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不确定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不能凭借一时的成败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而且预测的还是一个以前成功的人。

每个成功的人必然拥有别人没有的特质,独到的眼光,出众的天赋,还有人际关系,这是普通人所没有的, 为什么说一个人成功一次以后,后面的成功会更加容易,就是他已经有足够的经验还有资源,他的成功会更加容易。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他丧失取得成功的机会,是什么呢,违法行为,这样必然会导致他将前途和未来断送。当然,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他是不可能做这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道德品质。


市场多变,很难对一个企业的走向做出准确预测,但是就碧生源这家企业而言,能继续走下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他们所走的路线,似乎偏差巨大,危险重重。

针对该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一:过度依赖广告营销

碧生源为自己的知名度和市场,似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广告营销上,07年广告投入0.49亿,08年1.18亿,09年1.97亿,广告投入逐年增大。重要的是,碧生源在上市前,是没有研发团队的,上市后虽然成立了研发团队,但是并没有研发出什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依然过度依赖广告投入,导致业绩不稳定。上市9年,巨亏4亿。

二:变卖补血,前景迷茫

2018年12月底,碧生源出售北京西四环的碧生源大厦,作价5.5亿卖给吉宝置业,来获取流动资金,进行变革。虽然上市公司资产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碧生源总资产在14亿左右。可见完成变革以及恢复盈利的周期,是非常重要的考验。

三:负债状况,并不乐观

10年碧生源上市,营收超8亿。18年却比10年下滑60%有余。截止18年底,公司负债3.88亿,同比上涨57%。负债率也由17年的17.79%升至18年的27%。自2010年港股上市近十年,碧生源似乎风光不再。虽然整体状况还算良好,但是经不起波澜和长久的负盈利。

四:转型的有效性,等待市场的验证

17年投资1.38亿,进行相关行业的的投入,开始加大研发。同年调整传统的销售渠道,进行自我变革,由以前的奖励标准「经销业绩」变为「药店销售业绩」。这样的做法,个人认为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是具体的调整和优化效果,只能由市场的认可与否也评价。

随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碧生源早已丢失了领跑者的位置,也进行了各种变革和优化,但是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的亏损和变革,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你好,商函杂并论,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