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也是发病第一位的肿瘤。那我们究竟该通过哪些途径发现膀胱癌的蛛丝马迹呢?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教授,将为我们全面系统地解读膀胱癌相关的医学知识,普及更多关于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方法。

邢念增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也是发病第一位的肿瘤。像我们在上期节目当中提到的那位患者张老先生,起初他也没有关注到自己身体上发生的一些异常。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就出现了血尿的症状。这个时候再到医院治疗,就险些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的420万肿瘤病人当中,约有7~8万是膀胱癌患者,占比约为2%。不仅是中国,美国也深受膀胱癌困扰。美国癌症协会统计显示,2017年美国约有7.9万人确诊为膀胱癌,约1.7万人死于膀胱癌。

我们都知道,尿液里面有很多的有毒物质。毒物聚集就会刺激膀胱上的细胞,时间一长,这些细胞就会“奋起反抗”,开始不停地使劲增生,长出了一大堆细胞,这其中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癌细胞。这样看来,癌细胞隐藏的还是很深的。那我们究竟该通过哪些途径,发现膀胱癌的蛛丝马迹呢?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介绍,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所以要想发现膀胱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检查肯定就是尿常规了,看看尿液里面有没有红细胞,因为血尿是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症状。除了尿常规检查之外呢,还可以做以下一些检查:

第一步: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尿肿瘤标记物,腹部和盆腔B超

第二步:膀胱镜,盆腔CT,盆腔MRI,派特CT,骨扫描

膀胱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肿瘤,它属于恶性肿瘤,有着进展转移的趋势。但比起很多更为常见的肿瘤,比如肺癌、肝癌等,它的整体恶性度要低一些,治疗效果也远好于它们。邢念增教授介绍,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像患者张老先生,就采取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指将患者膀胱、前列腺、精囊腺、部分输精管完全切除,然后进行淋巴结清扫。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就是将患者自身肠管制作新膀胱替代原膀胱,这种手术方法也被称为“邢氏新膀胱”。

邢念增教授创新研究设计的“邢氏新膀胱术”,推动了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技术改进与技术创新。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得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权威专家高度评价,提高了我国在膀胱癌治疗领域的国际地位,为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提升。

另外,邢念增教授手术的方式基本都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这种微创手术不仅能够到达开放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然而,这种手术的挑战性更大。术者要有丰富的手术技能和敢于担责的创新精神。为了便于国内同行学习、掌握,邢念增教授还将腹腔镜膀胱癌切除术中积累的经验及手术要点,总结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在学界广为流传。

2018年年底举办的国家癌症中心泌尿肿瘤论坛,是中国泌尿系统肿瘤诊疗和研究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学术盛会。本届论坛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0周年院庆系列庆典之一,旨在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0周年献礼,为中国走向创新型社会贡献泌外人的力量,提升我国肿瘤防治综合实力,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邢念增教授介绍,通过泌尿外科一代代人的努力,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理念和坚决果敢的时代勇气,不断问鼎世界医学巅峰。中国的泌尿外科界也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的领跑,这是很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

从医30多年来,邢念增教授始终不忘初心,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融为一体,在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重大疾病手术治疗上取得多项重要突破,不仅造福国内患者,而且成为国内国际同行学习的对象。

发表媒体:澳亚卫视 《三生有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