,也有利於縮小柴胡野生品與家種品的價格差距。但對於這一現代研究結果,較為傳統的醫藥家則未必認同。參見郝武常、孫文基、王文傑、張淑賢《一年生栽培柴胡質量研究初報》《中藥材》 1991年11期 。

  象柴胡這種具有重要地位但混淆品繁多的中藥材,我看還是大力發展地道種植為好,這樣才能基本保證藥材具有較穩定可靠的質量。

  近代以來,關於柴胡的考證還有一個焦點問題,就是關於古代「銀州柴胡」原植物問題。尚志鈞先生《銀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討論》一文所論較令人信服,以下是此文大略。

  隋《雷公炮炙論》首載銀州柴胡:「出在平州平縣,即今銀州銀縣也(陝西米脂縣?)」北宋本草中,銀州柴胡已被認為是柴胡的佳品。《雷公炮炙論》所描述的柴胡卻為紅柴胡類,雷公雲:「(柴胡)凡使,莖長軟、皮赤、黃髭鬚。……凡採得後,去髭並頭,用銀刀削上赤薄皮少許,卻,以粗布拭了,細銼用之。」所說顯然是如今的紅柴胡(南柴胡),今北柴胡、今傘形科銀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陝西北部多見)都不吻合這些描述特徵。北宋蘇頌《本草圖經》描述的柴胡:「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今本草學家基本公認為今傘形科紅柴胡。

  北宋陳承《本草別說》、明末李時珍《本草綱目》、明李中立《本草原始》、清初郭佩蘭《本草匯》、清初張璐《本經逢原》、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等書所描述的銀州柴胡具有「長一二尺」(宋代一尺為30釐米多)、「色白而軟」(銀者,白也)的特徵,應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StellariadichotomaL.var.1anceolataBge.,而非今傘形科銀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主要是根據根長判斷,石竹科植物銀柴胡根長20—60釐米,根直徑1.5—3釐米,表皮淺黃、質脆疏鬆。而傘形科銀州柴胡的根長為10—20釐米,根直徑0.3—0.5釐米,色淡紅棕或淺黃棕,質堅硬。

  (注意:尚老這一比對論證是比較有力的,學界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就是認為古本草所說的「銀州柴胡」或「銀夏柴胡」為今傘形科銀州柴胡,應該是站不住腳的,見有人說傘形科銀州柴胡「主根長而發達」,不知何據?)

  蘇頌《本草圖經》中的五幅柴胡圖,其中壽州(今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境)柴胡葉對生、花五星形,應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說明宋代就存在石竹科、傘形科兩種柴胡。石竹科柴胡的使用可能在唐代或更早就存在。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如今石竹科銀柴胡和傘形科銀州柴胡兩者的主要產地是基本重合的。

  尚志鈞先生認為清代之前到宋,傘形科紅柴胡和石竹科銀柴胡是藥用柴胡的主流品種。謝宗萬先生雖沒有這樣說,但我研究他關於柴胡和銀柴胡的兩篇文章,其實也支持此觀點。宋元明清的方書中柴胡多是尚「軟」的,且有「軟者性柔」之說,李時珍所謂「北柴胡」者,也是「如前胡而軟」,與今之硬柴胡有異。如此說來,如今的藥用柴胡主流品種北柴胡(硬柴胡)並非古代藥用柴胡的主流品種,北柴胡大概在明末才開始被醫藥家推崇,明末倪朱謨《本草匯言》(1624年)雲:「仲景氏用北柴胡(硬柴胡)也。」北柴胡之所以在現代能成為藥典正品之主,應該是現代藥學對柴胡所謂的有效成分生化分析所決定的——北柴胡的柴胡總皁甙含量更高。至於宋以前的藥用柴胡品種,尚志鈞先生認為已不可考。

  假設張仲景真是河南人,假設如今的藥典品柴胡就是張仲景所用者,那麼是紅柴胡還是硬柴胡?河南省的柴胡傳統產區主要分佈在豫西伏牛山區的嵩縣、欒川、洛寧等地,主要品種為北柴胡(硬柴胡),南陽地區各縣主要也是北柴胡,當然也有紅柴胡。著名的「嵩胡」就是北柴胡,據說其元代時就已成名,其質硬而韌、獨根肥壯、色黃褐、不留殘莖、柴胡總皁甙含量特高,素有「柴胡王」之稱,傳統上有經廣州向外出口,在國際上也有聲譽。「嵩胡」以前是採集野生品,1983年開始推廣人工栽培,種源來自當地野生品。其實河南歷史上還有更著名的柴胡,就是洛寧(古永寧縣)產的「永胡」,據說隋代就已知名,歷時千餘年,享有盛譽。據清乾隆55年永寧縣誌記載:當時「永胡」是用紅繩扎把裝木箱,銷往朝鮮、日本、南洋等地及我國南方各地。「永胡」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推廣人工栽培,比「嵩胡」還早些。但如今「永胡」遠無「嵩胡」的名氣。大概跟地方政府的經營能力有關。

  漢末、三國時的《名醫別錄》、《吳普本草》都記載柴胡是用根。柴胡原名茈胡,《神農本草經》、西漢史游《急就章》、《武威漢簡》都稱茈胡。對於它的名字,有一種說法是地上部分為茈,地下部分為胡,故名。此說不知源自何處?金久寧在《藥名溯源——植物名稱考與本草名實研究》中說「柴胡、前胡因其藥材性狀、作用而名。『胡』有『大』意,地下根部膨大者謂之『胡』」,也未見其詳細解釋。現代漢人一見「胡「字首先想到的是鬍鬚,而古漢語中「胡」字的本義是「牛脖子下的垂肉」,「胡,牛顄垂也。」——《說文》。如果把「胡」引申為植物蘆頭的下部的確是說得通的。若真如此,古典「茈胡」用的應該就是根部。當然對於「胡」字的這種解釋未必是事實真相,或有其他的解釋。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有一個別名就叫「由胡」,似有由「胡」而生的意思,其嫩莖葉也可供食用。古典本草說柴胡也有一種葉似邪蒿者。

  我有點懷疑「茈胡」之「茈」是「髭」字的簡寫或通假。頾,口上毛也。從須,此聲。——《說文》,字亦作髭。茈,茈草也。從草,此聲。——《說文》,兩字的古音相同。雷公雲:「(柴胡)凡使,莖長軟、皮赤、黃髭鬚。……凡採得後,去髭並頭,用銀刀削上赤薄皮少許,卻,以粗布拭了,細銼用之。」「茈胡」是有髭鬚的根的意思?今紅柴胡蘆頭部是明顯有毛刷狀「鬍鬚」的,北柴胡就沒有或不明顯。前胡藥材這一「鬍鬚」特徵也很明顯。北宋陶谷《清異錄》「葯譜」條中有 「蘆頭豹子柴胡」之說,「豹子」或是「獅子」之誤,大概也是強調柴胡的蘆頭的「鬍鬚」如雄獅的鬃毛。

  出土簡帛醫方中,有關茈胡的資料不多見。西漢馬王堆《五十二病方》中有一殘方:「一方,癰首(頭癰),取茈半鬥,細(左尊右利刀旁),而以善酨(好醋)六鬥□□□□□□如此□□醫以此教惠……」其中藥物「茈」不能確定何物,幾種可能,其一,姜。《集韻?紙韻》:「茈,姜屬。」又《四民月令》:「生薑謂之茈」;二,蕨屬。《集韻?紙韻》:「茈,蕨屬。」三,紫草,《別錄》;「以合膏,療小兒瘡及面。」四、柴胡。姜、柴胡、紫草都能治瘡癰,無法確定是哪一種。

  《武威漢簡醫方》中還有一方:「治久咳上氣,喉中如百蟲鳴狀,三十歲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烏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蜜,大如櫻桃。晝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此「茈胡」所治似乎更象前胡的「去痰實,下氣」。

  柴胡也是中藥西制的先鋒品種之一。抗戰期間,由於敵人的封鎖,八路軍藥品奇缺,當時在太行山山溝裏的總部利華製藥廠(黎城縣仟仵焦龍洞藥廠)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利用當地豐富的野生柴胡資源研發生產了柴胡注射液(肌注),始名為「暴潑利爾」,用於治療一般發熱疾病和瘧疾(一說用以防治流感)。因療效不錯,曾大量生產供應前線醫療,據參與研製的同志回憶,當時一個藥廠每月就要生產10萬盒左右的「暴潑利爾」。 1941年5月1日,「暴潑利爾」受到晉冀魯豫邊區大會的獎勵。「暴潑利爾」後來正式命名為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的問世,不但開創了中藥注射劑這一新劑型,而且被認為是中藥現代化的標誌之一。建國後的1954年,柴胡注射液在武漢製藥廠進行重新鑒定後投產,成為我國實現工業化生產的第一隻中藥注射劑品種。據說美國和日本也嘗試過將柴胡製成注射劑,但都沒有成功,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標準問題,原因或是藥物產生的肝損傷問題無法解決而放棄。目前柴胡注射液仍位列307種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在城鎮農村醫療機構中仍廣泛使用,多用於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的注射或口服,亦有人外用治療扁平疣、絲狀疣。

  我國經過多年市場培育和臨牀檢驗,中藥注射劑如今已成為醫藥產品的一個重要門類,目前,中藥注射劑主要集中應用在心腦血管、抗腫瘤、呼吸系統等領域。中藥注射劑是我國最為接近「重磅炸彈式藥品」(年銷10億美元以上)的品類,從國產藥品銷售總額排名來看,排名前十位的藥品中有7個中藥注射劑。但同時,中藥注射劑飽受質疑的安全性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2006年,爆發了致使多人死亡的魚腥草注射液事件,醫藥管理當局開始對中藥注射劑嚴加管控,從那時起,中藥注射劑一直是在「全面禁用」和「大力發展」兩種不同的聲音中前行。目前醫藥管理部門對其安全性再評價正在進行過程中。

  小柴胡顆粒劑的出現也是中藥湯劑現代化的標誌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順天堂將漢方小柴胡湯研製成小柴胡湯顆粒製劑,商業宣傳主要適應症為慢性肝炎導致的肝功不良。1976年日本政府批准漢方製劑進入醫療保險,小柴胡湯顆粒劑由此成為日本漢方成藥製劑的主打產品,暢銷一時。日本人好用小柴胡湯是有傳統的,古方派的一代宗師吉益東洞就因善用此方而有「東洞柴胡」之綽號。20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發生了「小柴胡湯中毒事件」,1991年至2000年1月4日間日本媒體報道了因長期服用小柴胡湯顆粒引發多起間質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2000年1月14日本厚生省明確禁止對肝癌和肝硬變患者使用小柴胡湯。有些文章說小柴胡湯在日本被禁用是不明就裡或別有用心的誇大其辭,其實只是對特定人羣禁用。這些案例中小柴胡湯與間質性肺炎之間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尚不明確,沒有定論。因為在日本所有相關死亡病例中,病人都曾接受過皮質激素的治療,而這類藥物同樣也會導致間質性肺炎。事實上從統計數據看,小柴胡湯治療慢性肝炎所「產生」間質性肺炎的幾率(十萬分之四)與自然發生間質性肺炎的幾率相當(十萬分之五)。而治療慢性肝炎的幹擾素所產生間質性肺炎的幾率卻高達千分之一(另一數據是五百分之一)。「小柴胡湯事件」之後,小柴胡顆粒劑在日本的銷售雖一度陷入低谷,但它仍然是日本漢方市場的主要製劑之一,仍具有較高的臨牀使用率。2000年後,其市場銷售額再度開始上升趨勢。從日本小柴胡湯(顆粒或片)主要生產廠家對其適應症的表述來看,「改善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障礙」仍是首項。從有關報道看,如今日本藥店中,小柴胡顆粒劑仍然是大路貨。另,日本漢方製劑都嚴格標註其毒副作用。參見鄭賢月、梁嶸《日本漢方製劑小柴胡湯的應用調查》。

  小柴胡顆粒劑(沖劑)如今也是我國非處方抗感冒藥零售市場的著名品種,作為中藥顆粒劑,小柴胡顆粒在我國的研發並不早,20世紀80年代,最早由廣州白雲山光華製藥廠研發成功,它也成為小柴胡顆粒國家標準的起草者。其產品目前可謂小柴胡顆粒市場的第一品牌。鑒於日本的教訓,其商業宣傳上側重於感冒,而不提肝病,說明書也比較謹慎,強調老、幼、孕以及心、肝、腎等慢性病患者的服用都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在製藥工藝上則側重宣傳其「去渣再煎」對經典的遵守。

  清代盛行「柴胡劫肝陰」之說,後世由此引發了紛紛擾擾的論爭;20世紀四十年代八路軍製藥廠艱難環境下「暴潑利爾」注射液的研發生產開啟了中藥注射劑時代,此劑型如今同樣引發眾多爭議,前途莫測;20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發生的「小柴胡湯中毒事件」,也引發了對中藥合理應用及用藥安全性的普遍關注。如今對《傷寒論》時代柴胡的追究也頗為熱絡。由此可見,柴胡這味中藥自清代以來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風雲角色。柴胡是中藥發展歷史的一個良好標本,它的藥用歷史的方方面面,就是中藥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附:

  1963年《中藥炮炙經驗集成》中關於「竹葉柴胡」 炮炙的說明是,西安:連軟苗切3釐厚片;南京:根切半分厚,葉切一分寬,混合使用;浙江:地上部分略淘後,切一分段及碎片。可見當時「竹葉柴胡」西安、南京是連根全草,而浙江是地上部分。(一分=3.3毫米 3釐=1毫米)。《中藥炮炙經驗集成》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衛生部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合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63年12月第一版 101頁。

  《上海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1973年版)對「柴胡」的規定是「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帶嫩葉的根」,可知當時此地區的藥用柴胡就等於春柴胡。1994年版《上海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將柴胡拆分為「柴胡」(根,《藥典》品)和「軟柴胡」(狹葉柴胡帶幼苗的乾燥根)兩條,2008年版延續此兩條,並在《目前少用品種》中有「津柴胡(秋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乾燥帶老莖的根。這個1994年版未見提到。上海地區的藥用柴胡從1973年到如今都包含有帶苗的根,《藥典》品柴胡根是1994年起才獨立成條。

  《江蘇省中藥材標準》(1989年版)規定春柴胡為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全草,3月中旬至4月硬莖未抽出前採挖,除去雜質,曬乾。

  《江蘇省中藥材標準》(2002年版)規定春柴胡為「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全草。」未將「3月中旬至4月硬莖未抽出前採挖」的限制詞標出。導致市場中大量秋柴胡全草取代春柴胡。藥材中的根、草比例已完全不同,春柴胡是以根為主,秋柴胡是以苗為主。參見邵乾、王虹、邵家德《春柴胡、鹿角霜飲片摻偽辨析》一文。

  1960年《四川中藥飲片炮製經驗集》:「柴胡,生用,取柴胡,除去雜草、根蔸(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清水淋潤,鍘成米節子,曬乾,用木器貯存。」「成品性狀:淺綠色,中心有髓,體輕,有清香氣,炒制後為焦黃色,質硬脆」。可見當時四川的藥用柴胡確實是柴胡的地上部分。

  同書「柴胡」條項後又有「柴首」條項:「柴首,生用,取柴首,淘去泥沙,潤透,除去莖梗,切一分厚橫片,曬乾,用木器貯存。」柴首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柴首的根,是中國的特有植物。主產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茂汶,黑水縣普遍有。

  《四川中藥飲片炮製經驗集》四川省衛生廳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60年6月第一版。

  丘晨波1954年《中藥新編》「柴胡」條項下也有註:「今葯肆所售者乃除去根部者」。此書為1949年版《化學與藥理》的增訂版,丘氏1944年畢業於重慶國立藥學專科學校,後在臺灣、廣州工作。其所見可能是指重慶地區的葯肆。《中藥新編——中藥科學研究提要》上海衛生出版社 1956年12月一版。

  關於宋以前「葉似邪蒿」的柴胡

  《本經》中並沒有記述茈胡的原植物形態,說柴胡「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的應是《名醫別錄》,到陶弘景作《本經集註》才引《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至北宋《圖經本草》,才明確記載當時所用柴胡原植物的形態特徵,也提到柴胡有一種「葉似邪蒿」者,但所畫五幅葯圖中並沒有這一種,可見北宋時,這種柴胡已成傳說而不用了。

  現今《藥典》正品柴胡是近現代本草學家根據宋代《證類本草》中文字和葯圖對柴胡的描述,以及對近代葯市流通的主流品種的考察綜合作出的判定。並不能證明宋代以前的柴胡原植物為何。只能假設也是這種東西。由於古代藥用柴胡的品種比較繁亂,清代以來就有一些醫藥家探討《傷寒論》時代的柴胡為何種植物。

  明末倪朱謨《本草匯言》(1624年)雲:「銀柴胡清熱,治陰虛內熱也;北柴胡清熱,治傷寒邪熱也;軟柴胡清熱,治肝熱骨蒸也。……如《傷寒》方有大、小柴胡湯。仲景氏用北柴胡(硬柴胡)也。」

  川籍醫家唐海宗《本草問答》(1893年)捲上四有云:「又柴鬍鬚用一莖直上,色青、葉四面生、如竹葉而細、開小黃花者,乃為真柴胡,是仲景所用者。近有草根,辛溫發表,絕非柴胡本性,斷不可用。四川梓潼產柴胡,價極賤,天下不通用,只緣葯書有軟柴胡、紅柴胡、銀柴胡諸說,以偽亂真,失仲景之藥性,可惜!可惜!」唐海宗的這段話,「斷不可用」後應該是有斷句的,此句語義與前段是一個整體。很多刊本此處不斷句,意思就相反了。仔細推敲,唐海宗的本意應是說,四川梓潼產真柴胡(川產竹葉柴胡與其描述「真柴胡」相同),價也極賤,但卻不能天下通用,是因為天下柴胡偽品多而亂真,真是太可惜了!當然這是唐海宗個人的觀點,不過後人蒲輔周(梓潼人)也說:「梓潼鳳凰山的桔梗,長卿山的柴胡,也都是很好的葯。這種柴胡,叫竹葉柴胡,色綠,用莖,北柴胡用根。」參見何紹奇《不要執死方治活人——1968 年訪談蒲輔周先生錄》。

  由於古典本草記載有一種「葉似邪蒿」的柴胡,所以也有人認為前胡即是《傷寒論》時代的柴胡。最早提出此觀點的大概是清代的孫星衍(1753~1818),他在輯復的《神農本草經》「柴胡」條中說:「茈、柴,前聲相轉。《名醫別錄》前胡條,非。陶弘景雲:《本經》上品有茈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這是認為前胡即是柴胡,並非別是一物,不宜另立一條。章太炎《論治溫者用藥之妄》中有言:「……陶隱居雲:前胡似柴胡而柔軟,為療殆欲同,神農本草經上品有柴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按此知柴胡、前胡是一類,土宜小異,呼音漸殊,外臺祕要崔氏小柴胡湯直作小前胡湯,其證也,……」此觀點近些年也常有人為文論證,本人綜合前人所論並結合己見略論如下:

  《別錄》說柴胡「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陶弘景注引《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香美可食。」芸蒿具體為何目前不清楚,但斜蒿就是蒿屬的邪蒿,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和今柴胡葉近竹葉狀迥異,卻和今前胡葉相類。

  《圖經本草》雲:前胡「初出時,有白芽,長三四寸,味甚香美。」如今不知是否還有喫前胡芽的,貴州畢節地區有種出名的傳統野菜叫紅姨媽菜(鑼鼓菜、羅鬼菜),這東西貴州、雲南等地又有叫它「前胡」「小柴胡」的。但我查《中國植物誌》,發現紅姨媽菜並非如今的正品前胡,紅姨媽菜是菊科的白包蒿,而前胡是傘形科多小苞片組的植物。網路上常見將兩者等同,應是誤會。白包蒿具有理氣,活血,調經,利濕,解毒,消腫等功效。民間多用於月經不調,經閉,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腫,帶下病,癮疹,腹脹,疝氣等疾病的治療。(注意,植物學界對植物的劃分歸類常有變化,紅姨媽菜在過去是被劃入傘形科的,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即是如此,但謝氏同樣指出紅姨媽菜不是正品前胡。)

  今正品前胡芽或許真能食用,但似乎沒聽說今柴胡葉能做菜喫的,倒是見報道或聽網友說喫柴胡葉中毒或嘔吐的,也不知他們喫的是否真是正品柴胡的嫩葉,或是誤會。參見劉靖林網路文《一種野菜的本土文化》。

  《名醫別錄》所記前胡功效:「味苦,微寒,無毒。主治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與《本經》柴胡功效相類。《武威漢代醫簡》有一方:「治久咳上氣,喉中如百蟲鳴狀,卅歲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烏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丸以白密,大如嬰桃,晝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此「茈胡」所治似乎更象前胡的「去痰實,下氣」。《太平聖惠方》卷第四十六中也有「治咳嗽。心胸痰滯。喉中作呀呷聲」的「前胡散」:「 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旋復花(半兩)紫菀(半兩仁麩炒微黃)上件葯。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柴胡,唐之前多作茈胡,古人謂茈通紫字,茈胡也即紫胡,則可能古柴胡根是紫色的,宋《圖經本草》說前胡:七月內開白花,與蔥花相類。八月結實。根細,青紫色。」當然其後還提到幾種,顏色各異,當時前胡品種應該也較混亂。如今前胡鮮根看文獻一般是灰褐色、灰棕色或暗褐色。但也有表皮灰棕色略帶紫色者(華中前胡 四川 貴州)。

  《外臺祕要》 卷第一[崔氏方一十五首]中崔知悌、胡治、甄權《古今錄驗》把仲景的大、小柴胡湯稱為大小前胡湯,說明王燾之前這並非一種罕見的現象。這種說法雖然是少數派,但也不要輕視這一現象,因為此三人並非泛泛之輩,且有特殊的背景。

  崔知悌的家族是許州鄢陵崔氏,是中國歷史上顯赫的名門望族清河崔氏的一支,東漢以後,清河崔氏一直都是山東望族,至唐代開國,士族門第有五姓七家之說,崔氏就佔了兩家,即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唐代清河崔氏有十二人做過宰相。清河崔氏是顯赫的文化高門世族,歷代文化大家、飽學之士輩出,這樣的家族必然有豐富的歷代藏書。史料顯示,清河崔氏一族,亦有世代相傳醫術而知名者,參見《北齊書 崔景風傳》。崔知悌的醫術或許源自清河崔氏。崔知悌本人也非一般票友式的儒醫,而是一位富有實踐,且頗具創見的醫家,知名如如崔氏八味丸、黃連解毒湯等方為其所創。還應注意到的是崔知悌的家族是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崔氏,其父崔義真,曾任陝州(今河南陝縣)刺史,他本人也長期在河南為官,歷任洛州(今屬河南)司馬、度支郎中、戶部員外郎。如果張仲景真是河南人,我們還是應該重視崔知悌關於仲景大小前胡湯的說法。同樣《古今錄驗》的作者甄權 (約540~643年)也是許州扶溝 (今河南扶溝) 人。持同樣說法的兩人都是河南人,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恐非巧合。南北朝時的醫家胡洽(一作胡道洽),為廣陵(今江蘇江都)人,恰好也屬於孫思邈所說「祕仲景方而不傳」的江南醫師。

  下面這條史料或可增加前胡是古柴胡的可能:

  《戰國策?齊策》有淳于髡向齊宣王解釋何以一天舉薦七位賢人的一段話:「……今求柴胡、桔梗於沮澤(低濕的地方),則累世才得一焉。及之睾黍(今地不詳,疑為負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梁父(今山東泰安縣東南)之陰,則郄車而載(敞開車裝載)耳」。則戰國時代,睾黍、梁父是柴胡的大宗產地。《別錄》說茈胡「生弘農及宛朐」,弘農在河南靈寶南,宛朐為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西南。在產地上有相應性。淳于髡所說「柴胡」或正是《別錄》之「茈胡」。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出典源於此段話,淳于髡把柴胡與桔梗用來做比喻,是將其視為同類,兩者有何共通?如果將「柴胡」易為「前胡」,則兩者有許多共通之處。

  淳于髡提到柴胡、桔梗生於睾黍、梁父之陰(山的北坡),從資料看,柴胡一般喜歡生長於向陽東坡上,這不是山之陰處(當然山之陰處也長柴胡),而前胡、桔梗則喜歡生長在半陰半陽的山坡上,屬於山之陰處。

  桔梗止咳祛痰、宣肺、排膿,而前胡也擅「去痰實,下氣」,且前胡「半夏為之使」,《太平聖惠方》中也有「治咳嗽。心胸痰滯。喉中作呀呷聲」的「前胡散」。前面提到的《武威漢代醫簡》治咳方,正是茈胡、桔梗並用。今柴胡雖也有用治「嘔逆痰氣」者,但甚少見。

  桔梗嫩苗是朝鮮族人愛喫的野菜,且是有名的泡菜食材,《圖經本草》也說前胡嫩苗可以食用,兩者都以根入葯。兩者都是食葯兩用的植物。今柴胡嫩葉似未聞有用於食用,倒是見報道或聽網友說喫柴胡葉中毒或嘔吐的。

  可見前胡、桔梗的共通之處遠比桔梗、今柴胡兩者要多。 綜合以上分析,確實存在今前胡為古柴胡的可能。或是古柴胡之一種。陶弘景說前胡「《本經》上品有茈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或是古柴胡的地方品,又或是從古柴胡中分化出來的。

  近代日本本草文獻學家森立之先生著有《本草經考注》,其考訂柴胡,認為「宋後方書所謂柴胡宜用竹葉(柴胡),而唐以前所謂柴胡者,宜用芸蒿根也。」森立之並沒有直接考證芸蒿具體為何物。但他認為日本產的濱防風可以充代古茈胡:「今斷以濱防風充茈胡,其證有十焉。」他將濱防風的十個方面與古書描述的芸蒿比較(有些方面較勉強),最終認為日本產的濱防風與芸蒿(即古茈胡)相類,可用以充代古茈胡。注意他並沒有說濱防風就是古茈胡。

  森立之所說的日本「濱防風」具體又是什麼?他說「濱防風者,此物嫩莖赤色,生海濱沙地,故名濱赤菜」且強調它的根有香味。這應是傘形科珊瑚菜屬的珊瑚菜(見《中國植物誌 第55(3)卷》),也即是我國的北沙參,又名萊陽沙參、遼沙參、野香菜根(此合森立之強調濱防風根有香味),以山東萊陽產的最著名,山東有些地方稱不去表皮的北沙參為「洪防風」。《中國植物誌》介紹珊瑚菜在日本稱「濱防風」,朝鮮稱此為「防風」。日本和朝鮮長期將其作防風的代用品,按森立之所說,濱防風還曾是日本柴胡、前胡的代用品。珊瑚菜嫩葉和嫩莖可供食用,涼拌、做菜餡均可,江蘇新海連(連雲港)民間也有將其根磨粉食用的。明末《本草綱目》稱珊瑚菜為江淮地區的「石防風」,屬於防風類之一別種。但後來不知為何當作北沙參用了。參見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冊)中關防風文;譚玲、周曉梅、夏厚林《南沙參、北沙參及防風研究概況》網文。

  有人以為日本「濱防風」為傘形科多小苞片組的濱海前胡,可能是名字以及生境上的誤會。參見《中國植物誌》 第55(3)卷。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中醫認為北沙參味甘甜、微苦,性微寒,臨牀常用為滋陰葯,養陰清肺燥,益胃生津,祛痰止咳。可它長期在日本和朝鮮作防風的代用品。而一般認為防風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止血、止瀉等功效。兩地的認識、應用殊異。何解?為此,謝宗萬先生認為珊瑚菜的實際功效是北沙參類,還是防風類,值得進一步探討與研究。夏厚林、譚玲、 周曉梅等人通過實驗,認為北沙參與防風抗炎鎮痛功效相似,珊瑚菜的根作為防風使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參見《北沙參與防風功效對比的初步研究》《四川中醫》2008年 第3期。

  今雖不能確定說今前胡或防風就是古柴胡,但確實有這種可能。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典柴胡中的確曾存在一種「葉似邪蒿」的柴胡。因為古典本草白紙黑字確有記載。唐蘇恭認為「芸蒿根」不是柴胡,李時珍則承認有此一種,不過他認為藥效「其如邪蒿者最下」、「入葯不甚良」而已。《證類本草》所引《本草圖經》的五幅柴胡圖中,並沒有「葉似邪蒿」者,可見北宋時,這種柴胡已成傳說而不用了。

  《別錄》說柴胡「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可是似乎陶弘景也不懂芸蒿是什麼。後人也不清楚是什麼——至少近代以來沒有人從古書中找到更多的資料。陶弘景引《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本草綱目》說邪蒿「葉似青蒿」。如今有人將「芸蒿」當作今柴胡的別稱,顯然也是誤會,今柴胡的葉型並不似邪蒿、青蒿之類。又有學者認為銀夏石竹科植物銀柴胡是芸蒿根,這也不對。如今的石竹科銀柴胡葉子是披針形的,顯然非「葉似邪蒿」者。

  如果從「芸蒿,葉似邪蒿」考慮,有兩個優先方向,一是即傘形科西風芹屬(Seseli),一是菊科蒿屬(Artemisia)。在過去的文獻中,西風芹屬(Seseli)的中文名就多採用「邪蒿屬」,如銳齒西風芹(學名:Seseli inciso-dentatum)過去就叫黃花邪蒿(《秦嶺植物誌》)。由於SeseliL.屬植物的某些種類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一帶入葯稱為西防風或西風,因此植物學家將其中文名重定為西風芹屬(參見《中國植物誌》 第55(2)卷)。西防風又名雲防風,為傘形科植物竹葉西風芹、松葉西風芹和多毛西風芹的根。這些西南「防風」的功效也頗有些與柴胡相類。防風和前胡都是傘形科芹亞科植物,分屬不同。從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冊)看,防風的混淆品中就有前胡。

  日本醫藥家木村康一在其《頭注本草綱目》中提出古代邪蒿是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中國植物誌》傘形科西風芹屬的作者同意木村康一的意見,認為邪蒿應是菊科蒿屬 Artemisia L. 植物,與西風芹屬無關。從《本草綱目》看,邪蒿「葉似青蒿,色淺不臭。根、葉皆可茹。」而且是生熟都可以喫。唐初顏師古《急就篇注》:「芸,芸蒿也,生熟皆可啖。」可見邪蒿和芸蒿嫩苗都是「生熟皆可啖」。 邪蒿「葉似青蒿」,則「葉似邪蒿」的芸蒿也很可能屬於菊科蒿屬。

  菊科蒿屬植物品種繁多,常見的有邪蒿、白蒿、青蒿、牡蒿、蔞蒿、艾蒿、藜蒿、茼蒿、茵陳蒿、紫香蒿等多種。這些東西多類似,各地叫法混亂,若非老練的專門本草家都不好一一區分。這些植物有特殊香氣,其嫩苗及根一般古來就被加工食用,甚至可以生喫。作家畜飼料則更常見。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有一個別名就叫「由胡」,其嫩莖葉也可供食用,由此推測,蒿屬植物中恐怕古代還真有別名 「茈胡」者。

  從近代以來的一些資料看,各地民間的柴胡慣用品中確實普遍存在菊科蒿類或類蒿植物。如清代以來盛傳「柴胡劫肝陰」,醫家畏用柴胡,常以青蒿、茵陳蒿代之,因其功效近似柴胡(參見《醫學衷中參西錄》)。茵陳嫩苗、茵陳根都是可以做菜喫的。青蒿嫩苗也可以做菜。有研究者用大腸桿菌內毒素致兔子發熱,以實驗來比較青蒿、柴胡解熱作用的強弱,結果是青蒿的解熱作用明顯高於柴胡。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柴胡文提到福建、廣西等地區傳統以牡蒿充柴胡使用,牡蒿在當地又被稱為「假柴胡」、「菊葉柴胡」,當地瑤族甚至稱牡蒿為「胃痛靈」,苗葯稱「胃痛精」。牡蒿的嫩葉也可作菜蔬的。

  古代講野菜的本草常提到一種名紫香蒿者,值得注意。河南吳其濬(公元1789-1874)《植物名實圖考》中說,「凡蒿初發莖青,減老則紫,此蒿初生莖即紫,與他蒿不類,其葉亦似青蒿。」《救荒本草》說它「生(河南)中牟縣平野中」、「葉似邪蒿葉而背白」。河南一帶是古柴胡的主產地。但紫香蒿「其葉味微苦。」而《別錄》說柴胡「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似乎不同。紫香蒿王作賓先生斷為菊科狹葉青蒿。

  葉子類蒿的植物除前面提到的傘形科西風芹屬(雲防風)、傘形科芹亞科(防風和前胡)的一些植物外,還有其他一些植物。

  《中國藥學大辭典》(陳存仁 1935年)記載柴胡:「我國產之見於本草者,為委陵菜、北柴胡、南柴胡三種」。在《中國植物誌》37卷的「中國委陵菜屬分類系統」中,委陵菜是薔薇科多裂系的(種第39),委陵菜雖然不是菊科蒿類植物,但它的葉子類似篙類葉子,委陵菜清熱解毒,主治消化道疾病、咳喘、消腫、止血。兩者的嫩苗、根都可食用。委陵菜在福建晉江地區稱為土防風。參見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冊)中關防風文。

  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沒有提到柴胡有委陵菜這種偽品,以其見多識廣而不知,令人有些懷疑陳氏所說是否真實。後來看到章次公《藥物學》卷二(刊於1949年),才知此說原來是出自日本小泉榮次郎編纂《和漢葯考》(又名《新本草綱目前後編》,成書於1893年),委陵菜確實在日本長期作為「柴胡」使用,一名河原柴胡、河濱柴胡,日人也知河原柴胡不是柴胡正品,吉益東洞《葯徵》也說柴胡:「本邦藥鋪所鬻者有二品。曰鎌倉柴胡,曰河原柴胡也。蓋河原柴胡者,非柴胡之種也,不可用焉。」《和漢葯考》是陳存仁《中國藥學大辭典》的主要參考書之一。

  《神農本草經 茈胡》(尚志鈞輯複本):「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弘農川穀。」如果僅從字面直解來看,古典柴胡的主治應是腸胃問題,其推陳致新之功本意大概與大黃相類。所以清代徐大椿《本草經百種錄》說:「柴胡,腸胃之葯也。觀《經》中所言治效,皆主腸胃,以其氣味輕清,能於頑土中疏理滯氣,故其功如此。」張錫純也認為柴胡不但善於調肝,兼能消脹滿通大小便。清末周巖《本草思辨錄》則反對徐大椿的看法:「然諸承氣湯何以俱不用柴胡,本經所主,亦非專屬腸胃。」古之柴胡主腸胃較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大柴胡湯,但後世論柴胡藥用似已不重於此,不知何故,或古今柴胡有異?但我注意到各地民間一些名「柴胡」者的混淆品常以腸胃病為主治,如廣西、福建的牡蒿(菊葉柴胡)、地膽草(《嶺南採藥錄》稱為「土柴胡」,福建民間稱「丁茄夫」,專治胃腸病。)

  關於宋以前「葉似邪蒿」的古柴胡(芸蒿根),清代以來本草考據家的推測主要有三類可能:前胡(白花)、石防風類(日本濱防風)、蒿屬(牡蒿、青蒿、茵陳蒿等)。前兩類實際在過去常混淆使用。傘形科石防風在河北、陝西(山陽)、甘肅、寧夏等地就多混作「前胡」使用,或名「硬苗前胡」。石防風在古代原本就屬於防風類之一別種,它在山東就混稱防風。而白花前胡在山東稱小防風,在廣西稱土防風,在江蘇連雲港地區混稱防風。可見古代前胡和防風(含石防風)實際中常混淆使用。參見參見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冊)中關防風文。

  陶弘景引《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假設古人所說的「邪蒿」就是今邪蒿,今邪蒿莖中部葉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最終裂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急尖。若單從「葉似邪蒿」考慮,我翻看過網路圖片,白花前胡、防風、石防風、青蒿、茵陳蒿、某些品種的委陵菜(如朝天委陵菜)的葉子都較相似邪蒿,其中石防風、青蒿、茵陳蒿葉子最像,朝天委陵菜的葉子也像,只是葉尖端不夠尖。北沙參(珊瑚菜或日本濱防風)、牡蒿、西防風(竹葉西風芹、松葉西風芹和多毛西風芹)、貴州白包蒿(姨媽菜)的葉子都不像邪蒿。森立之認為唐以前的防風應是茴香根,那麼今防風正品在唐代以前也可能是柴胡。

  (註:森立之先生從《吳氏本草》說防風葉細圓,別名回草、百枝(茴香細枝繁茂)出發,推論唐以前防風為茴香根;北宋《集韻》(1039年)十五也雲:「灰茴,藥草,防風葉也,一曰茴香。」我覺得唐以前古人以茴香為防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因為茴香的形態與麻黃相類,只不過一個用根防風,一個用莖葉驅風。我注意到民間也有用茴香莖葉生汁內服驅風散寒的。)

  芸蒿「葉似邪蒿」,而邪蒿「葉似青蒿」,如果簡單思維不搞那麼複雜,單從名稱、葉形以及白蒿有「由(遊)胡」別名來看,芸蒿最可能還是屬於如今《中國植物誌》中菊科艾蒿組黃花蒿系的植物,《中國植物誌》第76(2)卷中對黃花蒿系的植物學定義是:「一年生草本。莖單生,分枝多,無毛。莖中部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末次裂片邊緣具多枚細小的櫛齒。頭狀花序半球形或球形,在莖上排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本系我國目前有2種,2變種:即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或者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青蒿(原變種)、大頭青蒿(變種)。黃花蒿(含青蒿素)即是如今《中國藥典》的中藥「青蒿」的正品。而《中國植物誌》第76(2)卷中,古代本草中的「邪蒿」歸屬於植物學青蒿(不含青蒿素)的別名。黃花蒿的自然分佈要比青蒿廣泛得多。黃花蒿系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其體態略有變異。漢末《傷寒論》小柴胡湯主治中,「往來寒熱」(如瘧狀)是首條,是否當時曾使用含青蒿素能治瘧疾的「柴胡」(黃花蒿)?儘管青蒿素加熱到60攝氏度就會失去效用,但古人是不知道的,不妨礙古人將黃花蒿用於湯劑治療類似癥狀的疾病。《溫病條辨》用「青蒿鱉甲湯」 治療「夜熱早涼」,即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不用小柴胡之葯。另,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其實也有健胃去積的功效。清嚴西亭《得配本草》言青蒿「其氣芬香,與胃獨宜。」青蒿是根、莖、子、葉併入藥用,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子下氣開胃,外用用鮮莖葉,治痢用葉(或搗汁)。雷公雲∶「凡使,……使子勿使葉,使根勿使莖,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參見《證類本草》。這東西分佈廣泛,是古人常見且常食用的植物,它成為古人常用藥物是很自然的。(因為古人常生食,估計很早就知道這東西能治療瘧疾的癥狀——「往來寒熱」)。《傷寒論》中方劑,柴胡、葛根最大量都用到半斤(8兩),葛根是食物無疑,古柴胡芸蒿根大概也是來源於當時的食物。清代畏用柴胡的醫家用青蒿代柴胡,不知是巧合還是某種考究後的結果。

  《五十二病方》中,蒿類(青蒿、白蒿、鵲棠下蒿)用於治療牝痔出血、蠍子叮傷、小便滴瀝不盡,外用居多,涉及人體「管道」疾患,《武威漢簡醫方》中,茈胡用於治療咽喉管道咳嗽,或是拓展應用?古代文獻中,如果單說「蒿」,多指青蒿而言,《五十二病方》中,青蒿療牝痔出血,與《本經》草蒿(青蒿)「主治疥瘙痂癢,惡瘡」相符,尿道不適、咽喉不適或可視為其一種癥狀擴展。

  (特別注意:近年許多植物學家認為青蒿、黃花蒿、邪蒿三者的關係紛亂、張冠李戴。胡世林、屠呦呦等人建議,因為李時珍所所論述的「青蒿」是具抗瘧疾藥效的,建議將植物Artemisia annua L.更名為青蒿,以對應中藥材青蒿,而將「黃花蒿」作為青蒿的重名來處理。至於植物Artemisia apiacea hance,木村康一、陳重明等已經訂正為邪蒿。以上建議估計很快會實現。參見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年版;另見胡世林《青蒿、黃花蒿與邪蒿的訂正》——基層中藥雜誌,1993年3期4-6頁)。

  另外,徐顯玲《吳普本草中茈胡原植物考證》一文認為《吳普本草》中的茈胡,不是如今傘形科的正品柴胡,而是石竹科的旱麥瓶草。此為一說,雖非確證,亦可資參考。旱麥瓶草在《中國植物誌》的正式名稱為石竹科禾葉組的山螞蚱草,根入葯,稱山銀柴胡,治陰虛潮熱、久瘧、小兒疳熱、腸炎,痢疾,月經過多,淋病、肝炎等症。參見《時珍國葯研究》 1997年03期

  總之,問題的糾結仍然還是,古典所謂的芸蒿到底是什麼?以上關於柴胡「葉似邪蒿」者的推測終究是可能,難有什麼確定之論,畢竟歷史遺留下來的相關信息太少。除非以後出現更多相關史料纔可能給研究帶來新進展。當然本文或可給有興趣者作些參考。

................................

附錄.以下摘自森立之《本草經考注》

黑字雲:為君。生川穀,葉名芸蒿,辛香可食。陶雲: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香美可食。《圖經》雲: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緊。亦有似斜蒿,亦有似麥門冬而短者。七月開黃花,生丹州結青子,與他處者不類。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立之案:《圖經》每條例必雜引古今兩說以成文,此所說葉似竹葉,及麥門冬七月開黃花云云者即是。竹葉柴胡,今俗呼鎌倉柴胡者是也。其雲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斜蒿,結青子者,及前胡條所謂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時有白芽長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內開白花,與蔥花相類,八月結實,根細青紫色。今鄜延將來者大與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黃而柔軟。不同者,並似指今俗呼濱防風者。而雲柴胡赤色而脆者,斥鎌倉柴胡。雲前胡黃而柔軟者,斥濱防風而言。(《多識篇》雲:前胡宇太奈,今案美豆波久左,此說可從。)《本草和名》訓乃世利,又波末阿加奈者是也。蓋謂其初生莖紫赤,俗呼為料理防風者也。又據蘇敬雲:茈,古紫字。及《醫心方》引唐前諸方往往作茈胡,又作紫胡。則雖名義未詳,以其嫩根紫色得名明矣。蘇敬又云:此草根紫色,若以芸蒿根為之,更作茨音,大謬矣。觀此則蘇氏已以芸蒿為別物,蓋似未見真芸蒿,故唯就紫字而成說。因用根紫者,知唐時已有用竹葉者,故蘇有此言也。《圖經》雲: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是則斥竹葉而言也。如此則宋後方書所謂柴胡宜用竹葉,而唐以前所謂柴胡者,宜用芸蒿根也。而芸之為物,雖陶氏未有明解,以強柔辨茈胡前胡之別,引《博物志》芸蒿以證之,則其說未誤也。至蘇敬時則芸蒿已未詳,故以根紫色者充之。(蓋即竹葉柴胡。)爾來諸家無復異論,芸之名遂湮沒,無有識此者。宋沈括乃以七里香充之,即《爾雅》權,黃華。郭注所云牛芸草,而實似芸非芸者,故有牛芸之名,亦馬莧、馬蓼之例也。梅堯臣有局後藂奔中,得芸香一本詩,歐陽修和之,共斥七里香也。不知真芸遂為何物。至清程瑤田有釋芸一篇,收在《釋草小記》中,亦以白蒿、鼠麴之類充之,極臆斷,不足據也。如郝懿行以芸草、芸蒿分為二物,其說雲月令夏小正等所說皆是蒿。《說文》及郭注則是草,而鄭樵《通志》以為野決明者是也。此說尤謬。餘曾有愚見,今述於左案。《本草和名》茈胡乃世利,一名波末阿加奈,前胡宇多奈,一名乃世利,是當時以乃世利充茈胡及前胡,蓋有所受之也。他無國產者,直書雲唐者,或是歸化唐人目驗指名之,與其所謂波末阿加奈者,今俗呼濱防風者,此物嫩莖赤色,生海濱沙地,故名。濱赤菜,其名宇多奈者,蓋大和宇多郡多產之,故有此名也。《延喜式》稱大和國其餘十七州貢前胡,可以證焉。(《延喜式》前胡,傍訓美豆波久左者,亦斥於濱防風而言歟。)元是一類而二種,白字所謂茈胡,即黑字所謂前胡,猶白字空青,黑字綠青,及白字萎蕤,黑字黃精之例也。或作湔葫。《廣韻》:湔葫,藥名是也。本草作前者,亦猶門冬、人蔘之例耳。又案:茈胡苗名芸蒿,乃與蘼蕪、芎同例,而根為藥用,莖葉為食料。又入香葯,故又曰芸香,今斷以濱防風充茈胡,其證有十焉。蓋此物本是田野自生,故黑字雲生川穀。陶雲:今出近道。《圖經》雲:生山谷是證一也。香氣最高,故採嫩芽以為食用。白字雲一名地燻,黑字雲葉名芸蒿,辛香可食。《吳氏本草》雲:一名山菜,一名茹草。陶引《博物志》雲:香美可食。(《御覽》引《禮圖文》,《類聚》引《蒼頡》同。)《呂氏春秋》雲:菜之美者,有陽華之芸。註:芸,芳菜也。是證二也。初春生苗,若產陽地,則自冬抽芽。夏小正雲:正月採芸。《月令》雲:仲冬之月芸始生。其證三也。其根在土中者,白色柔軟。陶引《博物志》雲: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是證四也。一莖莖頭每分三枝,枝頭每各著三葉。《說文》雲:芸,艸也,似目宿。陶引《博物志》雲:似邪蒿。(《夏小正》注及《藝文類聚》引《蒼頡》並同。)《御覽》引《禮圖》雲:似蒿。是證五也。園中培養,以供香食之料。《洛陽宮殿簿》雲:顯陽殿前芸香一株,徽音、含章殿前各二株。晉《宮閣名》雲:太極殿前芸香四畦,式乾殿前芸香八畦,徽音殿前芸香雜花十一畦,明光殿前芸香雜花八畦,顯陽殿前芸香二畦。晉傅鹹《芸香賦》雲:攜暱友以逍遙兮,覽偉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託軀於朱庭。(敷英、弘覆,共謂花莖作傘子也。)成公綏《芸香賦》雲:去原野之蕪穢,植廣廈之前庭,以上並《御覽》引。羅願《爾雅翼》雲:芸,謂之芸蒿而香可食,其莖幹婀娜可愛,世人種之中庭。是證六也。稍長則莖節似芎、藁本類,枝葉扶疏而繁茂。傅鹹《芸香賦》雲:繁茲綠蕊茂此翠,莖葉芟蓰以纖折兮,枝婀娜以回,榮象春松之含曜兮,鬱蓊蔚以蔥青。成公綏《芸香賦》雲:莖類秋竹葉,象春檉。是證七也。至夏莖端開細小白花,簇簇成傘子形,花後結實,亦如藁本、芎輩。《圖經》雲:七月內開白花,與蔥花相類,八月結實。是證八也。根皮黃赤,細長多須,有香氣。雷公曰:凡使,莖長軟皮,赤黃髭鬚,出在平州平縣,即今銀州銀縣也。凡採後去髭並頭,用銀刀削上赤薄皮少許,卻以粗布拭了,細剉用之。勿令犯火,立便無效也。《別說》雲:唯銀夏者良,根如鼠尾,長一二尺,香味甚佳。今雖不見於《圖經》,俗亦不識其真,故市人多以同:者代之,然亦勝於他處者。蓋銀夏地多沙,同:亦沙苑所出也。(以上諸說,皆斥芸蒿根,非竹葉紫根無香者也。)是證九也。此物與防風稍同,其形狀而香味遠勝於防風。防風白字一名銅芸。《本草和名》引《兼名苑》一名茼芸。又引《釋藥性》一名同雲。蓋銅芸即同芸,謂其形狀香味同與芸同也,正與同蒿一串例,是證十也。

森立之說的「濱防風」就是牡丹防風,也就是屬於傘形科的濱海前胡。


不好說。

我自己的經驗,現在傷寒方用柴胡,用山西硬柴胡或者四川的竹葉柴胡都可以。


為什麼在意這麼細枝末梢的問題

你覺得我們使用的藥材是什麼,一般在市場上流通的好的藥材叫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牀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名醫別錄》雲:「生洪農及宛朐」《本草經集註》道:「今出近道,長安以及河內並有之。」《藥物出產辨》載:」產湖北北襄陽、鄖陽各屬,紫荊關、馬山口等為上。

這個那個年代記載的道地藥材。

但是道地藥材出現的地點藥效,是隨著時間,隨著氣候變化的。也就是不同朝代同一個地方所產的道地藥材不同。魏晉時期黃芪的道地產地在四川,甘肅,陝西交界處,到了南北朝時期黃芪的產地就往被遷移。

還有就是道地藥材會被療效更好,更穩定質量更佳的藥材取代

當你問張仲景用的柴胡,我不知道。因為科學界仍有爭議,有人說是北柴胡,也有人說是南柴胡,還有人說是竹葉柴胡。

我覺得這沒關係因為用藥永遠是因時因地使用。

學藝不精,歡迎指出問題。


一般我用北柴胡


這個要去問張仲景


北柴胡。你多買幾種比對一下就明白。好的北柴胡一股清新之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