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求道的教材,所以這些都是為教學服務的。

而求道最重要的就是求一,求一為什麼需要減少慾望呢?

因為慾望來自極化現象。

極化現象最常見的就是二元對立。

二元相反,成對而立。

如美惡,人心中有美,一定有惡打底。

(這裡美惡是喜歡和不喜歡)

如善與不善,人心中有善,一定心中有不善。

有為善的能力,一定有為不善的能力。

事物在人心中因天地人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極。

但都不是道,道是一。

比如你看到一個人好看,那一定心裡浮現不好看的人,越是對比明顯,你越覺得該人好看,浮現出的人難看。相反同理。

而對比不明顯的時候就是極化程度低的時候。

人和道在一起的時候是最自然的。

所以好看的人跟好看的人自然在一起,為善的人自然在一起。反之不自然。

而求道的學子一開始是不明白極化和道的關係的,所以舉這些例子來講,求道就是要明事理,普通人最容易固化的思維就是一直求好,或者一直求不好。求道學子都從社會來,第一個要轉變的認識就是這個。

所以降低極化就是降低慾望,就可以得道,所以文中前面說無欲觀妙。

一般人只會覺得為善是好的。


善惡美醜都是相對的。

世人知道什麼是美好時就已經有醜惡了,知道什麼是善良時就已經有不善了。

善惡相生依存,這章的下面解釋了這個概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知道為什麼推薦給我哎,,?^?,,

翻譯一下就是:

世上的人,

都知道什麼是美麗的,而後去讓自己變得美麗,這種情況很是泛濫了;

都知道什麼是有益的(符合道的事,比如學習知識,保持健康),而後去讓自己做那些有益的事,這種情況卻是不擅長了。

這句話感覺可以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聯繫起來,應該是鼓勵支持我們去做真正值得做、應該做的事(行道)。

(用了好多不確定的詞語,只是把它做為一個參考吧!畢竟我沒有研究過這些。)


故意為之,為不善為惡。


老子的智慧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很多後人經歷無數歷史才明白的道理,道德經已經講得非常明白,雖然相距2000多年依然讓人高山仰止,受益無窮。

你一定聽過一個詞語,叫做「政治正確」。

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平等、民族主義這些觀念等,在還未成為「政治正確」時,毫無疑問是當時值得發揚提倡的美德,但事怕極端。當某種社會意識形態逐漸被社會接受採納,成為社會主流倡導的方向的時候,與之相左的意見、思想便會受到主流社會的惡意。

相信你一定感受過。義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不為兄弟兩肋插刀就是惜命小人;孝順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平等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各種衝突更是家常便飯。

可怕的是,「政治正確」的荼毒不僅在整個社會範圍適用,很多小團體、小圈子也深受其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