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哈尔滨,只分道里和道外,作为这座城市元老级区域的存在,部分建筑街区虽被逐渐改造,但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无处不在。

哈尔滨这座具有200多年历史文化的老城味道,就汇集在这里。

一批民间最会做菜的手艺人,凭借着对食材原始味道的执着,用日复一日的专注,激活四海八方食客的味蕾!

说起哈尔滨的烧烤,就不得不提及老太太烧烤了。

在哈尔滨来讲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大街小巷经常吃烧烤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不经常吃烧烤的人也会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北三第一家老太太烧烤流传的故事。

巴洛克街区改造后,老太太烧烤的门面装修延续了古朴的特色。

老太太烧烤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哈尔滨挂牌的老太太烧烤遍地都是,以至于很多不熟悉但是慕名而来的食客,很难分辨孰真孰假,到底哪家才是真正想找的呢?

出于食客们对老太太烧烤的热爱与追捧,市面上已经流传出好多故事版本,每一段传颂的传奇故事背后其实都是一段艰苦的奋斗历程,这些美丽的传说可以说是食客们对店家的一种美好祝愿吧!

为此,龙头新闻采访了房老板,为读者还原冰城烧烤江湖中真实厚重的老太太烧烤。

老太太烧烤的主要特色有肥翅,生烤鸡蛋,牛肉干,五花肉,豆花鱼,锡纸豆腐,烤黄瓜片,拔丝面包片。

道外区北三道街和北四道街有一条胡同,松光电影院就坐落在里边。当年每天都聚集着很多看电影的人。1981年的时候,二十六七岁的房久田看到了商机便做起了小买卖。

最开始的时候,是用自行车推个小槽子卖烤串,就是这个小野摊,每天光靠电影院散场的人就能卖出千八百串。那个时候都是围着槽子边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撸串。

经营了大概两年多,存了一点积蓄。

1983年的时候在松光电影院正门对面,正好有空屋出租(北四道街67号),房大哥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让客人在屋子里吃还能遮风挡雨岂不是更好,这样一来也不用再用自行车推来推去。

当时都是民宅,门也不朝街这边开,房先生便把窗户改了一扇门。

赶上冬天效果非常明显,暖和的屋子,食客更愿意多等一会儿,就这样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食客们想吃了,随时就可以来找到店里,再也不用等那个推车的小野摊何时出现。

生串鸡蛋是老太太烧烤的绝活。房大哥说:“生烤鸡蛋必须生着串,生着烤,这样才能保证烤出来的鸡蛋够鲜,够嫩。”

当时研究这个菜品的时候,一天要串好几十斤鸡蛋,串坏了也不能浪费,变着花样地做鸡蛋吃……

天天炒鸡蛋,吃的媳妇孩子看见鸡蛋眼睛都绿了。

租下来的店面面积不到30平方米,由房久田和爱人一起打理,既然有门店了怎么能让食客更容易找到呢?

对于招牌,据房先生讲:“开始没寻思那么多,也没什么叫的,就随意起了个名字,叫老太太烧烤”。这便是老太太烧烤的由来。

谈起这段历史,房大哥还觉得那段艰苦岁月历历在目,“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烤,冬天手冻得像小馒头似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烧烤逐渐火了起来,老太太烧烤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听说的人也多了,都想亲口尝一尝“老太太烧烤”的手艺。

老太太烧烤一点点被食客们口口相传成了一个品牌,房大哥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注册了老太太烧烤执照、商标和LOGO。

因为地处中华巴洛克群建筑,属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店面于2012年搬迁到了道外区南大六道街234号。现在则搬到了巴洛克南三道街69号。

现在的店面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传统,以品质取胜,肉制品由宾西牛业、大庄园、56号肉制品公司供应。

房大哥现在年纪大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经营上,烤串由房先生亲手带出来的5个徒弟烤制。

房大哥膝下有一个女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了几年班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参与到了店面的经营与新品的创作中。

有了子女的分担,房先生精力减轻不少,后继有人也让房先生倍感欣慰。

这些奖牌是对老太太烧烤最大的肯定。

名气日渐大了,也吸引来了好多外地食客、明星、剧组、电视台节目等,还有很多部门颁发的各种奖状、招牌,这些是让房先生意想不到的。

2017年3月份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还专程来到北三第一家老太太烧烤拍摄大型纪录片“人生一串”,拍摄了3天,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

在咱们东北这疙瘩,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时光变迁,迎来送往。

当年老北三老太太烧烤么,您还记得么?

来一波回忆杀。

北三第一家老太太烧烤

寻味地址:巴洛克南三道街69号

寻味电话:0451-51074458

来源:生活报 龙头新闻

作者:王振刚

· END·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