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公孙胜的高明之处。

公孙胜在江湖上也是有名的,道号一清道人。

他的武功很厉害,晁盖的十多个庄客都拦不住他。

但公孙胜厉害的不仅仅是武功,还在于江湖经验。

书里说,公孙胜行走江湖多年,江湖上所谓一清道人也是赫赫有名的。

他和晁盖一伙抢劫了生辰纲案发,被迫逃上梁山。在逃上梁山之前,公孙胜也和阮氏三雄他们一起杀了不少官兵。

到了梁山以后,晁盖他们发现王伦不愿意收留,又无处可去,就联合林冲火拚了王伦。

当时,公孙胜就感到了危险。

外面是大宋官兵围剿,内部还有这些火拚的可能。

好在晁盖这个老大很讲义气,也重情义,将公孙胜列为第三位,仅次于晁盖和吴用。

但是,公孙胜以自己的江湖经验,认为晁盖这个人头脑比较简单,不够心狠手辣,怕是不能成就大事,也难以约束住部下的野心派。

自然,那时候晁盖的部下还比较简单,不过是阮氏三雄、刘唐之流,都是比较直爽的汉子。

但宋江上山以后才几天,公孙胜就借口回老家探望母亲,一去不回。

大家注意,晁盖拿出一盘金银作为路费,公孙胜只拿走了一半。

要知道,当时十万贯生辰纲可是公孙胜出力抢走的,他应该至少分1万贯巨款。

但现在公孙胜连一盘金银都只拿走一半,一是装作真的是回去看望母亲,另外则是说明他是不惜代价,宁可不要钱也要离开梁山。

为啥?

公孙胜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知道宋江绝对不是什么好角色。

以当时江湖名气来说,宋江名气远远大于晁盖,也强于柴进,堪称江湖第一人。

以手腕来说,宋江毕竟是个官吏,很懂政治,精通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这是老粗晁盖比不了的。

而且,宋江这人心狠手辣,也不是相对仁慈的晁盖可以相比的。

宋江为什么杀阎婆惜?并不仅仅是阎婆惜接著梁山的书信敲诈他。

其实阎婆惜就是个弱女子,宋江劈头盖脸捶几拳,抢回书信烧掉就是了。

空口无凭,阎婆惜没了证据还能要挟他吗?

而宋江却直接杀人,摆明了是灭口,不让他私通梁山的风声泄露出去。因为私通贼寇,是满门抄斩的罪名,宋江不愿意冒险,就干脆杀人。

阎婆惜虽然不良,好歹是宋江的小妾,一日夫妻百日恩。

宋江杀起来毫不手软,头都割了。

再看,宋江为了招收霹雳火秦明,不惜派人假扮秦明杀死了青州城外无数百姓。

这些百姓又有什么罪?仅仅为了招募一个将领,宋江就能残杀这么多无辜,可见这个人的狠毒程度。

相反,晁盖主政梁山以后,下令不得滥杀无辜,连抢劫也是只要东西不杀人。

这些公孙胜都看在眼里,他明白晁盖绝对不是宋江的对手。

宋江上山以后,梁山的局势会发生变化,下面肯定是一场内斗。

后来聪明的如吴用、林冲、刘唐之流,直接倒戈投靠到宋江那边去了,不和晁盖一条心了。

相比起来,公孙胜聪明程度不亚于吴用,但他比较正直,不愿意背叛之前的大哥,就干脆离开梁山这个是非之地,跑路了。

事实证明,公孙胜跑的很正确。后来没多久,晁盖就不明不白被射死了,宋江成为梁山大哥。

之前就投靠宋江的吴用、林冲、刘唐大体被重用,但阮氏三雄则被冷冻。以阮氏三雄的武艺,又是对于梁山极为重要的水军,阮小二不过排列36将的第27位,阮小五第29位,阮小七第31位,几乎都是最末流了。

书中最后写道,平定淮西后,公孙胜就脱离了宋江阵容,回到老家继续做道人,最终得以善终。

而其他107个兄弟,善终的也就是十分之一吧。

公孙胜,也是一个高人。


入云龙公孙胜,道号一清道人,当年智取生辰纲「七武海」之一,晁盖集团骨干,梁山好汉第四把交椅。

算得上是梁山最顶级元老与核心人物,不过在梁山招安后,公孙胜助宋江平定淮西,随即以侍奉老母,从师学道的理由「退群」,从此追求仙道,不问世事,而他也因此成为梁山众好汉中,少数得以善终的人。

作为梁山元老,公孙胜为何那么早就退群了?

钟情晁盖,厌恶宋江:

公孙胜并非凡俗之人,而是一位仙风道骨,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世外高人。 他之所以屈尊出山,参与凡俗之事,为的是锄强扶弱、济世救苦。

朝廷腐败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推翻万恶的朝廷,才也有机会建立一个理想的仁爱之国,所以公孙胜将内心深处的梦想投资在了晁盖的身上。

晁天王有情有义,为人仗义疏财,仁义无双。

公孙胜敬佩晁盖正义的精神,投身晁盖麾下,为其出谋划策铲平乱世。

公孙胜与晁盖之间的联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十分明显,「智取生辰纲」、「谋定梁山伯」、「江州劫法场」,这三步棋下的是稳稳当当,堪称绝妙。

只可惜晁天王命途短暂,在讨伐座头市一战中不幸被毒箭击中,命丧梁山。 晁盖死后,宋江成为了梁山的一把手,宋江原本是一介郓城小吏,只因他为人仗义,孝养老母,而被江湖上的好汉们称作「孝义黑三郎」。

宋江在基层社会中的名气很大,口碑很硬,因此绝大多数的梁山好汉们都心甘情愿的效忠宋江,但是宋江的理念却和晁盖背道而驰。

宋江是一个过份迂腐的人,他对大宋的忠诚已经达到了「愚忠」的地步,因此宋江掌权之后提出的政治理念是「落叶归根,加入朝廷」。

公孙胜对宋江的理想嗤之以鼻,当宋江在梁山上公然提出「诏安计划」的时候,公孙胜便已经产生了退隐之心。

晁盖的惨死、宋江的计划以及梁山政权的颠覆…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公孙胜「退群」的导火索,然而这些还并不是公孙胜离开梁山的最终原因。

尊重师命,跳出火坑:

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是一位修成了正果的活神仙。

能够窥探天命的罗真人一早便看透了宋江的命运,所以送给了宋江八句「探命诗」,诗中的最后两句道出了宋江的下场:「始逢冬暮,鸿雁分飞。」

这句诗暗指宋江的计划必然会失败,梁山的好汉们将会劳燕分飞。

公孙胜必然明白这两句诗的含义,所以更加坚定了离开梁山的决心。

再来,由宋江领导的水泊梁山到了后期已经完全成为了朝廷的棋子,朝廷屡次命令梁山出征只不过是利用战争来削弱梁山的实力。

宋江对朝廷的「愚忠」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梁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朝廷利用,可宋江却如同一只哈巴狗一般乖乖的向著朝廷摇尾巴,公孙胜不愿意眼睁睁看著昔日的兄弟们去为宋江送死,只好继续追随宋江。

直到梁山征讨方腊时,罗真人告诉公孙胜「逢幽而止,遇汴而还」这八字真言,公孙胜方才明白,如果继续追随宋江,那么死的有可能是自己。

公孙胜听从了罗真人的话,帮助宋江攻下幽州,又把宋江送入汴梁之后,便以侍奉老母为名,向宋江辞行,一去不回。

作为第一个退出「梁山聊天群」的英雄,公孙胜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他看透了宋江的为人,看透了诏安的弊端,看透了水泊梁山的下场。

有人说公孙胜是一个逃兵,可在我看来,公孙胜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破灭后绝望的人。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公孙胜,是有大智慧的人。

这里的大智慧,并不是吴用的那种算计,更不是宋江的那种权谋,而是一种格局和境界。

所以公孙胜早早就看破了宋江的真实面目和手段,并先后两次下山。

且听红尘君细细道来:

早在吴用背叛之时,公孙胜就想离开宋江了

其实在很早,公孙胜就看破宋江的野心了。

公孙胜当时追随晁盖上山,成为资历最老的元勋之一,没过多久晁盖就硬是把宋江从法场救了出来,并且请上了山寨。

很快,宋江就展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公孙胜也看出来晁盖的本事确实不如宋江——前者做个几千人的黑社会老大非常适合,但若是队伍再扩大,他的那套简单粗暴单凭兄弟义气管理的方式就行不通了。

毕竟梁山上可不光有鲁智深武松林冲这些义气为先,光明磊落的汉子,也有王英李立秦明董平等人啊。

而那个时候,就连晁盖的第一心腹吴用都已经暗中投到宋江那边去了,公孙胜知道自己一个人独木难支,但他又不忍心跟著宋江对付晁盖,只能借口探望老母,并定下了三个月期限,一走了之。

宋江硬是拉著他不放

这一次公孙胜其实已经下了决心,再也不回来了,所以他隐姓埋名,根本就没有回来的打算。

可是宋江这边缺人啊——尤其是公孙胜这种法师和精神领袖的角色,没有第二个人适合,所以他就让心腹戴宗带著李逵这个打手,名为「请」,实则以公孙胜老娘的性命为担保,硬是把他给「押」了回来。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李逵在二仙山还砍了罗真人,幸亏罗真人是有真本事的,否则就被杀了,有了这个下马威,公孙胜还敢不乖乖从命吗?

但是罗真人也知道时候未到,公孙胜还有「业」未了,就让他再次下山,但是早就已经叮嘱过了,打方腊之前一定要回来,公孙胜也是完全按照师父的话来做。

红尘君说

所以,正因为公孙胜有大智慧,所以才没有跟著宋江一条路跑到黑,而号称全山最聪明的吴用和宋江,却一个被毒死,一个殉葬,结局非常悲惨。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在一个地方已经干到了极致之后,就要提前考虑退路了,否则过犹不及,最后很难顺利收场。

以上


在下红尘君,喜欢历史故事尤其是水浒,也想要分享更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敬请点赞关注转发,更欢迎留言聊天,红尘君每条必看,再次鞠躬感谢!(图片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入云龙公孙胜是托塔天王晁盖七星聚义的首义之人,且是自家慕名而主动找上门来的。可以说是奔著义气而来。

至于后来为什么第一个弃梁山而去,这其中的原委也只有入云龙心里最清楚。读者心中也会大略的谋划出一些端倪梗概。

七星聚义,首战就劫取了生辰纲,说明那时节的七个兄弟并肩同气,一致对外,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共同阵营。联手做大了梁山泊的造反事业,七星之中谁都居功至伟,入云龙当然也不例外。他也会对晁天王一干人等披肝沥胆真诚以待。

坏就坏在晁天王不幸曾头市中箭一命归天,也撇下了几个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当然也包括主动上门投靠的公孙胜。那个曾经一个鼻孔出气的智多星吴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卖身投靠了及时雨,这才是入云龙重返故地出走离队的肇始发端。

本来一起上山的兄弟,有人却背地里背叛了他们共襄义举的初衷,转而抱起了黑三郎的大腿,当上了别人家的狗头军师,反过来算计一起上山的兄弟,搁谁心里都会觉得别扭和难受,更不愿意从心里接受这个现实。也别说是他公孙胜,任何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士都会觉得这事儿办的实在不地道,不人性,更不哥们儿。

吴用却偏偏就这么干了,且还干的风生水起心甘情愿,这样的结果别说公孙胜事先没想到,就是知人善任的晁天王恐怕死了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公孙胜的师傅那可是当朝一个前知五百年后觉五百载的世外高人,还曾给过徒弟几句偈语,嘱他一定要按偈行事,他公孙胜自然不敢有违师命,更不敢以肉体之躯抗衡本来天定的宿命,只能是按照事先的预设离开梁山泊,不然的话师傅那儿也会没法交代。何况师傅还为他代养了蹀躞蹒跚的老母亲,更让他无话可说,师傅的话就是圣旨,他也根本不敢违背。

更何况,再呆在山寨已无任何意义,晁盖已死,剩下的兄弟分崩离析,尤其是那个曾经的智多星主心骨和他们玩了个华丽转身,背道而驰,再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了,再呆下去只能徒增烦恼,也会让内心不安,对不起一起聚义谋划的晁天王,也对不起那些以命相随的生死兄弟,那就只有车转身行转而离去这一条路了,再也没有其他选择。否则的话,那就是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兄弟之间死磕,任谁也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莫不如早些离开,眼不见心不烦,况且师傅那一纸偈语尚在,更不能忤了师愿,那就剩离开这最后一条路了。

公孙胜是一个知机的人,不像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们胸无点墨只道是鞍前马后执鞭坠镫,至死不渝,他是有慧根的人,也是跳出三界外的人,本不属于尘埃末世,自然就会归于仙班,再回到那个禅意融融的僻静之所,一来随师傅修得正果,二来养奉慈母颐养天年,三来也是命中注定,不然会有这一劫,只好任凭这一劫化解了方才离开。

图片来自网路


入云龙公孙胜,正如他的绰号一样,就像一条云中的龙,始终无法捉摸。他是第一个离开梁山队伍的好汉,在宋江出征方腊前辞行,他的托词是师父罗真人之前已经有过嘱托,要他回归山林,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公孙胜的离开,和他的出现一样,都非常突兀。公孙胜第一次出现,是找晁盖,说要送十万贯金珠宝贝做为见面礼。当时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小道是蓟州人士,自幼乡中好习枪棒……为因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公孙胜是一个喜欢舞枪弄棒的道士,和其他的好汉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像他这种习道之人,正常情况下就应该不问人间事,而是归隐山林,炼丹求道,羽化成仙。但是他偏偏选择出山,而且直接找到晁盖,准备说动晁盖劫取生辰纲,非常蹊跷。揣摩其意,要么是习道未深,尚未看破红尘;要么是生活困难,要取得财富继续修道。

公孙胜投奔晁盖后,就成为晁盖阵营最重要的成员。而在宋江上山,并逐渐掌权后,晁盖阵营中,除了主动投靠宋江的吴用之外,其他几个,包括公孙胜、刘唐、三阮,甚至林冲都不受重用,这些都有些心灰意冷,后来反对招安时也是他们闹得最厉害。而公孙胜多次告假,以伺候老母为由离开梁山(这个借口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几乎所有上山的好汉都把家眷带上了,公孙胜完全可以把老母也带上山,但他没有这样做,就是留了后路),其实也正是想借机逐渐离队。要不是要打高廉这个有法术之人,估计公孙胜早就离开梁山了。

晁盖死后,估计公孙胜的心态更加倾向于离开了,但苦于江湖道义,兄弟情谊,公孙胜可能一直不好意思开口离开,只得跟著宋江全体受招安,跟著宋江征辽、征田虎王庆。但是公孙胜想离开的心一直都没变的,终于在宋江征辽,打蓟州时,借著师父罗真人的口,把这些话说了出来。当宋江跟著公孙胜拜见罗真人。罗真人就趁机说道:「……这个徒弟公孙胜,本从贫道山中出家,远绝尘俗……从今日跟将军去干大功,如奏凯回京,此时相辞,却望将军还放……」宋江也答应了。

所以,当公孙胜帮助宋江征辽、征田虎王庆成功后回京,就顺理成章的提出了离开的要求,这时宋江已经无法拒绝了,只能放公孙胜离开。而公孙胜因为主动离队,也终于得了善终。


《水浒传》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就是越读越有意思,而我们知道水浒108将,最后落得善终的没有几个人,其中入云龙公孙胜是最早离开108将的一位。在原著中,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

入云龙公孙胜的法力无边,在梁山位居第四的位置,为梁山的建立和东征西讨立功无数,为什么在对付最大的敌人方腊时,公孙胜会离开呢?

首先是因为公孙胜反抗朝廷,梁山水泊的发迹是从晁盖开始,而晁盖等人是因为生辰纲才上的梁山,而公孙胜就是生辰纲的始作俑者。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他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找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这才有了晁盖等人上梁山的情况。

从这件事锯可以看出公孙胜是对朝廷很不满,并且后面在对付朝廷军马的时候,公孙胜都很出力,但是对付其他人公孙胜都很少出面,足见其对朝廷的厌恶。而现在宋江等人招安政策自然与公孙胜的想法相左,所以公孙胜就不奉陪了。

其次公孙胜是道家的代表,当宋江归顺朝廷后,先后征讨北辽、田虎和王庆,对梁山而言虽然是108将没有伤亡,但是其它的一些将领伤亡人数都在增加,这是一种不好的征兆。作为道家人员的公孙胜,自然能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所以他能预见到将来的灾祸只会更大。

当然公孙胜所理解的不仅仅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是通过几次战斗,他明白了朝廷只会一直将他们当做棋子,让梁山军马去拼杀,到最后拼杀的干干净净才是朝廷的目的。看透这一切的公孙胜明白最终 结局,所以心灰意冷,离开了队伍。

还有一个原因是公孙胜对宋江不满,公孙胜是比较终于晁盖的,也欣赏晁盖的义气,但是宋江上台之后就将「聚义堂」改为「忠义堂」,这个和公孙胜的想法相违背,所以后面有了公孙胜二入宫的情况。

公孙胜也是结局比较好的一位,最后「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公孙胜是梁山上唯一个二进宫(两次上梁山)的人。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公孙胜借口要回家孝敬母亲,侍奉师父,就回去了,约定百日内即还,但是几个月过去,还不见回来,宋江心下生疑:

「公孙先生莫非昧信不来?」

于是派戴宗去找,戴宗把蓟州翻了个遍,逢人就打听,也没有公孙胜的消息。

第二次,派戴宗带著李逵去找,遍找不见,遇见个老丈,这才知道公孙胜隐名换姓了,人家不叫公孙胜,也不叫公孙一清了,只叫做清道人,怪不得打听不著。

戴宗和李逵一路打听著「清道人」,一下子就找到了公孙胜的家。

公孙胜这才道出实情:

「幼年飘荡江湖,与好汉们相聚(年轻不懂事上了梁山),恐山寨有人寻来,故意改名清道人,隐居在此。」

不难理解,人家公孙胜起初只想捞点外财,劫了生辰纲就分钱走人的,结果误打误撞跟晁盖当了土匪。

公孙胜为什么不想当土匪了呢?他的师父一句话道破:

一清既脱火坑,何得再慕此境?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梁山是个火坑。

所谓的回家侍奉老母,参拜师父,都是借口。

本人头条号有一篇专门关于公孙胜中途退群的文章。欢迎关注「Ta是无双」的主页围观梁山为何不允许公孙胜退群。


公孙胜是两次离开梁山集团,两次离开的时机都很微妙。

先说说公孙胜是如何出场的,公孙胜获得梁中书要送蔡京生辰纲的消息后,是主动找到晁盖要去谋取生辰纲的。巧的是晁盖已经得信,并且和刘唐阮氏三雄吴用等人也正在谋划这件事,大家都是江湖社会人,一拍即合,立马结拜兄弟,这就是七星聚义。梁山集团的七位原始股东由此聚齐。

智取生辰纲后,七人因为事情败露,不得不上了梁山,在吴用智激林冲火并了王伦以后,诞生了梁山集团的初创团队,公孙胜排名第三。位置很高了,其实也好理解,古往今来,每个造反集团都要有三教九流人士,很需要半身半人的宗教人士来给起事者涂抹神秘色彩,给大家打一针造反天授的强心针,增加点心里暗示。公孙胜就比较适合这个角色,相当于国师吧。

晁盖当家以后,梁山完全就奔在造反的路上,直到下层官吏的代表人物宋江上山。宋江上山以后,公孙胜就突然提出要回老家照顾老母,并且真的下山了,而且下山后直接音信全无。这就是公孙胜第一次离开梁山集团。这次离开跟奇怪,没有斗争,没有任何其他导致他必须离开的外因,就是这样自己离开了。「照顾老母」的理由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从他离开以后梁山发生的事情来看,可能公孙胜对晁盖和宋江之间不同的政治路线认识比较清楚,而自己是晁盖的原班人马,结义弟兄,处于二人的夹缝中实在不好做人,只能选择离开。

宋江后来为救柴进攻打高唐州的时候遇阻,派戴宗去寻找公孙胜,他起先推脱他的师傅罗真人不允许他离开,然后戴总苦苦哀求罗真人同意后才又入梁山集团,帮助宋江获胜救出柴进。在这次出山过程里,第一次出现了他的师父罗真人,而且公孙胜只有在罗真人同意的情况下才最终出山。由此推断,似乎第一次下山找晁盖也极有可能是罗真人安排,完成任务后就必须回山。总之,公孙胜这次下山以后倒是一直处于梁山集团核心领导层,在晁盖死后梁山大聚义论座次时排名第四,掌管枢密机要,这是很核心的位置了。到了宋江讨平淮西回朝到达开封郊外时,他想起来罗真人遇汴而归的偈语,又一次以侍奉老母,外加一句从师学道得理由脱离梁山集团归山。这是第二次离开梁山集团。之后就是梁山集团在朝廷的授意安排下最终土崩瓦解,归于尘土。

结合公孙胜第二次入伙离开的经历看,似乎他的师傅罗真人起的作用较大,以至于不得不让人怀疑罗真人可能也是一位受朝廷奸臣集团迫害而不得不遁入道门的忠贞之事,正是在他的安排之下,第一次只是为了取了生辰纲惩罚曾经的政治对头~蔡京等贪官集团,最后公孙胜跟随晁盖等落草为寇,不能为这位罗真人接受,所以命令公孙胜回山。而第二次正好是宋江的人去请,戴总必定说了宋江的政治路线,罗真人才有同意徒弟下山,帮助实现宋江的政治理想。但是,这位以罗真人丰富的政治经验,必定明白宋江的政治理想基本上不可能实现,所以提前给自己的徒弟安排了一条退路,所谓的遇汴而归,无非就是功成名就,接下来就要见好就收,否则就有杀身之祸。这才应该是真相


从公孙胜主动找到晁盖劫取十万生辰纲,到从梁山离开时,晁盖送一盘金银玩公孙胜只去一半,就可以看出,公孙胜开始时志向远大。希望破灭后,顺应天道,急流勇退,看破不可说破,天机不可泄露。他看穿了宋江吴用一心诏安的嘴脸,预料到招安后众好汉的悲惨结局。是公孙胜离开梁山的原因。公孙胜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奇门法术,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差不多。有了公孙胜,梁山战无不胜。刚下山时,本想像姜子牙一样,扶佐晁盖,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主动找到了晁盖 共同劫了生辰纲,一同奔了梁山,宋江上了梁山后,公孙胜看透了宋江,失望了。于是离开梁山,继续返回到师傅身边修炼。宋江为破高廉,寻找公孙胜,破了高廉后,寻机离开。其师傅罗真人是世外高人,自然对粱山将领办未来发展了如指掌,道家遵循天命不可违。公孙胜是三十六天罡星中的天闲星下凡,上应天意。成为梁山108将之一是命中注定的。

道家讲命,讲缘,但更注重运势。命和运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命是先天的,不可更改的。比如,人的性别,出身于什么家庭,父母是谁,有几个兄弟姐妹等先天条件。运是后天的,通过自身的修练是可以改变的。人生经历和给局也可以改变的。

因此,公孙胜命中注定要上梁山,然后再离开,去跟师傅修练就成了必然。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梁山排名第四的入云龙公孙胜,为何会第一个舍梁山好汉美名于不顾,弃山归故里,超然而去?有的说,这是因为公孙胜后来见了梁山作风,与自己理想背道而驰,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失所望之下,也就不愿呆下去了;有的说,梁山一些好汉的血腥残暴,和大头领宋江的虚伪奸诈,实在难入公孙胜的法眼,他当然不愿置身其中了;也有人说,公孙胜的能耐无人可及,却被宋江、吴用几个厚黑之徒,逐渐驾空,志不得伸,心灰意懒之下,也就飘然而去也--------

呵呵呵,道理似乎都不错。

不过,以今日人们的思维和觉悟,去揣测古人施耐庵的创作意图,和去领会水浒小说的要义,从而去置评公孙胜其人,总有要让人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

以愚观之,公孙胜之所以会第一个弃山而去,乃是作者的创作需要,和「剧情」的发展需要,不得不然!

诸位需知,晁盖等智取生辰冈时,除了阮氏三雄,算属于弱世群体外,其他几个,都不是穷困潦倒之徒。晁盖是不用说了,有足够的资产,仗义疏财。吴用作为私塾老师,且有晁盖相助,生活也还惬意。而公孙胜,自言「觑万贯如草芥」,当然也是个衣食无愁之徒。即使赤发鬼刘唐,能够千里迢迢,只身远赴东溪镇,撺唆晁盖举事,可见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几个背景如此,哪为何还要担著杀头的干系,去做那要被杀头的勾当呢?施耐庵老头,其实早给出了一个理想主义开头:众人发誓,此正是不义之财,取之替天行道!---------乃是有深意的。

再反观各人的作为,也是个性迥异,鲜明卓然。「白龙庙小聚义」时,那个「英雄」李逵,举斧狂砍,快意发泄,然而只有晁盖在发急阻止:「不干百姓事,休得乱砍!」谁是真英雄,谁是狠恶徒,早用事实,呈现给了观众。只是,那个氛围,那个国度,往往是英雄气短,奸雄逞强,最终,本是梁山老大的晁天王,也不得不尽早为「及时雨」让贤,先一命呜呼!

这一伙在乱世出英雄的年代,披著替天行道的外衣,凭著原始欲念,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四处抢掠,草菅人命的好汉,果真能始终得意乎?果真能一厢情愿,妄想招安后,光祖耀宗乎?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作者要给这伙草莽,按排个凄惨结局了,最后落得:宋江三十六,回来十八双,内中有四个,谈笑却还乡,十折其八,生还者折臂断腿,且几乎无一善终。试想,过去咱们牛皮的大批什么「宣扬投降主义」,这真是什么「宣扬」吗?

而为了情节需要,作为真正当世高人的一清道人公孙胜,当然只能第一个离山了。不独如此,象什么神医安道全,这样的能人,也只能早早离山。而乐和之类,就只是陪衬罢了。试想公孙胜,号称入云龙,几近神仙一个,山寨一旦有天大困难,有他仗剑行法,一切迎刃而解。如果梁山始终有其人存在,哪还会有征方腊时,十折其八的凄惨?打败仗有入云龙出来解救,伤人有神医安道全出手施治,结果还不是会同战大辽一样,满载而归,高唱凯歌,志得意满?这可真是「宣扬」投降主义了------故让其先离山,再按排众好汉的损兵折将,既合情合理,顺乎自然,又满足了创作需要,不得不为。

其次,逻辑缘故,同时当然要给其,给出离山的合理缘由。公孙胜原是不计个人得失,热衷于造反的高人,然而在眼见了宋江上山后的更旗易帜后,便兴味索然了。更何况,公孙胜与乃师罗真人,是「神仙」一般的存在,早了然这一伙草莽的「结局」,世外高人,当然不愿掺和红尘纷争之中了,在知晓前因后果后,公孙胜便一改原先造反的兴头,要归隐作方外高人了--------作者的用意,便借著不便明喻的玄学,表达了出来。这其实和鲁智深五台山参禅时,师傅知真给他的「谒语」,什么遇夏而执,见腊而擒,听潮而圆,闻信而寂,是一个道理,作者借著玄语,早给这一伙所谓的梁山好汉,义士豪杰,早早按排好了结果,同时作者的著书深意,也隐悔地告示了读者--------这其实也是该名著,见仁见智,众说纷云的原因所在。

所以,今人凭著今日各自的现代理念,去评说古书,实在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味道。

-------------------

看水浒,当看百回本。因为细究书中情节,百回本,才最可能接近原著,其他如一百二十回本,或者其他版本,都是后人凭著自己的「聪明」,要么在添油加醋,要么抽枝断干。只有熟读原著,方能领会著者意图,和原作精神。离开了原著的要义,而去评说书中的人物,不免南辕北辙了。

愚云:个性意味真实,人云亦云只是走肉。愚以一以贯之的独个诌扯,愚人说道,谬误、失实难免,欢迎诸君用更有道理的学识,不吝赐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