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陀喜歡講故事,有兩個故事他反覆講過,「屍毗救鴿」和「王子飼虎」,為了拯救鴿子和老虎,屍毗王割去腿上的肉,小王子犧牲掉生命。

故事的本意,是說眾生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這點意思,隨便翻幾頁佛經就知道,甭說佛陀的忠實信徒了。可是在海航兩位老大的設計下,陳峰級別M16,王健M15,其他人最高是M12,公司上下等級森嚴。

等級,可以換作另一詞:序。通讀《論語》後,竊以為這是孔子最想表達的意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各守本分。

孔子的學說傳了兩千年,現如今「孔子學院」仍然滿世界開花,不知道學院的老師怎樣教育學生,這套「序」,在倡導平等的現代社會,理論上站不住腳了。

於是,又把「仁」當作重點來講,仁愛、仁慈、仁厚,無論詞語怎麼搭配,主要是在規勸執鞭者。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對於低頭混飯的芻狗來說,到哪裡談「仁」。

陳峰制定的「海航同仁共勉十條」,字裡行間也透著一個「仁」字。海航員工必須熟練背誦,背不出來不許上崗。

幾句格言,跟業務技能無關,跟服務顧客無關,僅僅因為陳峰的個人愛好變成獎懲幾十萬員工的手段,不算「仁」。

默默背誦小紙條的海航員工,心中或許會生出怨憎,不文不白的話,記起來很繞口,誰發明的?

這十條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專門為海航題寫的,國學是個說不清的詞。南懷瑾講過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又解讀過多部佛經,精通「儒釋道」三家學問。不如此,不能稱之為國學大師。

儒學和佛學,除了「序」和「眾生平等」這一理論基石的分歧,還有「入世」和「出世」的根本差別。

儒學號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學追求自身圓滿,一個進取,一個退讓。古時候遇到亂世,出家為僧為尼的就特別多,混社會風險大,不如找個寺廟躲起來。

古時候,躲在廟裡的人,不一定通佛學;就像坐在廟堂上的人,不一定通儒學。

通,是另一個說不清的詞。對於某種學問,如果不是發自肺腑的熱愛,很難達到「通」的程度。比如我學習物理多年,背誦了一堆公式和定理,但是畢業後就快速遺忘了。如果我誇耀自己通物理,那就是說瞎話。

一個人,如果既通儒學,又通佛學,那是怎樣的感覺,會不會像卡爾維諾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講的那樣,人格分裂,左右互博。

應該不會,因為儒和佛之間,還夾著一個「道」,把彼此的對立和矛盾調和得模模糊糊。

02

「你看這個八卦陰陽魚,停在這裡,白是白,黑是黑。把它轉起來,你們再看是什麼顏色?那就是灰色。」

這是一句王健生前常說的話,如果遇到親密的人,他還會補充一句:

「轉起來就是海航要做的事情,讓你看不清。」

陰陽八卦是道的精髓,道家始於春秋,道教起自東漢,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三國梟雄多是靠剿黃巾軍起家,黃巾軍的首領張角,開創了「太平道」,以幫人治病的方式傳道,信徒越聚越多,直到揭竿而起。

傳說,張角這套法術並非原創,而是學自道士于吉。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也出現過,因為觸怒了小霸王孫策,被斬首;死後又施展法術咒死了孫策。

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最容易培養一個民族的性格,四大名著里都有法術高強的道士,能看清一切事,又不把一切事說清。

這是世最厲害的一招,適用於任何領域,拿出本《周易》,按照陰陽八卦的理論算一圈,小的可以判斷股市漲跌,大的能夠預知未來吉凶。

王健是個急性子,兩年時間就把海航總資產從4000多億干到1.2萬億。正因為是急性子,他更加迫切的想預知未來,明天會怎樣,後天將如何,不吃下一顆定心丸,覺都沒法睡。

每天給他送來定心丸的,是海航總部33樓的喇嘛,他們來自神秘的雪域高原,憑藉高超的法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度一切苦厄。

雖然兩位老大都是佛學信徒,但是在「儒釋道」之間,陳峰更偏近儒學,他愛寫毛筆字,把《心經》抄了一遍又一遍,遇人就送。這是儒學士大夫愛乾的事,佛陀一生只說不寫,不著一字。

把道和佛混起來用的是王健,不僅辦公室擺著八卦陰陽魚,去年底還帶著喇嘛跑到南極,在冰天雪地瑟瑟寒風中,懷抱著金佛許願,期盼海航逢凶化吉,發展壯大。

老兄,你用錯系統了。佛陀不會幫人發財消災,只能幫人開悟。你口中念叨的「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智慧到彼岸」,彼岸不是挺進世界500強,而是西方極樂世界。

冥冥中有天意,王健的許願真是起了作用,幾個月後,他從一堵高牆摔下,極樂世界,在西方。

王健去世後,陳峰率領同仁悼念之餘,第一時間把33樓的喇嘛請了出去,把兒子和侄子喚進來,重掌大權。

佛陀捨棄兒子,和尚只修行不成家,器重兒子的是儒學,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從這一點來看,陳峰吃齋念佛的背後,更崇尚儒學。

03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和尚道士成了肩並肩行走江湖的好搭檔,《紅樓夢》里的癩頭僧與跛道士貫穿始終;賈府辦喪事,既要請一班道士,又要請一班和尚。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談佛論道成了士大夫的必修課,不如此不能突出修養,不如此不能彰顯神秘。混成士大夫後,就得尋一位癩頭僧或跛道士指點迷津。

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人間道》里,大妖怪是只蜈蚣精,卻化身為佛,法號「普渡慈航」,她對前來捉妖的俠客說:

「世人都喜歡崇拜偶像,為什麼你們要和世人作對?」

有意思的是,「慈航」正是陳峰和王健創辦的基金會的名字。

道風佛骨的兩位老大,帶領海航挺進世界500強的時候,外界會怎樣稱呼他們?

佛商、道商?世上就沒有這個說法,到頭來還是儒商。

儒商不容易當,玩不好就成了胡雪岩。南懷瑾講過,歷史上夠資格稱儒商的,只有子貢和范蠡兩人。子貢賺了錢,跑來侍奉孔子;范蠡侍奉完勾踐。跑去賺錢。

兩人均亦官、亦商、亦文人;富則富矣,關鍵是有善終。

停留在57歲的王健,即將邁進66歲的陳峰,真要大智慧,才能到彼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