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各位又好久不见啦!又到了阿薰的阅读心得

 

其实本来是预计这个月才要把这本书K完的,结果

上个月的月目标很顺利的如期达成,再空闲之余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次要介绍的书是这本

这作者的文笔相当不错,当初刚买的时候阿薰就一不小心就K掉了半本多

,但为了要写笔记所以又重新看了一遍

 

而这本书主要是在写现下这个世代的年轻人会遇到的爱情问题以及网际网路衍生

 

出来的相关问题,作者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概念,那就是

 

爱情是一个错觉,一个给我们力量和依持的幻想而这个错觉对我们而言却比真相还要真实」,

 

而这错觉其实大部分都来自于各种媒体、电影、以及戏剧还有宗教的传播

 

让人对爱情有了刻板的印象。

 

并问了读者一个问题,那就是「妳正爱著某人吗?如果是,妳有什么依据呢?」

看到这时,其实颠覆了阿薰我个人整个对于爱情的概念

 

不过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而书中提出的问题也让阿薰思考了好一阵子。

 

 

 

 

 

再这就分享三个在书中,阿薰觉得印象最深刻的章节给各位

 

第一个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名叫「火种」的交友软体,其实这种交友软体并

 

不稀有,现在拜智慧型手机方便之赐非常容易取得,种类也非常的繁多,阿薰认识

 

的朋友不少都有在用,而作者的朋友菲利浦(不是灯泡XD),利用了火种这软体不断

 

的认识新的女生然后上床(欸!?)

 

直到几个月后的某次庆生会上,作者与这位朋友再次相遇,而再次遇到这位菲利浦时,

 

这位朋友看起来疲惫不堪,形容枯槁,并对了作者说了一句「老兄,我告诉你,

 

我这辈子性过头了」而原因就是这个「火种」,而作者对于交友软体做出了几个结论,

 

首先是跟女生搭讪不再需要提起勇气,只需要在手机萤幕上动动手指留言即可,而且不

 

会遭受到碰钉子或挫败,因为顶多就没回复而已。

 

还不只只有这些问题,除此之外,交友软体上还供给源源不绝的新对象,永不枯竭的

 

对象也会给人一种无限的可能性,对于一两次的拒绝与失败就会对于挫败及受伤毫无

 

感觉甚至麻木。但是认识另一半这么的有效率这样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其实阿薰曾在很久以前使用过「爱情公寓」这网站,这网站其实跟交友软体的功能差

 

不多,而阿薰曾在这网站上认识了两个女孩子,第一位女孩子是主动留言给阿薰我并

 

希望阿薰能成为他的男朋友,其实阿薰的反应是:「欸?我们还不认识吧!? 这样就当

 

男女朋友真的好吗?」,当下只从对方的照片跟自我介绍得知对方是个不太会打扮,

 

然后是一个女校的学生所以并没有接触过男生,是个想尝试谈谈恋爱的感觉女孩,

不过就凭著这些资讯就要当男女朋友对阿薰来说还真的挺困难的

 

所以阿薰就这样回了对方:「我们彼此还不熟悉,可以先从朋友开始吗?」

 

结果对方回复:「我是想交男朋友,不是朋友,不行就算了。」,当下阿薰收到讯

息的表情就像是→

好吧,有可能是阿薰太"必属"了,应该再更OPEN一点

 

而第二位女孩则是经过了几次聊天后,约出来喝个饮料这样,而在约会聊天的过程

 

中对方也暗示自己是第一次想跟阿薰更近一步,这么OPEN让阿薰著实吓到了,不过

 

阿薰最后喝完咖啡后就载对方回家后就离开了,之后就没再连络了。

 

阿薰并没有处女情结,但阿薰了解其实男生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第一次(即使没有处女

 

情结),要作当然不是很困难,但是阿薰了解自己其实并不是这么的喜欢这女孩。所以

 

就把她的第一次留给真心喜欢的人吧。

 

这两次的经验也让阿薰发现,在交友软体上结交异性朋友不是件困难的事情,甚至对象

多到让你有种在选妃的错觉

 

但是要结交到适合的女友的话可能还是有相当的难度,毕竟两个完全不同环境的人单

 

照片及自我介绍跟一些文章是很难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尤其这些东西要假造其实也不难,

 

不然网爱诈骗就不会这么多了XD)。

 

,阿薰个人觉得真正的爱情还是需要透过面对面的""才能真正的互相理解。所以之后就

 

没在用那类型的软体了。

 

 

 

 

 

第二个是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以前的三十岁是现在的二十岁,现在很多人对于年龄以及哪些

 

年龄该做的事情通通往后推移了,我家老妈跟老爹结婚的时候老妈当时27岁,以她当时的

 

年代而言,27岁算是相当的晚婚,但是在现在的年代看来35岁结婚其实看来都算还好,有

 

的甚至40岁才生小孩的并不算少,随著社会变迁科技进步现代人把工作及生活搅和在一起

 

我们父母那辈的人有一份工作,同时也有生活,两者之间有很清楚的界线,下班就是下班了

 

,要好好过家庭生活,然而现代人工作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使命,就算是下班了也是握

 

著手机在工作,让我们一直处于呈现忙碌状态,甚至在空闲时间妳也会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玩

 

游戏或是做其他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塞满,就这样日复一日,就在这种状态下突然间,有一天

 

妳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的已经变老了,然后慌了,才开始去思考该做些什么,有些人甚至没

 

发现自己的精神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差甚远,持续做一些当初年轻时才能做的事情(例如熬夜)

 

,然后过了不久就会得到相对应报应。

 

看到这边阿薰也是心有戚戚焉,在前年的工作中,被老板的儿子叫了叔叔后,阿薰才意识到

 

其实自己也不年轻了。开始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以及想要怎样的人生,并如何去付诸实行,

 

也明显的感觉到了就算油性肤质的关系外表上看起来并不显老,但是身体上的体能却是非常

 

严重的退步,所以在上个月月初开始阿薰也开始晨跑,原本设定是一个礼拜跑四天,不过到目

前为止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每天不间断的晨跑,也许是下意识再担心了吧!哈哈

 

 

 

 

而第三个章节则是作者提到了现在我们常用的像是LINE、MESSENGER等等的通讯软体,使用

 

软体沟通方式让臆测丛生,想到自己传了重要的讯息,对方却已读不回。现今资讯太过方便,

 

却也让我们被自己的假设困扰著,我们不知道别人的想法和感觉如何,却会因为对方的已读

 

不回,而单方面的诠释他们的言行举止,再因为自己想像出来的情境而不快乐,作者认为这

 

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宁可猜想别人会如何反应,而不直接开口问。或许考虑太多以后妄下

 

负面结论,而通讯软体更让这种情况恶化。这让阿薰想起了前几年曾使用通讯软体追女孩子

 

,面对对方的已读不回,或是不读不回(封锁!?),一整个就完全陷入了负面思考的深坑内,

 

由于通讯软体跟真实见面不同,也让阿薰在沟通上没办法观察别人的表情来回应,有些明明

 

自己是以玩笑话的方式打出,也会因为对方的解读变成很糟糕的状况。所以现在其实阿薰相当

 

少使用这些软体(可以说是几乎没用),而且为了怕自己强迫症发作,(看到红色数字圈圈会想点

),现在阿薰都将所有的通讯软体的通知关掉,改成开电脑后再点开来的方式回话,也为

 

了让对方不会有已读不回猜忌的困扰,现在阿薰聊天聊个段落(没话聊!?)阿薰都会告知对方

 

自己去忙了,别让对方干等讯息。这是也是看了这本书后才养成的习惯XD

 

 

已上这三个章节就是阿薰印象比较深刻的章节,在这边分享给各位

 

个人还挺推这本书的,作者的写法算是相当平易近人,不太会有种再看文言文的FU,当作小品

 

或是小故事看都相当的不错,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爱无能的世代,但是并不是全部通通在谈爱

 

情,反而比较接近再谈"生活"的感觉,对于看书三秒内就会睡死的阿薰来说,光是让阿薰看了

不会睡死的书这点就值得推荐了

 

本书其实有相当多的观点其实都相当的不错,也让阿薰个人的观念更新了不少(时代再进步观念

 

也要进步阿)但也不一定所有观念都是正确,还是要经过自己的判断再吸收

目前这年度的目标:第二本完成!!(((感动ING

 

第三本书目前也在阅读中,看完后年度目标就解决啦!!

 

不过看完后还有这堆在等著我,(还有几本没拍到....第三本正在看也不在这里面XD)

(假如这照片的书,有想阿薰写心得的也可以留言给我)

喜欢这篇文的话帮我按个赞或是留言给我,感谢妳们唷

 

题外话,这种没有明确主题类型的书写心得超难写的....光写这篇就花了阿薰一整天的假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