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倡議將3月14日定為

國家圓周率日。

2009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決議,

將每年的3月14日設定為"圓周率日"。

3月14日也恰好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皮這一下很開心」

圓周率,即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公元480年,我國數學家祖沖之

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

3.1415926這個近似值因此也叫做祖率。

德國數學家科伊倫使用紙筆用了幾乎一生的時間,

在 1609 年得到圓周率前35位。

英國業餘數學家山克斯花了 15 年時間,

在1874年得到圓周率的小數點後707位。

但是,在 1944 年後人使用計算器發現,

他在 527 位之後就算錯了。

1949 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 ENIAC

花費 70 小時計算出圓周率 2037 位。

後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演算法的改進,

在2009年,一個法國程序員

用個人PC,耗時116天,

已經將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第2.7萬億位。

然而,就在昨天,3月14日,

谷歌工程師運用雲計算,

已經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

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

這次計算總共花了 121 天。

雖然現在圓周率不用人工紙筆計算了,

但是人們又創造了一個新的挑戰——背誦圓周率。

2005年11月20日,

在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的呂超,

經過連續24小時04分的艱苦努力,

無差錯背誦圓周率達到小數點後第67890位,

打破了「背誦圓周率」吉尼斯世界紀錄。

你可能要說,瘋了吧,

背那麼多位的圓周率有啥用?!!

背多了或許沒什麼用,

不過如果嘗試背一些,

對記憶力的訓練還是很有好處的。

要是你能背誦圓周率100位,

那麼記幾個16位密碼一定不是什麼難題。

如果你能背誦圓周率到800位的話,

你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

圓周率從第762位開始,連續出現了6個9。

這個地方也叫「費曼點」,得名於物理學家費曼。

相傳費曼在上課的時候開了個玩笑,

「希望我能把π記到那一個點,那麼背誦到最後時,

我就可以說後面是999999等等。」

不過費曼本人並不記得他講過這個笑話。

我們可以很自然地想到,

圓周率里會不會連續出現6個0呢?

有人用計算機進行了驗證,

確實有!

不過,000000第一次出現,

是在小數點後第1,699,927位。

是不是有點驚訝?

還有更好玩的事情,

有人提出疑問,

圓周率里是否包含所有可能的銀行卡密碼?

也就是說,

圓周率里會不會出現所有的六位數字的組合?

然後有人用計算機驗證了,

在圓周率小數點後14,118,313位的數字里,

可以出現任意的銀行卡密碼。

現如今,圓周率已經被人們玩出了各種花樣

最後來聽聽這個外國小哥

用圓周率來作曲的《π之歌》

絕美動聽《圓周率之歌》, 數學之美用鋼琴音樂傾力呈現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聯繫作者授權。

CJSX整理髮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